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0200000006

第6章 “秦学”指谬

一、 问题所在

2005年,刘心武先生的“秦学”很热闹,既出版了“秦学”集成之书《红楼望月——从秦可卿解〈红楼梦〉》(书海出版社2005年4月版,以下简称《红楼望月》),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连续演讲,讲稿集成一本与《红楼望月》意思一样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东方出版社2005年8月版)。刘先生很自信,“立志要把‘秦学’研究推进到底”(《红楼望月》第2页),也很自负地号召“普通的读者”,如果以他所说的“谜底”为前提,就能“把原来读不通的地方都读通”(《红楼望月》第46页)。假如刘先生自己能“读通”《红楼梦》,而来指导“普通的读者”,未始不是一大功德。我们现在虽无从知道“秦学”“推进到底”时将是什么样子,但据目前的情形,非常遗憾,有一个立论前提的问题有待指出。——请恕我直言,“秦学”其实是从家庭背景和血统决定论观念出发,曲解文本的产物。这样说,绝无学术以外的含义。现在不妨将具体的分析写出来,向刘先生和大家求教。这也如刘先生所说,“庶几可以排除若干误会”(《红楼望月》第58页)。所用版本,也是刘先生依据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为明白而省篇幅,下文直呼其名,并无不恭之意。

二、 尤氏的诉说和刘心武的反诘

在《红楼梦》中,应宝玉之邀(第五回),秦可卿将弟弟秦钟引见给宝玉。第七回,秦钟出场,来到宁国府。小说写他“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王熙凤一见到他,便油然笑道: “比下去了!”凸现秦钟之美超过宝玉。王熙凤“探身一把携了这孩子的手,就命他身傍坐了”。她将秦钟当作“孩子”而非常喜爱。殊不料,宝玉、秦钟这两个“孩子”却一见钟情。面对秦钟,宝玉“心中似有所失,痴了半日。”秦钟的心理反应更加强烈,恨“不能与他耳鬓交接”。于是,“二人一样的胡思乱想”(第七回)。从此,两人互为男色动心,引发淫欲——古代称为男风,今日称为同性恋。之后,二人又同进贾府的家塾读书,因秦钟又欲勾搭同学香怜,引发金荣出于同性恋的争风吃醋而大闹家塾(第九回)。家塾丑闻引起金荣的姑母璜大奶奶气愤,到宁国府找秦钟的姐姐秦可卿评理,却遇上尤氏(第十回)。

尤氏此时正因秦可卿患病而十分焦虑,心如针扎,没等璜大奶奶说明来意,便向她诉说秦可卿的病情,结果使璜大奶奶打消了来意。尤氏的诉说含有四个互为因果的要点:

一是秦可卿患了疑难病症。“不知怎么着,经期有两个多月没来。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且已“下半天就懒待动,话也懒待说,眼神也发眩。”

二是家塾丑闻的刺激,使秦可卿病情加重。“偏偏今日早晨他兄弟来瞧他,谁知那小孩子家不知好歹”,将家塾丑闻告诉姐姐,说“不知是那里附学来的一个人欺侮了他了,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

三是秦可卿的性格特点为其致病之因。“他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尤氏特别强调,基于秦可卿这种执著而郁结的“秉性”,秦钟的刺激正如雪上加霜,使她“又是恼,又是气。恼的是那群混帐狐朋狗友的扯是搬非,调三惑四的那些人;气的是他兄弟不学好,不上心念书,以致如此学里吵闹。他听了这事,今日索性连早饭也没吃。”顺便说一下,从此秦可卿便日渐消瘦,难以进食,直到形销骨立,“脸上身上的肉都全瘦干了”(第十回)。

四是尤氏的忧虑。尤氏既说明了秦可卿病情严重的内因外缘,也最早以婆婆的身份和深切的焦虑,既十分珍惜秦可卿,又忧虑其即将死亡。因而她警告贾蓉,好好照料媳妇,否则“倘或他有个好和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第十回)

这意思本已清楚,但刘心武却这样反诘道:

