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2100000005

第5章 长袖则善舞

古人云:长袖善舞,言有所凭借,事情多易成功。

人生在世,成功是每个人的追求,不管他(她)在哪个领域从事何种职业,成功是一人生价值的体现,它意味着一个人活着到底有多大意义。

事业成功,则是多有所凭的,不然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一场空,关键是体现出自身素质。

事业成功,需要有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做基础,因为人类已到了一个以知识为本的时代。

当人们发现周围的世界在迅速地向知识和人才时代转变的时候,我们重新认识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重新提高了自我素质,事业成功根本上所凭借的还是自己。

有丰厚的知识做基础,何愁成不了功?而成功一定程度上也是自我拥有知识程度的体现。

有人在分析1999~2020 年未来工商精英八大素质时,排居第一位、第二位、第七位和第八位的素质都和知识密不可分,都是知识的具体展现:第一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因为我们迎来的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第二素质,善于获取信息,因为智能工程使知识爆炸提前到来。第七素质,不断学习,这不仅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坚韧精神的体现,而且其背后有坚实、丰富的知识基础。第八素质,全方位考虑问题,假如没有丰富的知识,准确而快捷地掌握信息,对问题有详尽的背景了解,何谈多角度思考问题?不难看出,这还是一个知识问题。

由此可见,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然选择,也是一个人潜在素质的体现。

中国亿万富翁李晓华,为了在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就,34 岁时前往日本,开始学习。

人生永远在开始,只有这样,生命才能不断地更新,人才能不断前进。

1985 年,李晓华独自来到日本,将妻儿留在国内,他要专心致志地继续冲刺,不停地进取。

踏上异国的土地,李晓华就感到了现实的严峻。环顾四周,举目无亲,日文不懂,语言不通,他像一只孤雁,在机场整整徘徊了两个多小时,心里一阵阵发凉。

接他的人终于来了,说是东京地铁工人罢工,在路上耽搁了。

他被来人领到了住处。陈旧的巴掌大的房间,只有四个单人凉席大小的面积供席地而卧,叫榻榻米。吃饭要自己开伙,饭菜也不对胃口。在北京腰缠万贯出门坐奔驰的李晓华,一下子尝到了王起明初到纽约的滋味儿。但他到底是熬过苦日子的人,一切困苦都不在话下。

他先是来到一家饭馆打工,洗碗刷碟端盘子,好在他当过炊事员,把跑堂的角色扮演得十分到位。

后来,他又来到一家日本商社当学徒,一边打工一边念书,有时疲惫不堪,晚上坐在地铁车厢里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地铁开到了终点站,车上的旅客全都下车了,列车服务员过来喊他,他才睁开朦胧的睡眼,乘上相反方向的列车再往回坐。

就这样,李晓华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忍受着一切艰难困苦。

在日本,李晓华惜时如金,不浪费分分秒秒,每天摸爬滚打,晚上睡觉前,总要看一会儿日语课本和名人传记。哈默、霍英东、李嘉诚??东京求学,为他打开了一扇天窗,使他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日本先进的管理技术。

看到日本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一遍又一遍地扪心自问: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国,为什么这个资源缺乏的岛国在短短时间内能够迅速崛起,一跃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善于思考的他,想起了亲眼见到的日本人身上所具有的坚韧、刻苦、谨慎、执著的优良品质,见到的日本人“人只有一次机遇”的处世哲学、大和民族强烈的民族自尊感。是啊,日本人的吃苦精神和务实精神在世界上确实是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

一个毫无资源优势的岛国能够在一片废墟上迅速起飞,除了社会、政治、经济的诸多因素之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善于思考的他终于明白了。

在日本,李晓华为了节省时间学习,他学会了吃生蔬菜、煮蔬菜。虽然生活上粗茶淡饭,而学业上却突飞猛进,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不仅看到了日本人务实苦干的拼搏精神,也深深感到了某些日本人对炎黄子孙的歧视,这种歧视像刀子一般绞割着他的心。

他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一遍又一遍地思索着祖国的前途和自己的命运,发誓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他深知自己只是一介商人,但如果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不就可以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效力吗?假如中国多培养一些成功的商人,不是可以大大加快中国经济起飞的速度吗?

