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5900000005

第5章 《高士传》中的孔子得意门生

再接着就该讲到孔子的高徒颜回(又名颜渊)的故事了,虽然他算不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隐士”,然而他是个终身清洁无染的人(没有出仕为官),这可能也就是他被列入《高士传》的缘故吧。

颜回小孔子三十岁,出生于当时鲁国的一个破败的贵族之家,家庭经济与社会地位都不怎么高,再加上当时的长期反复的政治动乱,本来艰难的生活就更是难以为继了。不过这倒养成了颜回坚强与安贫乐道的品格,尤其还使得他对于当时混乱的政治局面充满了绝望,最终其一生都在孔子门下求学,而未得出仕。

对于颜回的好学与品行孔子是赞不绝口的,《论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有一次孔子偷偷地去看居于陋巷的颜回,当他看到颜回的可怜境况时,不禁赞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又说:“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也就是说,颜回表面看起来很愚钝,听课时没有反应,像个傻子似的,可是事后细察他的思想、实践,发现他也能够积极发挥、阐释自己所讲的道理。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也就是说,这个颜回最和我接近,最令我满意。也因此,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可惜好人不长命,还在颜回二十九岁之时,“发尽白,早死”(这可能就是因为他长期营养不良的缘故,可能还要加上他太好学,因此耽误了身体的锻炼吧)。关于颜回的具体卒年不详,有的认为他活了二十九,也有的说是三十二,还有的说是四十一。对于颜回的死,孔子是非常悲痛的,他说:“天丧予”,也就是说(颜回死了)这是老天不想让我活啊!他在回顾颜回给他的门下弟子们带来的积极影响时又说:“自吾有回,门人益亲”,也就是说,自从颜回到了我的门下做弟子,我的弟子们就(彼此)和我都显得更加亲近了。还有一次,当时的鲁哀公问孔子在他的弟子之中谁最好学,孔子答道:“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颜回最好学了,不迁怒于人,不重复犯错误,可惜已经短命死掉了,今天已经没有这样的人了。以此足可见孔子对于他的器重。为此就曾有人这样说过:莫轻看了此“好学”,在夫子眼中,弟子中可以堪堪称得上“好学”的只有颜子,夫子亦自期以“学而不厌”,其他尚无人当得起此“好学”之名。

因为颜回一生未仕,所以《高士传》中也收录了他的事迹,里面说到颜回“贫而乐道,退居陋巷,曲肱而寝”,也就是说,他睡觉连个枕头都没有,就枕着自己的胳膊。有一次,孔子就这样问他:“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你看看你现在这副可怜的样子,你怎么不去做官啊?颜回答道:“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圃十亩,足以为丝麻。鼓宫商之音,足以自娱;习所闻于夫子,足以自乐。回何仕焉?”也就是说,我已经有吃有穿有娱乐有消遣,为什么还要出仕(做不合于自己本心的事情)呢?结果“孔子愀然变容”,说道:“善哉,回之意也。”对于那样一个动乱不安、满世污浊的年代,一个人能够安于贫贱,不为了私利做出违心的事情,尤其能够保持住自己高尚的人格、节操,这样的人的确值得赞叹。

当然《高士传》中的记载有可能是不实的,不过颜回一生未仕这倒的确是确实的。可能是因为他早死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他不满于当时的政治状况,也可能是他感觉自己的学问还不够扎实,他就曾经如此喟然而叹(老师孔子的学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也可能他就是想追随在孔子的左右,甚至像一个孝顺的儿子那样服侍孔子到终老。总之,这更加映衬出了颜回高洁的品行,使他受到后世一致的尊崇。颜回像,选自明·吕维祺绘《圣贤像赞》。此后作为历代封建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于颜回: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颜庙)。

颜回的后人也一直以他为荣,并且也受到了他的深刻影响,比如有名的包括《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唐代著名的经文注释家颜师古,安史之乱中义不降叛贼最后被俘遭残杀的颜杲卿,以及著名书法家,也是安史之乱中坚决抵抗派的颜真卿等等。

