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长
经济危机的根源究竟何在,以往人们对马克思的危机根源理论总是绝对地理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决定经济危机。现实情况是,经济危机不仅在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年,社会主义的越南发生了金融危机;随后美国在2007年底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并蔓延全球;2008年底开始,社会主义的中国也卷入经济危机。难道说社会主义也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如果承认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而社会主义国家又客观存在经济危机,这在逻辑上不得不陷入两难的悖论。其实,正确认识经济危机的根源,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就在于它是辩证的、发展的思想体系,我们对其不能孤立和绝对的理解。
一、如何坚持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理论
在经济危机根源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坚持用唯物史观来看待经济危机根源。应该充分认识到,经济危机的本质和长远后果是因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将最终导致社会的更替。
马克思将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首先,要从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经济危机的本质来理解危机根源。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企业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和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资本主义盲目扩大生产,扩大生产的过程实际是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资本积累的后果是无产阶级贫困的发生。因而,在再生产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无限增长的同时,劳动者却日益贫困,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再是纯而又纯的资本主义,但从总体上看还是资本主义,其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未变。资本主义经济因此必然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尽管表现为金融危机,但实质是社会供给与需求脱节、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调、部分产品生产过剩,其后果是生产急剧衰退、劳动者大批失业。进而造成广大劳动者购买力不足和企业的生产投入减少。当前美国经济危机已经持续近两年,尚未有复苏迹象。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受打击最大的仍然是最底层的劳动群众。如股票大跌、房地产价格缩水、大量银行倒闭带来经济的持续下滑,失业率急剧上升,CPI指数也不断攀升。这使的普通劳动群众受害最深,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这种状况印证了马克思当年的分析。
其次,要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趋势和历史规律来理解危机根源。从历史长期发展来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实际上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这种矛盾表现为生产资料占有者与劳动者之间两大阶级的对立。正如恩格斯所言:“集中在资本家手中的生产资料和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生产者彻底分裂了。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私有制无法克服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这种矛盾的解决需要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这必然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社会更替。马克思揭示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历史规律,不排除在再生产周期中,通过政府干预使之暂时摆脱危机困境。但从长远来看,要解决经济危机就要顺应历史规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再次,要从相对和辩证的角度来理解危机根源。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应该相对的理解。马克思揭示经济危机是以19世纪成熟的欧洲资本主义为分析对象,这是相对不成熟的简单商品经济而言的。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已经很完备,市场交易很发达,国际经济活动的依赖性也非常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了重要的市场条件。相对而言,简单商品经济时期,生产还未完全社会化,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未形成统治地位,经济危机还缺乏国际、国内统一的市场条件。但在马克思所处的成熟资本主义时代,尤其是资本主义的欧洲、北美,商品经济和市场条件已经成熟,经济危机就演变为现实,并伴随着再生产的周期,十年左右爆发一次。从辩证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危机是社会再生产经济循环的某个节点,经济危机是在连续不断地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社会生产不断失衡和平衡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再生产周期的联系环节。要从连续不断的再生产环节来理解危机根源,而不只是从某一个循环阶段来理解危机根源。再生产的周期促使经济危机根本解决,促进社会的更替,也要从连续不断的再生产周期循环过程来把握。
二、如何发展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理论
在经济危机根源问题上,当前重要的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解释经济危机的根源,可以从经济制度和市场制度两个层面的角度,来解释当代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主要是从社会经济制度层面揭示危机的原因。正如前文所阐述,基本是从社会经济制度层面揭示危机根源。但应当认识到,马克思的经济制度分析是结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考虑到了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并以此揭示经济危机发生的条件。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简单商品生产中,货币的产生克服了物物直接交换的局限,促进了商品的交易,但其流通手段的职能会使之出现商品买卖脱节、交易的中断,进而造成生产的中断,于是具有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随着货币的支付手段作用发生,进一步促进了商品交易,但也会由此形成商品交换者的多角债务关系,一旦债务支付链条中断,这些信用关系会遭到破坏,经济危机可能性进一步扩大。当然,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性,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这是因为,简单商品阶段,小生产是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商品和货币关系未占社会统治地位,市场也是分割和有限的,即使出现买卖脱节和支付中断也不会演变为成为全社会的经济危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成熟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矛盾尖锐化,使得经济危机才会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一是“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二是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劳动群众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一切真正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对矛盾也得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认可,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
