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8400000002

第2章 前言

王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国民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期间也经历了多次宏观经济波动。中央政府审时度势地进行宏观调控,熨平了宏观经济波动,实现了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中国经济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由于国民经济在改革中发展,因而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既有经济周期性因素,也有经济转轨时期经济体制的因素。1978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宏观经济运行随之变化,经济也出现新特征,所以,每次宏观经济波动呈现的问题不尽相同。中央政府依据经济运行特征和经济体制基础,针对宏观经济波动中出现的问题,先后进行了六次宏观调控:第一次,1979~1981年;第二次,1985~1986年;第三次,1989~1990年;第四次,1993~1995年;第五次,1998~2002年;第六次,2004~2007年上半年。其中,除第五次是扩张型宏观调控外,其余五次都是收缩型宏观调控。本文回顾和总结这六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的阶段性特征及宏观调控政策的特点。

一、1979~1981年“计划式”宏观调控

1.第一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化建设上来,全国各地“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情和冲动,导致宏观经济出现经济过热:一是当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二是投资过热和投资品价格上涨。当年投资率为38.2%,由于投资超出了计划,计划之外的产品供给,相当一部分是高于计划价格的议价产品,从而抬高了物价指数。三是财政出现赤字。迅速增长的基建投资使财政支出大大增加,1978年财政节余10.1亿元,而1979年财政赤字207亿元。四是外贸出现较为严重的赤字。为了满足国内投资需要,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扩大进口,1979年外贸赤字为11.4亿美元。五是消费增长和物价上涨。为提高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政府增发了工资、奖金和补贴,社会购买力快速增长,供不应求的状况更加严重,国家调高了多种产品的价格,1980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达6%。投资和消费增长导致通货膨胀严重,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的第一个高峰。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宏观调控回顾

2.当时经济和经济体制的特点

一是短缺经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主要矛盾;二是就业随着经济同步增长,1978年就业率高达98.7%;三是消费强劲增长,1978年最终消费率达62.1%;四是宏观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是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1978年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产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98%;五是计划经济体制占主导地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刚刚揭开序幕。1978年中央提出,应当坚决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开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3.第一次宏观调控的指导方针和主要措施及成效

1979年,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宏观调控。1980年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计委”)等部门以计划手段调整了国民经济计划,降低各项计划指标,减少政府和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项目;以行政手段压缩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压缩国防经费和行政管理费用;以行政手段加强银行的信贷管理,冻结企业存款,向企业推销国库券48亿元。这些宏观调控措施较快地压缩了总需求、遏制了通货膨胀,1981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下降到5.2%;1981年经济增长率较快地回落到5.2%,国民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

4.第一次宏观调控的特点

一是宏观调控体系是计划经济下的国民经济管理体系。宏观调控的部门以计委为中心,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调控措施都服从和服务于计委调整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二是宏观调控的手段是行政手段。整顿经济秩序,克服生产、建设、流通、分配领域的严重混乱等问题都以行政手段为主,行政性财政政策强制控制财政支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行政性货币政策强制控制信贷投放;对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在停止财政补贴的同时,停止银行贷款,对落后的小企业进行整顿和关停并转等;加强行政部门对物价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坚决制止乱涨价之风等。三是调控决策滞后。在发现宏观经济出现的问题后,中央政府各部委之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关于是否要调整经济计划的看法不一,在连续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财经委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后,中央政府各部委和地方政府领导人关于调整经济形成了统一认识,但此时宏观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势头已经延续了一段时间,错过了最佳调整时机。四是宏观经济调整措施出台后,见效快。采用行政手段紧缩财政和信贷、压缩社会总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和控制物价上涨的长处是快速有效,经济过热很快得到抑制,通货膨胀率快速下降。五是宏观调控加剧了经济波动。由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调控难以协调各方面利益,往往影响不同利益主体的积极性,没有彻底地解决宏观经济中的问题,潜伏了导致经济过热的因素,强化了宏观经济波动。

二、1985~1986年“双紧式”宏观调控

1.第二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

在1982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了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间中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各地为“翻两番”而大干快上,经济在经历短暂调整之后转为快速增长:一是1984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5.2%,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二是投资膨胀,投资率为34.5%,外贸赤字高达149亿美元;三是信贷过度扩张引发通货膨胀,在中央银行规定以1984年的贷款实际发生额作为基数的激励下,专业银行1984年下半年盲目扩张信贷规模,货币供给迅速增加,1984年下半年开始明显的通货膨胀;四是机关和事业单位纷纷突击提高工资、发奖金和消费品,加剧了通货膨胀,1985年物价迅速上升,通货膨胀率达8.8%,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的第二个高峰。

