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8100000004

第4章 代魏称帝

曹爽死后,曹魏的统治在形式上又维持了十六七年。这是因为,曹氏已统治了几十年,朝里朝外忠于曹魏的势力还相当强大。在司马懿与曹爽的斗争中,司马懿也是尽量抓曹爽的缺点,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受明帝托孤的元老忠臣。所以,在当时有些忠于曹氏的人也是多站在司马氏一边的。在他们眼中,看到的是曹爽的缺点和司马懿的忠贞。而司马氏要想取代曹魏政权,还必须在整个统治阶级人心中培养出自己的威望,并对那些曹魏的忠臣进行一次次的清扫。

司马懿死后,他的长子司马师接替了他的职位,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代司马懿主政,不久,进位为大将军。嘉平六年,司马师杀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李丰在中书两年,魏少帝常常召见他。司马师问李丰皇帝同他说了些什么,李丰不以实告。于是司马师怒,以刀镮打杀李丰。杀夏侯玄则是因为他与曹爽是姑表兄弟,张缉则是魏少帝皇后的父亲。三人都与曹魏的关系密切。同年,司马师逼皇太后废了魏少帝,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曹髦是曹丕的孙子,东海王霖的儿子,当时只有14岁,改元正元,即公元54年。正元二年,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于寿春起兵,共讨司马师。不久,两人战败,毋丘俭被杀,夷三族;文钦则南奔,降吴。平毋丘俭后不久,司马师在许都病死。

司马师死后,司马昭代为大将军,录尚书事。甘露二年即公元57年,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司马昭挟持皇帝曹髦东征,围寿春,寿春破,诸葛诞被杀。自此,忠于曹魏的内外势力大体被司马氏剪除干净。不仅满朝大臣大都是拥护司马氏的人,连宫内近臣和宫中卫士也多半成了司马氏的心腹,曹魏大势将去。

曹髦做了六年的傀儡皇帝,终于忍不下去了,于是在甘露五年四月的一天,曹髦决定与司马昭做最后一拼。他对近臣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尚书王经听后,赶忙劝道:“今权在其门,为日久矣,朝廷四方皆为之致死,不顾逆顺之理,非一日也。且宿卫空阙、兵甲寡弱,陛下何所资用?而一旦如此,无乃欲除疾而更深之邪!祸殆不测,宜见重详。”曹髦也是年轻气盛,从怀里取出讨伐诏书扔在地上说:“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耶。”随后曹髦入宫将自己的决定禀告皇太后,可王沈与王业也是司马昭的人,他们赶忙跑去告诉司马昭,要他早作准备。曹髦禀告皇太后后,拔剑登车,率领殿中宿卫,宫中奴隶数百人,鼓噪而出。曹髦先遇着了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司马亻由的兵士看见是皇帝,不敢犯驾,一哄而散。很快,曹髦又遇到贾充,贾充是司马氏的死党,他的部众看见是皇帝,也想跑。这时候,有个叫成济的人问贾充:“事急矣,当云何?”贾充听后说,“司马公畜养汝等,正为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成济听贾充这么说,赶上去一枪,就把曹髦刺死在了车上。

消息很快传到司马昭那里。司马昭听说成济杀了皇帝,连忙赶到朝堂上,召集大臣们商量。司马昭问老臣陈泰:“您说,现在叫我怎么办好呢?”

陈泰回答说:“惟有斩了贾充的头,才能多少向天下交代啊。”

司马昭当然不会同意杀贾充,就又问陈泰:“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啊?”陈泰正色说:“只有比这更重的办法,没有再轻的了。”司马昭一听,就不吱声了。

起初,司马昭想不了了之,他用太后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给曹髦加上许多罪状,将其废作平民,企图把曹髦被杀的事轻轻掩盖过去。可群臣依旧议论纷纷,责问司马昭为什么不惩办凶手。司马昭没法,就把罪责全推给了成济,将成济定了一个大逆不道的罪,满门抄斩了。