经过艰苦的奋斗,李晓华终于成功了!他不仅在日本办起了自己的公司,而且通过在日本的学习,思想境界提升了一个新的层次,视野更加开阔了。

李晓华在去日本之前,事业已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他不满足于现状,只身闯日本,在他的身上,闪着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思索、不断进取的精神,正是这些,也正是凭借这长袖,他在商业界的舞姿令人赞不绝口。

说起不断学习,让人想起了关羽败走麦城,英雄长叹悲天无助、时运不济,倒不是关羽英雄悲壮,而是使关羽落此下场的吕蒙,让人深思。

想当初,吕蒙为孙权都督,虽英勇善战,但不好读书。一次,吕蒙和孙权谈话,孙权劝吕蒙,虽公务繁忙,却不可不读书、不学习。吕蒙先以军中事物繁杂而推辞,后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读书,手不释卷,夜不辍之,泛览群书。

后来,鲁肃过浔阳,同吕蒙共议国事,大为吃惊:“您现在的才干和计谋,不再像从前的吕蒙了!”

吕蒙则不失幽默地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您老兄为什么对这个道理明白得如此之晚呢?”

我们不得不承认,是学习,使吕蒙博览群书,迅速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大将,竟然白衣奇袭荆州,逼得蜀之名将关羽败走麦城,传为千古佳话。

必须认识到,作为新一代生产力的重要表现,知识成为时代大机遇的聚焦点和立足点。

吴炳新正是站在这个聚焦点上的幸运者和成功者。在人们评价他首先是一个经济学家,而后才是一个企业家的评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所具备的知识的力量在他取得成功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1954 年,全国普遍成立了初级社,16 岁的吴炳新毛遂自荐当上了村初级社的会计,由于他的运算能力过人,加之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乡亲们就给他取了两个绰号“铁算子”和“铜嘴子”。后来他又成了十一个高级社的总会计。

1958 年,乡亲们推选吴炳新去支援包钢建设,包头矿务局把他招收为国家正式职工。由于他忠实可靠,工作出色,不久就担任了会计主管,后来又被提升为销售科长。

面对这些,吴炳新并不满足,他发现自己最大的弱点是知识不够,理论功底不坚实。为此,他发誓要补上这一课。当时,矿上组织职工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吴炳新决定抓住这一机会,从学习哲学开始充实提高自己。

学哲学,并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学会。很多人把哲学看成是一门晦涩、乏味、枯燥的学问。吴炳新下足了决心,要学好这门学问。

他先从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开始学习,在受到启发的同时,不少困惑也随之而来。吴炳新决心一切从头学起,他借来了一大堆书,开始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废寝忘食地攻读黑格尔的《小逻辑》、马克思的《费尔巴哈论纲》,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还有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

出于种种限制,吴炳新对其中的一些理论并没有完全弄懂,但他却获得一种世界观,一种方法论,他说:哲学能使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最不利的情况下找到最有利的条件,能使人在困惑的时候,在十字路口徘徊的时候,选择正确的道路,从而找到正确的人生坐标。

如今回忆起当年学哲学的情景,吴炳新仍激动不已地说:“我这一生得益最大的就是哲学思想。尤其是在我后半生中,我的一切作为,包括我写的论文、做的事情,对企业的管理、困难的克服,对未来的开拓、风险的化解都与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夜夜攻读,专心致志,对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广泛涉猎,青春的机梭在知识的经纬里往复,灿若云锦的智慧光环在他面前奇异地闪烁。尽管他换过多个工作岗位,但他始终不忘潜心自学。

他成了一个学习狂,什么都学,没有目的没有边际,要不是改革开放年代到来,他会这么一直学下去,并且最终毫无结果。

当吴炳新在学习的汪洋大海中载沉载浮时,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了。吴炳新凭着自己的学识经历,强烈地意识到,党的中心工作将转向经济建设,意味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这对于个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怎样才能在这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大显身手,有所作为呢?

