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8000000002

第2章 印度历史文化的沿革和演变

古代的印度几乎囊括了南亚次大陆的整个地区。到1947年,巴基斯坦从印度分裂出去,印度才有了今天的版图。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是一个上宽下窄、接近于锥形的半岛地区,北与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东北与孟加拉国和缅甸接壤,西北与巴基斯坦比邻,南临印度洋,西傍阿拉伯海,东挟孟加拉湾。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灿烂的文化。

(一)印度河文明

大约在20万年前,南亚次大陆的土地上已经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了。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在今巴基斯坦俾路支和信德两省已有了定居的农业小村落。1946年以后,考古学家在今巴基斯坦境内的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等地发现并陆续发掘出城市文明的遗址,学界称之为“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称“哈拉帕文明”)。这一文明的时间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印度河文明在公元前1750年前后突然中断,其原因至今不详。据学者们推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外来野蛮民族的入侵,而这个外来野蛮民族很可能就是于公元前二千纪中期大量涌入印度的雅利安人。

(二)吠陀文化

关于印度雅利安人的早期历史资料主要保存在吠陀文献当中。吠陀共有四部,即《梨俱吠陀》(Rgveda)、《夜柔吠陀》(Yajurveda)、《沙摩吠陀》(Samaveda)和《阿达婆吠陀》(Atharvaveda)。它们可能是印欧语系各民族的最古老的文学遗产,也是研究雅利安人远古历史的宝贵文献。这四部吠陀被称为“本集”,另外还有附属于它们的各种名目的“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等。四部本集和这些附属的作品合称为“吠陀文献”。历史学家们根据吠陀文献提供的证据,把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定为印度历史上的“吠陀时代”。

从《梨俱吠陀》可知,早期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最初居住在印度河流域,过着半游牧半农耕的生活。在来到印度的初期,雅利安人已经划分出三个等级:贵族、祭司和平民。到吠陀前期的末尾,印度雅利安人的社会进一步分化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梨俱吠陀》所歌颂的天神主要有天帝因陀罗(Indra)、火神阿耆尼(Agni)、水神伐楼那(Varuna)、太阳神苏利耶(Surya)和风神伐由(Vayu)。他们在以后的印度教神话、佛教神话和耆那教神话中都不时出现,扮演着不同分量的角色。

这里必须提一下《奥义书》哲学,因为它是印度教传统哲学思想的源头,在印度的影响极其深远,而且具有世界影响。《奥义书》哲学的最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点,即“梵我一如”和“轮回解脱”。《奥义书》哲学的这种理论为后世许多哲学流派所吸收,成为一种在世界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佛教接受了这一思想,并把它进一步繁琐化、体系化。

(三)列国时代与沙门思潮

在吠陀时代结束以后,印度历史进入了列国时代。列国时代又称佛陀(Buddha)时代,从公元前600年起,到公元前321年孔雀王朝建立止,大约经历了200多年时间。在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印度北方出现了列国纷争的局面,思想界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有点像同期我国的情况。

印度沙门思潮的兴起,是对传统婆罗门教思想体系的严峻挑战。“沙门”,本意是修行者、苦行者,指出家人,多指佛教出家人。沙门思潮是指当时出现的非婆罗门教正统派(包括佛教和耆那教)思潮,主要有佛教和“六师”哲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反对婆罗门教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的三大理论支柱,主张种姓平等。

(四)孔雀王朝的历史文化

公元前326年,欧洲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Alaxander)东征到印度河流域。但亚历山大没有在印度河流域久留,他在离开印度时,在印度河流域留下一批驻军,并委任了一些希腊人做那里的地方行政长官。从此,印度西北部便有一批希腊移民定居下来。

