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1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为什么美国能培育出乔布斯?

为什么美国能培育出乔布斯?

这是最近几年国内经常议论的话题。尤其是2011年乔布斯去世之后,大家在缅怀之余,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

按照著名的史学家、文学评论家法国人丹纳的理论,一个天才的诞生绝不是孤立的现象,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奇迹、从别个星球上来的陨石”,在莎士比亚周围,会发现十余个优秀的剧作家。而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看,一个天才本身还包含在一个更广大的总体之内,正是他所身处的社会的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培育了他。

丹纳说:“在传到我们耳边来的响亮的声音之下,还能辨别出普通大众的复杂而无穷无尽的歌声,像一大片低沉的嗡嗡声一样,在艺术家四周齐声合唱。只因为有了这一片和声,艺术家才成其为伟大。”

美国孩子快乐、自信、阳光,与中国孩子相比,似乎在创造力和想象力上更胜一筹。按照丹纳的理论和思路,正是美国的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培育了乔布斯以及像乔布斯那样的孩子。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形成与塑造最重要的是在儿童时期。也许我们应该深入这块土壤,看看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是如何进行早期教育的,看看美国孩子的家长、学校和社区是如何参与他(她)们的早期教育的。

这本书,就是以这样的视角进行撰写的。

2009年的金秋,刚从国内一所知名师范大学毕业的我申请到了美国麻萨诸塞州波士顿市的一所学校,继续攻读心理学硕士。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文化和美国家庭的儿童教育,我通过学校的资助计划找到了怀特一家(the White)——我的寄宿家庭。从来到美国的第一天起,我就是这个家“最大的女儿”了。

两年多中,我一边在美国学习最前沿的儿童早期教育的理论和经验;一边零距离地观察着美国的中产家庭是如何进行早期儿童教育的。整整两年的学习生活中,我记录下了那些感动过我的瞬间和引发我思考的细节,再附上自己在美国学习的心得体会、美国教育学家们的观点和分析,写成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我给这一本笔记取了一个很戏谑的名字——“保姆日记(A Baby-Sitter Journal)”。本书正来源于我笔记中的精华。

如果可以从我所关注的儿童早期教育的角度找寻开篇问题——为什么美国能培育出乔布斯——的答案,我想怀特一家的育儿故事给了我最简单、最直接的答案:

美国的儿童早期教育更加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个性,而不是时时刻刻地在比较自己的孩子和邻居家、同事家的孩子有什么不足;

美国的儿童早期教育更加看重父母在亲子交互的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不是全家齐上阵、“六一式”的宠爱;

美国的儿童早期教育更加以家庭、幼儿园、社区等多个生活重点为中心,而不是单纯地注重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些什么。

当然,乔布斯在美国同样是一个神话,同样是许多孩子心目中的偶像。还是个孩子的乔布斯就显得非常与众不同,他的父母也是如此的“标新立异”——不去强求辍学的他重新回到课堂完成那些他根本没有兴趣的课程,而是鼓励他在车库里自己动手创新。

美国的家长很习惯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父母会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偶像;会告诉孩子每天刷牙的时候,对着镜子微笑,并且带着这样的微笑开始一天的生活;会在给孩子自由和空间的同时,告诉他们还要承担责任和压力;会很认真地对孩子说“你已经很棒了,不需要再过多地表现自己”;会专门制作一个陈列柜,用来展示孩子所有的手工作品,无论这些作品看起来有多么粗糙;会主动出击,整合和利用孩子身边的教育资源,比如定期联络幼儿园、参加专业咨询以及社区活动……

这些都是我从怀特一家那里“偷师”来的育儿秘籍——是我从美国研究生课堂以外看到的、最为真实的美国家庭教育。之所以美国的家长会有如此先进的育儿理念,不仅因为美国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发源地以及科研中心——世界各地的学生对此趋之若鹜,更重要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在民众中、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传播。我想,这些或多或少回答了开篇的那个疑问。因为这里有这样一种土壤,滋养着每一个孩子的不同:

优秀的父母之所以优秀,并不在于他们的肤色是白色还是黄色,也不在于他们是否真的深入研究过育儿理论和系统接受过育儿培训;优秀的家长是真正对孩子抱有无私而宽广的爱的人,也是对自己选择更多责任和自律的人。有了这个基础,他们就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去为孩子营造一个利于生长的环境,竭尽所能地“自我修行”,以跟进孩子的成长需求。这样的家长不一定要出身名门,不一定要具备很高的文化素养,但是一定需要一种爱——这种单纯的、自然的爱是最根本的驱动力,它会推动家长朝着最适合孩子的方向去塑造孩子。

