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8700000103

第103章 千年沧桑奇葩——聊城杂技

聊城杂技以风格朴实、英武、粗犷、富有地方特色饮誉杂坛,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并为繁荣新中国的杂技艺术,培养输送了大批杂技人才。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聊城杂技历史悠久,艺人辈出,逐渐形成了富有齐鲁特色的杂技行业体系。聊城杂技主要包括马戏、魔术、表演三大类别,重视腰腿顶功,突出新、难、奇、美、险等特色,引人入胜,素有齐鲁英豪之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杂技的历史

据《史记》载:杂技源于角抵,又名蚩尤戏。传说中最早的角抵英雄蚩尤就是一位杂技高手,生前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就在聊城一带,死后,其头颅葬在聊城寿张。春秋战国时期,聊城杂技得到初步发展,到汉代已经基本成熟。三国时期,杂技马戏在聊城的东阿一带已很盛行。著名文学家、诗人曹植就是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魏太和三年(229年),曹植被封为东阿王后,昔日结交的俳优术士会集东阿参加百戏会。据传,他墓前的一块风水地就是他当年的娱乐场。1951年在曹植墓发掘的132件出土文物中,有蒜头形五花石球1个,据考证即为曹植“跳丸”用的道具。

曹植是一位出色的杂技艺术家,史料记载他“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在《白马篇》中“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就是他当时表演马术的生动写照。“踢丸击剑谁家子,鱼山杂技自此兴”则是汉魏时期对聊城杂技的褒奖。经过魏晋南北朝,杂技艺术已经非常成熟。

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的杂技有严密的师承传统,其中不少是代代相传,这在聊城尤其明显。聊城的杂技拥有极大的的适应性,表演形式、场所多样化。广场、剧场、街巷、客房均能适应,总体上来说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重视腰腿顶功的训练。中国杂技自古重视顶功。汉代画像砖石和壁画、陶俑中,有许多拿顶和翻筋斗的形象。中国杂技艺人,即使是表演古代戏法的演员也要有扎实的功夫基础,所谓“文戏武活”,即是指此。

第二、险中求稳、动中求静,显示了冷静、巧妙、准确的技巧和千锤百炼的硬功夫。如“走钢丝”中种种惊险的表演,都要求“稳”;这必须有极冷静的头脑、高超的技艺与千百次刻苦训练相结合才行,这显示了对势能和平衡的驾驭力量,表现了人类在战胜险阻中的超越精神。

第三、平中求奇。以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从无到有,预示人类的创造力量。这种艺术特色在举世惊绝的“古彩戏法”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第四、轻重并举,通灵入化,软硬功夫相辅相成。最能表现这一艺术特色的是“蹬技”节目,蹬技多数是女演员表演,演员躺在特制的方台上,以双足来蹬。蹬得飞旋如轮,只见影子不见物象。

第五、超人的力量和轻捷灵巧的跟斗技艺相结合。《叠罗汉》的底座负重量是惊人的。唐代《载竿》有一人顶十八人的记载。现藏日本,作为国宝级文物的唐代漆画弹弓,弓背上就有一个顶六人的形象。

第六、大量运用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为道具,富于生活气息。碗、盘、坛、盅、绳、鞭、叉、帽等等,在中国杂技艺人手里,变幻万状,显示了中国杂技与劳动生活的紧密关系,有些节目就是劳动技能和民间游戏结合的产物。

第七、古朴的工艺美术和形体技巧的结合。“耍坛子”、“转碟”等节目把中国的瓷绘艺术与杂技交溶在一起。

延伸阅读

杂技名家——李禄友

李禄友(1858~1936年) 又名李禄来,艺名“李半仙”。平县杜郎口乡南李村人。戏法表演艺术家,鲁西杂技最早传人之一。自幼习武,尤喜戏法。曾随师进京为慈太后演出,受到赏识。1884年(光绪十年),拜由日本归来的吴氏魔术师为师,学习外国魔术和传统戏法,得其真传。1894年(光绪二十年),吴氏病故,李禄友葬师后返回故里,一面务农,一面收徒授艺,并以亲属和庄乡为班底,成立李家马戏班,是山东成立最早的马戏杂技班。此后,开始了近40年的领班巡回演出生涯,有“戏法把式李半仙,名震九省半个天”之美誉。

同类推荐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我国的佛教寺庙有三大类型,这是由佛教传入我国的路线形成的。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公元前六到五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最早从西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
  • 乡村拾遗

