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6300000023

第23章 私营工业企业效益

提要

2001~2005年,私营工业企业获得了飞速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资产规模均获得成倍增长。私营工业企业在整个工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迅速提升。从资产规模看,2001年私营工业企业仅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6.7%,但到2005年则达到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27%的水平。从实现利润看,2001年私营工业企业仅是三资工业企业的21%,到2005年实现利润则已经达到三资工业企业的51%。从向国家上缴的税金看,2001年私营工业企业仅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8%,但到2005年已经上升到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27%。从创造就业机会看,私营工业企业2001年从业人数仅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20%,但到2005年其就业人数已经达到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90%。可以看出,相对来讲,一个占用资产较少、创造效益较多、上缴税金增长较快、能够迅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中国私营工业企业正在健康成长。

2001~2005年,我国私营工业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企业数量、从业人数、资产规模、经济效益均获得了显著、大幅度增长。私营工业企业数量从2001年的36218个增长到2005年的123820个,增长了2.42倍,从业人数增长了2.12倍,资产规模增长了4.14倍,实现利润增长了5.78倍。在总量指标获得快速增长的同时,比率指标也获得了明显提升,销售利润率从2001年的3.64%提高到2005年的4.63%,资本利润率从13.6%提高到17.28%,资产利税率从10.57%提高到12.56%。在此期间,私营工业企业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指标的增长速度均明显快于三资工业企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

一、私营工业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销售收入、利润、人均总产值等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经济增加值、缴纳的税金、创造的就业机会等指标可以反映一个企业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下面我们就从这些指标来观察私营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私营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增速快于其他经济主体

2001~2005年,私营工业企业的经营业绩显著提高,销售收入从2001年的7982.4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45801.43亿元,增长了4.74倍。在2001年私营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仅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18%,但到2005年私营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已达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53%,达三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58%。从总量上看,私营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仍然仅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或三资工业企业的一多半,但从增长速度来看,5年期间私营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速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5.12倍,是三资工业企业的2.35倍。

工业总产值由2001年的8760.8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7778.20亿元,增长了4.45倍。2001年私营工业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仅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21%,但到2005年私营工业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已达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57%,是三资工业企业的59.83%。从增长速度来看,私营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速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4.57倍,是三资工业企业的2.3倍。

2.私营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速快于销售收入

实现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集中反映。私营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从2001年的312.5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120.65亿元,增长了5.78倍。而在此期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实现利润只增长了1.73倍,三资工业企业只增长了1.87倍。从总量来看,私营工业企业的实现利润在2005年仍然仅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32.5%,是三资工业企业的51.2%,但从增长速度来看,私营工业企业明显快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从实现利润增长率来看,尽管2003年以后实现利润的增长速度普遍下降,但在2005年,私营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率(48.32%)仍然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19.56%)的2.6倍,是三资工业企业(6.83%)的7.8倍。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估计到2012年之前,私营工业企业的实现利润将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和三资工业企业。

3.私营工业企业人均创利高于三资工业企业

从人均创造的经济效益来看,私营工业企业“十五”期间获得了大幅度增长,从2001年的人均创利5772元/人·年上升到2005年的12532元/人·年,增长了1.17倍。而三资工业企业人均创利从2001年的15367元/人·年提高到21798元/人·年,只增长了42%。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人均创利由2001年的8928元/人·年提高到2005年的34775元/人·年,增长了2.89倍。私营工业企业人均创利指标的增长幅度高于三资工业企业,但不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人均工业增加值指标的变化情况和人均利润、人均总产值指标相似,只不过私营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人均增加值指标的增长幅度高于人均总产值,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人均增加值指标的增长速度不及人均总产值。总体来看,“十五”期间私营工业企业在人均创利、人均总产值、人均增加值等人均指标上仍然落后于三资工业企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但与三资工业企业的差距在迅速缩小,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4.私营工业企业新增就业岗位多于其他经济主体

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是企业回报社会的最大贡献之一。2001年在私营工业企业的就业人数为541.52万人,仅占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2675.11万人的1/5.但到2005年,在私营工业企业就业的人数达到1692.06万人,是2001年的3.12倍,已达到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从业人数的90%。而在此期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就业人数则下降了29%,从2675.11万人下降到1874.85万人。2005年在三资工业企业就业的人数为1899.64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1.02倍。

