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驼户的生活
驼运如同旧社会其他行业一样,驼户们不仅要历尽艰辛,担惊受怕,而且还是一种与大自然搏斗的特殊行业。每年除农历的小满至处暑放牧外(大约90天),其余9个月均为运输季节。每个驼队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尽职尽责。包头驼运有句行话,叫做“吃的和气饭,受的丁对苦”,就是谁的工作谁完成,不能偷懒。
据老驼夫回忆自己当年的驼运生活:骆驼队不仅是一支运输队,而且还是一支纪律严明的战斗队。每天的旅途和行军,都有一定的规律。白天,骆驼由专人放出去吃草,到下午5点左右,随行帐篷就拆除了。远远吃草的骆驼看到帐篷一倒,便像士兵接到出发的命令一样,自动返回基地。人们开始紧张忙碌起来了,每人管自己的12峰骆驼,两人共管24峰,为一小队。骆驼一个接一个地跪在货巷道里,两人花10分钟的时间把货固定在驼背上,然后按小队把骆驼拉起,带出来排好队,带领驼队的经理(领房),骑着马绕队巡察一周,检查准备的情况,以及有无丢下的东西。检查完后,他便扬鞭先行出发。紧接着第一小队(叫锅挂子小队)启程,这个队的驼背上,都是大伙吃住的用具、粮食、饮水、柴火等。它有一个特点,驼背上高高地插着一杆带红旗的红缨枪,后边的队伍远远的就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其他小队便是每20米后跟一个小队,最后一个小队的最后一个骆驼带着一个驼铃,它一直响着,说明队伍在行进,也清楚地表明这支队伍没有一个伙伴掉队。最后压阵的是带领驼队的先生,他骑着快马,不时前后巡察,注意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行至30公里后,驼队便停下来小休息,好让骆驼撒尿;行至半夜,前边带队经理已进入当晚的宿营地,他生起一堆篝火,行军的队伍在这茫茫的夜海里,远远看到火光,便向宿营地奔去。来到营地,人们又忙起来了,每小队两人把驼背上的货物放下来,整整齐齐地排好了货巷,支起了帐篷。这时,锅挂子小队已经生火做饭了,一天的行程结束了。大家经过一天的劳累,分享着沙漠里的晚餐,而后,安排好值班人员,其他人打开行李休息。天亮了,阳光普照着一望无际的沙海,骆驼又放出去吃草了,人们也开始行程前的准备;队伍仍然是下午五点出发。走过的是荒无人烟的沙漠,迎来的是旅途的风尘,伴随着的是那永不停息的驼铃声(乌鲁木齐市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2辑》, 《驼运业的兴衰》)。
行途中的驼运队,不论风雨天、冰雪天,都是一顶帐房、一队驼,与大自然进行搏斗。骆驼天性怕冰,如果遇到冰滩,一般要铺沙土后方可引驼过去。如果在冰天雪地里找不到沙土,驼工只好将自己身上的皮衣铺在冰上,一步步引驼行走渡过。当时在驼户中流传着《驼户日月难》的一首歌谣,其中唱道:
(见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陕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等合编:《西北回族与伊斯兰教》 第199页)
这首凄婉催人泪下的歌谣,道出了驼户生活的艰难。当然驼户干的活又苦又重。他们的待遇也还不坏,驼户们还是愿意干下去。因为这些驼户在为东家运货的同时,可以靠用自己挣来的几峰骆驼驮上自己采办的货物,夹在整个驼队中往返买卖。这样一来,他们来往运货获利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驼户们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如达到有几链子骆驼时,就可以自己雇驼户拉骆驼,离开原来的东家单干了。民国时期,自古城至归绥每驼可赚运费40~50元;自归绥至古城,每驼可赚运费80~90元。一般的驼户(夫)因自己的骆驼少、资本少或没有资本,多随掌柜的驼队行动。受人雇用的驼户(夫),每年拉9个月骆驼,可挣1峰至2峰骆驼。民国10年(1921年),
拉骆驼一月可挣几块银元,至民国20年(1931年),可挣20块银元,许多驼户(夫)的家产就是从无到有甚而发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