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9800000004

第4章 2 理论借鉴

一、内生增长理论

新古典模型假设市场完全竞争,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所有的收入被用于支付资本服务部门和劳动力部门,没有剩余用于研究部门;此外,新古典模型还假设资本规模报酬递减,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经济增长减缓,最终达到停顿,因而新古典模型不能产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也就无法解释经济的长期增长。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其核心是将知识和技术等要素内生化,所以,人们又称之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是解释一个经济系统可持续增长的内在机制的一种新兴理论。按照所解释的方式,内生增长可以分为以下六类:要素价格、边干边学、投资积累、人力资本、R&D活动、知识的积累。上述分类没有相互排斥,但是各自有不同的含义。其主要代表有美国经济学家阿罗(ARROW)、罗默(ROMER)、卢卡斯(LUCAS),英国经济学家斯科特(SCOTT)。

阿罗(ARROW,1962)提出了“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经济学观点,他认为知识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而学习又是经验的产物,而且知识学习只有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时才会发生。AR-ROW(1962)、SHESHINSKI(1967)建立了技术进步与学习效果相联系的经济增长模型,假设每个人的发现都立刻外溢到整个经济之中,这样一个瞬时扩散过程之所以可能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是因为知识是非竞争性的。在此基础上,ROMER(1986)后来证明这种情形下可以在竞争性框架中决定一个均衡的技术进步率,但所造成的增值率将不再是帕累托最优的。如果一个人的创造只能逐渐扩散给其他生产者,则竞争性框架将崩溃。ROMER(1986,1990)把R&D理论与不完全竞争整合到增长框架中,开创性地提出知识积累是通过中间产品的新种类的创造来积累的,他认为即使总生产函数有边际报酬递减,没有外生的人口增长,没有外生的技术进步,只要产品的种类无限制地增长,经济也能永久增长。索洛(SOLOW,2000)也得到相似的研究结论:“最近发明的资本商品不是比旧的资本商品更多产,但是,资本商品种类的不断扩大,使得生产中的其他要素越来越有生产力”。在这个意义上,罗默借鉴了卢卡斯(LUCAS,1988)的人力资本模型。罗默的模型至少用定性方法解释了世界各国人均产出的差异。

LUCAS(1988)在UZAWA(1965)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和最优技术进步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有以下特征:教育部门的活动不仅限于人力资本的生产与积累,而且其生产活动只使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无关。模型强调教育部门的人力资本投入密度要高于物质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本投入密度,模型可以解释为什么物质资本遭受重大损失而人力资本相对无损的经济比人力资本遭受重大损失而物质资本相对无损的经济恢复得快的问题。

英国经济学家斯科特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说明了资本积累的重要性。他认为技术和知识积累来源于资本投资,资本增加的意义主要不在于资本量增加本身,而在于它所引起的技术进步。资本量的单纯增加最终导致收益递减,而资本增加所引起的技术进步则会引起收益递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增长理论逐渐完善,其主要观点是:收入分配、文化规范和政治制度影响经济增长过程,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对外贸易市场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是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政策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利润驱动的产业创新和收入驱动的教育和培训将支持经济的长期增长;收入分配、文化规范和政治制度对经济增长过程具有影响;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对外贸易市场在经济增长中起重要的作用。

内生增长理论家持有的共同观点是: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内生的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内生增长理论的政策含义是在技术进步方面投资对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城市、一个县或者一个企业的长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按照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经济的增长可由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实现。这一理论将知识纳入经济或生产的体系,通过人力资本在部门间的配置,使得即使保持其资本量的稳定,总体经济也获得一定的增长。

二、知识生产函数

大多数创新理论在研究创新和技术变化时,传统的出发点是以公司为研究对象(BALDWIN AND SCOTT,1987;COHEN AND LEVIN,1989;GRILICHES,1979),在这些理论中公司是外生的,创造技术变化的成绩是内生的(COHEN AND KLEPPER,1991,1992),研究技术变化最流行的模型是格里利谢斯(GRILICHES)1979年提出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模型中最重要的投入(变量)是新经济知识。正如科恩和克莱普(COHEN AND KLEPPER,1991,1992)所指出的那样,创造新经济知识的最大投入通常为R&D,其他的投入包括人力资本、熟练劳动力、教育水平等。知识生产函数把创新的产出和创新投入联系起来,实证结果发现知识函数确实存在,如格里利谢斯(GRILICHES,1984)。

