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国演义》让周瑜蒙受了难以洗刷的“不白之冤”,一代名将也几乎成为了嫉贤妒能、心胸狭隘的“代名词”。然而大量的史实告诉我们,周瑜并非我们传统印象当中的样子,他的心胸狭小、不能容人更是一种人为的恶意的假象。《三国演义》刻意“贬低”周瑜,更多的是出于小说艺术的需要。罗贯中承袭了“帝蜀寇魏、尊刘贬曹”的创作思路,诸葛亮作为小说的第一主人公,作者当然会不遗余力地去烘托、渲染。为了突出诸葛亮,罗贯中不仅虚构了许多情节,还巧妙地“移植”了周瑜的功劳。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这才使得孙刘成功联盟共同抗曹;草船借箭,巧借东风,周瑜方能赤壁建功,否则就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了。对周瑜性格上的“恶搞”,也是为了映衬和对比诸葛亮,周瑜气量狭小、意气用事,方能显示诸葛亮的宽宏大量、沉稳老辣;周瑜处心积虑,诸葛亮则从容不迫;周瑜魔高一尺,诸葛亮就道高一丈。可叹!周大都督虽智勇兼备,但在诸葛亮面前,却总是捉襟见肘,生生地沦为了陪衬。
尽管《三国演义》里周瑜的“劣迹”已家喻户晓,但是,小说终究是文学艺术作品,不能等同于历史的真实,对于那个“声誉不佳”的周瑜,我们不妨一笑置之。
周瑜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公元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即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公元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公元208年,曹操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公元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历史上的周瑜风姿英发,心胸广阔。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最后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渐对周瑜进行丑化,直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刘备的关系,周瑜一方面主动割长江南岸地给刘备,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行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刘备的枭雄本色,不愿刘备一天天壮大,因此上书孙权,要求孙权将刘备软禁在京口(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美人计的由来,但其实周瑜本人并未施美人计,孙尚香也是由孙权主动嫁给刘备的),但孙权不愿。在对刘备一方的态度上,周瑜和鲁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进派,而鲁肃则眼光看得更远。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的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老实得笨得出奇的人。
《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大家都说是心胸狭窄的,气量很小,嫉贤妒能。这真是对《三国演义》最大的谬误!
大家看《三国演义》,周瑜与诸葛亮明争暗斗,孔明处处计高一筹,周瑜怀恨在心,必欲除之而后快,有些人就说《三国演义》把周瑜写的是气量狭窄。这是这本书表面上给我们的印象,但我们不能只看到问题的表面,要看到问题的实质!
客观来说,瑜亮之争不是个人之争,是国家之争,是各为其主、代表各自集团的利益之争。个人之争是名利之争,是小人之争,为各自集团之争是代表国家利益之争,是君子之争。瑜亮之争显然是君子之争,是站在各自集团利益的基础之上的斗争,所以显然他们之间的争斗不是为自己,是为各自集团的长治久安而进行的斗争,所以,周瑜欲除诸葛亮,是想为东吴减少一个潜在对手,而不是对诸葛亮之才在自己之上的小人的嫉妒心作祟。
这其中的道理,《三国演义》中都有交代,只是被太多的人无视罢了!改编自《三国演义》的94版电视剧,很好地领会到小说的这些思想,在周瑜死后诸葛亮前去吊孝,之前诸葛亮与赵云之间有一段对话——
子龙:“周瑜去世,荆州少一劲敌,军师当高兴才是!况且那周郎心胸狭窄,几次欲置军师于死地。我听江南来人言,周瑜死前遥望江北,叹乎‘既生瑜何生亮’,可见他对军师之恨,军师又何必伤感?”
诸葛亮:“人言周公谨忌才妒能,非也!否则,当年他也不会叫我兄诸葛瑾劝我归顺东吴。可见周公谨并非忌我之智有胜于他,而是恨我之才不能为东吴所用。周公谨风雅超群,乃一代儒将。今壮志未酬,如星陨落,怎不令天下英雄同悲!”
可见《三国演义》里通过诸葛亮之口,高度评价了周瑜,也解释了他们两人之间的斗争的真谛,这就是站在集团利益基础之上的君子之争。在古代对于人才的争夺是残酷的,诸葛亮这样的大才对于当时的局势能起关键性的作用,这样的人才要是在友方那是大幸,要是对手那就是大麻烦,周瑜先派其兄诸葛瑾劝降不得,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除之!正如诸葛亮所言“周公谨并非忌我之智有胜于他,而是恨我之才不能为东吴所用也”。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诸葛亮的确给东吴带来了很多麻烦,不正说明周瑜的远见吗?
用现在的话说,周瑜是东吴集团里的“鹰派”,与他对应的是鲁肃的“鸽派”。“鹰派”人物的特点就是铁腕政策,通常的表现方式就是军事打击。周瑜欲对诸葛亮动刀也是“鹰派”惯用手法的一种表现。比如,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用反间计通过曹操之手杀掉蔡瑁、张允也是一个实例,除去敌对阵营中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才,这跟欲除诸葛亮是同一个道理。不能说杀掉蔡、张二人是智谋体现,欲杀孔明就是心胸狭窄。
有时候你的对手才是最了解你的人,周瑜深知诸葛亮是狠角色,将来是东吴的大患,这是周瑜想杀诸葛亮的根本原因。他是为东吴的长远大计着想,用“鹰派”的思维和手段去消除心中所患、所虑,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反之诸葛亮对周瑜的了解也很透彻、精准,如上面与子龙的对话。另外诸葛亮在祭奠周瑜的祭文中对周瑜做了高度评价,虽然这里有诸葛亮作秀的成分,但基本上道出了周瑜的平生贡献以及为人、品德。这些感动了所有东吴将士,包括孙权(孙权:“人曰孔明与公瑾不和,今观其祭奠之言,人皆虚言也!”)。周瑜推荐与诸葛亮私交甚笃的鲁肃接替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其他“鹰派”,由此看出,两位英雄相惜,心照不宣。何来有为私欲而除之的私念?
对众口一词的对《三国演义》的误解让人无奈,罗贯中对周瑜处处设有伏笔,只要细心领悟不难看出,我们不能只看到其表面,要站在他们所处的环境、所处的各自集团以及他们的出发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