司马昭立了曹操的孙子,燕王宇的儿子,15岁的曹奂为帝,就是魏元帝,改元景元即公元60年。从此,司马氏改朝换代所缺少的,就剩下对外立威了,于是灭蜀与灭吴也就自动提到日程之上。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令邓艾、钟会、诸葛绪率三路大军进攻蜀国。蜀将姜维率兵退至剑阁。邓艾在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想和诸葛绪联合起来,直取成都,诸葛绪不同意,便与钟会的军队汇合。钟会有谋反之意,乘机密告诸葛绪畏惧不前,将他押回洛阳治罪,把他的军队归于自己指挥之下,然后向姜维发起进攻。

剑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姜维凭险据守,钟会久攻不下,无计可施。这时,邓艾向他提出建议:“我们应该避开剑阁,偷越阴平小道,直攻涪城(今四川绵阳东),冲入蜀国的心腹。”钟会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邓艾率军偷越阴乎。他们在荒无人烟的山区行走七百多里,一路上披荆斩棘,遇水架桥,遇山凿山,非常艰苦。一次,他们攀上一座高山,看到的却是悬崖峭壁,根本没有下山的路。邓艾观察了一番,便用数层毛毯把自己裹起来,翻滚而下。将士们见状,非常感动,便不顾生命危险,攀着树木,沿着悬崖峭壁,从山上下来。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通过了阴平。

偷越阴平后,邓艾率军直奔江油(四川江油县)。江油守将马邈开城投降。邓艾接着攻下涪城,进军成都,蜀国朝野一片混乱,懦弱无能的蜀后主刘禅决定投降。他一面派太仆蒋显带着诏书,命姜维就近向钟会投降;一面派尚书郎李虎,把全国户籍档案,送给邓艾。这时蜀国有户口二十八万,人口九十四万,武装部队十万二千,政府官吏四万。

邓艾占领成都后,自恃功高,专断独行,上书司马昭要乘胜攻吴。对邓艾的自作主张,司马昭很不高兴,他让监军卫瓘转告邓艾“任何事情都应该先行呈报,不可擅作主张,想到就做。”邓艾仍不罢休,继续上书请战,这样一来,司马昭便猜疑他有不忠之心。

钟会嫉妒邓艾的功劳,便借机告邓艾要谋反。司马昭下令逮捕邓艾,押回洛阳。邓艾虽然骄傲专横,其实并无谋反之意。在他被捕时,仰天而叹:“我邓艾是个忠臣,想不到竟落得如此下场。”邓艾成为囚犯后,钟会没有了后顾之忧,野心暴露出来。他认为自己功高盖世,又有一些勇猛的将士,谋反必能成功,于是,与姜维密议起兵。景元五年(公元264年)正月十六日,钟会召集全体高级将领,宣称:“接到郭太后遗诏,命钟会起兵废黜司马昭。”不料部下不肯作乱,反将钟会、姜维杀死。邓艾手下的将士见钟会谋反被杀,立即追赶邓艾的囚车,准备把邓艾接返成都。卫瑾得到消息,因为自己曾和钟会一起谋害邓艾,害怕邓艾返回成都向他报复。于是,派护军田续等连夜追击邓艾。在绵竹西郊将邓艾、邓忠父子杀死。

灭了蜀国,又除掉了颇有野心的钟会之流,司马氏集团的势力更加强大,威望也进一步提高。以曹奂为首的曹氏势力更加孤单,已经不可能造成多少威胁。于是,争取知识分子的头面人物,那些所谓的名士,便成为司马昭的一件大事。

名士们一向依附于曹氏,反对司马氏集团。自从司马氏集团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后,许多名士仍然采取一种不合作态度,他们由于怕遭杀身之祸,不敢直接反抗。于是,轻蔑礼法、纵酒放达、玩世不恭,企图逃避现实斗争。被称为“竹林七贤”的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刘伶、阮咸、向秀即为其代表。在司马昭的分化瓦解和威胁利诱之下,七贤中的阮籍、山涛、向秀等人投靠了司马昭,只有嵇康因与曹魏的宗室联姻,不肯屈从于他。

