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王室为了招待印度当地居民的首领,在伦敦举行晚宴,身为“皇太子”的温莎公爵主持这次宴会。宴会上,达官贵人们觥筹交错,相与甚欢,气氛融洽。可就在宴会快要结束时,出了这么一件事:侍者为每一位客人端来了洗手盘,印度客人们看到那精巧的银制器皿里盛着亮晶晶的水,以为是喝的水呢,就端起来,一饮而尽。温莎公爵神色自若,一边与众人谈笑风生,一边也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像客人那样“自然而得体”地一饮而尽。接着,大家也纷纷效仿。本来要造成的难堪与尴尬顷刻释放,宴会取得了预期的成功,当然也就使英国国家的利益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有矛盾有烦恼,均会使人陷入感情沼泽,令人悲伤、痛苦、气愤甚至仇恨。被人曲解和伤害,本能的反应就是报复。然而,报复虽能发泄怒气,但会激化矛盾,步入“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境地。要避免误人“歧途”或走出困境,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宽容”。人们常称赞宽容,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和宽容,其实,宽容两字不仅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而且还显出一个人的气度和力量。宽容会使你“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
宽容亦是爱心和坚强的展示。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苛求别人的人,他的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大脑与神经高度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胃肠痉挛,消化液的分泌亦受到抑制,心情也容易烦躁。有人专门对10万例病人的病因进行统计,发现63%的病人与精神因素有关,其中因遭到别人伤害诱发疾病的占78%。由此可见,只要大家有忍让的传统美德,遇事多一分冷静,多一点理智,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和气待人,凡事放得下、想得开,化干戈为玉帛,就能减少对大脑和神经的刺激,有益身心健康。所以,为了健康和长寿,要学会宽容。
宽容也是无声的教育。
台湾的一位不知道姓名的禅师,这位住在深山简陋的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散步归来,发现自己的茅屋遭到小偷的光顾。当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失望地离开时,却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而且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拿在手中。小偷回头看见禅师,正感到惊愕时,禅师却宽容地说:“你走了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深天寒,你就带上这件衣服走吧!”说完,把衣服披到了小偷的身上。小偷不知所措,惭愧地低着头悄悄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茫茫的夜幕深处,不禁慷慨地道:“唉,可怜的人,如此黑暗的夜晚,山路又是那样的崎岖难行,但愿我能送给他一轮明月,在照亮他心灵的同时,也照亮他下山的路就好了。”
第二天,当禅师从松涛鸟语的喧闹中醒来时,却惊讶地发现他送给小偷的那件外衣,已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回到茅屋的门口。老禅师的宽容,最终使小偷良心发现,归于正途。
宽容,具体落到我们每个人身上,也许就不容易了。不容易就在于我们常常认为宽容是一种软弱,是一种妥协,是一种对他人的纵容,其实,一个懂分寸的人是不会人被纵容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尺度。而一种真正的宽容来自一个人内心的力量。
人们常常用大海一样的胸怀来形容宽宏大度的人。而一个女人的宽容首先是面对丈夫的。
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吸引对方的持续爱情的最终的力量,可能不是美貌,不是浪漫,甚至也可能也不是伟大的成功,而是一个人性格的明亮。这种明亮是一个人最吸引人的个性特征,而这种性格特征的底蕴在于一个女人怀有的孩童般的宽容。为什么儿童能够不带任何偏见地感知世界,不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宽容吗?当一个孩子做错了事,父母把他批评哭了,当时他也许会赌气地说:爸爸坏,妈妈不好。但过了一会儿,他又会亲亲热热地叫爸爸、妈妈。最令成人感动的是,即使小孩子的爸爸、妈妈是个瞎子,或者是个哑巴,小孩子也不会嫌弃他的父母。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学学儿童,能够宽容他人,也能够宽容自己?我们为什么能够那么爱一个孩子,也许正在于孩子的宽容时时教育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