2.当时经济和经济体制的特点

一是短缺经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仍然是主要矛盾。二是就业与经济同步增长,1984年就业率高达99.51%。三是消费强劲增长,1984年最终消费率达65.5%,出现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四是宏观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国有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乡镇企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逐步发展起来,1984年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产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97%,比1978年下降一个百分点。五是经济体制开始转向有计划商品经济。198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扭转了计划经济思想的回潮,确立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改革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

3.第二次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和效果

1985年实施了“双紧式”宏观调控:一是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加强了贷款额度的控制,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二是紧的财政政策,以行政手段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和国民收入超额分配。同时,以行政手段控制物价水平。1986年经济增长率下降到8.8%,1986年通货膨胀率下降到6.2%。在通货膨胀率下降的同时实现国民经济较健康地发展。

4.第二次宏观调控的特点

一是宏观调控开始尝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计委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格局有所改观,形成计委、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联合调控宏观经济的体系。二是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行政手段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行政部门仍然加强对物价的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格制止乱涨价,同时,以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信贷投放和货币供给量。三是调控决策滞后,在发现宏观经济过热后,仍然需要统一中央政府各部委和地方政府领导的认识,在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较严重时才作出宏观调控的决策。四是宏观经济调整措施快速有效,经济过热很快得到抑制,通货膨胀率快速下降。然而,这次宏观调控持续时间不长,在工业生产遇到流动资金不足、地方政府和企业要求增加信贷的压力下,“双紧政策”很快地转向放松信贷的政策,经济又迅速地增长。

三、1989~1990年“硬着陆式”宏观调控

1.第三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

1988年5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用5年时间实现价格和工资改革的“闯关”。“价格闯关”使物价指数迅速上涨,大多数商品由较低的政府定价转变为较高的市场价格,同时,价格上涨预期又导致抢购风潮,通货膨胀严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8.5%,创下历史纪录,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个物价上涨高峰。随着银根松动,投资猛增,1988年投资率为37.4%;经济过热,经济增长率为11.3%;进口增加,外贸赤字为77.5亿美元。

2.当时经济运行、微观基础和经济体制的特点

一是存在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缺口,仍然有明显的短缺经济特点。二是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加,1987年就业率99.48%,与1984年几乎持平。三是消费增长势头强劲,1989年最终消费率64.1%,高于1978年的62.1%。四是宏观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变化,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有所下降,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980年的98%下降为1990年的90.2%。五是1987年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形成了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3.第三次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主要举措和结果

1989年,中央政府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开始改革后的第三次宏观调控,采取强硬的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总需求:严格项目审批等措施压缩投资规模;对重要生产资料实行最高限价;坚持执行紧缩信贷的方针,中央银行严控信贷规模,一度停止对乡镇企业贷款,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坚持执行紧缩财政,解决好国民收入超额分配的问题;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坚决压缩总需求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迅速地抑制了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经济实现了“硬着陆”:1990年经济增长率迅速下降到3.8%,当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急剧下降到2.1%。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快速有效,经济增长速度骤然下降,通货膨胀率急速降低。

4.第三次宏观调控的特点

一是主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尝试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形成计委、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共同调控宏观经济的体系。二是在这一轮宏观调控中,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举,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信贷和货币投放,紧缩的财政政策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和国民收入超额分配。以行政手段整顿经济秩序,继续下大力量清理整顿各种公司特别是流通领域的公司,克服生产、建设、流通、分配领域的严重混乱现象,严格制止乱涨价。三是宏观调控决策受到急于“闯关”思想的影响,“先治理,再闯关”建议被搁置,直到通货膨胀严重,抢购风四起时,才决心进行调控,宏观调控的预见性较差。四是宏观经济“硬着陆”的后遗症明显,经济中出现了商品库存积压严重、企业生产陷入困境、“三角债”蔓延、市场销售疲软等现象,造成经济波动剧烈。

