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5900000102

第102章 汤显祖之成功的事例分析

当然,汤显祖悲剧的人生结局不是我们今天所要分析问题的重点,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的是,为什么汤显祖会在看似大胆、荒唐的“纵囚”一事会取得惊人的成功呢?据有些后人分析,这首先应当与汤显祖生活的那个年代及当时遂昌县的具体民情有莫大关系,自然也与汤显祖其人的性格、思想及政治抱负有直接关系,尤其也不能忽略他在当时社会上的一定的知名度(“一时醇吏声为两浙冠”),而且他政绩斐然(“杏花轻浅松庭闲”、“市上无喧少斗鸡”)。

汤显祖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极度没落的一段历史时期,那时最高统治阶级腐朽无能,官员贪污腐败,赋税徭役沉重,民生多艰,因此当时的社会矛盾日渐加剧;再遇上一些水旱灾害,很多老百姓无以为生,只得被迫做起了盗贼,或者走上集体反抗的道路(农民起义),这样的记载可谓充斥了当时的文献资料,比如距离这件“纵囚”事件比较近的万历年间的事情:“十七年春……正月……丁巳,太湖、宿、松贼刘汝国等作乱……三月……癸亥,云南永昌兵变……”,“十九年春正月,顷甸寇永昌、腾越。二月乙酉,总兵官尤继先败火落赤余众于莽剌川……五月壬午,四川四哨番作乱……是年,畿内蝗,南畿、浙江大水……”(《明史·明神宗本纪》)。总之可谓多事之秋。

然而考虑到当时遂昌县的民情问题,有的人指出:“遂昌乃山僻小县,民风淳厚,民性安土重迁,惯于吃苦耐劳,不敢作奸犯科。即使受生活困迫而偶尔失足犯罪,也为数不多,而且多数是朴直农民。”这种说法基本上是可信的。遂昌县地处今浙江省西南部,多山地,交通不便,耕地也不多,自然经济不会发达,1935-1936年,著名将领粟裕等人就曾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遂昌县境,创建以王村口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尤其中国的农民绝大多数都是安分守己、惯于隐忍的(比如鲁迅先生曾经就以“麻木不仁”批评之),不被逼迫到绝路上绝不会去轻易铤而走险的(当然,封建统治者们的严刑峻法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威慑了普通被统治民众)。因此说,汤显祖“纵囚”的对象在素质上就有了基本保证;当然,他对于囚犯们的生活、思想状况几囚犯家属的普遍心理也都具有一定的了解。

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除了作为汤显祖本人不凡的人格和气度之外,可以说整个大明王朝自立国以来就是非常重视农民问题的,农民基本上就是封建王朝的被统治主体。明太祖朱元璋鉴于种种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教训,一方面对于农民的反抗采取严厉镇压的手段;另一方面,又吸取儒、法两家的思想,主张法律要简单严明,要以德化为本,礼法结合,治狱宽厚。因此,汤显祖作为大明王朝的一名“循吏”,他对待罪犯的态度,理所当然就会受到传统的思想影响。而施行“纵囚”的仁政,正是汤显祖本着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为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而采取的大胆政治举措。追究汤显祖的思想根源,他认为施政者“唯更有以督教、加爱遗民”(《与黄对兹吏部》)才是正道,并希望能够通过改革弊政,以挽救当时封建社会迅速没落的颓势。

此外,还有人指出了汤显祖明显受到了明中叶的“心学”大师、也同时是当时著名政治家的王守仁的影响。汤显祖的老师是罗汝芳,而罗汝芳又是王守仁“心学”的忠实推崇者(《明儒学案》有罗汝芳祥传)。王守仁自己就曾经成功地镇压了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得出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要运用镇压与安抚的两手策略,“惩恶之余宜即为劝善之政”,就是要对老百姓进行劝化;尤其王守仁倡导“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出人的本性是善的,也就是有“良知”的,因此对待本性未泯的为非作歹或反抗者要善于采取“攻心”战术;而“知行合一”就是要后学勇于实践。那么,汤显祖的“纵囚”之举可能就是他对于王守仁“心学”的灵活运用和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甚至在我国现阶段对于青少年罪犯也往往采取“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而“感化”就是“攻心”原理的创造和发展)。

