所谓异己,就是一个集体或组织中,在意见、观点、方法等方面常常与自己产生分歧的人。有一个能挑剔我们的言论、指正我们失误的人存在,就等于竞争对手的存在,可促使我们恪守职责,自我更新。眼睛里不能有砂粒,班子里应该有异己。这是浙江的一位中学校长说的。对前一句,大家肯定认可。眼睛里怎么能有砂粒呢?眼睛是人体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娇嫩的器官,即使是非常微小的一粒砂子,也会让人难以忍受,一定会想方设法把它弄出去。对后一句,也许会感到蹊跷,班子里怎么应该有异己?班子不是要齐心协力吗?所谓异己,就是一个集体或组织中,在意见、观点、方法等方面常常与自己产生分歧的人。班子里有异己,往往难以形成一种和谐与融洽的气氛,有时还可能出现僵局。但这正是异己存在的价值所在。有异己存在,哪怕只有一个,不得不促使领导者在决策时格外小心,特别认真,以免被异己找出破绽,发现纰漏。用俗话来说,不得不“做筋骨”。
异己的存在,就是竞争对手的存在,就是监督者的存在,它可以促使双方更加勤勉,更加恪守自己的职责,努力把工作做好。避免集体无意识的发生,这是异己存在的又一重要功能。没有异己,步调一致,一个脑袋等于集体脑袋,一个主要成员发昏,全体成员就跟着一道发昏,以至做出非常荒唐的决策,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这样的事,现实中不是没有。而异己的存在,往往会从另一个方向给以提示,给予警戒,甚至给予坚决的抵挡,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集体无意识的出现。独特的意见,最佳的方案往往来源于思维的激烈碰撞,碰撞越多,思路就越广;思路越广,就越有可能寻求到理想的意见和方案。异己就是碰撞,异己的存在,促使你不得不在碰撞中更新自我和被人更新。正是从这些方面来说,异己不是眼睛里的砂粒,而是蚌体内的珍珠。柔软的蚌体与坚硬的珍珠是不融洽的,但蚌体并没有排斥珍珠。异己的功用是不可抹杀的,但异己者却很有可能被抹杀,有“排斥异己”这个固定的词语,足以说明其处境的艰难。这是为什么?因为异己者往往是少数,而且不大可能是班子中的主要成员。善待异己,需要班子中的主要成员有一个理性的头脑,有一个宽广的胸膛,有一种崇高的追求。
美国前海军司令麦肯锡去看望陆军司令马歇尔,在陆军营地,麦肯锡将军说:“我的海军一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勇敢的部队,我希望你的陆军也一样。”马歇尔不肯示弱,表示他的陆军也是最勇敢的。麦肯锡就问他有没有办法证实一下。“有!”马歇尔满怀信心地说。他随便叫住一个路过的士兵,指着不远处一辆开动的坦克命令道:“你给我过去,用身体挡住它。”“你疯了吗?”士兵大叫,“我才不那么傻哩。”马歇尔满意地对麦肯锡说:“看见了吧,只有最勇敢的士兵才会这样同将军说话。”把士兵公开顶撞自己,视作是勇敢的举动,这是什么,这就是将军的气魄与胸怀!这就是成大事者的独特认识!同样,在做人处事当中,我们也要善于发现和容纳异己。设想一下,有一个能挑剔我们的言论、指正我们失误的人存在,等于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立了一块警示牌,可以使我们少出偏差,少走些弯路,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