这话听着总让人觉得生疑。秦可卿就是模样、性情再好,那小小营缮郎的家庭背景,育婴堂抱养的卑贱血统,怎么会就达到“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的高不可攀的程度呢?就在《红楼梦》一书中,我们便看到了许多模样儿、性情儿都相当不错的贵族女子,只要辈分合适,都不难选出与贾蓉等公子匹配;怎么一个秦氏有病,尤氏便“焦得了不得”,“心里倒像针扎似的”。她除了在为一个儿媳妇的健康担忧外,究竟心里头还在为一种与秦氏性命相关联的什么东西在焦虑?(《红楼望月》第48页)

可见,尤氏意在此而不在彼,刘心武意在彼而不在此。“秦学”与《红楼梦》内涵的观念、指谓南辕北辙。

这一反诘其实便潜含着“秦学”的观念前提和出发点,而无论刘心武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按刘心武的推测: “第八回关于秦可卿是小官吏从养生堂抱养的野婴的‘交代’,显然是曹雪芹听从脂砚斋建议而打的一个‘补丁’。很可能,秦可卿原型是废太子的女儿,弘皙的一个妹妹,为避祸才匿养于曹家的。”(《红楼望月》第15页)刘心武虽然自称“秦学”属于“探佚”或“原型”研究,其实不同于一般的“探佚”。一般的“探佚”首先需要寻找可靠的史料,将之与小说文本的描写和涵义进行相似性分析、互证,找出其中必然的关联,以作出推断。但“弘皙的妹妹”是否实有其人,有何记载或有何事迹可寻,连刘心武自己也没有进行任何查考,且不必说她与秦可卿有何相似性了。但刘心武已将她作为“谜底”——秦可卿的原型,来解读《红楼梦》。其解读势必得扭捏原文以指向他预设的“谜底”,硬向“弘皙的妹妹”方向扯——无论其自觉还是不自觉。这其实不是“探佚”,而是“索隐”的通病。其惯用的方法是把“可能”直接当作事实。不过这并非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是“秦学”的解读——对尤氏的诉说的含义的理解。这也是最起码的语文理解问题,可以作为学术问题探讨的。然而不幸,刘心武的反诘所潜含的前提观念与《红楼梦》固有的观念完全相反,暴露出“秦学”的学术性十分稀薄。但为尊重刘心武的自信和自负,我还是把它作为严肃的学术问题来分析。

三、 观念前提和观念对立

尤氏的诉说包含一个基本观念,其着眼点是秦可卿的容貌和性格,所以她强调: “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在《红楼梦》中,这不仅仅是尤氏的观念,也是贾母的观念。小说写到清虚观张道士要为宝玉做媒,贾母便说: “你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第二十九回)据此,女子“难得”的可贵之处,在于她的容貌和性格,而与其“根基”——家庭出身的富贵贫贱无关。这本来是中国古代与“门当户对”相对立的一种传统观念;对现代中国人来说,也很容易理解: 人的富贵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办到的,但女子的容貌却是天生的,真正的美女难得,性格好的美女就更加难得,犹如凤毛麟角了。

可见,尤氏与贾母的观念相同,着眼点都是女子的“模样、性格”,这属于欣赏、重视和尊重个人价值的观念,而“不管他根基富贵”,“家庭背景”和“血统”如何。在《红楼梦》中,贾母出自史氏家族,又是荣国府的“老祖宗”。她的观念自然体现了荣国府和史氏家族的观念。

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和王熙凤商量“月例”钱,薛姨妈在场。王夫人决定给袭人每月二两的“月例”,也即正式给她小妾的待遇,只是不明说而已。薛姨妈便说: “早就该如此。模样儿自然不用说的,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王熙凤对此也十分赞成。可见,她们也都着眼于容貌和性格。王夫人是贾府的当家“太太”,王熙凤则是实际上的管家“奶奶”,她们和薛姨妈又同出王氏家族,因而她们的观念既可以体现荣国府的观念,也可以体现王氏家族的观念。

