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1200000021

第21章 批评孩子的方法过度的责骂会让他感到绝望

孩子的心里话

爸爸妈妈,你们不要总是翻“旧账”,之前我犯的错误,你们已经批评过我了。

爸爸妈妈,你们的过度责骂会让我很绝望的。

难道我在你们眼里真的一个优点都没有吗?

孩子犯错是难免的,家长批评也是应该的,可是常见的批评,有的时候就会演变成爸爸妈妈的过度责骂——没事就翻出来上个月的旧账,给孩子扣上一个“不乖”的大帽子。孩子眼泪流得越发的不服气:“以前的错误不是已经惩罚过了嘛!”“我做错了一次,为什么就说我不好!”孩子反驳得理直气壮,家长却认为这是孩子的狡辩。于是,简单的批评教育就扩大为家庭战争,父母越来越失控,说到什么都来气,孩子越来越执拗,坚决不肯低头认错。

下午,艾米抱着小本在家里看《卡由》。两人正开心得手舞足蹈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母子的享受。敲门的是他们的邻居劳拉——她和艾米一样也是一名全职的家庭主妇,不过她有三个孩子,最小的儿子埃里克今年八岁,正在社区的公立小学就读二年级。

艾米一开门就被劳拉刚哭过的样子震住了,泪水已经把她的妆容弄花了,还没等艾米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劳拉就直接开口问道:

“艾米,打扰你们了,看见我们的埃里克了吗?”

“没有啊,我和小本在家,埃里克没有来过。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你怎么哭成这个样子?到底发生了什么?”艾米一脸疑惑地看着劳拉,虽然她不知道劳拉家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但是作为一个母亲,直觉告诉她,埃里克肯定和妈妈劳拉大干了一场。

“埃里克在学校跟同学打架了,下午回来我训了他两句,他却跟我顶嘴。我们越吵越凶,埃里克索性摔门出去了。我本以为他就是在院子里打打球,消消气,但是都一个小时过去了,他还没有回家。我现在到处找他。”

劳拉着急的样子让人看着心疼。

艾米抱起小本:“愿意跟妈妈一起去找找埃里克吗?”

小本点点头。艾米抱起小本就和劳拉出了门,一起在社区里寻找着埃里克。

最终,在距离家十个街区(blog)的社区篮球场,他们找到了正在用篮球发泄自己不满的埃里克。他把篮球狠狠地砸向篮板,眼角还挂着带温度的泪珠。

埃里克是社区妈妈们下午茶时经常讨论的话题,很多妈妈叫他“麻烦制造者”(trouble-maker),也就是所谓的“问题孩子”。他性格刚烈,虽然人小,但是脾气很大,经常和妈妈劳拉吵架。不开心的时候会摔东西,有的时候还会一脚把足球踢穿邻居家窗户的玻璃。这个“麻烦孩子”让邻居们都很头疼,生怕自己家的孩子跟埃里克在一起,一起玩吧,怕一起闯祸,不一起玩吧,怕不小心和埃里克起争执。

每个人家都有窗帘,有的人家会在阳光明媚时打开它透透气,有的人家一年到头也没有几天掀起它——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秘密。社区闲来无事的妈妈们经常面对着劳拉家传出的吵架声和很少撩起的窗帘幻想一番,浮想联翩,一个看似温柔贤惠的妈妈被自己叛逆的孩子气得全身发抖。劳拉拿埃里克一点办法都没有。妈妈们没事八卦起来,有时会嘲笑这个管不住自己孩子的妈妈——住在一个高档的社区,却没有办法把孩子教育得有礼有节。艾米倒是很理解劳拉,因为自己的小本多少也有一点倔强。艾米也经常给自己打预防针,怕她的孩子有一天情绪失控地变成跟妈妈对着干的埃里克。

不知道哪个邻居“多事”,一通电话请来社区的社工前来干预。社工还没来,几位热心的邻里争先恐后地安慰起劳拉来,有的邻居看到这家人下午闹腾成这样,觉得劳拉肯定没什么心情做晚饭了,于是回家多做了一份晚饭给她端来。

