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如何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开创自己的事业,如何下得去,留得住,有所作为,关键是要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对待大学生村官创业既要看到它的必要性,可行性;也要看到它的困难性,风险性。也就是说,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要有理性认识。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要靠全体农民的努力奋斗,而且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动员社会各界参加这项伟大的事业。大学生村官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与城市经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带头作用。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下列重要任务。
第一,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当认识到,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第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包括大力提高农业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等内容。
第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包括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等项内容。
第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在这些重点任务中,最重要的是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变成形式主义的东西。而农村产业的发展恰恰需要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全社会的创业活动形成过3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大量的初、高中毕业生和返城的下乡知青需要政府安排就业。但是,由于社会处于拨乱反正的阶段,企业刚刚开始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无法解决数量众多的青年就业问题。一些青年在街道、企业的帮助下开始创业,如北京前门大碗茶商贸集团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第二次是80年代初,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农民开始创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使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第三次是90年代开始,以科技人员下海办企业和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为标志,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科技产业的萌发。
这3次创业高潮,前两次可以说基本是以求生存和求温饱为目的的创业,而第三次创业是将创新和创业结合起来的向科技进步要效益的创业,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党的十 七 大把创业提到新的高度来认识。
党的十 七 大报告针对农村工作提出了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这与村官的创业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活动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可以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创业高潮。其中,尤以大学生村官创业引人关注。大学生村官创业与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活动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特殊的一面。大学生村官创业不仅对于大学生村官本身实现人生价值和获得财富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建设新农村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