马克思、恩格斯的以上思想实际表达了,在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的简单商品经济时期,经济危机不会真正发生,只有到了成熟的市场经济时期才会真正发生经济危机。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市场经济成熟在资本主义时代,故而人们误认为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只注重经济危机的社会制度因素,而忽略了经济危机的一般市场制度因素。
从市场制度层面看,市场制度实际是经济危机的基本原因。市场制度主要是市场配置资源的运行机制和具体制度。包括企业组织制度、市场交易规则、信用制度和金融制度等。当然,这种市场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成熟、生产力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在分析简单商品经济时,说明了货币的职能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经济危机的市场制度因素。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实情况也表明,经济危机已经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现象,只要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占主导的社会,只要是社会经济活动基本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都会存在个别企业目标与社会生产的矛盾,都会存在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都会存在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都会存在经济比例失调或调节失误。尤其是信用制度进一步扩大了金融市场、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由此产生的虚拟经济日益脱离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泡沫”破裂逐渐成为经济危机的突破口。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市场经济,以市场调节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多种所有制经济,尤其是存在与国际市场有天然联系的外资企业经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对外贸易,中国经济也融入国际市场,也存在金融市场和虚拟经济,中国市场经济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市场经济突破了国家和所有制的限制,将世界市场连为一体。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都会通过这些市场渠道传导到中国,或者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市场制度因素使之发生经济危机。从实践来看,当代中国市场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以来,均是外部危机因素传导到中国市场。
三、当前中美反经济危机的例证
尽管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都会发生经济危机,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存在根本的区别。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危机是可控的、可调节的,调节力在于国家干预。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制度决定其强大的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这一点,不论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风暴”,还是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对经济危机的调控能力都得到充分证明。也正是这一特点,决定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依靠自身解决,而不是通过外力的强制作用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危机是不可控的,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也许他们可借鉴社会主义的政府调控和计划调节。但其社会制度性质决定其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调节力较弱,调节目标难以到位。反过来也恰恰说明,社会主义因素可帮助资本主义,从历史长远和历史规律上看,也说明社会主义更替资本主义制度的理由。因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根源只是从最终意义和历史规律上说。一般情况下,经济危机主要是市场制度层面的原因。
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灾难,但不同社会制度下反经济危机的措施与后果不同。从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到中国经济危机传入,政府反危机举措及其成效足以说明问题。从中美反危机措施和效果可揭示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经济危机的根本区别,从而为前文论述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根源理论提供例证。
至2009年6月底,经济衰退仍未见底。经济下滑继续,失业、物价等问题突出,失业率高涨到9.5%;134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年比-2.5%。
宏观经济尚未出现复苏。截至6月30日的2008-2009财政年度的前9个月,美国联邦财政赤字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达1.086万亿美元。巨额财政赤字推高借贷成本,未来宏观经济风险加大,尚难判断美国经济年底是否能走出谷底。
从美国来看,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挽救市场。亿美元救市计划几经周折才得以出台,2008年10月3日,在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美国总统小布什签署了经国会参众两院表决通过的高达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of 2008)。到奥巴马上台正式执行救市计划,但在实践中遭到金融家的变相抵制,华尔街部分老板用救市资金支付高管高额薪酬。救市计划执行力非常有限,效果不明显。
从中国来看,今年初的4万亿救市资金迅速到位,救市举措及时。中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7月16日发布上半年统计数据,GDP总量为13862亿元,经济增长7.1%,二季度比一季度增加1.8个百分点。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在经济增长因素中,投资因素达6.8个百分点,消费因素3.2个百分点,外贸因素为—2.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继续陷入衰退状态。中国经济复苏迹象再次证明社会主义有调控经济危机的能力。
其实,马克思将经济危机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与其对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认识的局限性也有关联。马克思在解释商品经济的原因时,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原因。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各企业主组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从而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而在“未来劳动者联合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则消除了商品经济的重要条件——资本主义私有制,也就不存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了。今天看来,马克思的这种思想,不能不认为是具有历史局限。现代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既然当前对商品经济原因的认识已经突破了所有制的限制,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完全适应不同的社会制度;即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存在不同的利益主体,各自需要交换商品和实现经济利益。那末,我们对经济危机根源的认识也所发展。从一般现象来看,商品经济或市场制度的自身弊端,包括经济危机,也必然会发生在所有采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社会。
总之,面对经济危机和现实经济问题,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文版。
(5)张力:《美国金融危机与〈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研究》,上海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