同类推荐
  • 大托铺的笑话

    大托铺的笑话

    “百家小集”为系列小开本的思想随笔类图书,选取人文社科类学者或文化大碗为作者,但不排除有思想的作家随笔类文字。邀请不同知识背景和口味的人为主编,每人编一辑。《二一六年后平反》是知名出版家、历史学者钟叔河的自选集,收入了他从1992年到2007年间的历史、文化散文四十来篇。
  •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的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本书聚焦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与演化过程,史论结合,以论带史,详尽而生动地揭示出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发生学原理;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整合“行动”与“结构”分析的理论框架,本书构建了一个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四维模型”,以简驭繁,将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清楚地呈现出来。全书理论深厚、内容充实,逻辑严密,新见迭出,具有鲜明的中国媒介研究的本土意识和问题意识,堪称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的扛鼎之作。
  •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由张珂、张云、石磊主编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各种媒体形态的发展与现状,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当代体育与大众媒介的相互影响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体育传播等几个方面。由乔培基教授编写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以体育与媒介二者的关系为切入点,从体育专业、传媒专业的角度,阐述了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揭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同时,全书涵盖了传媒业界最全面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体育与传媒界互动的最新形态。《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既可作为体育、传媒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选作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实用教材。
  •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向扛起民主教育的大旗,教书必须育人,培养学生做心灵的、王人,促进学生自育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管理班集体,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改变自我,超越自我。他先后在全国各地作了1100多场报告,讲了900多节公开课。马来西亚文报纸称他为:穿西装孔子,他就是魏书生。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这是对当代名师魏书生一生忠于教育事业的赞美。
热门推荐
  • 超级无敌小农民

    超级无敌小农民

    {万人火爆追读,无限YY乡土都市小说}美艳的少妇,迷人的校花,可爱的萝莉,尽在超级无敌小农民。
  • 裂世十八刀

    裂世十八刀

    白天他是一个普通学生,晚上他在游戏里NB哄哄。有一天,他把游戏里的内功在现实中练成了。从此,一切都变了~扣扣群号:328353057。怼起来~~~
  • 神偷邪主:嚣张大小姐

    神偷邪主:嚣张大小姐

    胆小怯弱?这从来不属于穆瞳月。都说成为炼丹师好比上青天,成为炼器师犹如下海底。不好意思,她两者兼修。上古凶兽,想要?不好意思,她收了。寻宝鼠,想要?不好意思,认主了。不过,说好的霸气呢?说好的凶残呢?别人家的兽兽是各种霸气各种吊。自家这只是各种吃货各种萌。
  • 复仇公主的第一本恋爱史

    复仇公主的第一本恋爱史

    顾家唯一的独生子,顾米亚。米亚的妈妈十年前早就被贪恋美色的爸爸扫地出门了。只留下她。顺便还把插足爸妈感情的小三戴安铜和她的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带来家中。忍受到十七岁,她,“重生”了。魅力复仇公主,遇上各位身怀绝技的王子们,写出了复仇公主的第一本恋爱史。
  • 杀仙纪

    杀仙纪

    不顺天地,不入乾坤,半仙半魔,诛魔杀仙。许我一方天地,世人与我共繁华;必诛我于天涯,世人皆死我独活。一人不朽,一剑封天,天地一念在我心。
  • 六十种曲红梨记

    六十种曲红梨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SWINS之这个夏天

    SWINS之这个夏天

    三个小鲜肉何屹繁、吾木提、蔡徐坤。遇到花痴少女若冰、暴力少女黎雯、冰山少女莫曦。
  • 印度贵妇的五亿法郎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临安情之霁月如璟

    临安情之霁月如璟

    一桩血案,一场惊心动魄的追捕,捕快与杀手,身份对立的两个人,却在命运的安排下,谱写了一段纠葛不清的爱恋。一场致命邂逅,一次次倾力相救,医者与杀手,立场鲜明的两个人,却在冥冥之中,勾出了一世刻骨铭心的牵绊。那一夜的抵死缠绵,有放纵有沉沦,有克制有迷失,还有欲说还休的情愫萦绕心间,只因那初识一眼,顾盼之间十足惊艳,以至令他不能自拔、泥足深陷……刀光剑影的江湖,暗流涌动的朝堂,在强大的历史巨轮面前,在这场未知的命数里,三人之间会有怎样的交集?在正与邪、情与法的两难间,又该如何抉择?杀人与救人间,又会发生怎样的虐心救赎?佛曰,皆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