可以看出,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私营工业企业已经接近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已经形成了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三资工业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私营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私营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每年新创造的就业机会超过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每年减少的就业岗位,因此他们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保障公民劳动权的实现做出了较大贡献。

5.私营工业企业向国家缴纳的税收增长最快

向国家上缴税金,维持国家政权的健康运转,是企业应当承担的光荣使命。在“十五”期间,私营工业企业向国家缴纳的税金在逐年增长,从2001年的311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688亿元,年均增长55.4%。2001年私营工业企业向国家缴纳的税金仅占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8.5%,2005年已经上升到27.15%。2001年私营工业企业缴纳的税金占三资工业企业的30.8%,2005年已经上升到89.1%。

“十五”期间,私营工业企业向国家缴纳税金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始终维持在3.6%~3.9%之间。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向国家缴纳的税金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则从2001年的8.2%逐渐下降到7.2%,三资工业企业向国家缴纳的税金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则从2001年的3.9%下降到2.7%。

6.私营工业企业创造的新增社会财富增长最快

工业增加值通常包含了更多的经济和社会贡献方面的信息,它不但包含了企业为自己和出资人创造的利润,而且包含了企业向国家上缴的税金,还包含了企业向员工支付的工资,因此工业增加值指标比其他指标更能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对经济、对社会的贡献。从增加值来看,私营工业企业创造的增加值获得了成倍增长,从2001年的2174.4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2855.55亿元,增长了4.91倍,增长幅度分别是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的5.78倍和2.63倍。如果仅仅从实现利润数值来看,私营工业企业的实现利润总额在2005年只有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1/3,只有三资工业企业的1/2,但从其创造的增加值角度看,私营工业企业创造的增加值2005年已接近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一半,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47%,为三资工业企业的63%。这说明,私营工业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全社会的经济贡献也在快速增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显著上升。

二、私营工业企业的资产周转及财务状况

企业的财务状况是企业投资、负债和每年创造的经济效益的直接结果和综合表现。企业资产投资规模大、周转快、负债低、投资收益高,财务状况就会获得明显改善;企业资产出售、周转放慢、投资收益差,财务状况就会恶化,为了解决资金困难,负债会增加。下面我们通过资产的变化、资产的周转、资产的投资效益、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经营资金的余缺等角度来观察私营工业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化。

1.私营工业企业优先投资于流动资产

投资形成资产。从资产规模来看,2001~2005年期间,私营工业企业总资产从2001年的5902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0325亿元,增长了4.14倍。其中固定资产原值从2741亿元增长到12983亿元,增长了3.74倍,流动资产从3130亿元增长到16426亿元,增长了4.25倍。而在此期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资产总规模只增加了34%,其中固定资产增加了35%,流动资产增加了26.82%。三资工业企业的资产规模增加了1.27倍,其中固定资产原值增长了1.05倍,流动资产增长了1.52倍。可以看出,私营工业企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同时也可以看出,在资产投资扩张时,私营和三资企业优先选择流动资产投资,扩大经营规模,其流动资产增速明显快于固定资产,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优先选择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固定资产,其固定资产增速快于流动资产。

2.私营工业企业资产周转速度较快

资产周转才能带来效益。从资产使用效率来看,私营工业企业资产使用效率明显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2001年私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的周转次数为3.91次,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3.4倍,是三资企业的1.67倍;流动资产的周转次数为2.67次,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1.89倍,是三资工业企业的1.41倍。从资产周转速度来看,私营工业企业好于三资工业企业,三资工业企业好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总资产的周转速度2005年为1.51次,是三资工业企业的1.24倍,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2.08倍。

“十五”期间,私营工业企业的资产周转速度明显提高。2005年固定资产周转次数为4.78次,比2001年提高0.87次,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2.96次,比2001年提高0.29次。“十五”期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周转速度提高0.59次,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提高0.74次。三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周转速度提高1.33次,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提高0.46次。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在2005年已接近三资工业企业2001年的水平,三资工业企业2005年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已经接近私营工业企业2001年的水平。就是说,私营工业企业的资产周转速度超前三资工业企业5年,三资工业企业超前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5年。

