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我们身外的世界看成是一座山林,而我们以樵夫的身份进山“砍柴”,肯定要带一把尽可能锋利的柴刀,否则,带着一把钝刀上山,即使拼命干到天黑,可能也不会从山上背下几根好柴。如果我们手中是一把钝刀,或者在连续的使用下已不够锋利,那么就应该尽快地把它磨砺一番才对。
澳大利亚有一位著名的银行家名叫马歇尔·布朗,他在进入澳大利亚著名的新南威尔士银行工作时,只有高中学历,因此,也只好当一名小职员。两年之后,他一再要求人事部把他调到这家银行在英国的分行去。在伦敦新南威尔士银行的办事处工作三年后,马歇尔·布朗又回到澳大利亚。
在对个人的前途做了长时间的慎重的考虑之后,他决定再次上学。他认为,如果他要在银行业的梯子上登上更高位置,就必须要有更高的学历和更高的领导水平。
但是,白天繁忙地工作,晚上艰苦地学习,这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可他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他一定要达到目的。于是,马歇尔·布朗咬紧牙关,不怕辛苦,一个星期有三次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北悉尼理工学院攻读会计学。经过5年的努力,他终于毕业,取得了会计师的资格。但是,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他继续读了两年夜校,攻读秘书和商业行政课程,并终于取得了毕业文凭,领取了毕业证书。有了这些学历之后,马歇尔·布朗的领导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他具备了在事业上拾级而上的条件。没有多久,他就担任了新南威尔士银行悉尼分行经理的这一重要职务。
1974年,马歇尔·布朗被选中调到香港,在香港设立澳亚国民银行的办事处,经营香港、中国大陆和韩国的金融业务。
1978年,香港的商业银行业务有了比过去几年更大的发展机会,澳亚国民银行和日本的三菱信托银行公司在香港设立了一个联合企业,马歇尔·布朗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成了这家联合企业的主持人。经过不断地学习,马歇尔·布朗逐步完善自身领导素质,后来,他又荣幸地成为新南威尔士银行香港分行的经理董事。
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杜拉克曾指出:“现代人必须不断学习。这不仅应是每个有上进心的人主观的求知愿望,而且也是客观实际的要求。”
学习会不会耽误正在进行的工作?恰恰相反,“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只会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能。当你把手中的钝刀变成利刃之后,也许对这一点会有更深切的体会。
然而人类的通病是,当得到一些成绩的时候,或者事业稍有成就了,就容易耽于安逸,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不想再去费力磨刀,甚至干脆一撒手躺在一堆并不怎么多的柴禾上休息去了。长此以往,不进反退,终将有山穷水尽的时候。
因此,时常由内心生出警惕,激发求新的欲念,唤起求知进取的精神,磨快刀,砍多柴,这才是面对时代潮流应有的态度。
当年,杨澜从一个学生成为《正大综艺》的节目主持人,把一个有着良好家教和较高文化素养的青春少女的形象和富有女性细腻情感的职业妇女的形象统一在一起,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既高雅又本色,既轻松又令人回味的主持风格。
但在完成了《正大综艺》20期制作之后,杨澜跨越太平洋去了美国,攻读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硕士学位。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因为杨澜已经取得了成功,已经成为著名节目主持人,她完全可以在她的地位上享受她已经获得的荣誉。但是,越是有功底的人越能体会到功底和学识的重要,越能产生在功底和学识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渴望。所以杨澜离开了众人羡慕的主持人位置,去美国读书,又成了一名学生。
当杨澜再一次出现在媒体上时,她的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她的境界提升了,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又上了一个台阶。
成功没有止境,个人的自我磨砺和提高也应当是没有止境的。因为这个社会的发展永不停息。
有些人浅尝辄止,满足于一时的成功。他们虽然值得庆贺,但不值得人敬佩。只有那些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己的人才值得我们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