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6500000020

第20章 “泥爱”者鉴

“泥爱”,是一个古老的汉语词汇。

见于明代李贤所著的《古穰杂录摘抄》,其中一则笔记起句为“士奇晚年泥爱其子”。读到这里,顿觉“泥爱”二字眼生,但查辞书,遍觅不得。明代焦所著的《玉堂丛语》一书,也谈到杨士奇“泥爱”这件事,题目为《惹溺》,这个“惹溺”,同样也是一个稀见的,不载于当代出版的辞典。

看来,任何民族的文字语言,都是处在不停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一些新的词语在产生,一些旧的词语在消亡。“泥爱”和“惹溺”,便是埋葬在古籍中,属于尸骸性质的词语,很难在现代语言中复活了。

由于李贤和焦竑写的是同一件事,参照来看,“泥爱”的“泥”,约与现代汉语中的溺爱的“溺”同义,也许更接近于时下流行的“爱呆了”的意思。一个人爱呆了,爱傻了,爱到不清醒、不问是非的程度,便是“泥爱”了。语言虽然古老而且死亡,但这种为官之父“泥爱”其不肖子的社会现象,由明至清,由民国至现在,倒是一点没变,甚至还发扬光大呢?就看最近坐在被告席里的高级干部,与其子、与其妻、与其情人小秘、与其三亲六故,作奸犯科、贪赃枉法、包庇纵容、共同为恶,便可证明。

李贤所说的这位泥爱其子的士奇,是明代有名的宰辅杨士奇。

宰辅,其实就是宰相。明朱元璋实行独裁统治,大权独揽,是个谁也信不过的暴君,因而立下规矩,子孙为帝,不得设宰相以分君权。可没有三头六臂,他不可能事必躬亲,中央地方之间的协调管理,政府部门之间的综合平衡,总得有人去做具体细致包括杂七杂八的事务,否则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就会发生问题。于是,就有辅臣的设置。所谓辅臣,通常由翰林学士担任,备咨询、拟对策、上条陈、做建议,有行政权无决定权,是一切听命于皇帝的秘书班子而已。

老朱和老朱的儿子朱棣,是打江山的皇帝,因此也是杀人无算的强悍人物,做辅臣的,只是垂手侍立的跟班,吩咐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到了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和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便是坐江山的皇帝,不再具备乃父、乃祖那份杀伐决断的魄力和“惟辟作威,惟辟作福”的威风。从此,辅臣才由做笔录的文书角色,成为出主意的股肱人物,渐渐地,虽无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实,慢慢地,也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达到了不是宰相,等于宰相的名位高度。

生于公元1365年,死于公元1444年,差几天就80岁的杨士奇,历事惠帝、成祖、仁宗、英宗四朝,这位老先生亲身经历了辅臣地位逐步提高的过程。若不是他“泥爱”其子杨稷,弄得声名狼藉,最后搭上老命,这位元老政治家的一生,本可以画个更圆满些的句号。

因为,引车卖浆之流,贩夫走卒之辈,纵使“泥爱”他的子女,小小泥鳅,能翻多大风浪?但是,官做得越大的干部,“泥爱”其亲属,任其行凶作恶,听其胡作非为,那后果也越严重,对于社会的危害性也越可怕,最后付出的代价也越沉重。看来,这也是为官者,尤其为大官者,必须戒之慎之的事情了。

其实,正史对于杨士奇,以及杨荣、杨溥的“三杨”辅政,还是比较肯定的。《明史》赞曰:“是以明称贤相,必首三杨,均能原本儒术,通达事变,协力相资,靖共匪懈。”一方面,朱元璋和朱棣半个世纪的铁血统治,基本上是暴政、是镇压、是不停地杀戮,无论国家的元气,还是百姓的繁衍,都经不起再折腾,需要休养生息;一方面,朱高炽、朱瞻基,乃至朱祁镇,都是无甚才智、无甚作为的平庸之君,因而在敬谨恭勉,求稳慎行的“三杨”辅佐下,国家能够正常运转,大局能够保持安定。