知识函数不仅存在,而且利用知识函数研究知识的溢出很盛行。其中最著名的论文是 GRILICHES于1979年发表的《关于测算R&D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的几个问题》(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IVITY GROWTH)和1992年发表的“R&D溢出的研究(THE SEARCH FOR R&D SPILLO-VERS)”。格里利谢斯在文中略述了理解溢出的本质和大小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以及在作复杂实证研究方面所面临的困难。GRILICHES还确定了与度量溢出有关的三个关键问题,即“距离”、“滞后结构”、“溢出的存在影响公司R&D的动机”。“距离”是指溢出随着距离衰减,有三种类型的距离:市场距离(在价值链上的相对位置),技术距离,地理距离;“滞后结构”指知识溢出不是瞬时的或一致的;第三个问题是:一个公司接收到的溢出有可能使R&D投资产出更多,因此提高了投资的动机;一个公司的溢出有可能使竞争对手受益,因此降低了研究投资的动机。上述三个关键问题使得知识生产函数的表达形式很丰富。

早期利用知识函数研究创新活动的学者主要是GRILICHES的学生、合作者以及朋友,如,贾菲(JAFFE,1986,1989),伯恩斯坦和纳迪里(BERNSTEIN AND NADIRI,1989),沃德和德拉诺夫(WARD AND DRANOVE,1995)。知识生产函数虽然把创新的产出和创新投入联系起来,但是不同的学者在研究创新活动时,所采用的知识生产函数的具体表达形式有所不同。

三、知识溢出局部化理论

地区发展的一个新方法是把知识溢出局部化作为经济主体(尤其是高技术公司)在地理上集聚的基本力量,主要原因是经济主体之间在一个特别的地区交流比要穿过不同地区的交流更容易、更有效。另一方面,最近信息和通讯技术(ICT)已经取得了飞速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和局域网瞬时通讯容量技术的发展,时空关系经常被假定已经被彻底压扁了(OHMAE,1990;MORGAN,2004)人们也许感觉到经济体可以以一个很小的成本获得来自远方的知识。然而,如果每个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以一个很小的成本得到来自远方的知识,则得到的是信息,不是知识。知识在一个很大的范围是暗含在它的特性中的,是嵌入在人力资本中随时间而累积的。这种类型的知识的扩散需要边干边学,个体之间和公司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因此知识传播的成本是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加。更确切地说,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对公司和地理区位是有粘性的(STICKY),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是不能轻易传播的。所以为了充分利用知识,个体和公司位于知识的附近是很重要的。因此,R&D活动和创新集聚在一定的地区,这就是为什么在地理区位上很可能存在技术差异的原因(CANIELS,2000)。

CANIELS(2000)收集了R&D活动是局部有界的5个原因:不确定性、复杂性、对基础研究的依赖、边干边学的重要性、积累。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表示,个体或公司在创新上的投资具有高风险,投资回报是不确定的,个体或公司在空间中互相紧密影响可以获得更多的局部知识,进而减少不确定性。对基础研究的依赖表示创新活动和诸如大学的理论发明和政府的R&D发现等基础研究强烈相关,和大学周围环境互相紧密作用的公司在创新中比其他公司有优势,私人公司与进行基础研究的大学、政府实验室距离越近,从中得到的知识溢出就越多。需要注意的是,经验和专业化将提高创新生产力。知识的产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新知识的产生基于已有的知识,而已有的知识又以更早的知识为基础。创新活动的这个观点可以在本质上解释创新的不平等地区分布和局部集聚。

同类推荐
  • 图解日常经济学

    图解日常经济学

    衣食住行,工作休闲,经济与生活息息相关;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生活与经济时时相连。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经济活动,但是有不少的经济活动却是盲目的,对很多现象没有做深入的经济思考;如果你稍加注意和分析,就会发现有趣的经济学奥秘。本书则是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发掘和分析,并配以生动形象的图画,展现给你一个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经济学世界。
  • 每天学点经济学

    每天学点经济学

    本书从基础知识、财政金融学、营销管理学、农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活中的经济学,每级标题以关键字的形式点明陈述重点,结构清晰,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 公共经济与管理评论