这个塑造孩子的过程,同样也塑造了父母,他们开放、民主,欣赏和包容自己孩子的个性,同时也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不会没有底线地溺爱孩子。他们自己会研究更好、更合适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去辅助自己那份单纯的爱,使这份爱的能量更为强大。如果你也认为“爱是一种艺术”、“爱孩子是一种艺术”,那么如何修炼成为“艺术大师”,就是这本书愿意抛砖引玉帮助您完成的。

三岁到六岁——这个被教育学界、心理学界誉为“黄金发展期”的时间——是儿童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强调的也是学前阶段对孩子的意义。三岁,是孩子身体、智力、交往能力等全方位成长的一年。在这一年,大部分孩子要开始上幼儿园。这一重大的生活事件也是对孩子生活的巨大改变。孩子的性格特点、处世风格、行为习惯等的形成都取决于这一时期的教育。如何了解自己的孩子?如何建立稳固的亲子依恋关系?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如何约束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如何帮助孩子树立面对生活的信心?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其发展的环境?这些问题,不分国界、不分肤色,是美国妈妈最关心的,也是中国妈妈最在意、最渴望获得借鉴的。为了更好地探讨更加合适的、更加具有普遍意义的育儿方案,我邀请到了自己大学的同窗晏妮——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的博士——一起完成本书的创作。

本书讲述了怀特一家的有趣的育儿故事,以他们的儿子小本(Ben)的成长经历为素材,描述了26个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结合美国的儿童早教思想给出了科学的解释和可行的建议。这本书让你和我们一起分享美国中产家庭的育儿经验,让你的早教不走弯路,让你学会“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来爱孩子”。

人物介绍

在开始这段奇妙的亲子互动旅行之前,让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我的寄宿家庭——怀特一家。怀特一家是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②2:爸爸杰森是一家之主,他是当地一个基金公司的投资伙伴,每天朝九晚五地工作,相对较高的家庭收入让妈妈艾米在有了儿子小本之后,彻底转行成了一名家庭主妇。艾米曾经是一个知名的对冲基公司的高管,有条不紊地管理过一个65人的团队。

他们的儿子小本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美国孩子,白白的皮肤,金黄色的、软软的头发,海蓝色的眼睛配着深棕色的睫毛,脸上点点的小雀斑,活脱脱一个国内商场里洋娃娃的样子。他喜欢穿格子衬衫、牛仔裤、粘扣的运动鞋。他喜欢吃香草味道的冰激凌、番茄沙司配炸薯条,还有美国超市里随处可见的牛肉棒。小本的生活规律而稳定,喜欢睡前听故事,但是一定要爸爸来讲。妈妈艾米每天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小本展开的:早上送小本去社区的幼儿园(preschool),中午再接回家来。比起国内三岁开始上全天幼儿园的孩子,只去半天幼儿园的小本有更多和父母相处和自由支配的时间。

做一个好的家长并不难,最重要的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理解孩子的长成。小本和小时候的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他去幼儿园的时候也会哭,他偶尔也会撒谎,他也会忍不住偷吃厨房柜子里的M&M豆(一种巧克力糖)。这些小时候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事情小本也都没有躲过去。孩子并不因为肤色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的是小本的爸爸妈妈是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的。

爱孩子,要用他喜欢的方式。让我们一起从认识真正的他开始(为方便起见,本书中使用“他”指代“他/她”)。

同类推荐
  • 妈妈和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和女儿的悄悄话

    一起快乐,一起成长。女儿是妈妈生命的延续,母女间的对话好像变得不一样了。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女儿天天成长,妈妈与女儿的互动似乎也不断地在发生变化,突然有一天,妈妈发现,女儿不再是贴心小宝贝了,女儿越来越前卫。女儿是妈妈贴心的小宝贝,这话应该不会错的,但时代的改变,社会的信息来得太多,女儿的生活方式远远出乎妈妈成长时的经历,乐观、成功、开朗、时髦的妈妈也必须跟着越来越摩登时髦才是啊!辣妈咪,才不会让女儿逃之夭夭,离得越来越远! 本书讲述了一个麻辣妈咪的教女经历!
  • 育儿指南

    育儿指南

    本书是儿童家庭教育的必备书,指导父母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了解孩子身体及心理素质状况,促进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针对性地对孩子实施各类教育训练,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本书集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于一身,角度新颖,通俗易懂,易于操作。本书按宝宝的不同成长阶段,分别讲解了0~1个月、1~3个月、4~6个月、7~9个月、10~12个月宝宝的发育状况、生活护理、日常喂养、体格锻炼、早期教育、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等知识。
  • 通往哈佛的家庭教育传奇:门萨女孩张安琪成长之路