3.私营工业企业资产的投资效益较好

资产利税率反映资产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资产投资的经济效益来看,2005年资产利税率最高的仍然是私营工业企业,为12.56%;其次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为10.83%;三资工业企业为9.76%。从变化情况来看,“十五”期间私营工业企业有所增长,从2001年的10.57%增长到12.56%,增长了2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获得了大幅度增长,从2001年的6.88%增长到2005年的10.83%,增长了4个百分点。三资工业企业增长了1个百分点,从2001年的8.66%增长到2005年的9.76%。

资本利润率反映出资人资金投入的经济效益。从资本利润率指标来看,2001年私营工业企业的资本利润率为最高(13.16%),其次为三资工业企业(11.28%),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为最低(6.68%)。“十五”期间资本利润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05年与2001年相比,私营工业企业上升了4.1个百分点,三资工业企业上升了3.6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上升了6.2个百分点。

4.私营工业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较强

资本保值增值率(即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揭示企业资本的自我积累能力。一般来讲,在资产利税率、资本利润率等指标持续增长情况下,资本保值增值率也应当持续增长。主要是因为根据《公司法》可分配利润的一定比例要作为公积金提留给企业,增加所有者权益。但从统计数据来看,私营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确实如此,而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并非如此。私营工业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每年的增长率在30%以上,五年年均增长49.5%;三资工业企业的增长率也在10%以上,年均增长20.6%。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增长率波动较大,五年中有四年在10%以下,并且在2002年只增长了1.11%,年均增长9.4%。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2004年增长了23.71%之后,在2005年仅增长6.63%。而这期间的资产利税率、资本利润率均在持续增长。这说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变化的人为影响因素较大。

5.私营工业企业的营运资本能够满足经营扩张对资金的需求

营运资本指标反映企业投入并用于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数量。从营运资本来看,私营工业企业2001~2005年的营运资本始终为正,表明总体来看经营活动资金是有保证的。“十五”期间,私营工业企业的营运资本在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92.7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61.61亿元,表明随着私营工业企业资产规模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营运资本也相应增长。私营工业企业营运资本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基本上保持在1%~2%之间。比较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营运资本相对比较缺乏,2001年为95.16亿元,但2002~2005的四年时间里一直为负数,表示经营活动存在资金缺口,并且资金缺口日趋扩大,到2005年已经达到2301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出现的资金缺口,主要依靠短期借款解决。与三资工业企业相比,私营工业企业的运营资本偏低,但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相比,私营企业的营运资本还是比较合理的。

总体来看,私营工业企业的财务状况处于健康、良好的状态。相对来讲,三资工业企业的财务状况更为理想。首先,三资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于私营工业企业,但其资产的流动性却和私营工业企业一样,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其次,三资工业企业的营运资本和私营工业企业一样始终为正,并且在5年期间营运资本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一直维持在5%~7%的较高水平,表明三资工业企业投入到经营活动的营运资金比较充足和宽裕。

总之,私营工业企业2005年的资产总额为30325亿元,仅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规模117629亿元的25.8%,是三资工业企业64308亿元的47.1%。但其实现的利润已经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32.5%,是三资工业企业的51.2%,其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已经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47.3%,是三资工业企业的62.8%,其创造的就业岗位,已经达到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90.2%,达到三资工业企业的89.1%。可以看出,一个积极进取、健康向上、快速发展的私营工业企业群体正在朝我们走来。

三、私营工业企业在效益和财务状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私营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总体来看是良好的,是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的。但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相比,也存在一些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基本上均是前进中、发展中的问题,但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私营工业企业人均产值较低

2001~2005年私营工业企业人均创造总产值提高了75%,从2001年的16.18万元/人·年提高到2005年的28.24万元/人·年,与此同时三资工业企业人均总产值却只提高了45%,从2001年的28.99万元/人·年提高到42.04万元/人·年。私营工业企业创造人均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三资工业企业,但其绝对水平仍然低于三资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人均产值的绝对水平在2001年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但在2005年则低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人均创造总产值从2001年的15.85万元/人·年提高到44.67万元/人·年,增长了1.81倍,增长速度快于私营工业企业。

尽管私营工业企业人均总产值水平已经达到了5年前三资企业的水平,但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差距有所拉大。2001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人均总产值水平低于私营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但到2005年则超过了这两类企业。其主要原因是私营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大幅度增加,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从业人数却不升反降,导致人均效益指标显著提高。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从业人数的下降以及人均产值等指标值的大幅度提高,主要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剥离企业办社会功能、主辅分离、消化不良资产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结果,并不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私营工业企业与三资工业企业人均创造总产值差距的缩小,应当是我国私营工业企业人均生产效率提高的一种客观表现。