吴炳新在日记中写道:“改革必然会给社会带来生机,带来机遇。人们会在改革中重新给自己定位,寻找自己的价值,从而得到一个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现在与其说改革要给每一个人定位,不如说每一个人在改革中要重新给自我定位。”

如何给自己定位呢?吴炳新在一次又一次的反省、剖析自己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在经济社会中要有所作为,特别是要有大的作为,必须进一步充实自己的经济理论。

在吴炳新的知识结构中,经济理论比较薄弱,尤其是商品经济理论更为薄弱。于是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以求能大展宏图。

吴炳新全力以赴在包头搜集他能搜集到的一切经济学著作。他白天工作,晚上经常学习到深夜。

就这样,他系统地学习了欧洲的工业史,尤其是对资本以及自由资本所带来的一切社会变迁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研究。接着他又攻读了大量的经济学理论,从英国的大卫·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入手,到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经济理论,吴炳新付出了大量心血。

最让他刻苦铭心的是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日子。一天晚上,他和一位教师,现在是三株公司下属的研究所所长王龙卿讨论资本积累趋势的时候,情急之处,两个人开始大声辩论起来,老伴还误以为吴炳新和王龙卿在吵架,马上赶来劝阻他们。

一直讨论到下半夜,两个人饥肠辘辘,吴炳新才找来一碟花生米和半瓶散装老白干。三杯下肚后,两个人又继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吴炳新在这段时间里,不仅研读了大量的经济学著作,而且还写下了数十万字的经济学论文。这些独具匠心的论文,虽然是10 多年后才得以面世,但它仍在经济学界、社会学界、文化界、金融界、政界、商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为此,中央党校、济南市社会科学院邀请了部分专家和学者召开了《吴炳新文集》研讨会。20 多位专家教授先后进行了评论,并写下竟达40 多万字的文章。

《吴炳新文集》所显示出的经济学思想,无疑成了三株公司的理论基础。难怪,读过《吴炳新文集》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吴炳新首先是经济学家,然后才是企业家。

学习对于成功来说,至关重要。一个人知识结构、知识层次决定了是否会成功。在改革开放中抓住机遇,这是吴炳新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没有他早年勤奋学习的基础,没有早年的刻苦钻研,即便他后来走上了创业之路,那也只是小打小闹,难以和今天的辉煌成就相提并论。

正是他早年的勤奋,使他的知识在改革的浪潮中得以发挥作用,如虎添翼,走向成功。

都说中国的亿元富翁大多是被改革的浪潮推涌至巅峰的,其实在抓住机遇,投身改革大潮之前,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实际上,任何人都一样,任何行业都一样。

工利其器,定善其事。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术,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成功路上过关斩将。

一个人的知识能够使其成为一个多面手,在机遇来临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待适时出击。

“金马奖———最佳卡通片奖”的获得者蔡志忠,才华横溢,博取厚积,在他身上充分显示出了深厚的功底。

蔡志忠,一位成功的华人漫画家,开创性地把中国古典文化精华引进了漫画创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途径,立下了汗马功劳。

蔡志忠最初的学习冲动、成为多面手的想法其实是源于很深的忧患意识:只有多掌握几门技术才可以在失业时再从事其他行业,例如学会了开车就可以在画漫画行不通时为人开车,至少不会饿死。

不过,随着他在漫画业的成就逐渐积累,他开始主动地多学几门技术。与此前想法不同的是,他现在想要学的技术却是与漫画有关,譬如学习使用卡通专业摄影机,学会拍卡通片,以便做到触类旁通,在画漫画时能立即想到画成后的处理程度,一来节省了时间,二来不至于因技术处理问题而半途而废。这样做的结果,使蔡志忠在日后真的成了漫画界的“万事通”。

有一次,蔡志忠偶然发现在光启社的地下室里放着一部久已无人使用的动画摄影台,这激发了他学画卡通画的兴趣。于是他找到负责人,负责人说:

“你倒是可以用。可是,第一社里已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没人教你;第二你又不是搞这行的,学它干什么?”