明代郑晓所著《今言》中称,“惟西杨起布衣,历四朝四十一年”,杨士奇执政的这时期,明代虽无大发展,但也无大动乱,不能不说是“三杨”的贡献。尽管明代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但元末大乱以后,接着又是明初两帝的疯狂杀戮,能够安定下来,老百姓不处于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日子里,便是托天之福了。

杨士奇,江西泰和人,出身寒门,早年在乡间为塾师,很清苦,也很努力。惠帝时,以才学优异荐入翰林,为编纂官,尽管未经科举,以出类拔萃入仕,值得自豪;但并非正途出身,他也是相当抱愧,引为生平一恨。因此,永乐夺了他侄子惠帝的江山,没有什么资历的他,赶紧投靠新朝。由于他很表现,也很卖力,定都北京以后,先任编修,后入内阁,再进侍讲,一路青云,升任辅臣。永乐北巡,朱棣委任他扈从东宫,驻守南都,相当信任他的。

当时,永乐不喜身肥懦弱的长子,属意那个骁勇跋扈的次子,朱高炽差点被废,当不成太子。杨士奇极力美言,予以回护,才得以无事。后来,仁宗继位,便立升他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加少保,颁“绳愆纠谬”勋匾,予以殊荣。随后进少傅,为兵部尚书,也算是对这位老臣的恩渥和报答。

也许因为这种原因,仁宗当朝,作为宰辅的杨士奇,和以前侍候成祖大不相同。能够秉公用人,持直主政,能够坦陈己见,谏言无忌。中国知识分子之可爱处,有了一点发言权,还是能够为国为民做点好事的,正史上对他予以相当肯定。譬如仁宗登基后,那些在他为太子时,得罪过他的官吏,他一心惩办,大搞报复,是被杨士奇劝止住了的;譬如那些上书歌功颂德的臣僚,因为马屁拍得顺当,仁宗很开心,便要加以提拔,是被杨士奇一一反对掉的;譬如后来成为栋梁之材的于谦、周忱、况钟这些才志杰出之士,又都是他发现引荐而获得重用的。“雅善知人,好推毂寒士,所荐达有初未识面者。”(《明史》)

有一位叫顾佐的御史,也是杨士奇起用的人才。有一次,“奸吏奏佐受隶金,私遣归。帝密示士奇曰:‘尔不尝举佐廉乎?’对曰:‘中朝官俸薄,仆马薪刍资之隶,遣隶半使出资免役,隶得归耕,官得资费,中朝官皆然,臣亦然。’帝叹曰:‘朝臣贫如此!’因怒诉者曰:‘朕方用佐,小人敢诬之,必下法司治。’士奇对曰:‘细事不足干上怒。’”(《明史》)

从这些地方看,杨士奇在尽责为官上,可谓兢兢业业,孜孜不懈。但是,这样一位极明白事理,极通晓大体的政治家,却因为“泥爱”其子,而成为一个被蒙蔽的糊涂父亲。

“李贤这样写道士奇晚年泥爱其子,莫知其恶最为败德事。若藩臬郡邑或出巡者,见其暴横,以实来告,士奇反疑之,必以子书曰,某人说汝如此,果然,即改之。子稷得书,反毁其人曰,某人在此如此行事,男以乡里故,挠其所行,以此诬之。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有阿附誉子之善者,即以为实然而喜之。由是,子之恶不复闻矣。及被害者连奏其不善之状,朝廷犹不忍加之罪,付其状于士奇,乃曰左右之人非良,助之为不善也。而有奏其人命已数十,恶不可言,朝廷不得已,付之法司。时士奇老病,不能起,朝廷犹慰安之,恐致忧。后岁余,士奇终,始论其子于法,斩之。乡人预为祭文,数其恶流,天下传诵。”