荣国府的邢夫人和宁国府的尤氏都属长房“太太”。她们的“家庭背景”和“血统”都不是出自刘心武所谓“贵族”,不能与贾府门当户对,而是悬殊很大。尤氏的“家庭背景”和“血统”虽无明文交待,但从其母尤老娘带着尤二姐、尤三姐投奔于她,来到宁国府,即可表明其家境困窘。尤老娘对贾琏说: “我们家里自从先夫去世,家计也着实艰难了,全亏了这里姑爷帮助。”(第六十四回)可知,尤氏的“家庭背景”和“血统”既不富也不贵。小说又写到“邢夫人之兄嫂带了女儿岫烟进京来投邢夫人”(第四十八回)。王熙凤察觉“岫烟心性为人,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却是温厚可疼的人。因此凤姐儿又怜他家贫命苦,比别的姊妹多疼他些”(第四十九回)。邢夫人显然出自贫寒之家,所以她的兄嫂之女“家贫命苦”。由此可见,贾府(荣国府和宁国府)并没有按照刘心武所谓“家庭背景”和“血统”相当的标准来选择长房媳妇。

《红楼梦》又写到“薛姨妈看见邢岫烟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便欲说与薛蟠为妻。因薛蟠素习行止浮奢,又恐糟踏人家的女儿。正在踌躇之际,忽想起薛蝌未娶,看他二人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因谋之于凤姐儿。”(第五十七回)王熙凤赞同薛姨妈之意,便代之请于贾母,得到贾母的支持和帮助,此事果然成功。可见薛姨妈也不要求“家庭背景”和“血统”门当户对,同样体现了仅以容貌和性格为标准的观念。她是薛氏家族的当家夫人,自然可以体现薛氏家族的观念。

从而可知,尤氏的观念体现着贾府等“四大家族”的共同观念,也是《红楼梦》的基本观念。这一观念不同于古代“门当户对”、“齐大不偶”的一派观念,而是另有来源。这对探索《红楼梦》的文化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不过与本文无关,暂不论及。因为持这样的观念,所以尤氏评价秦可卿说: “他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他?”(第十回)这也不仅是尤氏个人的评价,而是贾府的普遍评价。秦钟到荣国府拜见贾母时,小说便写道: “众人因素爱秦氏,今见了秦钟是这般人品,也都欢喜,临去时,都有表礼。”(第八回)

我们读任何一部小说,无论古典的还是现代的,要掌握其思想内涵,自然需要掌握其基本观念。这与中学语文教学一样,要理解一部作品,就得掌握其思想内涵,也就是掌握其看待各种事物的基本观念。只有掌握其基本观念,才能看出其主题。如果不去探究作品内涵的基本观念,能否说“读通”了它呢?这是不言而喻的。

但刘心武先生既不探究也不理解《红楼梦》内涵的基本观念,而是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红楼梦》。在他看来,宁国府给贾蓉娶媳妇,“一定要门当户对,门当户对里还要精挑细选”(《红楼望月》第240页)。《红楼梦》是“不管他根基富贵”,只重视个人的容貌和性格,刘心武却是以“家庭背景”和“血统”观念来看待秦可卿,与《红楼梦》的固有观念完全相反。他之所以对尤氏的诉说“生疑”,就因他认为“家庭背景”和“血统”贫贱的人家必定生不出秦可卿那样容貌和性格完美无二的女儿,所以他如是反诘: “秦可卿就是模样、性情再好,那小小营缮郎的家庭背景、育婴堂抱养的卑贱血统,怎么会就达到‘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的高不可攀的程度呢?”按刘先生的这种观念和逻辑,只有“大大”的官僚和高贵的“血统”——“贵族”人家,而且是皇室血统,才可能生出这样的女儿。这也就是说,人的容貌和性格是由其“家庭背景”和“血统”决定的。既然秦可卿出自“小小营缮郎的家庭背景,育婴堂抱养的卑贱血统”,所以她就不可能“达到‘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的高不可攀的程度”!这就是“家庭背景”和“血统”决定论的观念。因而刘心武不但对尤氏的诉说“生疑”,而且还这样为自己的质疑来寻找旁证: “就在《红楼梦》一书中,我们便看到了许多模样儿、性情儿都相当不错的贵族女子,只要辈分合适,都不难选出与贾蓉等公子匹配”(《红楼望月》第48页)。他特别强调“贵族”出身。但这并非《红楼梦》的观念,而是刘心武的意思——“贵族”之子理所当然只能娶“贵族”之女,否则,刘心武先生就认为不合理而“生疑”,要来“探佚”了。