阮籍在司马懿父子执政期间,做过从事中郎、散骑常侍等官,表面上与司马氏集团的关系还不错。但实际上,他对司马氏的专权不满,又不敢公开反对,只好不声不响,有时借酒浇愁,发泄自己的愤懑。一次,司马昭派人到阮籍的家中说亲,让阮籍的女儿嫁给他儿子司马炎,阮籍不同意,却不敢说,于是,喝得酩酊大醉,一连六十多天不省人事,那个来说亲的人只好回去交差作罢。但这种办法却不能永远使用。景元二年(公元261年),曹奂再次封司马昭为晋公、相国,司马昭不接受,于是其亲信纷纷劝进,他们找阮籍写劝进表,阮籍不能再用老办法了,只好写了一道,这反映了他政治上的软弱。因他没有公开反对司马氏集团,所以未遭杀身之祸。

山涛在两种势力之间移动,把官位看得比较重。司马昭投其所好,景元二年(公元261年)任命他为吏部郎。晋时继续做官,保全禄位以终。

只有嵇康公开反对司马氏的专权。嵇康因与魏国宗室谯王曹林的女儿结婚,成为曹家的女婿,对司马氏集团的专权极为不满。对司马氏集团的官员表现出极端的轻蔑。一次,司马昭集团的官员钟会,听说嵇康文才出众,前去拜访。当他骑着肥马赶到嵇康家中时,看见嵇康正在打铁。他装出一副高贵的样子,等着稽康前去迎接。不想,嵇康只是低头打铁,连瞧都不瞧他。钟会非常恼火,正打算走,稽康忽然开口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愤愤地回答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从此,对嵇康怀恨在心。他还向司马昭进谗言:“嵇康好比一条卧龙,千万不能放过他。”

他们寻找一切机会对付嵇康。景元二年(公元261年)山涛被任命为吏部郎,他举荐嵇康代替自己的职务,结果被嵇康拒绝,而且写了一篇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文中说:“人伦有礼,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必不堪者七”是表示蔑视虚伪礼教,“甚不可者二”更是公然对抗朝廷法制。所谓“每非汤武而薄周孔”正是揭穿司马氏争夺政权的阴谋。司马昭知道此事后,起了除掉嵇康的念头,于是,由钟会出面,诬告:“嵇康曾经打算帮助毋丘俭谋反,而且言论放荡、败坏名教。”司马昭遂将嵇康押到洛阳东市刑场斩首。反对司马氏集团的名士也不存在了。

司马昭在平蜀和争取了名士的支持后,篡位的条件已经成熟,便于景元五年(公元264年)三月,以皇帝名义给自己进爵为晋王。当了晋王以后,自然就要立世子,也就是法定的王位继承人。按照常规,应当立长子司马炎,但司马昭却特别喜欢次子司马攸。司马攸为人孝顺,多才多艺,平易近人,名望超过司马炎。因而,司马昭想立他为太子,并且经常公开地对大臣说:“我死之后,大业应当归于攸。”司马炎当然不愿意。这位长子有一副奇特的相貌,头发长得拖到地上,两手垂下来可以过膝。有些人相信他这副相貌,认为必是大福大贵,便有意投靠他,帮他出谋划策,留心政事得失,商议好对策,以便司马昭问到时,能够对答如流。他们当然竭力反对立司马攸。于是山涛说:“废长立少,违背礼制,是不吉利的。”贾充说:“中抚军(司马炎)有为人君的品德,不可改立他人。”何曾、裴秀说:“中抚军众望所归,又有天生异相,不是当人臣的样子。”太尉王祥说:“前代立少子,造成国家混乱。”听了这些劝谏后,司马昭决定还是立司马炎为世子。

司马昭为了尽快代魏称帝,又让魏帝给予特殊待遇,他的王妃称后,世子则称为太子,和皇帝的待遇一样。就在他积极筹措篡位之际,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八月,忽然中风,病情迅速恶化。不久,便一命呜呼了,终于没过上皇帝瘾。司马昭死后,司马炎继为相国、晋王。贾充等人劝他仿效曹丕,代魏称帝。