    乡村拾遗

    本故事集共有185篇故事,分为花草动物篇、风土人物篇、奇珍异物篇、乡俗玩物篇、民间传说篇等五篇,主要叙写了乡村业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花草树木野生家养动物,乡土风情人物,以及许多奇闻异事珍物,乡村人吃穿住行趣闻异事,民间传说亲历等,是一幅幅乡村民俗画,是一部乡村民俗民风史,是典型的非遗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在我国广袤的西北大地上,介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祁连山脉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走廊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绵亘着一条由东南延向西北的长达千余公里的形似走廊的地带,这即是著名的河西走廊。在这条走廊的西端镶嵌着一块如翡翠般的绿洲,这就是被誉为丝路明珠的敦煌。敦煌,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曾为古丝绸路上的国际文化交流和我们民族的发展建树过不朽的功勋,今天又由于保存着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遗迹而驰名于世界。
  • 美不胜收:九寨沟

    美不胜收:九寨沟

    九寨沟神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九寨沟独特的地域人文历史。随着九寨沟名气一天天增加,世世代代隐藏于这里的藏民族和羌民族的人文历史,也逐步向世人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热门推荐
  • 浑沌灵尊

    浑沌灵尊

    豆腐店里的纯良少年遇见一个不知来历的猥琐大叔,被告知活不过二十岁。为了和隔壁的翠花白头到老,纯良少年跟着猥琐的大叔走上了逆天改命的道路。
  • 爱的单诉

    爱的单诉

    生无所依,死无所恋;苦等一生,空等一世;束发清装,待君归来;见君往昔,人生,若只如初见……
  • 银树爱之隐

    银树爱之隐

    他们是一起长大的伙伴,可是我们的女主西赫原佑,却失去了记忆,与大家分离。几年后,或许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再次相见,从此,开始了他们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 拯哀奇物语

    拯哀奇物语

    一只猫改变了一个女学生受苦难的命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拥有了超能力,并担任了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她与神王子冷离,妖王子邪红之间发生了一段爱情故事,也可以说是悲剧。这又是一个从胆小懦弱到勇敢强大的蜕变故事。
  • 血泪:千年轮回千年恋

    血泪:千年轮回千年恋

    千年轮回,千年相恋。转世千年,依旧忘不了他们之间的恩恋。最后,是谁流下了眼泪,哭诉着?那滴泪,是血色的呢。血色泪珠,渲染了她的整个身体。她笑:“来世我们还会相见。”血色约定,他们是否能做到?
  • 苍天之鞭

    苍天之鞭

    伟大的长生天,不会将苦难无故地降临在一个部族的头上,只有坚硬的砥石才能磨砺出耀眼的刀锋。当我的骑士用投出的马鞭截断辽阔的河流,当我的铁蹄踏上征服的土地,曾经的荣耀浴苦难而生,让敌人匍匐在脚下,我就是代表伟大苍天意志的——苍天之鞭!——汗该尔-赤烈兀语
  • 神仙经

    神仙经

    仙魔时代,仙族、魔族为争夺九天圣域背水为阵。三千年后,魔族溃败,群魔分散落于人间,伺机卷土重来。落魄书生张文轩,不爱之乎者也,一心求神问道,誓要在这太平盛世找寻属于自己的神仙道……
  • 薄荷花残蔷薇泪

    薄荷花残蔷薇泪

    是他,让不对生活抱有希望的她拥有了一份温暖。也因此使得她慢慢的爱上了他。她知道自己配不上他,她也一直努力的去缩小横跨在他们俩之间的距离。只为能一直陪在他身边。然而,他却爱上了一个她无法企及的女子。她无法让自己不爱他,她只能选择默默的爱着他。她一直盼望着,有一天他能够看见站在他身后的她。会有那么一天吗?
  • 撒网追妻:总裁大人我们不约

    撒网追妻:总裁大人我们不约

    “你爸妈不喜欢我怎么办?”“没事,我喜欢你就好。”“我脾气很坏啊怎么办?”“没事,我惯的。”“我不会做饭啊”“不用你做饭,伺候好爷就行了”“不会做家务怎么办~”“你闲着没事做是不是,行行行,我们过来做点其他的的事儿。”大总裁狼一样的扑过来……
  • 无殇彼岸之恋

    无殇彼岸之恋

    相恋千年,分离千年,终是换来一次回眸。她,独孤墨心,前世溺水身亡,今世她浴火重生,绝美归来,一身冰冷气质,一件月白长袍,得尽天下万千风华,尊贵无双,冷血决绝,墨国尊贵的揽月长公主,蒙皇盛宠,耀眼如斯,一双冷眸,看尽世事,饱含沧桑。她是宸楼之主,是天下第一公子月。她曾经只身挑了传说中的七星楼,武功早已至银段之境界,千军万马中来去如无人之地。坊间流言,不过是因为她不在乎,她一直觉得自己于这个世界不过是局外人。却不曾想,原来自己早已入了这盛世繁华,再也无法逃离。她淡漠,她张狂,她视世间规矩为无物,她让无数男女为其倾倒。一身月白衣,倾世容姿,万千风华,何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