四、 观念背离和误解原文

但《红楼梦》的作者不是刘心武,而是曹雪芹。曹雪芹赋予《红楼梦》的观念是“不管他根基富贵”,而只重视个人价值;但刘心武坚持“家庭背景”和“血统”决定论的观念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以此要求曹雪芹和《红楼梦》服从自己。这便使他不能理解、接受尤氏的观念,也即《红楼梦》的观念。这样的“秦学”,不要说“读通”《红楼梦》,就连对《红楼梦》的文章词句也无法正确理解。

尤氏所谓“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本是一句含义明确的俗语,意思是说,像秦可卿这样容貌和性格的女子,非常“难得”,不可能再找到第二个。她强调的是“难得”,是不可重复的“惟一”性,根本没有“高不可攀”的含义。但到了刘心武这里,竟然成了这样的反诘: “怎么会就达到‘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的高不可攀的程度呢?”他显然是把“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解读成“高不可攀”的意思,原文的“惟一”性转而变成了“高贵”性,明显误解了原文的含义。刘心武是“著名作家”,总不至于连这句俗语的含义也不懂。但他为什么会这样误读原文,以致曲解原义呢?这就是“家庭背景”和“血统”决定论观念的表现。按这种观念看人、读书,就习惯于从等级贵贱着眼,总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而自以为理所当然。由于持这种观念,他也就不能理解和接受《红楼梦》那种“不管他根基富贵”的观念,和依据这种观念进行的情节设置和人物描写,虽然他是“著名作家”。

刘心武的观念和《红楼梦》的观念全然对立,便导致了难以逾越的互相背离的观念鸿沟或者错位。这就好比两个观念相反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对立,便难以互相理解、交流和接受,而易于误会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能够互相交流、理解,就必须“虚心”并具备“自省”的自觉性,抛开自己的成见和固有观念,以学习的态度,努力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理解力去倾听、领悟对方的话语和含义,以便了解对方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但刘心武不是这样,而是坚持己见,要求对方服从自己,把异己的观念判定为错误。这就难怪他对自己的“秦学”充满信心,虽然连“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这样普通的俗语也发生误解,却自以为已经“读通”了《红楼梦》。这便恰如《红楼梦》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却自以为是一样。《红楼梦》至今仍然具备智慧的启迪而没有过时,“秦学”就是印证。这在“秦学”中并非孤立的表现,而是普遍的表现。从血统决定论观念出发,举凡《红楼梦》对秦可卿的描写和评价,在刘心武看来,都与她那“小小营缮郎的家庭背景,育婴堂抱养的卑贱血统”不相称。这就是观念背离的结果,在文化交流、文学批评史和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

《红楼梦》写道,秦业“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第八回)这里只说到秦可卿是从养生堂抱来的,并没有提及她的亲生父母和“血统”。但到了刘心武这里,却成了“育婴堂抱养的卑贱血统”了。他除了将“养生堂”等同于“育婴堂”而外,又将“育婴堂抱养的”解读为“卑贱血统”出身。这怎么能够等同呢?难道就不可能是并不“卑贱”的人家,遭遇了突然事故,致使秦可卿成了孤儿,而被养生堂收养的吗?《红楼梦》写到香菱幼年被拐子拐去。秦可卿怎么就不可能幼年时被拐子拐去,结果拐子突然死了,以致她成为孤儿,被养生堂收养的呢?《红楼梦》既未交待其“血统”,自然潜含着无穷的可能性,但按《红楼梦》“不管他根基富贵”的观念,“不管”其“血统”如何,这在《红楼梦》是很自然的。因为重要的是她长大后“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兼具钗、黛之美——“兼美”(第五回),而与宝玉的梦入太虚幻境直接相关。这就是她在《红楼梦》中的个人价值和魅力所在。解读这种魅力,不是本文的任务,容当别论。