四、1993~1995年“软着陆式”宏观调控

1.第四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

从1991年开始,为了解决上一轮宏观调控的后遗症,中央政府实行了中央银行下调存贷款利率、扩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等刺激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开始回升。1992~1993年上半年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四热”,即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即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即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一乱”,经济秩序混乱,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物价上涨越来越快,通货膨胀呈加速之势,通货膨胀率在1993年和1994年分别达到13.2%和21.7%,是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的第四个高峰,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物价上涨的最高峰。外贸赤字为679.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经济运行、微观基础和经济体制的特点

一是就业随着经济同步增长,1993和1994年就业率分别高达99.02%和99%。二是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消费增长率的第一次下降,最终消费率从1984年和1989年的65.5%与64.1%,下降到1993年和1994年的58.5%与57.4%;三是宏观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仍然是公有经济占主导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有大幅度发展,在1993年的GDP中,非公经济已经上升至24%,公有制经济占76%。四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济体制从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3.第四次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和成效

1993年开始进行宏观调控,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中央银行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市场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提高存贷款利率、控制信贷规模、制止乱集资。财政部门清理预算外资金、增收节支,将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之内,发行国库券减少流通中货币量。计委削减基建投资、以审核排队的方式严控新开工项目、严格审批和认真清理开发区、停止出台新的价格改革措施,并对部分产品实行直接的价格管制。经过3年的宏观调控,过快增长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得到了有效遏制,价格涨幅显著回落,消费价格指数由1994年的24.1%分别下降到1995年和1996年的17.1%与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到1995年和1996年的17.5%与14.8%,经济增长速度则由1992年的14.2%、1993年的13.5%平稳回落到1996年的9.6%,通胀率从1994年7月的21.6%降到1996年底的6.1%,国民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势头,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4.第四次宏观调控的特点

一是改革与调控相结合,推行宏观调控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了宏观调控体系,财政体制进行了分税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明确了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任务,实现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分离,外汇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计委、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相互配合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系。二是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中,货币政策发挥了主要作用,中央将现金发行控制在预定的调控目标之内,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行政手段在控制投资规模和乱涨价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运用,连续三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同时也严格地控制了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支出适度增长。四是决策果断,调控有度,成效明显。在宏观经济出现过热和通货膨胀时,果断决策进行宏观调控,及时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调控,在调控过程中,坚持适度从紧、稳中求进的原则,不急于求成,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而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既降低了通货膨胀,又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

五、1998~2002年“激励式或扩张式”宏观调控

1.第五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

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人民币面临贬值的压力,为了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和东南亚国家的信心,中国政府宣布人民币不贬值政策,削弱了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对中国出口形成冲击,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在国际和国内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增幅回落,通货紧缩迹象日益明显。1998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增幅回落8.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不升反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2.6%和-0.8%,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仅为7%,为1991年以来经济增长最低的年份。

2.当时经济运行、微观基础和经济体制的特点

一是国内经济的主要矛盾第一次出现转变,经济中的主要矛盾由商品供不应求转向供给大于需求,宏观经济开始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二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出现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错位,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率下降,1997年和1998年就业率分别为98.62%与97.99%,低于1993年和1994年的99.02%与99%。三是消费下降,最终消费率从1993年的58.5%下降到1997年的52.2%。四是宏观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是非公有制经济超过公有经济,在2000年的GDP中,公有制经济的贡献为45%,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为55%。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地培育和完善过程之中。

3.第五次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和成果

面对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进行宏观调控,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及时运用灵活的经济杠杆,努力扩大内需。宏观调控采取了以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并注重货币政策的密切配合。第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发行国债、调整税收,1998~2002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加之银行配套资金、企业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资金较为充裕,有效地促进了投资的快速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供给,特别是加强了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加大了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第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降低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开征利息税,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求关系。在加大启动投资需求的同时,还注意启动消费需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延长节假日、完善消费政策以及扩大高校招生等措施,有效地扩大了居民消费。不断改善投资环境,适时提高出口退税率,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有效吸引外资,使对外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经过5年左右的宏观调控,我国GDP增长速度从1998年的7.8%逐步地提升到2003年的9.1%;而消费价格指数则由1998年的0.8%上升到2003年的1.2%,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经济发展又开始回升,国民经济进入快速稳定增长期。

4.第五次宏观调控的特点

一是宏观调控体系逐渐完善,形成计委、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有机协调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系,计划调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形成合力。二是侧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等间接调控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既重视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回升,也注重调整结构、改善供给,把扩大内需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方针与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扩大内需的政策上,坚持了投资和消费的双向启动,取得了较好效果。三是及时决策,主动、灵活地调整宏观调控政策,针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及时地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转向主要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正确处理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时实施了调整收入分配,适当增加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等政策措施。五是宏观调控突出了综合性、间接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调控能力明显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稳定发展,进一步积累和丰富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经验。