2.私营工业企业的负债水平较高

2005年私营工业企业的资产总额为30325亿元,负债总额为18038.8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9.48%,与2001年的59.77%相比变化不大,表明“十五”期间私营工业企业的资本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三资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但变化幅度不是很大,在2005年二者均维持在56%和57%之间。相对来看,私营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

从负债构成来看,三种类型工业企业的负债均以短期流动负债为主。2001年私营工业企业的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为86.11%,2005年上升到88.50%;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2001年为63.71%,2005年上升到66.70%;三资工业企业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由2001年的80.12%上升到2005年的84.59%。流动负债所占比例较高,长期负债所占比例较低,这与我国银行长期以来习惯于短期借款,不善于或不情愿给企业提供长期借款有关。相对来讲,私营工业企业流动负债所占比例更高,这一结构是与流动资产比例较高相呼应的。

3.私营工业企业仍然处于相对粗放式发展阶段

2001~2005年私营工业企业获得了迅猛发展,除了人均指标的增长率低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之外,规模指标的增长率均明显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尽管私营工业企业近年来获得了迅速发展,但从总量上看仍然落后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例如,资产总额私营企业在2005年仅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25.8%,实现利润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32.5%,工业增加值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47.3%,只是就业人数达到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90.2%。从投入产出的相对指标来看,尽管私营工业企业的增长速度很快,但仍然劣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例如,2005年私营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率是26.91%,低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32.45%的水平,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93%,低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6.42%的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6万元/人·年,低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10.47万元/人·年的水平。这表明,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相比,私营工业企业单位消耗的经济效益,仍然低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仍然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当然,这种粗放式发展的经济成果,即私营工业企业总资产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相对指标总资产贡献率,则明显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和三资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在2005年为13.85%,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为11.82%,三资工业企业为10.56%。这说明,与私营工业企业单位投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相伴随的是私营工业企业单位效益所消耗的资源最多。

4.私营工业企业效益的地区差距很大

私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在各个地区差距较大。在2005年,反映资产投资效益指标的总资产贡献率,排在前五位的省区为河南、西藏、山东、河北、湖南,排在后五位的省区是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北京,最高者河南为30.74%,最低者青海为5.06%。反映年度经营投入效益指标的成本费用利润率,排在前五位的省区为西藏、河南、河北、山东、云南,排在后五位的省区为宁夏、贵州、甘肃、山西、广西,最高者西藏为94.24%,最低者宁夏为1.21%。反映生产销售情况的产销率指标,最高的五省区为西藏、湖南、河南、上海和重庆,产销率最低的五省区为甘肃、陕西、青海、贵州、海南,最高者西藏为102.33%,最低者甘肃为92.61%。反映资产周转速度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指标,排在前五位的省区为山东、河南、湖南、河北、江西,排在后五位的省区为西藏、北京、新疆、青海、宁夏,最高者山东为4.92次,最低者西藏为0.6次。

从上面排名情况看,在2005年河南、西藏,其资产报酬率、投入产出效益和产销情况最为理想,西藏私营企业的唯一不足是资产周转速度较慢;山东、河北、湖南等省私营工业企业发展也比较好,其资产报酬率较高、周转速度较快、产销情况均比较好。但宁夏、青海私营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较差,其资产报酬率低、投资创造的经济效益低、资产周转速度也比较慢;甘肃、新疆和北京私营企业发展得也不理想,其资产报酬率低、周转速度慢,每投入1元成本所取得的利润指标也不高。

5.私营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私营工业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从工业增加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看,工业增加值最高的五省区为西藏、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最低的五省区为浙江、天津、海南、广东、江苏,最高者西藏为57.19%,最低者浙江为20.19%。全员劳动生产率排在前五位的省区为西藏、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排在后五位省区有重庆、浙江、广东、天津、福建,最高者西藏为19.35万元/人·年,最低者重庆为5.35万元/人·年。资产负债率最低的五个省区为西藏、湖南、河南、山东、福建,最高的五个省区为天津、江苏、宁夏、云南、山西,最低者西藏为15.79%,最高者天津为68.47%。可以看出,私营经济发展较早、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浙江省、江苏省、天津市、广东省等省区,私营工业企业每百元产值创造的增加值较低、劳动生产率也越低,负债率也相对较高。但私营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低,不仅仅取决于私营经济的发达程度,与当地企业的行为习惯也有很大关系。