艾米拉着小本,绕过热闹的人群,走到埃里克的身旁,拍拍他的肩膀说:“埃里克,今天怎么和妈妈吵架了?是因为学校的事情吗?”艾米抚摸着埃里克的后背,表情里充满了关切。

“嗯。”埃里克点点头。

“然后你就和妈妈吵架了?”埃里克的胳膊擦伤了,艾米一边帮他处理皮外伤,一边继续着他们的对话。

“她说我是一个麻烦制造者,她说我总是给他惹麻烦,她对我很不耐烦。”埃里克没有说一个“妈妈”,一直用“她”来做指代。

“然后你就摔门出去了?你知道嘛,你这样做,妈妈很难过的。”艾米试图让埃里克换一个角度想问题。

“她骂我!她一点都不喜欢我!她还说我上个月我在学校打架的事情,那件事情我已经受过惩罚了,她还说!不停地说!”埃里克才八岁,但是他说话还挺有逻辑的——以前犯过的错误,已经受到了惩罚,就不应该再被妈妈拿出来说。

“不要这样说妈妈,妈妈是爱你的,她也只是一时的生气。”此时,艾米特别理解埃里克。一遍遍地翻旧账,没事就被扣上一个“麻烦制造者”的帽子,对谁来说,都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

小本伸出小手,帮埃里克抹去脸上的泪水。虽然小本还小,但是他很明白埃里克和劳拉阿姨刚才生气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生气”。

“面对埃里克,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我的脾气大,他的脾气更大。”劳拉也很伤心。事情不能听一面,艾米也打算听听劳拉说的另一面。

“他每次都这样,每次都跟我大吵大闹,扯着嗓子嚷嚷。我想教育他,可是他不但不领情,反而冲我大呼小叫。”天下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

美国的社工并不是电视里演的那样不近人情——伸手就把孩子抱走,之后寄来一张起诉母亲的上庭通知单。了解了情况,社工决定先和妈妈劳拉谈谈。

“你批评儿子的时候,是不是很容易情绪过激?”社工问得很尖锐,直奔主题。

“哪一个妈妈听到老师说自己的儿子在学校打架能冷静?”劳拉显然又激动了。

“因错误而受罚(time-out),把孩子带到一边,冷静一会儿,进行惩罚的教育策略,你知道吗?”社工对劳拉的情绪并不关注,他们只关心劳拉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你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个方式吗?这不仅用于适度批评孩子,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方式能防止家长情绪的失控。家长批评孩子是很常见的,但是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不是你想怎样责骂都可以的。”社工摆出教育人的样子,有点像军训时候的政委,高中时候的教务主任。

“孩子之间打闹是很正常的,埃里克动手虽然是他不对,但是也不能给孩子戴上‘麻烦制造者’的帽子,孩子的错误,一项是一项,一码归一码,家长不能随便下任何结论。如果你认为他是一个到处惹祸的孩子,那么下次他再犯错误,他就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你,‘对,我就是个小坏蛋’。孩子的错误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就事论事地教育孩子才是合理的。”社工真的都是受过专业培训的!

“我想,你应该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成年人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带着很激动的口吻和孩子说话,那么,你怎么能期待孩子用非常理智的态度来面对你的责问?如果你觉得自己热血上涌,那么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再跟孩子谈话。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很大程度上缓和你和埃里克的关系。

“无论是给孩子扣个大帽子、错贴一个标签,还是带着激动的情绪教训孩子,这些都属于过度责骂孩子的范畴,是不应该的。这会让孩子感到绝望。

“我们建议你,有时间可以参加针对情绪管理的训练。”社工动真格的,要让劳拉参加情绪管理课程。

当然,埃里克也不是一点责任都没有。社工没有扔下自己的名片、告诉他“有需要给我打电话”就走,而是对他说妈妈劳拉为他付出了很多。亲子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劳拉的情绪容易激动不全是她的问题,埃里克一样有着自己的问题,依然有需要改进的空间——提高自己的自制力。