焦竑对这个败类又有进一步的描写:“杨文贞子稷恶状已盈,王文端为文贞言之,遂请省墓,实欲制其子也。稷知,每驿递中,先置所亲誉稷贤。后扬言曰:‘人忌公功名之盛,故镑稷耳。’稷复迎于数百里外,毡帽油靴,朴讷循理,家中图书萧然。文贞遂疑文端妒己,还京师,出之吏部。”

鲁迅先生写过一首《答客诮》的旧体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为父亲者,爱自己的儿子,是一种很正常的人类天生的感情。但这种爱,超过一切,压倒一切,以致颠倒黑白,枉顾是非,那就害人害己,遗祸社会。

因为这个父亲,不是蹬三轮的,谁也不会关心;也不是卖鸡蛋的,谁也不会注意;且并非碌碌无闻的大人物,而是众所周知的大宰辅。于是,有这样一个被斩首的混账儿子,纵使相信是被蒙蔽,是糊涂虫,不曾同流合污,也不曾狼狈为奸,那不论是杨士奇,还是别的什么士奇,也不论是过去的杨士奇,还是当代的别的什么士奇,都会成为历史上的一个大笑柄,为人所不齿,被人所唾弃。

明代的何良俊,在其所著的《四友斋丛语》中,那批判的锋芒就直指杨士奇了。

“杨文贞公之子,居家横暴,乡民甚苦之,人不敢言。王抑庵直是文贞同乡且相厚,遂极言之。后文贞以展墓还家,其子穿硬牛皮靴,青布直身,迎之数百里外。文贞一见,以为其子敦朴善人也。抑庵忌其功名,妄为此语,大不平之。后事败,乡民奏闻朝廷,逮其子至京,处以重典。文贞始知其子之诈,然文贞犹以旧憾,抑庵在吏部十余年终不得入阁者,人以为文贞沮之也。由此事观之,则三杨之中,文贞为最劣矣。”俗话说,知其父者莫如其子,同样,知其子者也莫如其父,从遗传学的角度考量,父子之间,总是会有共同的基因。按照其子杨稷那一份作伪本领,造假功夫,高超的表演能力,呜呼,我不禁怀疑,这个老爹,果然是被蒙在鼓中么?

“泥爱”之祸,这位明代贤相,确实是一面值得照一照的镜子。

同类推荐
  •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本书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宋词爱好者而编辑的宋词选本,是新时代的宋词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尤其注意对一些习焉不察的字标注正确读音,纠正长久以来的误读,对于字典和教科书里注错的读音更是简略说明了古音正读的来龙去脉。
  • 紫姻缘

    紫姻缘

    长诗取名为《紫姻缘》,是因了有百合花的满庭芬芳,也有彼岸花一丛一丛的经年绽放。有些甜蜜,明媚,有些酸苦,黯……这些暖意,或寒意,均来自于单薄日子在黯的氤氲气质里落下的斑斓美好。
  • 抒情时代

    抒情时代

    灯红酒缘、光怪陆离,这个时代是如此陌生,周洁茹将光代的生活刻画得纤毫毕现,将一些现象展现得如些直接,直接到令你吃惊。这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世界吗?当然是!这就是当今的这个抒情时代!
  • 白朴全集

    白朴全集

    本书收录白朴所有存世的词、杂剧、散曲及《元曲大家白朴》等评介文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本全面研究白朴及元代文学戏剧的的参考书籍。
  • 走开江

    走开江

    《走开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川东小平原-开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传奇的历史文化。作者历时五年,足迹遍及开江的旮旮旯旯,然后用笔用心记录下那些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奇的历史人物。对研究者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历史补充资料;对游客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旅游手册;对读者来说,《走开江》是一本散文大全。《走开江》在不动声色中,将人们带进开江的画卷长廊中,让人们摸到了开江的脉络,听到了开江的心跳,看到了开江的面相。写出了开江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开江的人文地理、山川河流、历史传奇,是开江地域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开江地域文学的“清明上河图”,甚至是达州市一部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作品。
热门推荐
  • 大炎帝