四、改善私营工业企业效益状况的对策建议

1.放松市场准入限制,鼓励私营工业进入垄断性产业

当前,私营企业的投资领域仍然存在若干政策性的或认识上的“禁区”,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一是像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通信等行业,早已被某些政府部门及其所属企业所垄断,私营企业往往不能进入或不能充分进入;二是有些已对外资开放的行业,比如电力生产和供应、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等,仍然未对私营企业完全开放,或者政策并没有禁止但在实际项目审批上并不欢迎私营企业进入;三是有些行业如燃气生产和供应、水的生产和供应由于体制性障碍,导致外资可以进入,但私营企业不能进入,或者允许进入但也不能公平地参加竞争;四是行业进入的前置审批环节繁多,准入条件苛刻,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相比,私营企业在进入某些行业的资格、条件和机会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现在来看,凡是竞争性行业,都应该允许私营企业进入;目前仍由国有企业控制的传统垄断性行业,也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适当的方法允许私营企业逐步进入;凡属已经对外资开放的行业,都应当对私营企业开放。具体来说,应当尽快鼓励私营企业进入电力、水利、公路、公共工程、城市改造、公园、旅游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邮电通信、教育、卫生、文化等行业,也应降低准入条件,吸纳更多的私人资本。应当将鼓励发展我国私营工业企业,作为保证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手段的高度来看待。

2.适当降低税负水平,促进私营工业企业健康发展

从《中国统计年鉴》(2006)的统计数据来看,私营工业企业的税负水平明显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和三资工业企业。2005年私营工业企业缴纳的流转税(《中国统计年鉴》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及应缴纳增值税的合计值),占其销售收入的7.27%,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缴纳的流转税占其销售收入的3.69%,三资工业企业缴纳的流转税占其销售收入的2.72%。而各地行政管理部门,如环卫、防疫、交通、公安等部门,针对私营企业的乱收费也名目繁多、此起彼伏,加重了私营工业企业的负担。

私营工业企业是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创造者、是国家新增税收的主要来源,应当适当减轻其税费负担水平,减轻其经营压力,促进其健康发展。在这方面,一是要继续清理税费项目,删除和修改不合理项目,实行统一的、透明的税费征收办法,真正使私营企业在税负方面享受“国民待遇”,一些地方为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采取不管私营企业经营好坏、按照固定金额和固定比例征收营业税和所得税的办法,不利于私营企业健康发展;二是要在政府执法机构中切实建立“收支两条线”的制度,收费数量不应与收费人员的收入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使税务工作人员按照客观情况,合情合理地征收税金;三是要增加困难企业税费收取特殊政策,尽可能保护和鼓励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防止因为税费收取问题而使处于经营困难时期的企业,经营更加困难。

具体来讲,一是取消没有法律依据的各种收费和罚款,切实保证私营工业企业享受国民待遇;二是禁止在私营企业还没有取得收入、没有创造利润的情况下按照定额提前缴纳营业税和所得税,使税收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一种杠杆,防止使其成为加速企业衰退的包袱之一;三是对于收入下降、出现亏损的私营企业,出台特殊的税收扶持政策,促使处于经营困难阶段的企业渡过难关。

3.转变观念,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私营工业企业

一些私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官员,思想认识水平还仍然停留在党的十五大以前甚至更早时间的认识水平上,担心其大量发展会危及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担心发展私营企业可能造成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富两极分化,导致社会秩序的不稳定等。这些观点认识和观念有意无意地给私营企业的发展设置障碍,使私营企业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迫使私营企业戴上假集体的“红帽子”或假合资的“洋帽子”来经营。有鉴于一些人、一些地区在发展私营企业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认识障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修改和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强化对私营企业主个人财产的法律保护。在《物权法》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颁布《公民家庭财产破产法》、《强制执行法》等法律,强化法律约束,维护正常的财产关系。②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加强舆论监督,使那些故意通过各种手段给私营企业经营和发展设置障碍的行为受到及时、严厉的处罚,促使各级政府官员秉公办事。③继续修改和完善政府的行政审批制度,用法律手段来约束政府的审批行为,从制度上防止出现以权谋私或权钱交易,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4.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支持优势私营企业做大做强