六、2004~2007年上半年

“未雨绸缪式”宏观调控

1.第六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

2004~2007年上半年,是我国的第六次宏观调控。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固定资产投资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等不稳定和不健康问题。

2.经济运行、微观基础和经济体制的特点

一是国内经济投资需求旺盛,消费率逐年下降。二是宏观调控的微观经济基础变化,已经形成了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外商经济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2005年,民营经济在GDP中比重为49.7%,外商所占比重为15.3%,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为35%。三是就业压力加大,2003年就业率为97.84%,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均高于前五次宏观调控时期。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往格局基本形成。

3.第六次宏观调控的措施和重点

从2003年年底开始到2004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了措施,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调控从金融及物价等具体到开发区、房地产市场等经济热点上。

4.第六次宏观调控最明显的特点

一是未雨绸缪。这次调控不是在经济已经全面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出现时事后调节,而是在经济进入增长期后,为预防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及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采取的防患于未然的调控。与前几次收缩型宏观调控都是针对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不同,2003年经济增长率为9.1%和通货膨胀率仅为1.2%,中央政府及时抓住了某些部门投资过猛的苗头,在经济增长率尚在适度范围内、价格攀升趋势刚刚露头时就及时采取了宏观调控。二是宏观调控是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以经济手段为主,从一开始就注重采用经济手段,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效果明显,副作用少,保护了各方面利益和积极性。三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稳健。稳健的货币政策“稳”中“从紧”,“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步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四是调控力度适当。以前的调控主要对投资和消费实行力度较大的全面紧缩,容易出现“急刹车”和“一刀切”导致的“硬着陆”,或者因宏观调控不到位而反弹。本次宏观调控不是全面紧缩,在调控力度的掌握上遵循“适度从紧”的原则,调控在一开始就定为有保有压,因而不仅抑制了过热部门的盲目发展,而且调整了经济结构,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通过适当的“控速降温”,使经济在适度增长区间内既平稳又较快地可持续发展,努力延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五是正确处理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推进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全面配套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七、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点与宏观调控

2007年上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出现了国民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并存:GDP增长速度为11%,通货膨胀率为8%。投资增长仍然快于消费增长、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和外汇储备迅速增长。

宏观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人民币升值与国际收支双顺差并存;人民币对外升值与通货膨胀并存;国内流动性过剩和中小企业贷款难并存;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证券市场急剧波动并存等。

目前,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1.从紧的货币政策

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中央银行扩大票据和债券的发行,提高国债利率,在公开市场业务上进行债券和票据的买卖,适时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控制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增加汇率弹性,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利率—汇率协调机制。同时,根据资本市场特点,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促进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协调发展。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已从2008年2月的8.7%下降到2008年9月的4.6%。

2.稳健的财政政策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一是更加科学合理地编制安排预算,财政支出的增幅要低于财政收入的增幅,不要将财政超收部分和预算外资金都用于建政府大楼和形象工程,应将部分超收资金用作深化财税改革的基金、生态补偿基金和资源补偿基金等,促进可持续发展。二是确保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增加支持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三是加大对自主创新、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增加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贴和减免企业税收,缓解企业经营困难,促进民族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

(王健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类推荐
  • 创业板上市操作指南

    创业板上市操作指南

    本书专门为我国中小企业而作,回答了中小企业家普遍关心的国内外创业板上市的一系列实务问题,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操作难题以及解决方案。
  • 地根经济:一个研究范式及其对土地宏观调控的初步应用

    地根经济:一个研究范式及其对土地宏观调控的初步应用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和居民收入仍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从109655亿元增长到183085亿元,增长了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860元增加到10493元,增加了5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366元增加到3255元,增加了37.6%。此外,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也十分明显,2005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001年的15.2%下降到12.6%,农村人口的比例从2001年的62.3%下降到57%。
  • 趣味经济学:把握经济脉动的绝佳教材

    趣味经济学:把握经济脉动的绝佳教材

    你想了解当下的经济动向吗?你想把握时代的经济脉动吗?跟随知名经济学教授或商界巨擘在趣味横生的案例中学习那些不可不知的经济学知识,将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本书从供需、消费、厂家、财税等方面,采用趣味案例引出经济理论,以经济理论结合实际生活的模式,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经济学知识及应用,帮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各种经济现象,更准确地把握经济脉动,进而更合理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
  • 市场创造论

