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突破的愿望是一回事,能否成功又是另一回事。急于求成会把好事办砸,不分“病症”乱投医也只能是加重“病情”。做事情要用对方法,讲求张弛有度、进退有序,这样才能得到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果。
人们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意思是朋友多了,自然会路路畅通。其实这种仅仅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说明朋友作用的见解,还并不全面。朋友作为与自己协同作战的伙伴和帮手,如果能与他们真正团结并配合好,实际上也就相当于自己多了几只手,同时也多了几件得心应手的兵器。因此而言,注意为自己多找几个可靠的帮手并肩战斗,将使我们出击进攻的效果得到非常明显的提高。
举世知名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他之所以能以一个出身寒微的穷小子,猎取到常人难以得到的成功——天下称誉的名声和难以计数的资产,关键就在于他善于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合作,相互帮助,使自己于无形之中仿佛又多添了几件兵器,从而使自己对于外界的出击力度比平常人要超出几倍。
卡耐基和他的挚友之一赫蒙·克洛依都是从玛丽维尔走向纽约的。但赫蒙·克洛依似乎更幸运些,他在《圣约瑟夫报》以及《圣路易斯快报》担任记者之后,他找到了一个最适合他的职位——巴特瑞克出版社杂志编辑的助理。
最初,他们两人并没有什么交往,在一次偶然的度假中,卡耐基遇上了克洛依,两人交谈起来,讲述了各自在纽约的奋斗历程。
卡耐基在和克洛依的一系列交往中,逐步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一生的挚友,直到卡耐基逝世,克洛依还给他家以很大的帮助。
两人都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喜欢旅游,而且还经常一同出去游泳。在一次游泳中,克洛依问卡耐基:“亲爱的戴尔,为什么不尝试写作呢?”
“我正在积极地准备。”卡耐基兴奋地回答。
从此,卡耐基提起了笔,下定决心进行创作,在卡耐基一生的畅销书创作中,克洛依的帮助功不可没。
卡耐基对克洛依在他成功道路上起的作用,非常感谢,为此,他特意在《影响力的本质》一书的扉页上写了一段话赠给克洛依,他写道:“让我以最高的名誉把此书献给我最尊敬、最重要、最诚实的朋友。”
卡耐基的另一位挚友法兰格·贝克尔曾是卡耐基的学生,他们的友谊是在卡耐基培训班上开始的。
贝克尔也是在贫困中长大,父亲在他年幼时就去世了,家庭从此陷入困境。为了维持生计,贝克尔很小就开始当报童,稍微长大一些后便去开蒸汽炉挣钱来帮助母亲,后来他成为一名棒球手而使他进入了灿烂的人生舞台。可是,后来他在球场上受了伤,不得不从球场上退下来。在这之后转向销售,但他很快发现,自己很难取得预想的成功。于是他加入了卡耐基培训班。他在课堂上的表现使卡耐基对自己的理论充满了信心。
与此同时,对于卡耐基来说,贝克尔简直就是一位明星学生。因为他从卡耐基课程毕业后,其事业蒸蒸日上,为了表示对卡耐基课程的支持,他特别希望能帮助那些处于贫困或者事业无法拓展的人们。一天,贝克尔应邀前往卡耐基家中做客,喝了一杯酒后,卡耐基说:“我们的事业现在越来越大了。法兰格,你既是我成功的典范,也是我事业的支持者啊!”
在这之后,他们合作开展了一项州际演说的活动,并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在每个州的演说中,会堂都坐得满满的,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听卡耐基和贝克尔的讲演。
每次讲演后,听众们总是渴望与卡耐基进行直接的交流,而有些则非常崇拜贝克尔,因为他是从一无所有到百万财产的成功典型。
贝克尔后来也写过一本书,名叫《我如何在行销中反败为胜》,便是叙述自己是如何将卡耐基课程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行销业务上去,并加以革新而取得胜利的。通过这位全美最佳行销人员的大力推荐,确实有助于卡耐基的教学发展,而且从贝克尔的见地中,卡耐基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
1916年,卡耐基在学员们的帮助下,在自己的会馆里常设了办公室,学员人数也随之稳步增长。其中有一名慕名而来的,正是普林斯顿大学演说系的年轻教师罗威尔·汤姆斯,他们的相识完全出于偶然。
汤姆斯在普林斯顿大学时,为了赚取一些零用钱,接受了普林斯顿一带的地方俱乐部及社区的邀请,解说自己去年夏天访问阿拉斯加的情况报告。汤姆斯为了完成任务,为即将来临的讲演做准备,决定去纽约拜访卡耐基。
他们两人合作并取得了轰动性效应,从此以后,卡耐基和汤姆斯成为好朋友。
由于他们的友谊出现在两个人事业的低谷阶段,因此可以说是患难之交。而后来汤姆斯也靠自己的盛名为卡耐基销售他的书籍。
“一战”时期,卡耐基服了18个月的兵役,在他回来后,报名参加他的培训班的人已经很少,因为大家都在忙着寻找工作,领取救济金。
尽管战后的情形并不令人满意,但卡耐基心中的那个事业依然存在着。
有一天,卡耐基接到了罗威尔·汤姆斯从伦敦发来的电报,说想和卡耐基再次合作。1919年汤姆斯返回纽约市时,带回了许多战时在中东旅游和历险的照片,他希望卡耐基能帮他准备一些相关的文稿,他雄心勃勃地想以一种兴奋、乐观、激动的第一手资料表达方式,发表题为“与爱拜斯在巴勒斯坦及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演说,这一构想成功的希望相当大。
接到电报后,卡耐基略做准备,便匆匆地收拾行装奔赴伦敦。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首场演讲获得了轰动性的成功,伦敦的新闻界整天都对此进行报道。
这是卡耐基演讲中一次新的尝试,他心甘情愿地做朋友的助手,帮助朋友的事业取得成功。
汤姆斯为卡耐基的《影响力的本质》第一版撰写绪论,他的签名也常在戴尔·卡耐基的广告上出现。而卡耐基还经常去汤姆斯家做客,汤姆斯的孩子都记得有一位友善、愉悦、一头灰发和戴着淡色镜框眼镜的慈祥长者,常来他家与他父亲亲切交谈。
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卡耐基对友谊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而他对增进友谊也是全身心地投入的。
如果一个人孤独地在社会上生活,身边没有一个能够信赖的朋友做帮手,他的事业是肯定不会成功的。
卡耐基的事业的成功固然与他自己的艰苦奋斗分不开,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挚友的支持和帮助,他的成功也难以如此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