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风起云涌,许多跨国公司改变了以往的多国公司战略,纷纷以全球为市场目标,开始注意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要素优势,并对各种优势进行有机组合,建立全球生产经营体系(或称之为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调整自己的投资地区布局。在此背景下,全球战略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应运而生。
2.2.1 全球战略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跨国公司全球发展战略型动机的企业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所谓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是指围绕全球长期目标,在世界范围内统一协调公司的内外部资源,安排投资、生产、销售、服务和技术开发等活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基于全球战略的投资与基于国别竞争战略的投资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追求全球范围内的最大限度的收益,而不是一时一地的盈亏。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理论是在国际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一体化、交通便利化和低廉化、计算机网络化的背景下出现的,并促进上述趋势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在某种意义上是否定了原来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国际生产模式,通过对各项资源的跨国界配置、协调和管理,实现采购一体化、生产一体化、研发一体化、营销一体化、财务一体化,真正实现专业化生产,充分发挥资源的协同效应,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W。Chan Kim 和Peter Hwang 将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变量正式纳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与环境变量和交易变量共同构成跨国公司进入模式选择的综合分析框架,其中全球战略变量包含三个部分内容:①全球集中度。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产业演变为全球性产业而且市场与生产也更加集中,成为全球寡头垄断行业。在这些全球性产业,跨国公司在一国经营中采取的行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在其他国家市场的经营活动。因此,跨国公司为实现其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及其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必然对于其在任何国家的经营活动都实施高度控制,从而采取控制性强的进入模式。②全球协同效率。全球协同效率来自跨国公司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经营业务单位共享或共同使用公司的核心要素,这些要素包括研究与开发、营销和制造能力等。全球协同效率只有通过垂直控制或内部化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经营单位之间存在巨大的潜在的全球协同效率时,跨国公司通常要求对其海外经营实施有效控制。③全球战略动机是指跨国公司为追求公司整体效率的最大化而实施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动机。跨国公司进入一国市场往往不是仅仅基于一时一地竞争的考虑,而经常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有机部分。例如,跨国公司进入一国市场的战略动机可能是为其未来的全球扩张建立一个前哨基地,或者建立全球筹供基地,或者是为了攻击其潜在的或现实的竞争对手。因此,当进入一国市场是基于公司的全球战略动机或构成公司全球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时,跨国公司在进入模式选择中一般倾向控制程度高的进入模式。
按照全球战略的三个变量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进行分析,首先,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全球技术的先驱,掌握着大量的核心技术,其技术创新活动对全球产生着巨大影响,为了加强对某些全球性产业和全球市场的技术控制,研发部门随着生产机构和地区总部进行配套性转移;其次,跨国公司研发管理也出现全球一体化组织的态势,为整合全球研发活动,提高全球协同效率,实现全球资源共享,跨国公司对其海外研发活动实施有效控制,跨国公司也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其研发业务,并开展研发合作;最后,跨国公司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有机部分,出于长期竞争的需要和未来发展的考虑,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进入一国市场的战略动机可能是为建立一个技术监测中心,也可能是利用当地资源降低研发成本,或者是为了竞争而采取的跟进策略,总而言之,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追求公司整体效率的最大化。
2.2.2 企业知识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将探索企业竞争优势的着眼点转移到了企业层面,由此产生了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随着对企业资源观研究的深入,又逐步分化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企业理论又将知识视为企业的深层次因素,开始关注潜隐在能力背后的知识,将企业被视为异质的,作为知识载体的经济主体。企业当前的知识以及其形成的知识结构又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配置资源的能力,企业内各种资源能效发挥程度的差别都是由企业现有的知识所决定的。同时,与企业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能力还决定了企业的知识积累,从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Leonard-Barton(1992)以知识基础的观点定义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y)。Quinn(1993)认为现代企业的获利能力,主要来自知识和服务的能力,而非土地、厂房或设备等硬件资产,并进一步指出大多数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主要决定于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如专门技术、产品设计、行销规划、客户的掌握以及创新的发展Quinn,J。B。(1993,September-October)。Managing the intelligent enterprise:Knowledge and service-based strategies。Planning Review,pp。13-17.。
我国学者薛求知、王辉(2004)运用企业知识理论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全球化(研发全球化)进行了解释。他们认为:跨国公司只有在全球的知识这一战略要素上取得主宰权,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就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利用,以达到构筑全球竞争优势的目标。他们指出跨国公司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利用主要基于两个网络:一是跨国公司内部网络;二是跨国公司外部网络。①企业内部网络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消费者的成熟和全球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一方面为了保持和不断开辟全球市场份额,迅速用新的技术和产品来满足全球不同市场消费者的要求,敏锐地获得全球不同消费市场的需求动向(隐性知识);另一方面,为了获取一些东道主国家聚集的创新源泉,提高子公司的知识及其知识创造能力,跨国公司传统的内部创新网络出现了全球分散化态势。同时,现代的通信技术、特别是基于计算机的通信网络的发展也为跨国公司研发内部网络全球分散化的趋势加强提供了保障。②企业外部网络的发展。除了企业内部创造以外,通过企业外部来获得新的知识和创新资源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其中战略联盟是最为重要的方式。战略联盟可以使跨国公司通过企业间人员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和示范来获得对创新极为关键的隐性知识。跨国公司通过与竞争对手、消费者、供应商、配套产品生产商、科研机构、相关的政府部门,甚至是科学家个人结成知识互补或知识创造型战略联盟,并对这些全球创新战略联盟伙伴关系进行系统管理,从而形成跨国公司外部创新网络。跨国公司自身的全球内部创新网络和跨国公司外部创新网络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共同组合成为全球性的知识创造、转移和利用的创新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过程正是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不断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