    通往哈佛的家庭教育传奇:门萨女孩张安琪成长之路

    “门萨女神”、“全能型学霸”,光鲜的外表之下,安琪不过是一个普通女孩。在农村疯跑,在城镇长大,父母也只是普通高中教师。直升落榜,竞赛失利,却屡仆屡起,愈挫愈勇。清晰明确的人生规划背后,也有迷茫和失落。
  •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从多侧面围绕一个大主题进行阐释。前两章拨开乌云见月明,让我们了解到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最后两章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在领略大师经典教育理念的同时,能及时规避教育中存在的错误;中间几章,则详细介绍了成功教育的九个方面,让家长从多个角度培养自己的孩子:学会生存的技能,拥有乐观的心态、负责的勇气、学习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及投资理财的意识等,不一而足。
  • 孩子不自立父母怎么办: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50个对策

    孩子不自立父母怎么办: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50个对策

    现在许多孩子不能自立,其责任更多在于父母,因为父母过于娇惯孩子。不自立的孩子无法面对社会的纷繁芜杂,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所以,从现在开始打破为孩子建立的“安全圈”,开始培养孩子多方面自立的能力。本书列举了50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让孩子成长为独立自强、身心健康的人。
热门推荐
  • 易先生是邻居

    易先生是邻居

    是老天垂怜我,让我与你相见,还成为了邻居。易烊千玺,你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我配不上你。我会努力,总有一天,我会来再次找你。
  • 妖孽王爷的极品公主妃

    妖孽王爷的极品公主妃

    她天生就是雇佣兵,不属于任何组织,一切的一切由她的心情而定不管好人坏人。她帝夏唯一的五公主,生来就是弱不禁风。再次睁眼打渣男撕破伪姐妹的美人皮。伤我者辱我者,死。剧情一:某妖孽一脸正经并带警告的说“小舞,你是我唯一的王妃敢嫁人试试”某公主非常欠扁的说到“这位帅哥虽说你是有着妖孽的脸蛋,但本公主绝非色女,你可以放一百个心。”某公主心里嘀咕,你千万别放一百个心,因为你脸蛋在引诱我……二;商玥国太子对某公主说“帝幽舞,本太子许你正妃之位,嫁我如何”某女低头玩弄着指甲突然来了句让人吐血的话“正妃值几个钱,本宫没兴趣”说完伸了个懒腰,翻身消失在墙头…看无良女主如何魅尽天下。。。。
  • 悄然尔致

    悄然尔致

    他说,我们分手吧。她点头应允。他问,你会恨我吗?她说,在你们的爱情里,我才是那个第三者。
  • 网游之巅峰一梦

    网游之巅峰一梦

    这是一场梦吗?那这场梦又真的改变过自己了吗?我曾在失忆之际在网游之中叱咤风云,等我醒来后却发现……ps:本书没有逆天金手指,作者只想写一篇单纯的网游故事。
  • 星途梦

    星途梦

    少年星清意外或者苍龙传承是好是坏?神秘的父母到底在何方?龙王降世,与九天战
  • 商务英语实用大全

    商务英语实用大全

    《商务英语实用大全》专为正要踏入职场和努力在职场打拼的读者设计,从商务口语篇和商务写作篇两大方面入手,既能够帮助读者提升口语方面的交际能力,又能增加书面的业务知识。
  • 邪王独宠:毒医逆妃

    邪王独宠:毒医逆妃

    齐雨,军校二年的小军医,积极有意义的事情还没做够呢,居然首次参加任务就挂了!魂穿异世,变成了老公不疼、小妾加害的齐王妃,拒人千里的废材王爷一心想休她出府,恃宠而骄的王府小妾步步紧逼,她齐雨可咽不下这口气!王爷想休她?没门!小妾要害她?找死!学艺不精又怎样,随手拈来的一些小毒物也足够让王府里藐视她的那些人吃尽苦头了!当王府鸡飞狗跳,她得意地朝他甩下休书:“楚逸暄,你被休了!”楚逸暄眉眼清淡,神情冰冷:“王妃,你又顽皮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上古部落

    上古部落

    神,不可一世,早早灭亡。人,脆弱无比,不可摧毁。称霸大陆的神明一点点陨落,为了谋求生存和昔日的地位他们不择手段。创世神弟子楚寻为了保护师父而与强大的神明激烈对抗,可是在他解决一个又一个阴谋,杀掉一个又一个强敌时,却发现更大的阴谋潜藏在背后。神,到底是阴谋的执棋者,还是变革的牺牲者......
  • 都市妄想曲

    都市妄想曲

    一群步入的年轻人,不同的性格,很多的矛盾,却又聚在了一起,一个人的失踪,一个谎言的开始,接连的谎言验证了真爱的存在,最后又何去何求.......
  • 不消失的空间

    不消失的空间

    天界、人界、地界。主人公却进入了人界与地界之间的空间。这里彰显着无忧无虑、其乐融融、和睦相处的情景。就在他疑惑的时候,一个组织选中了他并邀请加入守护《太平空间》的队伍之中。他所经历的友情,趣事,险事,战斗一一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