这年十二月,经过精心准备之后,司马炎仿效曹丕代汉的故事,接受了魏帝曹奂的禅让,封曹奂为陈留王,改国号为晋,魏国遂亡。

曹奂退位时,年仅20岁,司马炎对他还算宽大,使他安度天年,一直在到56岁,即西晋大安元年(公元302年)才寿终正寝。追谥为元皇帝。

魏国就这样灭亡了,曹氏父子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在一片吹呼声中拱手让给了司马氏。也许是历史开了一个玩笑,曹魏以“禅让”开国,又以“禅让”亡国。曹氏父子的努力没有使其家族千世万世而为君,却为司马氏的短暂统一铺平了道路。

早在公元264年,司马昭兵发三路攻蜀捷报频传的时候,司马昭就已经加紧了废魏自立的准备工作。这一年的十月,他担任相国职务并晋位为晋公,并接受“九锡”。次年,也就是公元264年的7月,司马昭胁迫魏帝晋升自己为晋王,与此同时命令党羽贾充、裴秀等分别主持制定礼仪、法律和官制,并在封国之内开始设置百官,王室子孙爵命皆如帝者之仪,一个新的王朝已经有了雏形,司马氏代魏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但司马昭并没能成为皇帝,他于咸熙二年,即公元265年8月突然病死。司马昭去世后,改朝换代的工作自然就落到了司马昭长子司马炎身上。司马炎,字安世,尽管司马炎在司马昭的诸子中处于嫡长子的地位,但他的世子权力却并不是轻易得来的。司马昭在诸子中更为喜爱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次子司马攸。司马昭最初是打算把王位传给司马攸的。他将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为子,表示天下是司马师打下来的,将来的王位当归司马攸。所以司马炎开始所处的地位并不乐观。司马炎为了能取得继承权,他极力拉拢、巴结司马昭身边的要臣,通过他们为自己说好话。也许当时的司马昭也有了私心,终于在他死前三个月正式确立司马炎为世子。在此之前,司马炎曾在曹魏政府中担任过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中护军、假节、中抚军等职务,初封爵为北平亭侯,后改封为新乡侯。在取得世子名位的同时,魏帝又授予他抚军大将军、开府、副贰相国等职。在司马昭去世后,他继为相国和晋王,总揽全国军政大权。

几个月后,司马炎示意家臣逼魏元帝退位,由他称帝,国号为晋,改元泰始,西晋王朝建立。退位的魏帝被司马炎封为陈留王,从洛阳徙至邺城,时年司马炎30岁。魏王朝从曹丕称帝,到魏元帝退位,历时45年,只传了四代,便这样完结了。

同类推荐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1)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名人传

    名人传

    世界上优秀的传记作家有不少,但像罗曼·罗兰这样优秀的乃至伟大的作家写传记的,在我看来恐怕只有一个茨威格可以与之相媲美。罗曼·罗兰是写小说的,茨威格也是写小说的,传记差不多只能算是他们的副业。而罗曼·罗兰的传记,也没有茨威格的传记规模宏大。
  • 大明名相徐阶传

    大明名相徐阶传

    他历仕嘉靖隆庆两朝,死后毁誉参半;他是张居正的恩师,张居正却对他诸多不满;他对海瑞有大恩,却几被海瑞家毁人亡;他是严嵩的对头,却手下留情严嵩终老;他砍了严世蕃,却引来世人无数诟病;他知人善任,却被高拱逼出内阁;他情深意笃,青丝白发一生相随;他生于斯葬于斯,充满宿命轮回。他就是大明名相徐阶。历史的尘埃湮没不了他的光辉,一生的是非功过任凭他人评说。本书是第一部翔实记录徐阶生平的人物传记,第一部全景展示大明历史的扛鼎之作!
  •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帝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留侯世家》:“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很明确,“帝师”是指皇帝的老师。本书从记叙帝师生平事迹入手,再现了帝王之师对历代帝王的教育、指导和辅佐,同时揭示了帝师以其亦师亦臣的特殊身份,对帝王决策的各种正面、负面影响之谜。展现给读者一幅亦真亦幻的历史画卷,道出一些亘古不变的历史发展规律。
  •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册)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册)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热门推荐
  • 《绝色毒妃:嫡出九小姐》

