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5100000059

第59章 临终遗言

圣历元年(698)迎回庐陵王并立为皇太子,对寸狄仁杰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欣慰的事,恢复大唐统治已不是很遥远的事了。但是狄仁杰深知自己年老多病,欲想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盛举是不可能的,于是便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门人身卜。有次退朝之后,狄仁杰对张柬之、桓彦范、崔玄玮、袁恕己等5人说:“所恨衰老,身先朝,不得见五公盛事,冀各保爱,愿尽本心,5人对这一番话自然心领神会,知道狄仁杰所指何事。久视元年(7),狄仁杰病重,张柬之等5人前往探视,坐了很长时间,竟无说一句话,只见狄仁杰流泪不止,连枕头都湿了,仍与诸人相互对视,默默无语。5人从狄仁杰寝室退出后,都猜不透狄公悲伤的原因何在?袁恕已猜测说:是不是狄公自感气力转衰,来日无多,欲安排家事尸张柬之不同意这种看法,说:没有听说有大贤不顾国事而先谋其家事的”一会儿,家人过来请张柬之、袁恕己、桓彦范3人人内,敬晖、崔玄昨立干门外。狄仁杰对他们说:“刚才我没有说话,主要是因为敬晖、崔玄昨二人在场。此二人能决断大事,但不善保守秘密,如果先与他们商议,有可能泄露出去,这将造成大事无望而家先亡。但是时机成熟而不和他们通力合作,事情也不能成功”接着狄仁杰又进一步交代说:“欲举大事,必须先除去武三思,不然,则必反生大祸”以这段记载出白于李所撰的《狄梁公传》。

李与张柬之等人关系密切,又一同在洛阳任官,所以他的记载应当是可信的。不过李队毕竟是一个文学之十,缺乏史家的严谨态度,记事不免有夸张之处,且文学色彩过浓,反倒使人有时不免对其所述之事产生疑虑,下面所述之事就是一例在狄仁杰死后一年左右,张柬之等5人秘聚会,谈起狄公当年之言,5人重结盟约。酒饭之后,准备商议如何举事,众人互相对视,相顾欲言,又觉时机尚不成熟,不提此事义感到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恐辜负了狄公期望,因而欲言又止,犹豫不决。最后还是桓彦范先开口,话未说完,忽听窗外声若雷霆,风雨骤起,天昏地暗,咫尺莫辨。5人胆颤心惊,不知所措。于是他们相谓而言:“此是狄公忠烈之至,假以灵变以惊众心,不欲吾辈先论此事,未至其时,不可复言也”一会儿,天青口明,恢复了先前平静的状态。狄仁杰死于久视元年九月,次年十月,武则天离开洛阳驾临长安,以韦巨源为神都留守,全面负责洛阳各项事务。张柬之等5人聚会当在此时,他们可能认为武则天离开洛阳,百官从驾,正是举事的大好时机,所以聚会商议此事。大约意见不统一,有人认为“未至其时”,正好那日遇到风雨,便假借狄公警示否定了冒险举事的意见。李能知此事,当是后来政变成功后出自5人中某人之口,绝不至于凭空编造,只是经李以文学笔法记述,遂给人以一种神异的感觉,这样就不免降低了该书的可信度。

狄仁杰临终时的遗言,与他平时一贯的谨慎作风完致,应该是可信的。他要求举事时必须先除掉武三思,并不是能预知武三思后来反倒除掉了张柬之5人,而是自从武承嗣死去后,武氏诸工中以武三思权位最高,影响最大,除掉武三思可以减少政变阻力、有利于李唐政权的恢复与巩固。只是李在《狄梁公传》中将此事搞得神秘化了,致使司马光认为其语言怪无稽,附会其事,从面全盘否定了该书的史料价值。