总之,汤显祖的成功也并不是偶然的。

同类推荐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是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文中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光辉思想。想阐述政治思想这一性质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后来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 给教育燃灯

    给教育燃灯

    本书旨在介绍民国教育家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实验及对教育症结的探索,细致再现民国教育思想的美丽景观。书中收录的文章包括:“从智识阶级的剩余来分析现代中国教育”、“教师的自救”、“教育感言”、“今日中国之教育”、“中国现代教育之症结”、“中国学校教育之史的观察”等。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公民学的发展史本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公民学是对公民生活的总结、提炼和概括,是对公民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理想表述和美好设想,起着传承思想、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
  •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现行党和国家的公文法规的规定作为依据,积极体现当前公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效用。本书没有一开篇就介绍各类具体公文的写作与格式要求,而是用比较多的文字讲述了公文的含义、作用以及特点、类型、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阅读了这些文字,学习了这些内容以后,可以理清思路,更新观念,夯实公文写作的基础。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质之后,再进一步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起草格式,写出高质量的公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热门推荐
  • 那冻伤的冬天

    那冻伤的冬天

    《那冻伤的冬天》是一部青春文艺的爱情小说。讲述了五个大学生的生活,感情深厚的他们是铁哥们,彼此说了相互照顾不分离,要一起来一起走,让青春岁月不留下遗憾。可无情的命运却一次次的改写他们各自的命运,一次次让他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五个青年在这坎坷的道路上——究竟会面临怎样的痛苦?当误解越来越深时,爱人,兄弟,亲人之间的反目会如何的残酷?那内心的裂痕能不能弥补?最后留下会是悲伤?仇恨?还是爱?(本小说风格属于青春文艺格调,文笔优雅细腻,生动有趣。小说群为489—516—200,欢迎加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轻狂女将军

    轻狂女将军

    慕千寻,一位将门独“子”。浪荡不羁只是蒙蔽世人的假象,直到有守护的人,家族面临危机时,一人挑起重任,战场上英姿飒爽,官场上成熟稳重,成就一位绝世的女将军。
  • 被霸宠着的偷心少女

    被霸宠着的偷心少女

    在沐亦青身边的两年,姚语得到了金钱与宠爱,但这并不能改变他是个魔鬼的事实。他独占她,控制她,甚至可能还恨着她。两年后,长大的女孩要自由要翱翔,面对此情此景,沐亦青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欲亲手折断她的翅膀。十七岁突遭变故,美艳少女的监护权落到了沐亦青手中,他处心积虑终于在12点的钟声敲过,她吹灭生日蜡烛的下一秒,把她摁到了桌子上……
  • 弼世三国

    弼世三国

    送给那些年伤害过,救赎过我们的游戏
  • 小小大帝

    小小大帝

    人家杨过拜了个师父,从此仗剑江湖,逍遥快活。可我拜了个师父,从此就踏上了不归路。她在现代享清福,我在另一个世界给她卖命,杨过顶多断条胳膊,可我断的是小命。你说同样是人,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为给美女师父报仇,唐小君就此一去不复返。掉入万年坑的他,同时不甘气馁,见人就坑,坑完就跑,多亏这世界大呀,要不然仇人太多,跑都没地儿跑……
  • 机械异种:光之先驱

    机械异种:光之先驱

    2030年,埋没多年的学生秦朗再次被MSD(MechanicalSpecialDefense机械特种防卫)组织唤回,然而这次等待他的确是惊天的阴谋……QQ群号:321670469
  • 新月帝都

    新月帝都

    封建统治两千年,天子之印千年现。大唐皇室李姓后裔,世代以寻找传国玉玺为主。终于,李子夜找到了,但因为没有天子之气驾驭,而穿越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王朝,开启了称霸之路。
  • 天火之战

    天火之战

    一个古老偏僻的学院,一个不解之迷。学院的存在究竟是为了镇压它,还是守护上古神器。夏雨果与捷天究竟谁更胜一筹。为何危难在此时发生。神秘的一行人,究竟什么来历???。。。。。。
  • 行尸走骨

    行尸走骨

    末日来袭,亲情,友情,爱情在瞬间崩塌。是生存还是毁灭。是追寻还是等死。都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