    《绝色毒妃:嫡出九小姐》

    洛氏企业的大小姐,医术无人能及,结果睡了一觉穿越了!!!尼玛,穿越别那么狗血,指天怒骂:“贼老天,你针对我!!!我不会让你好看的!!!”结果发现更狗血的是,她竟然穿到了雾鸣国第一废柴加花痴加丑女身上了!!!废柴?你见过八系全修的废柴?丑女?洗尽铅华,素雅的脸上说不出的倾城之姿!!!渣男王爷要退婚,退!!!起码也是我提出来,让你退到吐血三升!!!姨娘庶姐耍阴谋,看我怎样让你自食恶果!!!当废柴逆袭,冷傲如她,看她怎样素手戏天下!!!
  • 玄荒龙帝

    玄荒龙帝

    你说我体内蜷缩着一条不够丁丁大的蚯蚓?不对,那是龙!
  • 大战神之英雄有梦

    大战神之英雄有梦

    离开那个世界的时候,邢阳带着无限的愤怒和实现不了的愿望,当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时,他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他发誓他一定要站在这个世界的顶端。
  • TFBOYS之唯有玺欢你

    TFBOYS之唯有玺欢你

    “啊!北京的飞机场真大呀!咳咳…………就是空气不太好。”下了飞机的夏芊汐感叹到。拿好了行李夏芊汐出了飞机场。。。千玺,源源,小凯,再见,两年后的今天我们还会见面的
  • 魔轮传说

    魔轮传说

    一缕神秘的火苗,牵动一世又一世的轮回……红颜香消玉殒,他一怒成魔……仗剑屠尽天下又何妨……血海宿仇,魔轮争议,让他举世皆敌……暗流涌动,实力为尊的朔元大陆,且看孤昂打出个朗朗乾坤。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超级都市王

    超级都市王

    一个覆盖全宇宙的超级游戏世界,在全宇宙抽取加入该游戏的灵魂,游戏规定每一个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只抽取三名参与者。游戏中所获得的能力将于肉身共享。没有人知道这个名叫《混沌》的游戏到底是怎么运行的,它的存在找不出任何痕迹。张浩然,一个普通的学生,被选中了。于是,超级都市王诞生了!
  • 刁蛮狐狸为爱变身

    刁蛮狐狸为爱变身

    他,黝黑的发丝,夜星般的眼眸。曾向她许诺,“我凌安夏前生负了你,今世绝不会再离开你半步。”字字珠玑,扣于心上。他,紫红色的短发,狭长的眉眼,对于她不惜以命来护。“我愿用我的性命护你周全,哪怕...哪怕,我明知...你爱的,不是我。”而她,一只千年的小白狐,为了报恩幻成人来到人类世界。为了复仇,堕化成魔。随着一件又一件的真相的出现,小白狐一步步又如何为爱复仇?
  • 机械的魔法师

    机械的魔法师

    这是一个科学与魔法共存的文明,名为“奥斯雅格文明”。奥斯雅格文明存在于“多维利亚大陆”,这个大陆充满了杀伐与战争,强大的魔兽、杀戮的种族,在这个大陆不断地斗争着。人族在这个大陆上一直是被猎杀者。但所有种族都没有料到的是,弱小的人族依靠科学与魔法的力量,逐渐拥有压倒性地力量,成为了大陆的霸主,并且在大陆之上建立起两大国家——“科技”的零械王国与“魔法”的龙泽帝国。
  • 学校小保安

    学校小保安

    主人公如何得到了发力,如何收妹子的,如何打败眼前的敌人的,如何站到世界顶峰的!!!!!请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