“我想多掌握一门画法,而且,我学会了之后不就可以让这部机器有用武之地了吗?”蔡志忠兴高采烈地答道。

负责人愉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并给他从美国带回了6 卷迪斯尼的卡通胶片,蔡志忠于是开始自修卡通画。

画卡通画对蔡志忠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画起来也很麻烦:将投影机固定好,调好镜头,让画面映在一张白纸上,然后一格一格地描下来,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不容许有丝毫差错。

那些日子里,蔡志忠可以说是着了魔。有一次深夜临摹,纸用光了。他就骑上摩托车,花了半个小时赶到光启社取纸,回来时已接近黎明了。

在不懈的努力下,蔡志忠终于掌握了卡通片的画法。光启社负责人高兴地看到社里又多了一位专业人才,而且还发现蔡志忠的漫画比以前更为精致、吸引人了。

在画《尊者的棒喝———禅说》时,蔡志忠把书店里所有能找到的与禅学有关的书籍都买了回来,总数不下五六十本,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这些书全部翻阅了一遍,画出草图。之后,他又第二遍、第三遍地阅读这些书。

为了真正地体会禅学的含义,他亲自跑到寺庙里,与老禅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沟通。这样,当他的《禅说》出版后,人们已经把他看作是一位禅学修养颇深的“修行者”了。

为了绘制繁重的漫画体《中国历代经典宝库》,蔡志忠手不释卷,每天翻阅《老子》、《庄子》等,就连到外地出差也不忘带上,以便随时翻阅,不停地钻研。

说来也巧,蔡志忠用漫画体绘制《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的想法也是源于读书。蔡志忠有个习惯,每次外出总要带上几本书,以供途中翻阅。1985 年4 月,他到日本出差的时候,随身带了《老子》、《庄子》这两本书。

有一天晚上睡觉之前,蔡志忠随手拿起了《庄子》,看着看着,他发现自己居然与庄子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起!既然这样,能不能试着用漫画的形式来表达这些思想呢?

蔡志忠立刻翻身而起,拿起纸笔,立刻画成了几幅草图,就这样,他开始了浩繁的漫画体《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的编绘工作。

蔡志忠一生都在不停地学习,是学习把他带入漫画世界;是学习,使他获得了灵感;也是不断地学习,使他成为漫画界的“万事通”。在他身上,学习、知识支撑着他的事业,他的成功其实就是学习的结果,凭着学习,凭着丰富的功底,蔡志忠很自信,当然获得了成功。

一个人的成功,丰富的知识是凭借。因为即使他天生慧质,如果不注意后天的培养,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终究成不了气候。

提起于是之的名字,许多人立刻会想到他曾塑造的一个个惟妙惟肖的舞台和银幕形象:《龙须沟》里的程疯子、《骆驼祥子》里的老马、《茶馆》里的王掌柜、《青春之歌》里的余永泽,《丹心谱》中的丁文忠等等。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艺术家,他的功绩与他个人的经历、艺术上的悟性和执著是分不开的,但是更得益于他勤奋好学的精神,得益于他渊博的学识。他的成功就是渊博的学识和勤奋好学精神的结晶。

记得有一则关于“一句台词”的佳话。

1951 年秋,北京人艺排演歌剧《长征》。于是之被选中扮演毛主席的形象,但只有一句台词:“同志们,祝你们成功!”本来,凭他的功底,演好这句话没问题。但是为了体会人物的精神和素质,他阅读了毛主席的书,研究了毛泽东的诗,还学得一笔仿毛书法。