《伽梁公传》说:“易之等既诛,袁谓张公口:”“昔有遗言,使先收,思,岂可舍诸?”张公日:“但大事毕功,此是机上之物,岂有逃乎!后梁王(指武三思)交通于内,五公果为所箫,俱遭流窜。所期兴废年月,遗约轨模少无异也。”说狄仁杰能预知李唐统治一定恢复是可信的,因为中宗已经被立为太子,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恢复帝位都是早晚的事。但是说他甚至能预知恢复的年月,则是李琶的夸大之词,难怪司马光认为怪满无稽了然而该书关于袁恕己提醒张柬之应该遵照狄仁杰的遗言杀死武三思的记载却是可信的。实际上政变之时提出此议的不仅袁恕己一人,洛州长史薛季曾对张柬之、敬晖提出过此事,二人回答说:“大事已定,彼犹机上肉耳,夫何能为!所诛已多,不可复益也。”不听。朝邑尉刘幽求当时也在洛阳,也对敬晖、桓彦范提过此事,仍役有听取。如此之多的人都能预料到武三思以后必不利于发动政变者,以狄公之智略,如何不会预先料知此事?那么,为什么张柬之等不肯对武三思下手呢?是否因武三思尚有实力,一时还无法对他采取断然措施呢?事实不存在这个情况。试想当张柬之等人在李氏家族支持下,掌握禁军,控制了洛阳局势,连当时的皇帝武则天都不能自保其位,何况武三思等辈。如果他们果有此实力,为何不行动力保武则天而坐视她被人废黝?因此,在那个特定的时间内,张柬之等人欲诛武三思不过举手之劳而已。既如此他们为何没有采取这个行动呢?关于这个问题,史书上有明确记载。

中宗即位后,张柬之、桓彦范等屡次劝中宗诛杀诸王,中宗不听,“柬之等或抚床叹愤,或弹指出血”,曰:“主上昔为英王,时称勇烈,吾所以不诛诸武者,欲使卜自诛之以张天子之威耳。今反如此,事势已去,知复奈何!”,原来他们不杀诸武并非当时力不能逮,而是想留给中宗去做这件事,以张扬天之威,伸天下之正气,这种想法是难能可贵的。王夫之对张柬之等人的这一行为有很高的评价,他说:“以斯言休斯心,念深礼谨,薄一己之功名,正一王之纲纪,端人正士所由异于功名之上远矣”他还对那些嘲笑张柬之不能采纳薛季、刘幽求之言的评论者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认为“其愚不可及也食”。

王夫之认为唐朝多能臣而少“端士”,张柬之等人就是这样的“端士”,所以更显得难能可贵。

对于狄仁杰临终遗言要张柬之等人匡复唐室这件事,除司马光外,唐人对此深信不疑,吕温、冯宿、杜甫、令狐楚等,无不如此。朱人中欧阳修、范仲淹也持这种看法。《新唐书》卷115《朱敬则传》赞仁杰蒙耻奋忠,以权大谋,引张柬之等,卒复唐室,功盖一时,人不及知。故唐吕温颂之曰:

“取日虞渊,洗光咸池。潜授五龙,夹之以飞”世以为名言厂这段话很清楚地表明《新唐书》的撰者宋祁、欧阳修对此事的态度。至于宋以后的学者持肯定态度的就更多,就不一介绍了。

同类推荐
  • 北洋总管段祺瑞

    北洋总管段祺瑞

    段祺瑞品质高尚,爱国有心,同时又倾心权术,迷信武力。一生毁誉参半。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军队公认的天才战术大师,在北非的戈壁沙漠中成就其一世英名。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像一只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蒙骗对手时,又似一只狡猾的狐狸。
  •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

    在本书中,作者以极具个人风格的方式向广大读者介绍了海德格尔的主要作品,并在导论中讲解了语言与哲学的关系。作者站在整个西方思想发展史的高度,对海德格尔思想产生的根源、时代背景,以及海德格尔哲学所具有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解析,清晰地勾划出了海德格尔重要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同时,作者作为一位语言学家,还阐释了海德格尔独特的“词源学”研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传记也是一部关于海德格尔语言哲学的研究专著。
  •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的作者从晚年的视角,以跌宕起伏、大悲大喜的生命阅历谱写出精彩人生篇章。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更是近代中国社会人生百态的一个缩影,可以给读者以深刻的生命感悟和人生启迪。人生如斯,在泥沙俱泻中唯有金砾能够沉淀,经过岁月的打磨,就能重新焕发光彩。从浪荡洋场到潦倒小镇,从豪门阔少到高墙囚犯,从苦力营生到光影人生,最终成为做客央视《东方时空》的“小巷馆主”。因怀真情,才见辞采。文中有深情的回忆,有细腻的描述,有冷静的反思,有深刻的剖析,更有对哲学命题的独特见解,可读可品,赏心悦目。
  • 戴高乐 巴顿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戴高乐 巴顿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戴高乐巴顿》对戴高乐、巴顿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冷男神的蜜宠

