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回族马帮的组织与禁忌
回族马帮出门的规模有时多达几百匹有时才十几匹,但不论规模大小都有自己的组织、结构、行规和禁忌。其组织结构:马帮内部有严密的组织,一般12匹骡马为一店,4匹骡马为一把。每店马或几店马必须推选一个有威信、人缘广、懂枪法、熟路线、识马性和练就一套随机应变策略的人担任“马锅头”或“大锅头”。所谓马锅头,是以青铜器时代象征地位和权力的铜鼓似的铜锣锅(赶马人称长锅)而得名。马锅头为马帮之首,赶马人由他统一指挥。马锅头之下有“二锅头”和“三锅头”,他们均受大锅头指挥。二锅头专管整个马帮的账务,三锅头专司马帮的吃饭问题,因而又称为“饭锅头”。具体言之,饭锅头的职责有二:一是行程中照看“空驮”——专门驮伙食和炊具的马驮;二是歇宿时埋锅造饭。
每个马帮最前面的马称带头马,最前面的也可以是骡子称头骡。现代云南马属西南马,行动灵敏,善于爬山,耐力好,性情温顺,日行30~35公里,可载重65~80公斤,每小时可行4~5公里,可持续作业半个月以上。西南地区的骡子一般日行30公里,但载重可达80~120公斤,比马载重量大。但其行走各有特色,有“上坡骡子,下坡马”之称。
如果以马带头,带头马后面的一匹叫追帮马。带头马是马帮的面子,必须打扮得威武雄壮。例如《赶马调》所唱:
带头马脖上挂的是一对虎头形的大铜铃或大铁铃;追帮马脖上挂的是小铜铃,也称操子,一般是18个。这两匹马每走一步都要发出浑厚凝重的响声。作为一个信息,通知行走在深山狭谷里互相看不到的马帮,大家听到铃声后,互谅互让地去找宽敞的地方让路。
如果以骡子为头,前边的即头骡必定要一匹骒骡。因为骒骡不仅比较伶俐,更重要的是它善于听号令。主人一般在后边用敲铓来指挥马队。头骡就根据“铓音”来调整自己的脚步,铓锣击得快,它就快走,铓锣打得慢,它就慢行。由于其主要任务是领路,因而它驮的东西很少,几乎只是象征性的,紧跟着头骡的是匹雄骡,称二骡。头两骡之所以要一雌一雄,据说主要是为了刚柔相济,阴阳调和,以图大吉大利。此外,头二骡不但必须体格健壮,生相俊美,更须打扮得十分漂亮。首先,脖子上要挂铃档。头骡挂的是一对大铃铛,二骡挂的是8个一串的小铜铃。故而小调唱道:“头骡挂的天鹅蛋,二骡挂的一窝蜂。”另外,头骡头上要披挂红布结成的花络和绣球,额上还要系一面镶边的小圆镜。再次,马鞍上还要插一面队旗。但如果马帮里有人在外遇难,则须把花络和绣球卸下,换上白布条报丧,叫“挂白”。
赶马人闯荡四方,境遇凶险,归结起来对马帮的威胁主要来自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当时社会土匪盗贼多如牛毛,尤其往往官匪一家,兵匪难分,令人防不胜防。第二,途经密林深箐,毒蛇猛兽多,特别畏惧豺狼虎豹。第三,气候环境恶劣,人畜常常遭受疾病的困扰,倘若走夷方,更提心吊胆因“瘴气”引发疟疾(即“夷方摆子”)。清洁平安就成为马帮最关心和最敏感的问题,而希冀趋吉避凶、逢凶化吉就成为赶马人的共同心理。于是,为了讨个好兆头,更为了怕得罪山神而招致横祸,在长期的马帮活动中形成了许多自己独特的专业术语,也可称为行话和规矩。
避讳的特点,就是当他们认为有些语言“犯凶”,言之不祥时就易之另外一种称呼。例如柴不能直呼为柴,而改为“丈格”,原因就是因柴音同豺狼的“豺”同音,同样,抱柴不说“抱丈格”而改为“围丈格”的理由,也是因“抱”音同于豹子的“豹”,如此等等。
长锅是赶马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器物,马帮走到那里,罗锅驮到那里。吃第一碗饭不能泡汤。锅盆里的汤菜只能用勺舀,不能用筷(称滑石子)捞菜或抬起来倒汤在饭碗里。
规矩的作用大体有三:一是为了讲吉利,如不能把饭锅翻转过来,不能将勺子反置在汤盆里,吃饭人到不齐必须留“饭头子”——即留一点锅皮头的饭;行程中遇到头骡不肯走时必须休息,即小调唱的:“头骡不走要开烧,二骡不走要加料。”二是为了行路安全的需要,如每队马帮必定要有一匹叫骡,即没有骟过的公骡,据说只有这样,马帮才会安宁;再如遭遇对头马帮,就看谁家的头骡雄实,只要一家的头骡一抢占道,另一家就得乖乖恭候其全部马队通过。三是为了壮威扬声,如吃饭的时候,全体人员必须蹲着,而且蹲的姿态要雄伟,不能东倒西歪的。据说只要摆出如此威风凛凛的架势,盗匪便会畏惧三分,从而不敢轻举妄动。正因为环境险恶,马帮露宿时都要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一是用驮子围成一圈,将牲口拴在圈内的铁桩上;二是人头枕武器睡在火塘边鞍罩组成的床上,小心防备;三是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一边荷枪守护,一边往火塘中丢草果,因为据说有多数野物,只要闻着草果的气味便会掉头逃逸。
马帮的这些行话和规矩,主要是为了保障马帮的行路安全而制定的。赶马人都必须严格遵守,不许乱套。一旦犯禁,就要接受处罚。当然,处罚只是象征性的。例如罚脖子上挂着铃档,背上罩着鞍子,手脚趴在地上绕着驮子转三圈。更多的时候,是罚犯禁者出钱打一顿牙祭或马帮休息时给牲口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