由于他总是在学习,即使不排戏也坚持读书,所以多年来积累了非常丰厚的知识,为他的事业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像一句台词的佳话对于是之而言是不胜枚举的。为了演好《虎符》中的信陵君,他阅读了《史记》、《战国策》和其他许多历史书籍;为了扮演《关汉卿》中的王和卿,他专门研究了小令;为了演好一部介绍鲁迅生平的电影中的一个角色,他在研究鲁迅著作方面已颇有名气。就这样,只上过半年大学的于是之具有了渊博的知识。

于是之读书很杂,涉猎极广,这使他在成为专业演员之前已具备了作为一个演员不可缺少的基本的文学艺术修养,因而他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成为演艺界公认的表演艺术家。美国著名作家阿瑟·密勒在看过于是之在《丹心谱》里所扮演的角色后说:“你们的演员很少会在舞台上用思想,但是于是之与众不同。”这大概是对于是之读书之硕果最恰当的也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评价了。

赵忠祥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是中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之一,他的主要魅力就在于展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气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源于他不断的文化积累。

赵忠祥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挚热爱,不停地学习,汲取营养。他把《唐诗三百首》都翻烂了,诗句烂熟于胸,中央电视台图书室,他是常客,他在那儿仔细地阅读了巴尔扎克、福楼拜、雨果、司汤达、乔治·桑、梅里美等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仅巴尔扎克的作品就看过30 多本。

就是在“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之时,他也念念不忘读书。在休息时抓紧时间读了《鲁迅全集》,并积极向周围有文化的人学习。

从干校回到中央电视台之后,在紧张的工作之中,赵忠祥依然不忘随时学习,他总是手不释卷。为了重新获得上学的机会,和一些比他小10 岁、20 岁的年轻人共同坐在中学教室,参加成人高考。40 多岁的他,居然以不低的分数,被师院中文系录取,开始了函授学习的历程。

赵忠祥上过四次业余大学,他几乎每天都在认真读书、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他多年勤奋的学习终于让他获得了成功。

赵忠祥的成功,不仅在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在于取长补短。他为人谦虚,和人交往,总是看到别人的长处,于是别人有比他强的地方,就向人请教。他和文学修养高的人结交,就向他们讨教文学;和爱唱歌的人一起,就跟他们学首歌;和常爱锻炼的人一起,就学一两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有一次,他和赵玉明在一起,5 分钟内就掌握了如何在舞台塑造更挺拔的形象。他还在餐桌上,学会了十三辙。

总之,赵忠祥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偶尔一次和华罗庚教授在一起,他马上抓住机会,恭敬地向华罗庚请教什么叫做“运筹学”。

赵忠祥是个善于学习的人,是个不断学习的人,从书本上,从生活中,他抓住机会请教比自己强的人。正是怀着对中华民族文化如痴如醉的情感和谦虚的胸怀,使赵忠祥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丰富了他作为一个节目主持人的文化内涵,展示了他永恒的个人魅力。

总而言之,长袖才能善舞,成功需有凭借。而成功亦是个人素质底蕴的展现,成功者拥有独特的风采。

同类推荐
  • 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在绝境求生存、求发展、创造机遇和把握机遇的典型案例,并加以说明和评论,从十二个方面分别展开,力求给读者新的启示,在求职、工作、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没有机会创造机会,化劣势为优势。
  • 树立优良的个性

    树立优良的个性

    “人之所以高贵只在于人能思考……人的职责就是要学会正确思考和运用它。”帕斯卡的这些话是发人深醒的。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思想的外在表现。如果我们学会了正确思考,我们的生命就会像上帝的旨意那样高贵、幸福和美好,否则,等待我们的将是庸俗、痛苦和失败。
  • 伊索寓言与人生智慧(人生智慧书系)

    伊索寓言与人生智慧(人生智慧书系)