社工给劳拉和她的丈夫一起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主旨是训练埃里克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埃里克想摔东西就摔,听妈妈责问就闹,不开心了就夺门而出。这些行为对于一个只有八岁的孩子来说,真的算是有点“过分”了——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因为埃里克的爸爸经常出差在外,很少有机会和孩子共享亲子时间,所以埃里克从小就受到妈妈劳拉过多的呵护。久而久之,埃里克养成了“怎么舒服怎么来”的习惯,一旦让他不舒服,他就大爆发,而且每一次的大爆发都很具有破坏性。

走在巴黎时装T台上的模特都会告诉你,如果你想要穿着很端庄、很好看,那你必然穿得不会太舒服。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行为规范、举止端庄,那你必然不能让他高兴怎样就怎样。

这是一枚硬币的正面,那这枚硬币的反面又是什么?

硬币的反面是针对家长的,当孩子出现了负面行为,问责孩子是有限度的,过度的责问会让孩子很绝望,绝望得失去对自己的信心,绝望得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亲子之间的互动是双向的,会绝望的不只是孩子,有时候,绝望的还有曾经充满无限希望的爸爸妈妈。

艾米牵着小本回到家。小本被今天社区里来的各种各样的人吓住了:妈妈们围了一圈儿,孩子们都在周围看着,不一会儿还来了社工。

“劳拉阿姨和埃里克今天都很不开心,对吗?”小本有点害怕地问妈妈。

“是啊,还请来了社工们。”艾米也觉得这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

“就因为他们吵架了?”小本还不能体会到劳拉和埃里克之间的矛盾不是一个“吵架”就能概括的。

“不止是吵架,劳拉阿姨和埃里克都表现得,有点,失控。”艾米想解释得更加清楚一点,但是“失控”这个词是不是也有点抽象?

“妈妈,那你以后批评我的时候,可不可以不要失控?”小本的目光里表达着一种请求,好像在说“埃里克其实是被劳拉阿姨的失控气走的”。

“我答应你,妈妈批评你的时候不会失控的,那你也不可以不理妈妈就走,知道吗?”孩子有怕的,妈妈当然也有。

“嗯,我不会的。”小本摸着妈妈的脸回答说。

“妈妈,失控是不是就是搞得乱七八糟的意思?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小本还在纠结对“失控”的定义。

“失控,也是把心里弄得乱七八糟的!所以我们都要尽量避免失控的发生。”艾米搂着小本,心里祈祷着那种失控的场景千万不要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可有一天,当它真的来敲门的时候,我又应该怎么办?艾米在心里默默地问着自己。

儿童心理第二十课:批评他也是需要技巧的

毫无疑问,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各种突发的问题和尖锐的矛盾。家长逐渐开始抱怨孩子不再愿意跟他们交流,抱怨孩子的奇装异服,抱怨自己在家中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尤其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他们就成了“问题少年”!如果说青春期孩子的寡言少语、奇装异服、叛逆懒散都是孩子的错,那么家长在这份过错中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习惯于将这一切问题的标签都贴在孩子身上。有时,家长会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给他们“贴标签”了。

什么是“问题儿童”?当家长开始把孩子称为“问题儿童”时,便开始表达对目前状况的不满,但是抱怨中又透着某种期望,期望孩子的行为有所转变。从父母说出“问题”开始,他们对孩子就已经有了“判断”,或者干脆为他们贴上了标签。转念一想,家长的抱怨、责骂,甚至无奈,都只因为期待孩子身上的“问题”能有所缓解。这代表着家长的期望和孩子的现状之间存在着差距。而这种被感知到的差距越大,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就越容易走向“冷战”、“热战”的边缘。这时,家长和孩子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到双方之间的问题、争议、不满和各种负面情绪上。在这种负面情绪的作用下,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对彼此的关爱和感激可能会逐渐丧失,抱怨开始占据关系的主导,使得家长和孩子都不愿意迈出主动的一步去修复或维持当下的感情。通常,在面对这些关系危机时,家长可以从三个角度重新思考这些问题。