《红楼梦》写道: “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第五回)。其着眼点一如尤氏,“得意”于秦可卿的容貌和性格。但刘心武却认为,秦可卿“如果是养生堂抱来的野种,怎么会极妥当。就算她到了贾府后变妥当了,她又怎么会成为贾母眼中‘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按说她第二都不是,并列都没份儿。”又说: “贾母得的什么意?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家族里的老祖宗对于自己的儿媳妇、孙媳妇、重孙媳妇最得意的、最为看中的就是血统”(《红楼望月》第243页)。然而,贾母对自己的亲孙子宝玉娶媳妇,尚且明白说道“不管他根基富贵”,何况秦可卿!但到了刘心武这里,却曲解为“最得意的、最为看中的就是血统”了。这便是极端观念背离而导致极端曲解的显例。

秦可卿患病,尤氏要贾珍赶快请“一个好大夫来与他瞧瞧要紧,可别耽误了。”她告诉贾珍: “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那里要得!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儿,人怎么说,他也添几句文话儿说一遍。可倒殷勤的很,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他们大家商量着立个方子,吃了也不见效,倒弄得一日换四五遍衣裳,坐起来见大夫,其实于病人无益。”(第十回)这里讲得很清楚,她在责怪这些医生无能,不但治不了病,反而对病人不利。秦可卿是病人,自然不会穿着见客的衣服,而是穿着便服卧床不起。但医生是外面的男人,秦可卿是少妇,男子有别。医生来诊一回病,她就得穿戴整齐以便见这些外面的男人,自然得换见客的衣服。这原属正常礼仪而又不得已的事。《红楼梦》中多次写到医生到荣国府治病,连王夫人、丫鬟们都连忙回避。尤氏爱怜秦可卿,所以她的话中有“倒弄得”一语,分明含有既爱怜又不得已之意。但到了刘心武这里,就被曲解为“一个营缮郎家里长大的弃婴,她怎么会有一种比贾府里更排场的更衣习惯?”(《红楼望月》第48页)而且还用贾珍的话来旁证自己的解读。贾珍的原话是: “这孩子也糊涂,何必脱脱换换的,倘再着了凉,更添一层病,那还了得!衣裳任凭是什么好的,可又值什么,孩子的身子要紧!就是一天穿一套新的,也不值什么。”(第十回)这个意思很清楚,他是担心秦可卿因“脱脱换换”再添病。人已病成这个样了,爱惜身体要紧,不必再拘礼,不必“脱脱换换”了。可是,到了刘心武这里,意思又变了——“贾珍还只不过是财大气粗而已,秦可卿却俨然公主做派”(《红楼望月》第48页),硬是要把秦可卿按礼仪而不得已的“脱脱换换”曲解为“俨然公主做派”,以便于将她向“弘皙的妹妹”方向扯。

刘心武很推崇脂砚斋的批语,经常拿来作为自己的根据。甲戌本第十三回有一条著名的批语: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甲戌本影印本第十三回)刘心武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语恭敬奉行,但对秦可卿临死托梦给王熙凤所讲的话,却完全是不同的态度。秦可卿那些话,也不过是些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之类的常识,脂砚斋也分明“感服”她的话。但刘心武却并不“感服”,而是大加讥讽: “一个养生堂里的弃婴,一个长在小小营缮郎家中的女孩,耳濡目染的恐怕净是‘东拼西凑’借钱过日子的生活情状,又哪来的这种‘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的经验教训之谈?”“她若说些比如悔淫惭浪、劝人改邪归正的话,倒差不多”(《红楼望月》第41页)。这便是典型的为我所用的态度。为了把秦可卿“探佚”——应当说是“索隐”成为皇室血统的“弘皙的妹妹”,他既漠然于《红楼梦》固有的观念,也不断因误读而曲解原义。