    大炎帝

    两次诞生,两次引来天地异象,两次陷入劫难!他是大陆公认的绝世天才,掌控天地第一神炎,成就无上帝位..........
  • 梦衍破苍穹

    梦衍破苍穹

    一名平凡至极的爱做梦少年。得到一块上古第一神石梦衍石,从此他的梦境不再只是虚幻。在梦里他是至高无上的主宰,他可以让让河水倒流,让时间静止。并且他还能在梦中得到他想要的上古第一神法,等等无数无法想象的东西。这是神仙的世界,有热血有欢笑有爽快。
  • 黎曙

    黎曙

    青春是一场长途颠簸的日出,路遇爱情,就发了一场难以褪去的高烧,伴着Whiskey43°的烈性。持续的高温,历经的疼痛,以及最接近痊愈的欢喜,都被归纳为成长。顾景云遇到陆离的时候还不懂爱情,等意识到那份刻骨的悸动,陆离已经选择离开。关于挽留,她拼尽全力,一次次的挣扎败在了他的一句闹够了没有。关于爱,关于未来,草草收场。
  • 老子像名经

    老子像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木棉花,花开半夏

    木棉花,花开半夏

    “时筱橙,得不到你宁可毁了你!”“皇甫烈,你混蛋!”男人邪恶的笑了,指骨分明的大手钳制女人俊俏的双颊,“我混蛋?我只对你混蛋!三年前你逃了,你以为这次你还逃得了吗?”作者: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作者正在双眼冒桃心的yy着)
  • 公主殿下之冰封的情

    公主殿下之冰封的情

    集结着千万人宠爱的她,她的脑海里只有她被他救的记忆,她不知道他在哪,她在找他,她想再次见到他。她在努力,她拥有着数不清的身份,只为被期待过。但她在完成心中的目标后却淡忘了复仇的心情,直到遇见了他们,从陌生到接触后的熟悉,从朋友到不可言喻的爱恋,只为你一人倾尽所有。他并不是表面那么冷傲,他在两年前找到了她,目视着她遭受背叛,心痛却不得已让她明白这么做的道理,目视着她走向一条不归路,他一直守着她,即便在她的身边出现一个又一个情敌,他把自己伪装成让她都认不出是否真的是他,他爱她,却不能那么自私霸占她,怕她不接受他突然的爱,所以,他选择默默的守护,直到她看见他。她不知道的是,她的一切早已被他看透。
  • 玩世盗名

    玩世盗名

    唬人有理,恐吓无罪,吹出一身虚名,战五渣也能横行四方!
  • 那片樱花那片海

    那片樱花那片海

    童芊荨为平反八年冤案,寻找兄长而入欧明法学院,却被欧涵“缠上”作为抗衡欧振国的“工具”。与金丽娜周旋之际与明初越走越近,却又怀疑他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哥哥……而此时,华枫在一次至关重要的辩论赛上,带着所有有关童芊荨的记忆出现……明初?芊荨?两人的爱之名,在法之光下又该如何相恋?
  • TF吉他及她

    TF吉他及她

    校园暗恋?NO!玛丽苏?一点点~完全没有瓜葛的几个人,在校园相识,普普通通的校园里,却因此打破宁静?平常的校园生活也因为这几个人,变得有趣!
  • 天才萌宝毒医娘亲

    天才萌宝毒医娘亲

    莫明其妙穿越一场,居然就有了孩子?好吧,小家伙贴心俊俏,是她赚了!不过,儿子,你捡捡小猫小狗小宠物也就算了,干嘛突然给她捡个男人回来!好嘛,她善心大发,施医救人,那人醒来却二话不说就要和她在一起!丫的,什么叫引狼入室?这就是典型的例子!可是,自从这男人被她踹走后,她这株万年铁树,就特么桃花运泛滥成灾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