首先,家长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问题行为”的标签是家长希望中孩子的形象和现实中孩子的行为之间的差距。孩子同样的行为,例如每周收拾一次自己的卧室,对于某些家长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生活习惯问题,而对另一些家长来说,却可能是值得为孩子拥有一定自理能力而感到欣慰的一件事情。所以,重新审视自己对孩子要求和期望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是缓解家长和孩子之间矛盾的第一步。

其次,即使在家长的期望和孩子的行为存在落差的情况下,也要尽力避免将重点倾注在这些负面的问题上,而影响孩子和家长间本有的积极、温暖的关系。也就说,不要将孩子的问题泛化。例如,将“整理房间的问题”泛化到“你是一个不讲卫生的孩子”“你不干净”。这种直接的负面标签行为对亲子关系的影响远远超越了“问题行为”本身的范畴。这时候,家长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维持较为轻松愉悦的亲子关系。欢笑、笑话、共同的活动时间等等,都是在为亲子感情增加筹码,让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固。

再次,家长“折中”的能力在这个时期尤其重要,把自己的期待调整到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同时也让孩子较为轻松地实现家长的要求。例如,同样是收拾房间的问题,如果孩子可以保证一周收拾一次房间,只要做好了这个,其他时候家长保证不会随便进入孩子的房间收拾东西,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折中”选择——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变得更加合理化,孩子也可以通过行动去实现这个简单的要求,所以“问题”也不再成为问题。

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经常是爱之深、责之切,很容易把孩子一个简单的行为习惯“泛化”成一个“品质问题”。无论孩子的行为怎样令你失望,家长都应该把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放在首要的位置。孩子可能还想不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但是家长不能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以脱口而出的伤人话语伤害到可爱的孩子。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创新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创新教育故事全集

    本书以挖掘和激活青少年创新潜能和创新思维为主线,以培育青少年精心挑选了200多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创新故事,每个故事前面配有一则精练的名人名言,后面配有精彩独到的智慧点拨,挖掘故事深层的内涵,揭示创新的内涵和方法。
  • 孕产妇宜吃的食物

    孕产妇宜吃的食物

    本书介绍了孕产妇饮食营养与食物选择的基本知识,详细叙述了妊娠剧吐、妊娠水肿、妊娠缺钙、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等孕妇常见病,以及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产后缺乳、急性乳腺炎、产后自汗盗汗等产妇常见病的680多个食疗验方和菜肴食谱。
  • 做最好的父母:培养好孩子的6大关键

    做最好的父母:培养好孩子的6大关键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做到知行合一却很难。江洁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教子过程中有感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创建了博冠国际家长学校,目前已经成功帮助数千名家长成为优秀的父母。在大量接触各类父母的过程中,她总结出培养好孩子的6大关键:为孩子营造温馨、安全的家庭环境,了解孩子的性格、智能优势,抓住孩子的成长敏感期,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情绪管理,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不断提升自我的教育理念与手段。
  • 从吃奶到吃饭

    从吃奶到吃饭

    本书着重介绍婴幼儿从吃奶到吃饭这一食物与喂养转化的具体内容,尤其详尽阐述4~6个月开始泥糊状食物的第一个食物过渡期,8个月吃“手指样”食物第二个食物过渡期和10~12个月享乐家庭饭菜的第三个食物过渡期的自然发展过程。紧紧围绕0~3岁宝宝应该“吃什么,吃多少,怎样吃”的中心话题,介绍最新的喂养理论与实用知识,涉及到食物的选择以及健康的饮食行为两大方面。内容包括喂养操作要点、喂养指南、常见问题、生理与营养学知识、食谱及家庭制作、营养评价七个部分组成。
  •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十年之中连升十级,并在京师赢得了较好的声望。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语录。
热门推荐
  • 许你一世疏离

