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章节已经提过原型的概念,荣格还探索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型,那就是死亡原型和魔鬼原型。朱建军在意象对话的探索中发现,死神、恶魔和鬼这些形象之间经常会结合,即使没有结合,它们之间也很相似,很容易混淆,所以培训心理咨询员的时候,很重视细微的分辨。恶魔原型跟死亡原型经常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它们是有区别的。纯粹的死亡原型代表的只是死,是安静、安宁、安详,是纯粹的宁静带来的快乐。恶魔代表非常强烈的攻击,非常强烈的复仇。恶魔很有表现自己的愿望,当你过分强调自己的善良,而特别不愿意面对邪恶,每出现一个邪恶的念头就要刻意去压制时,它会自动替你做个补充,结果就是,你会发现自己邪恶的念头特别多,怎么压也压不住,适得其反,越压越多。前不久就听说一桩怪事,警察发现一个老太太手没了,血淋淋的,原来是自己把手给剁了。邻居反映老太太是个基督徒,特别特别好的老好人,大家都很奇怪,这么好的一个好人,怎么会出现这种事?虽然深表痛心,但林我们的分析角度,一个特别特别好的好人出现这种后果,那就是再正常不过了。请读者原谅,我这么说话,好像显得特没同情心。其实我也很同情她,但我更愿意从我们的理论角度,指出问题的根源,引以为戒。至于信与不信,当由读者自己作出判断。一个这么好的好人,她平时一定是害怕自己有邪恶念头的,因为要做好人,所以不能允许自己有邪恶的念头。但是正常人,偶尔多少总会有邪恶念头的。念头而已,有就有了,有也没什么奇怪,偶尔有一下,不去关注它,自己也就过去了,因为只是个念头,又没要你付诸行动。但你有信仰,有更坚定的信念,连这样的念头也不允许出现,一出现就去制止,结果就会发现怎么压也压不住,而且越压越多,那最后就只能自己惩罚一下了,比如砍掉一只手。请读者不要误以为我在攻击基督教,反对基督信仰,笔者绝对没有这个意思。想表达的是,信要看怎么信,如果你把信基督就理解为做好人,恰恰说明你还没明白基督的真义,是你个人的问题。
恶魔也并不总是以凶神恶煞的面目出现,有时候衣冠楚楚,让你难辨真伪。佛教有一个很好的说法,“佛生即魔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不仔细辨别,执著于佛,那佛可能就是魔,是魔的化身。禅宗讲“见佛杀佛,见魔杀魔”,就是因为这个佛是不纯的佛。比如你内心现在出现一个解脱佛的形象,功德圆满,深切体会到“佛法无边”,体会到无限的智慧和力量,深感世人之苦,所以要用佛来感化世人,普度众生,对于那些缺乏悟性,顽迷不化之人,应强行收归佛门,有待他日教育感化。这显然不是一个真正的佛,倒是一个真正的魔,是执著于佛的魔,是披了佛的外衣的魔。
不管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魔鬼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对你的控制,杀死你也好,威逼利诱劝导你也好,穿上外衣骗你也好,都是为了能让你在它的操控中。而死神并不操纵你,它只是带你去死。举个例子,你现在正在死亡线上挣扎,突然出现一个形象,把你往后拉,这股力量把你带走,让你不再挣扎,立即体验到放弃之后的轻松,体验到一种平静安宁的美,这就是死神;如果突然出现一个极其凶恶的形象,凶神恶煞,非常吓人,他就是要你死,吓都可以活活把你吓死,这就是恶魔原型;如果出现的是一个声音,跟你说:“放弃吧,不用再挣扎了。那么费劲又是为了什么呢?还不如放弃了去另外一个地方,那个地方特别安详,特别美……”这个声音就是恶魔和死神的结合,因为它不但控制你,而且拉你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