    市场创造论

    本书分为“市场创造论”、“产权确认论”、“合力增长论”三部分,阐释了创造市场的核心问题及策略选择,市场经济与产权,合力增长与重点发展等问题。
  • 走进榆林开发区

    走进榆林开发区

    本书分为战略篇、体制篇、规划篇、土地篇、考察篇。收录《“十五”榆林化工产业发展思路探析》、《引凤筑巢,服务全方位》、《毛乌素沙漠土地思变》、《榆林城市可持续发展分析》等文章。
热门推荐
  • 我是警官

    我是警官

    【2016军事最强一股清流】谁能够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谁能够权势名利伴左右,分毫不取不回头?谁能够刀枪胁迫,却能笑霸四方?这些。。。。我做不到~人生就是要左拥右抱,有权有钞票!————于飞
  • 明天,人生如梦

    明天,人生如梦

    美好的生活已经向明天招手,一场意外的车祸将给明天带来别样的人生。一切都像是个梦,那么的真实。不要,不要离开我,飞燕,琰儿。
  • 最强时空大亨

    最强时空大亨

    秦朝的女朋友在十天前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在他还没从悲痛中挣脱时,意外的接到了一个电话,而这个电话正是他去世的女朋友打过来的。原来他女朋友穿越了,穿越到一个类似于清末的世界,同时得到了一个时空交易系统,能够在地球和那个世界之间进行时空交易,而她选定的地球上的时空交易伙伴就是秦朝。
  • 傲世仙

    傲世仙

    张岩本是一富家少爷,却被家仆出卖,一夜之间家族人全部被杀,父亲生死不知,张岩也在族人的拼死保护中逃得一命,最后被逼跳下悬崖,而那群杀害张岩全家的人为的就是张岩身上的一块不知名的玉佩…
  • 那些年,青涩的爱恋

    那些年,青涩的爱恋

    自宫羽嫣和司空影分手后,就遇到了千恋柔,颜汐沫与蒋瑾萱等人。四人结识后竟奇葩的在同一所学院读书,而学院的校草银夜寒,也从此爱上了宫羽嫣。一系列爱情争夺战,就此展开!
  • 异界杀手传说

    异界杀手传说

    龙腾大陆是一个魔法与斗气的世界。大陆上只有人类与魔兽。精灵、兽人等种族只留下了一个个美好的传说。他们种族已经灭亡,还是去了别的空间?位面共有九种普通法则:金、木、水、火、土、风、雷、光明、黑暗。四大至高法则:生命、命运、时间、空间。地球上最顶尖的杀手来到这个世界,走上传奇的一生。————————————————看书的童鞋,能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或者收藏点击一下吗?~~~~(>_<)~~~~这成绩,太悲摧了~~~~~~~~~
  • 十年未央

    十年未央

    十年又十年,她等了他多少个十年?他伤害了她多少个十年?他是学生会会长,而她是学生会会员。他们一起经历了多少个春秋?数也数不清,可是,他还是选择伤害了她,她还是选择爱上了他,叶蔺尘,宁未央
  • 吟泪绝唱之眼劫

    吟泪绝唱之眼劫

    有时候你会突然爱上一个人,即使那人将你视作洪水猛兽。有时候你会莫名讨厌一个人,即使那人对你百般迁就讨好。这便是他与他的故事。初遇时的一眼对视,便冥冥中注定了两人的命运。他问:“王爷身边不缺佳人,为什么会看上草民一个男子?”他答:“是男是女何必计较,情之所衷,便身不由己。”
  • 失落之凰

    失落之凰

    天神降罪于两个孩子:白凰死于自己丈夫之手;黑凰亲手杀掉自己的丈夫;天神降罪于凤凰一族:凤凰死于人类;天神降罪于人类一族:人类死于自己。
  • 师父别来无恙

    师父别来无恙

    她,大安王朝赫赫有名的克夫公主;他,神秘莫测的世外高人。她喊他一声师父,原想着可以破掉克夫的命运,没想到各种奇怪的事情接踵而来——离奇死去的驸马、南疆蛊师的追杀,还有神秘的玉人传说……就连向来不好的桃花运也开始转变,先是当朝的肱骨之臣,再是清心寡欲的师父。随着真相一一浮出水面,事情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