    本书收录370余篇寓言故事,以图文双解的形式,将深刻的人生道理寓于浅显的故事中,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您在轻松之余增长知识。
  • 正视青春期的危机(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正视青春期的危机(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本书内容有:为什么说中国古代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为什么说围棋起源于中国?为什么运动后回口干舌燥?为什么青少年要“坐有坐样,站有站样”?等。
  • 秘诀:度过人生的冬天

    秘诀:度过人生的冬天

    本书以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叙述了大量中外名人的励志故事,从中总结出应对人生困难的办法,包括调整心态、如何发现身边的机遇、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等等,故事通俗,内涵丰富,对人多有启发。尤其在当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如何渡过经济的寒冬”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大家一起来打怪

    大家一起来打怪

    莫如冷、莫如暖、莫如水三兄妹翘课去网吧玩网游引发的群穿,游戏系统在穿越过程中异变,和老大莫如冷绑定,通过莫如冷,三人穿梭于游戏与异界之间,开始了打怪升级,赚钱泡妞,钓凯子的传奇人生。。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嗜血混沌

    嗜血混沌

    十世的轮回,一世一轮回,九世的帝王于枭雄,十世的轮回修真,亲离别,失至亲,坎坷路,一次又一次的艰辛与苦恨,
  • 星辰圣魔

    星辰圣魔

    一滴水可透万物,一叶草可斩星辰,一面思绪可牵断所有,花火碰撞化为汐、魔……千亿世界之中,你是多么渺小,多么不堪,上一混沌纪元,你走过万千之路,当你成就神魔之法,回首,这世界仅剩你一人。这一世,你仍为渺小,可你会改变什么……
  • 六十种曲霞笺记

    六十种曲霞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他给的梦幻天堂

    他给的梦幻天堂

    我永远记得那年,他双手怀胸,居高临下的望着我说:“伊一,你还知道回家?!”虽然语气很差,但是我却能感觉到他的担心,他强装冷静的面容。这些都使我映像深刻,无法忘怀!“艾熙然,遇到你到底是我的有幸还是不幸?”“艾熙然,我舍不得从来没有遇到过你?”
  • 关尹子

    关尹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二校草的宝贝

    十二校草的宝贝

    NP+微虐微甜+微玛丽苏+处*女*作+慎入她是全求排列第一的冷氏千金——冷熙琳她是冷氏千金的至亲闺蜜,是冷氏集团董事长的干女儿——安陌陌他们是与冷氏并列第一的EXO集团的十二位少爷他们是圣约克学院的十二个校草她——冷熙琳,他——边伯贤两人有着扯不断的爱情。她本因他而冷漠,因为他们,她回到了从前的模样。他们有着许多秘密...当十二校草爱上了她她却离开了。重遇的那瞬间,她忘掉了他们就让我一个人失忆,消失在你们的世界里。当记起了一切,却没了往日的微笑一切都是我在自欺欺人,只是在那片回忆中不肯走出来而已。
  • 千里追爱:总裁大人求放过

    千里追爱:总裁大人求放过

    曾经是最亲密无间的青梅竹马,却因为一场事故,他淡然离开。五年后,他回来了,他宣言要紧紧的把她留在身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却又亲手把她推向地狱。又是五年后,她强势归来,身边有两宝,可冰冷的心却再也不愿打开大门。他该怎么抱得美人归呢?(先虐后宠)ps:我成说过如果我们的距离有一百步,那么你只需跨出一步,身下的九十九步由我来!
  • 海底宴会厅的生日舞会

    海底宴会厅的生日舞会

    《海底宴会厅的生日舞会》是邹华英的第一本童话书,你将从美丽的朵琳森林开始,听一朵人花的故事,在静静的葡萄园,看一只狐狸和蚂蚁的脚印。撑一把蘑菇小伞,去借点时间。再漫步到海边,捡起一块大海的生日蛋糕,边吃边看青蛙头上那只花蝴蝶,听一听流水的歌声。流水的左边幽静诗意,流水的右边,夹杂着一些动物的争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