    公共经济与管理评论

    本书共10篇文章,其中,《民主与自治相分离》、《民主听证的过程与逻辑》、《构建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和谐关系的思考》三篇文章主要聚焦基层组织的民主治理;《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国内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效应研究:综述与展望》、《地方政府施行“科技创新券”政策大有可为》四篇文章主要关注的是公共产品、地方政府采购、公债及债务管理问题;《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化》、《中国地方政府卫生支出效率:1998—2011》、《国内外关于农村低保对象认定的经验与启示》三篇文章着重探讨了农村社会保障与卫生状况。
  • 趣味经济100问

    趣味经济100问

    本书从趣味性入手,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以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道出,并用生动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解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
  • 价值发展论

    价值发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在于“发展”,本书面对当今社会生产力的日新月异,提出了价值发展论的基本构架与理论基础,这是因为现代社会中一个商品年初的价值量与年末的价值量已有了很大的差别,而在马克思那个时代这些差别是极小的。作为一本张扬作者研究观点的专著,作者在书中提出了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使今天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学者必须重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动态变化。
热门推荐
  • 穿越流年

    穿越流年

    如果我吝啬的将自己封存,是不是就可以在遇到你时,给你一个最好的自己。而穿越的奇遇,让我不后悔将自己留给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轩辕之上

    轩辕之上

    千年之前,人族轩辕神王横空出世,一改人族病态建立轩辕王朝,驱逐妖族!千年之后,诸侯并起,王朝式微,妖族异动!“轩辕皇室才是人族最正确的统治者!”“不,是非只在时势。千年来轩辕王朝是胜者,历史由他书写,所以他是白;而千年后的轩辕王朝是败者,历史将被改写,那时他是黑!”“这是逆天而行啊!”“你又错了,从将来看过去,这是替天行道。因为,胜者就是天!”命运之轮永不停息,时代的残渣将被淘汰,而新秀正在萌芽!少年得龙族三圣至宝,习仙界秘典,覆灭轩辕,驱逐妖族!
  • 怪类之王者回归

    怪类之王者回归

    千年,再一次重来。放弃还是坚守!他们是怪类,一群不被人接受的人!
  • 上官复兴录

    上官复兴录

    上官家族是华夏南方的一个古老部族,源于隋唐,兴于近现代,二十年前不知什么原因,家族没落,上官文博作为家族第二十二代上官浩云之子,一路乘风破浪,把整个华夏和家族带至世界巅峰,一路走来,美女,权利斗争,种陷阱纷至沓来,上官文博将怎样面对,请读友敬请关注!
  • 难以释怀的思念(心灵感悟书坊)

    难以释怀的思念(心灵感悟书坊)

    从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难以释怀的思念。本书收录了一些动人的令人难忘怀的故事:陌生的大叔、母亲做的棉窝、姐姐的辫子、祖母的月光、废品里的秘密、用婴儿交换小羊羔……这些故事,让我们学会感恩,伴我们成长,感悟我们的心灵。
  • 上邪

    上邪

    蛇妖穿越成人之后和帝王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帝王:看看你这是什么样子,一点都不端庄!蛇妖:你喜欢不就行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强武

    强武

    别人习武修炼之时,莫名其妙成了废柴的肖克却只练了一副利落嘴皮子。四年后,别人小有所成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之时,肖克这才低调起步,看着前面一个个的对手一脸奸笑。在银灰色的脑域之中,开拓针对武学的独立脑域。强化武学,自创战技,用一个个的独立脑域,将坎坷武道变通途。别人以力习武,肖克以智习武,一步步迈向武学强者之巅!“你们是天才,凭借卓越的天资,可以轻松突破修炼的瓶颈壁障;我不是天才,因为我是妖孽,拥有独立脑域的我已经超出你们的认知范围,我无法突破瓶颈壁障,因为这哥俩儿我根本没见过。”面对无数俊才豪杰,肖克轻摆食指说道。
  • 人皮嫁衣

    人皮嫁衣

    梦中情人被活生生的剥了皮。女朋友身上也开始长了尸斑。水落石出之后,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更加恐怖的阴谋。
  • ANOTHER

    ANOTHER

    “铭”不再是铭,他被某种未知生命体所吞噬。于是“铭”便替代了铭。当他了解了真相的一瞬间,他已经失去了,替代铭的资格。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