    许你一世疏离

    夏听这一生,最在乎的不过是宋卿尘眉目间的忧伤和他的指尖温柔,可是他却为了那个女人竖起了心爱之墙将她狠狠的隔在外。而宋卿尘这一生,最在乎的是席幕恩为他耗尽大好青春甘愿在百米高空之下了结一生。他曾经在阿拉斯加州的雪地里,他曾对她说,你别哭,你一哭我就心疼,你夏听的余生只能是我宋卿尘的!可为什么最后的最后,他却心甘情愿的松开手将她狠狠的从天堂摔倒地狱?童话里,人鱼公主为了爱情心甘变成泡沫,现实生活中,夏听为了宋卿尘甘愿灰飞烟灭。他的怀抱真的很温暖,可惜却是我夏听这一生最珍贵的奢侈品。——夏听。她在我怀里慢慢闭上眼的那一刻,我才知道,这世上有种爱情叫做永失我爱!——宋卿尘。
  • 冷少暗恋,独宠不良女友

    冷少暗恋,独宠不良女友

    从她有意识的那一刻起,他就陪伴在她身边,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充当起照顾她的责任。只是有一天,爱慕他很久的师妹冒了出来向他表白,她横插一脚霸道的宣誓主权:“他是我的!”在她想知道多年前的秘密时,阴谋也随之而来……我不在乎你是什么,我只喜欢你。
  • 回眸一望,是你

    回眸一望,是你

    他,别人眼里的帅哥,在外人眼里是阳光的,可又有谁能明白他的无奈,等到失去是才明白自己爱的人是谁;她,受尽宠爱,可却拥有不了自由,爱上一个人不敢说,总在背后默默的付出,为了爱,最后选择退出。有情人又能终成眷属吗?
  • winner恋上金秦禹

    winner恋上金秦禹

    金秦禹我好想你。金秦禹我数到十了你怎么还不出现。金秦禹你回来吧。
  • 平鲁旅游志

    平鲁旅游志

    本书介绍了中国门神文化之乡,塞上明珠井坪,北固山,乌龙洞,明海湖,南山公园,黑坨山,其他山岳风光,紫塞沧浪,边塞遗韵,文华春秋等景区文化。
  • 龙族之梦回沧澜

    龙族之梦回沧澜

    龙,究竟是什么?我们从来不曾知道,在我们生活的世界,还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生物。它们勇武,它们聪慧,它们残暴,它们淡然。然而,存在难道真的合理么?【本书为龙族的变身同人文,欢迎收藏】
  • 最强家族:校草请看招

    最强家族:校草请看招

    南宫家族,一个强大的家族。所有人从小就要在国外经过培训,现在,传说中的六小姐南宫沫羽即将回来。本想安静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可惜天不随人愿。第一次,她忍了。第二次,她忍了。第三次,好吧忍了。第四次……你当姐不发火你以为姐是病猫?来吧,放出你的大招。不过……你得要先接住我的!
  • 只能忘记你

    只能忘记你

    “我喜欢你。”这是寒以君第一次对女生告白。也正是因为这一句告白,让她和他成为了恋人。可是,最后的最后,寒以君的背叛,让她的心渐渐冷却。寒以君想挽回她,可是迎来的却是冰冷无情的一句话:抱歉,我的心已死。
  • 月如霜曲断肠

    月如霜曲断肠

    弄玉箫,与谁听,相思难遣,望断红尘路。三年前的荒原雪湮没了最初的爱情和最后的背叛,萧飞为救姐姐萧落和心上人杜若葬身荒原,萧落痛失至亲,加之爱侣背叛,负气出走,避世隐居于柳湖畔的听月水榭。心未死,犹可闻。萧落终受杜若之邀重返璇玑阁,却发现杜若即将嫁作他人妇,她又该怎样面对昔日的恋人秦焜和接踵而至的阴谋……千年前覆灭的天虞教重现江湖,上古失落的传说将众人的命运缠绕成线。当灵魂错置之时,轮回静灭之后,你可还记得,这一切是一唱惊天的阴谋,还是一个无尽的期许?原来,我们都逃不过宿命的安排。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