    高冷男神的蜜宠

    一次荒唐的买醉,竟与陌生男人阴差阳错发生了关系!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竟发现那人居然是自己高冷孤傲的顶头上司。“做我一个月的女朋友。”一场交易就此开始……然而婚礼前夕,她却怀着身孕不知所踪,原因竟是……
  • 芒果树之恋

    芒果树之恋

    小凡跌宕起伏的人生,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她能否在人海中找到真爱,尽在《芒果树之恋》。
  • 穿越囧天下:妃逃不可(完结)

    穿越囧天下:妃逃不可(完结)

    骂了皇帝居然被封妃,逃掉了又被抓回来,衰——好吧……既然逃不掉,那就勉强当个宠妃玩玩,也不枉穿越一回了。什么?这叫红颜祸水?NO,NO,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们,红颜也可以不祸水!最无良的穿越,最恶劣的女主,最杯具的开始,最囧囧的人生。强调:女主偶尔很恶劣,跟淑女沾不上边。
  • 一梦血界

    一梦血界

    血,又见一片血海。满眼的血色让人心底多了几分狂躁,浓郁的血腥味仿佛要在空气中凝结为水。这是一片血色的世界。血色的土地,血色的树木,血色的天空,便连天边的鸟儿的眼中似乎也带着狂乱的血色。少年在血色的世界中拼命奔跑,就像身后有无穷的豺狼猛虎在追他一样,可是他身后并没有洪水猛兽,只有渐趋浓郁的血色雾气。
  • 福尔摩斯探案集1

    福尔摩斯探案集1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主角名为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又译作歇洛克·福尔摩斯),共有4部长篇及56个短篇。第一部长篇《血字的研究》完成于1886年,隔年与其它作品合集出版于《比顿圣诞年刊》。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 我的校草太腹黑

    我的校草太腹黑

    她,在解开封印后惊为天人,却在一次始料未及的变更后性格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冷傲,任何女人都入不了他的眼,却独对她温柔以待,他的霸道也只针对她一人:“离我的女人远点,不然,我让你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对她的宠爱,无论谁见了,都不禁羡慕嫉妒。
  • 传说中的男人们

    传说中的男人们

    那一夜我做了一个梦,梦中讲述了我与六个男人发生的故事,醒来后发现这个梦是个很好的写作灵感!继而开始了写作。文章中讲述女主角与六个男人的相识、相知等爱恨情仇的故事。本文是现代文,当然啦,每个男主角都有自己的性格啦~所以说,神马虐恋啊,网恋啊,黑道啦,等等,都占尽了。不过结局肯定是个HappyEnding啦~嘿嘿,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啦!谢谢亲~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零星琐忆:嗜血少女碎梦

    零星琐忆:嗜血少女碎梦

    她,沐雨玖。半工半读的学生,唯一和别人不同的是:有个恶毒的后妈、伪善的姐姐、爱闯祸的弟弟、以及从未关心过自己的爸爸。于是,她被爸爸逐出家族,心从此被蒙上一层厚厚的薄冰,偶然的一个机会她走向了一条用人的尸骨堆起来的王者之路,几年之后一身白衣站在天台,微风吹过让女孩皱起了眉头,喃喃自语的说:“呵,现在只要他们不来惹我,我是不会去灭掉他们的……倘若不知好歹,就别怪我不客气。”明明是温柔如水般的嗓音说的,却让人感到毛骨悚然,情不自禁想要逃离这里。女孩笑了接着女孩碾碎了蔷薇花瓣,随着风若即若离突然眼睛又如一条小猫咪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