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为华夏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和怒江、澜沧江一起发源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三条大江平行地自北向南一起流淌,在流经云南省境内的石鼓村北时,长江却突然来了个大转弯……长江第一湾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城南部沙松碧村与丽江石鼓镇之间,海拔1850米,距香格里拉县城130公里。万里长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与澜沧江、怒江一起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在流至虎跳峡之前,长江的流势一直是比较平缓的,江面最宽时能达到500米。当它进入虎跳峡,到了香格里拉县的沙松碧村时,江面陡然收缩到100米左右,最窄处甚至只有30米,而海拔落差高达200米,就像粗大的水流突然从高处落进细细的管口里。在江面收缩、落差陡增的同时,长江还突然来了个100多度的急转弯,从原来的向南转向东北,形成了罕见的“U”形大弯。
“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这就是著名的天下奇观——“长江第一湾”。
“长江第一湾”由来传说
在丽江地区民间传说中,长江是一位聪明善良、美丽动人、追求理想的姑娘。有一天,怒江、澜沧江和长江三姐妹结伴出游,在半路上她们发生了争执。大姐、二姐固执地要到南方去,而年幼的长江姑娘却立志要到太阳升起的东方寻找光明和爱情。在同行到达石鼓后,她就果断地与两个姐姐告别,毅然转身东去。在长江姑娘转身的地方,就形成了“长江第一湾”这一壮丽景观。
还有一个传说是:长江姑娘随玉龙老人(玉龙雪山)去见东海龙王。玉龙老人走得很快,他到丽江睡了一大觉,长江姑娘才赶上来。她调皮地搔搔老人的脚底板,想把他叫醒,可玉龙老人非但不醒,反而把脚一伸伸到奉科,挡住了去路。无奈之下,长江姑娘只得绕大弯子走,历尽了千辛万苦,才终于到了东海。
成因争论
地质工作者与科学家们通过对长江上游金沙江的河流形态的深入研究,对这个“天下第一湾”的形成了提出了一些推断。
大多数学者认为:刚开始长江并没有今天的大拐弯,而是和怒江、澜沧江等一起并肩南流。但就在它东边不远的地方,还有一条河流由西向东不停地流淌着,我们不妨叫它“古长江”。急湍的古长江水不断地侵蚀着脚下的岩石,也不断地向西拓展着。年复一年,两条江水终于相遇了。古长江地势比长江金沙江段要低得多,于是滔滔的长江水受到古长江谷地的吸引,就在这里掉头向东了。于是,古长江就与金沙江连通了,成了长江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在地质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河流袭夺”。
但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这里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古长江与古金沙江相互连通的河流袭夺事件。今天的金沙江之所以会发生这样奇怪的拐弯,只不过与当地地壳断裂有关。可是,金沙江的大拐弯是发生在几十万年以前甚至更早的地质现象,谁也没有亲眼看见过长江是怎样把金沙江袭夺而去的。所以,这两种意见争论了许多年,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
石鼓“禹将石”的来源
石鼓是长江上游古今驰名的一个小镇,因镇上有一个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鼓状石碑而得名。石鼓一带不仅人文,而且风光秀丽,物产丰富,素有高原“小江南”之誉。
石鼓镇江流平缓,河谷开阔,梯田层层,美好的风光与村落瓦舍相映成趣,充满了恬静的生活气息。在石鼓镇有一座“铁虹桥”,桥边耸立着一尊高约10米的石柱,人们叫它“禹将石”。
相传远古时候,长江流到石鼓一带,被山阻挡,江水上漫成灾。恰巧,大禹治水来到这里。他把船停在望江山顶,察看山势,见东北角有两座大雪山,有人居住,决定从那里疏江导水,便派随身将军去凿山,可岩石坚硬,奋力凿了三天三夜,仍未开通。为了拯救百姓,一位将军用头撞开岩石,江水才能疏通,百姓转危为安,但将军却因此变成了无头石身。大禹为纪念他,做了个头颅状的圆石嵌接在无头石身上,据说这就是“禹将石”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