私营工业企业负债水平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私营工业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缺乏。我国现在的股票市场,主要是为优势国有企业和银行创造了大量直接融资的机会,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私营企业,还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比如深圳创业板(二板市场)迟迟不能推出,各地高新技术园区组织的产权挂牌交易市场(三板市场)还未真正发挥融资功能,私营企业融资难仍然是阻碍私营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障碍。加快建立“二板市场”,使成熟的私营高科技企业能够及时上市融资或变现退出市场。尽可能培育和扶持“三板市场”发展,使那些不具备上“二板市场”条件的私营企业能通过地方柜台产权交易市场获得发展资金,是促使私营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

专栏22—1

私营工业企业在各个细分行业中的地位

近年来,私营工业企业获得了很大发展,但私营工业企业在各个明细行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不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三资企业。从《中国统计年鉴》(2006)公布的2005年分行业数据来看,私营工业企业仅仅在以下5个行业处于主导地位,其收入占整个行业收入的比例超过了50%:黑色金属矿采选业(65.2%);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60.7%);非金属矿采选业(55.4%);纺织业(54.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2.0%)。在以下4个行业,其收入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但未超过50%: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49.4%);农副食品加工业(44.1%);通用设备制造业(36.6%);化学纤维制造业(35.6%)。

相对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处于主导地位的行业多于私营工业企业。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以下9个行业处于主导地位:烟草制品业(99.6%);石油天然气开采业(95.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88.9%);水的生产和供应业(86.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84.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82.1%);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64.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62.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60.9%)。其销售占整个行业的销售收入均超过50%。其中,在烟草制品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5个行业,私营工业企业的收入占整个行业的比例未超过3%。在以下行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处于优势地位(其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超过其他两个经济主体):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9.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8.5%);医药制造业(41.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1.1%);专用设备制造业(39.1%)。这种优势地位受到三资工业企业和私营工业企业的激烈挑战。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私营工业企业的收入占全行业的收入为30.2%,在其他4个制造业,三资工业企业收入占比在30%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与三资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比较激烈。

从行业统计数据来看,三资工业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行业多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这些行业主要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3.4%);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75.8%);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68.6%);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64.9%);其他采矿业(61.1%);家具制造业(60.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58.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5.3%);塑料制品业(53.3%);橡胶制品业(51.6%);食品制造业(51.4%);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50.3%)。但在这些三资工业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行业中,除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私营工业企业收入只占全行业的3.4%之外,其他各个行业私营工业企业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均超过了10%,其中在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其他采矿业、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私营工业企业收入占全行业收入的比重均超过了30%,仅次于三资工业企业。在这些领域,主要是私营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之间的竞争。

三资工业企业在以下4个行业处于优势地位:造纸及纸制品业(46.5%);金属制品业(46.5%);饮料制造业(46.4%);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41.7%)。其中造纸及纸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主要是和私营工业企业竞争,在饮料制造业(46.4%)主要是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竞争。

可以看出,私营工业企业在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处于明显垄断地位的行业中收入占比不足3%,在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优势的行业主要是三资工业企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争夺市场;在三资工业企业处于明显控制地位的行业中,除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争夺市场之外,在其他三资工业企业占主导或优势地位的绝大多数行业,主要是私营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开展竞争。

从分行业收入数据还可以看出,私营工业企业主导的行业,其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未超过70%,几乎不存在垄断现象,属于完全竞争的产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主导的行业,其中有6个行业其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超过了80%,但这些行业明显具有自然垄断属性或资源垄断属性。在三资工业企业处于主导的12个行业中,只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一个行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了80%,大多数行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在50%~65%之间,表明这些行业均已存在明显的市场竞争。相对来讲,被三资工业企业控制的工业行业确实比较多,但认为这些行业被三资工业企业垄断有点言过其实。被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控制的部分行业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垄断,但私营工业企业控制或主导的领域,是属于充分竞争的领域。

同类推荐
  • 甘肃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甘肃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农村建设,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本书以甘肃为主要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意义、内涵、特征、首要任务、动力机制、发展战略、主要模式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等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并设计了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 沃野拾穗