然而《红楼梦》所呈现的秦可卿,是宁国府的长孙媳妇,管家“奶奶”,对应于荣国府那边的王熙凤。王熙凤对她十分关心,两人关系极好。尽管王熙凤是个极高明的势利鬼子,但她对秦可卿却是一片真情和热心。尽管秦可卿是从养生堂抱来的,但嫁到宁国府后,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大家庭生活所需的知识——其实也不过是管理家务的生活常识,拓展胸怀,以与自己所处的生活条件、地位、职责相适应。小说写得很分明,她在这方面是成功的。贾母素知她“是个极妥当的人”,尤氏夸她“为人行事”,亲戚、长辈无不喜欢,也果然为贾府众人所喜欢。张友士为其诊病后也说: “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第十回)。虽然这“心性高强聪明不过”实是她的致病之由,但也是她成功的个人条件。《红楼梦》按自己的观念对她的描写和评价,从各种人物的视角表现出来,互相呼应,浑然自洽。

作为小说人物,《红楼梦》赋予秦可卿富于个性的角色定位,以便达到其整体意图,而不是刘心武的意图。只不过刘心武以“家庭背景”和“血统”决定论的观念为前提,不能理解、领悟、接受《红楼梦》内涵的与他相反的观念,而自以为是地误读原文、曲解原义罢了。“秦学”之所以自以为是从文本研究出发,而其实是曲解文本的产物,原因便出于刘心武的自以为是的观念前提,又未能“虚心”地解读、领悟《红楼梦》固有的观念,而并非出于《红楼梦》原文方面的问题。这当然仅指有关秦可卿的部分而言。

自然,这只是我的一孔之见,也许不久就会证实是我错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尚祈刘先生和方家不吝赐教,以使我获得改过自新的机会和教益。《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典范之作,早已进入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甚至列入中学生的课外读本,成为国民古典文学修养的公共资源。对它的解读本身便体现了古典文学乃至一般文学的修养和理解力。通过正常的学术讨论和交流,以期对这部名著获得准确的理解,我想,未始不是一件文化上的公益之事,故不揣简陋写此一文。

同类推荐
  • 有朋·有书

    有朋·有书

    本书分为有朋自远方来、一生与书为伴两部分,内容包括:初识庐山、中国的世纪、企鹅与麦肯森、东方书店的山田、剑桥与潘仕勋、圣智陈锦煌、又一个大伟、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胜利的回忆与纪念、天津与世界零距离、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等。
  • 陈迹·清欢

    陈迹·清欢

    自古以来,无论是淡酒、清茶、疏梅、幽兰,还是老巷、石桥、山水、花鸟……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骚客,还是市井小民,都或多或少地沾染着这风雅的趣味。白落梅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本书集纳红学界内外诸多声音,对红学史上著名的“索隐派”和“考证派”之争、《红楼梦》是不是在隐写历史、曹雪芹是不是作者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好比这一棵树,虽被斩伐了许多枝条,但是新生出来的比原有的更多,将来成为比原来更大的大树。中国将来也能成为比原来更强的强国。
  •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赵凝散文集》是一本纯粹的散文集。坐在温柔日光下,阅读里面的文字,可以让你的心里面干净而又温暖。没有过多多余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负担,等你合上书的时候,也仅仅是感慨时光流转,岁月静好。作者赵凝的本意就是想让读者远离那些喧嚣的文字,让《写给岁月的小情歌》这本书素雅洁净地放在每个人的案头。文中所娓娓道来的场景或故事,可能就在你的身边,或者发生在你的身上。
热门推荐
  • 青涩青春

    青涩青春

    有一天我问他为什么帮我,他告诉我,我不是在帮你,我是在帮一个笨蛋,虽然这话听着讽刺,但是我知道他会是我一生最大的贵人,我从一个简简单单的女孩变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女强人,又何尝不是造化弄人。我的大学是我成长最大的转折点也是我今生最不敢提及的回忆,在那里我遇到了陪我一起疯一起笑一起哭的朋友,也遇到了人生最糟糕的朋友,经历了背叛,离别,利益,金钱,诱惑,这些让我认识到了人性最肮脏的一面,本来我的人生已经一片黑色枯草,只因为有了他我的人生才有了那么一点点微光。才有了一点点走下去的力量。
  • 篮球十三佬

