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如此复杂,处世的学问如此精奥,如何才能举重若轻地处理形形色色的问题呢?方法之一就是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因为会说话的人能够把握好火候,拿捏好办事的分寸,能够使复杂的问题在三言两语之间得以解决。
在工作中,要讲究说话的方式,同样,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恰到好处地说好该说的话。
有一年全国高考结束不久,一名记者去采访一位外语系的优秀考生。原先设想好的问题中有:“你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习英语的能力?”但是到了现场,看到考生的父母也陪伴在场,如果按照原先准备的提问方式来交谈,就显得唐突而不礼貌。于是他将原来的提问改为“你们一家是不是常常在一起讨论学习英语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既能有效地获得所要的信息,又显得相当自然。
说话不仅要根据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也要根据前后话语相互联系而恰当地选择语言。
几位年轻的领导干部去慰问一位退休老工人,见面以后问道:“您老身子骨真够硬朗的,今年高寿?”老工人回答说:“79啦。”“人生七十古来稀,厂里数您最长寿吧?”“哪里,××活到了84呢!”“那您老也称得上长寿将军啊。”“不过,××去年归天了。”“唷,这回可轮到您了。”谈兴正浓的老工人听到这句话,脸色陡变。毛病就出在“这回可轮到您了”这句话上。前面老人刚说完“归天”的事,他们却接下去说“轮到您”,这不就使老人产生误会吗?如果这几位年轻干部能控制好前后话语,把话说成“这回长寿冠军可轮到您了”,也就不会出现不快了。
可见,讲究说话的艺术对于迅速有效地传递信息,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只贪图自己一时的痛快而无所顾忌地说了不该说的话,则只会给自己制造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