    沃野拾穗

    本书收录了《他就像一棵胡杨树》、《童心一片重如山》、《农村呼唤机械化》、《我能告诉你》、《播雨记》、《大连城市建设与管理对我们的启示》等文章。
  • 创业:我们创什么

    创业:我们创什么

    这本书不仅只谈创业项目,你可以看到创业者在创业之前或过程中,如何寻找合伙人、如何准确切入市场、如何得到天使的青睐、如何建设人脉关系圈……如果你还不知道做什么项目,这本书能为你带来启发。
  •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日子应该这样过

    日子应该这样过

    本书共十四部分,内容包括: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气、科学驾驶节约用油、节约电话费等。
热门推荐
  • 魅王娶妻:厨神王妃太可口

    魅王娶妻:厨神王妃太可口

    她的正业是杀人,副业是做饭。她是令人闻风丧胆的职业杀手,凌璃。又是爱做菜的五星级大厨,璃若。对她来说,做菜是她的业余爱好,杀人才是正业。可没想到,一朝穿越,一切竟颠倒过来……只因做任务时一时好奇,触碰了柜子里的玉瓶,眼前一闪,竟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时代!天哪,为什么别人家的女主角都是穿到以武为尊的世界,而她却必须穿到以做菜为一切的世界呢?嘤嘤嘤,就只好忍痛将主业改为副业吧!不过……在这之前可不可以把拖着我裙角的王爷拎走?!好想杀了他!!!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三重生死劫

    三重生死劫

    人间大地,浩劫来临。一位位绝代天骄相继步入这浩瀚的历史舞台,在时间的长河中谱写一曲曲惊世绝唱。流芳百世,经久不息。
  • 创业必修的10堂课

    创业必修的10堂课

    创业是现代人生存的第一需要,也是一种财富积累的主要途径。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事业梦想,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但创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创业,对每一个初尝者来说都会是一段十分艰难的历程。如何敲开创业的大门?如何迈出最艰难的第一步?创业成功的秘籍是什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创业过程中如何找钱、找人、找市场?与其自己长久地在黑暗中摸索,何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邪帝独宠:痴傻五小姐

    邪帝独宠:痴傻五小姐

    她是摄政王府嫡出五小姐,却痴傻愚钝,人人唾弃。她是异世的王牌特工,性情冷漠且狠辣,人人畏惧。一个在大街上示爱,被渣男一掌打死,一个却被好友背叛,遭暗算意外身亡。当软弱痴傻的身份融入强悍冷血的灵魂,天地变色。而他明里是不受重视的病弱皇子,暗里却掌控着令人胆寒的暗阁。他常年以面具示人,忍辱负重,筹谋大业。可她的出现却成了他计划中最大的变数。最后她冷言问他:“你要我,还是要江山?”他目光坚定:“你,我要。江山打下来给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系统联盟

    系统联盟

    热血版:天才开挂,主角一路横推。悬疑版:人为什么无缘无故穿越?一同穿越的人又去了哪里?是偶然还是万古大局?黑影究竟是什么?科技与修仙究竟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戒吧小哥穿越,杀天骄,战异世狗庄,一步步为你揭开一切谜题。
  • 邪少追妻计划

    邪少追妻计划

    (1对1宠文)他是冷酷无情的南宫家唯一合法继承者,她只是一个被父母无情抛弃的活力少女。第一次见面他就捏着她下巴邪媚一笑,对世界宣布:她是他的!只有她不明所以的眨眨眼。曾宠护她一世安好他也让她失去所有,两年后她涅槃重生。携一枚绝版好男友智斗小三与仇敌,一切是否完好如初……
  • 暗恋情缘:恋上女杀手

    暗恋情缘:恋上女杀手

    她是杀手组织L.Z.的No.1,人人惧怕。他是豪门少爷,传说对武艺一窍不通。人人皆知,她冷酷无情,没有任何人可入她眼。人人皆知,他放荡不羁,美女左拥右抱。两人见面,他竟是她的初恋情人!世上最甜蜜的事,就是你暗恋的人,正好在暗恋你。
  • 前任的婚礼

    前任的婚礼

    校园里羡煞旁人的情侣,突然在一夜甜蜜后男友消失.......若干年后,男友出现在前任的婚礼上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