    篮球十三佬

    一群热爱篮球的少年,从陌生到一同在操场上挥汗如雨的年代,一个少年时代的梦想。
  • 云深之处:不知情仇缘

    云深之处:不知情仇缘

    蓝夜,为了讨个安静在云山·云天国边境隐居。隐居时无意救了微服出巡被追杀身负重伤的胡格,与他相知。————————————云州城内的赌场——某珂:“怎么?姑娘你不是很屌吗?不敢来上一局?嗯?”某夜:“谁怕谁啊!输了你别哭!”某珂:“放心我不哭!哭的定是你!”-------------------皇城蓝轩阁内——“怎么看你脸色苍白啊?没事吧?”“没事,目前还死不了。别担心”“好吧!”“帮我个忙呗!”“什么忙?说来听听。”“我怀孕了,我们成亲吧!”--------晕----------爱恨情仇缘,一切好似一场梦!格帝的宠爱,珂王的柔情,让她为难!
  • 炎黄记

    炎黄记

    1272年,北元攻打南宋正如火如荼。南宋内外交困,炎黄正朔已经到了即将消亡的边缘。其时,一个身份复杂的小人物家破人亡,迫于无奈,被逼着走上了救亡图存,挽炎黄于即倒的道路上。英雄?枭雄?敌人?情人?国仇家恨,爱恨交织,成就本书《炎黄记》!乱世里,儿女更多情。笑傲中,意气霓虹生。英雄血,犹未冷。铁骨铮铮,誓要挽天倾!
  • 守护甜心之充满伤痕的心

    守护甜心之充满伤痕的心

    亚梦她们升上了六年级,一个转学生的到来打破了亚梦的幸福生活。亲情、友情、爱情,一下子的破碎让亚梦始料不及。“唯世,我还要谢谢她呢!是她让我知道我们的爱那么容易破碎,前任朋友们是她让我知道我们的友谊只是建立在利益上,帮你们净化坏蛋。我谢谢你,浅墨淡雅!”几斗的守护让亚梦知道自己真正爱的是谁,璃茉的的信任让亚梦感动。一天,一个老爷爷来到日奈森家,告诉她和璃茉她们分别是千诺家的大小姐和二小姐,千诺依琳(亚梦)和千诺依雪(璃茉)。她们的家族不得了,日本首富,演艺圈星梦公司的创始者……亚梦原来还是天使王,恶魔王,精灵王,吸血鬼王……血脉真杂乱,但都十分纯净。获得了这力量的她会怎么报复守护者呢?
  • 仙侠奇缘之泪倾城

    仙侠奇缘之泪倾城

    是你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也是你毁了这份希望。“我认得你,你是救我的恩公。”“你不适合这里,早日下山吧?”“阿城,离开逍遥吧。”“说,为何要盗神器。放出蚩尤,让人间民不聊生。”“师傅,我没有,我没有,你信我,你信我。”“沐叶城,我恨你,尊上也讨厌你。她说再也不想见到你”“不会的,师傅~”“小丫头,等着我,等姐姐来救你。”诛仙台上,“小城,回头吧。”“回头,月未央,这辈子我都回不了了,”当悲哀传递四方,仙人魔将迎来浩劫,是谁在哪涛涛洪水中解救万民与水火
  • 神女重生:墨梅清晨

    神女重生:墨梅清晨

    甜文!男强女强,毒舌腹黑!不狗血!这是一个神的故事。接连的是一场惊天阴谋。风华终究不悔,只是在独守空窗。ps:全文大改ing,大纲有变化。
  • 过庭录

    过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美漫世界的太阳神

    美漫世界的太阳神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能力越大,权利越大。握于手中的能力,权利...是让众生臣服于你,或是利用这种力量来维护众生。人人生而不等?不对,人人生而不平等。有着毁天灭地的力量,轻易将地球打穿,顷刻之间就可以将人类从世间抹去的你,是选择俯瞰于天际,高于众生,亦是行走于地上,维护众生?
  • 多年不见,我们已形同陌路

    多年不见,我们已形同陌路

    一年前,她们分了手。是他提出的。当她痊愈了心灵的创伤,而他又出现了,在她的生命里,打破了她用很久来制作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