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商界成功人士的创业之始就与众不同,他们起步就快人半拍:金花集团总裁吴一坚初涉商海以600元人民币闯海南,半年博回3个亿;兴宝董事长张兴民第一次向俄罗斯出口20万吨积压白糖,就净赚4亿元;软件大王宋朝弟第一次营销,一天净赚500多万元。起步的成功,为他们走向巨富打下了基础,缩短了成功的距离,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先人一步抢占市场制高点。
那么,如何让自己成为起步的赢家?
陈东升,下海经商之前发现,在中国现阶段,最好的创富途径就是“模仿”,看外国有什么而中国没有,就可以做起来。有段时间,他经常在电视上看见类似的消息:某人在伦敦索斯比拍卖行买了一幅名画,然后电视画面上是一位长者,站在拍卖台上,“啪”地敲一下槌子。他想,中国有5000年的文化,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个一定能做起来。于是,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具有国际拍卖概念的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第一次拍卖额就达1400万人民币。陈东升的成功源于他在起跑之前对一种商机的独到发现。
海王集团总裁张思民,在下海经商之前,看了《第三次浪潮》这本书,书中写到海洋生物商机无限。于是,他从北京南下深圳,想从海里捞取一种叫牡蛎的东西,希望从牡蛎里提出精华物,然后转化成胶囊。然而,半个月后,他身无分文,剩下的只是一个梦,一个关于海洋药物的梦。就是这个梦引来了澳大利亚的投资者出资100万美元,成立了“海王药业有限公司”,由张思民控股,第一年销售100万元,第二年销售300万元,第三年销售一个亿。张思民的起步之秘诀,是在他起跑前选准了一个好项目——商机无限的海洋生物。
赢在起步的企业中,也有第一步走对,中途遭挫,而一改初衷,结果前功尽弃的企业。因此赢在起步,就不能让它输在结尾。
湖北九龙集团公司董事长汪爱民,在她上任时,厂里亏损严重,她决定选准一个救活企业的产品。后来她根据市场需求选准了“整体式汽车动力转向器”。该产品试产成功后,因“一无资金,二无市场”,不但没有给厂里带来福音,反而债台高筑,企业陷入更深的困境。有人建议,将这个产品放一放,再寻找一个“短平快”的产品来解决全厂职工吃饭问题。汪爱民觉得,“整体式汽车动力转向器”既然是一个好产品,就不应该推翻初衷。眼前没有资金应该筹集资金,没有市场应该开拓市场。汪爱民找到了一家港商合资,联合经营这个产品。产品出来后,销路出现问题。又有人动摇:“积压那么多产品销不动,还不停产,岂不是要我们厂死?”汪爱民仍然不改初衷,为产品四处找销路。1995年,东南亚某国家向一汽订购一万辆装有整体动力转向器的汽车。深知九龙集团产品质量过硬的一汽,一次就向其定购600台,1996年增到3000台,1997年达到6000台,1998年至2001年九龙集团连续4年保持利税在5000万元以上,企业资产总额从1600万元增加到3.6亿元……
创业的成功与否,起步是关键。
寓言“龟兔赛跑”的新版本是:龟兔重新赛跑,赛跑开始后,乌龟按规定路线拼命向前爬,可当它到了终点,却不见兔子,正在纳闷之时,只见兔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乌龟问其缘由:“半路又睡了一觉?”兔子哀叹道:“睡觉倒没有睡,却跑错了路线。”兔子输给乌龟,输在哪里?输在起步时选错了方向。
瞅准机遇,快人一步,开创商机,就可以使人们一步领先、步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