当印度河流域被希腊人占领的时候,北印度正处在一片混乱之中。一个叫旃陀罗·笈多(Chandra Gupta)的人夺取了王位,于公元前321年登基。据传说,旃陀罗·笈多(又译作“月护”)出身于孔雀家族,所以他建立的王朝被称为孔雀王朝。旃陀罗·笈多死,其子宾头沙罗(Bindusara)继位。宾头沙罗死,子阿育王(Asoka)继位,成为印度历史上一代著名的伟大帝王。阿育王在位约37年,进一步扩大了孔雀帝国的版图,有效地治理了国家。孔雀家族成员的统治历时130多年,于公元前187年解体。阿育王起先可能是个婆罗门教徒,但后来似乎皈依了佛教。据佛教传说,他曾委派使节到南亚和东南亚传教,甚至派他的儿子去斯里兰卡传教;在他的支持下,佛教的第三次结集在首都华氏城举行;他还造了许多佛塔。阿育王每10年到全国视察一次,把他的法(达摩)旨刻在石柱和岩壁上。著名的阿育王石柱不仅是他法旨的载体,而且是印度公元前存留下来的最精美的艺术品。

(五)公元前后的印度文化

从孔雀王朝瓦解到笈多王朝建立(公元前180年~公元319年),印度历史上再次出现大分裂的局面。这一时期在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是,外来民族不断从西北部向印度入侵。公元前3世纪末、2世纪初,希腊人多次深入印度境内作战。直到公元前1世纪中叶,印度境内仍有几个希腊人统治的小王国。继而,塞种人也进入印度,并建立了王国。公元1世纪,在中亚建立了强大帝国的月氏人首领丘就却率军南下,占领了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北部地区。丘就却的继承人阎膏珍灭掉旁遮普的塞种人政权,又向东推进,攻占了恒河中下游地区,此时,他将首都迁到富楼沙(又译布路沙布逻,今巴基斯坦白沙瓦)。这个横跨中亚和南亚的庞大帝国被称为贵霜帝国。贵霜帝国最有名的帝王是迦腻色迦(Kaniska),他大力赞助佛教,修建了巨大的佛塔,举行了佛教的第四次结集。在他之后,贵霜帝国便逐渐衰落了。

《罗摩衍那》(Ramayana)和《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是印度的两大史诗,也是印度教的圣典。它们的成书过程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4世纪的800年间。《罗摩衍那》共分7篇,24000颂(诗节),以主人公罗摩(Rama)娶妻、失妻、寻妻、团圆的故事为主线,串联了许多上古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以及伦理道德说教等。主人公罗摩被认为是大神毗湿奴(Visnu)的化身,因而至今受到印度教徒的崇拜。《摩诃婆罗多》共18篇,近100000颂,相当于希腊荷马两大史诗之和的8倍。这部大史诗的主干故事是两个家族为争夺王位而进行大战,但实际上这部分内容所占篇幅还不到全书的一半,其余大部分篇幅则包罗万象,既有上古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寓言、童话等,也有许多文人的非文学作品,如政治、经济、军事、哲学、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摩诃婆罗多》被称为印度古代社会文化的百科全书。

《往世书》(Purana)的字面意思是“古代的事”,实际上是一些古代神话传说等。从列国时代开始,由于印度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和沙门思潮的兴起,传统的婆罗门教受到强烈的冲击。此时的婆罗门教(印度教)有三大主神,即梵天(Brahma)、毗湿奴和湿婆(Siva)。这三大神在吠陀神话中虽然也出现过,但地位都不显赫,而在史诗和往世书神话中,他们跃居众神之首。原先吠陀神话中的主神,如因陀罗、伐楼那、阿耆尼、伐由、苏利耶等,虽然仍被经常提及,但地位已经大大下降。《往世书》的成书过程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以后到公元12世纪的1400多年时间。往世书有多种,通常有“十八大往世书”和“十八小往世书”之说。其中“十八大往世书”影响较大。

从佛陀时代到这一时期,印度的佛教文学得到长足的发展。首先,早期的佛教典籍中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它们是佛教徒从民间搜集来,被加工后收入佛典的。例如《佛本生经》(Jataka),其中包括民间故事、寓言等共547个。其次,早期佛经中有相当一部分为诗体,不乏优秀之作。公元1世纪的长篇叙事诗《佛所行赞》被誉为当时梵语诗歌的典范。此诗的作者是迦腻色迦时代的佛教徒马鸣(Asvaghosa)。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叶,在今印度中央邦的巴尔胡特就建起了一座大塔。此塔如今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一段围塔的栏杆和一段门框,上面刻有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各种场面的精美浮雕。阿育王时,在今中央邦的桑奇地方建有一座大塔,公元1世纪又行扩建,并在大塔周围建起石雕栏杆和石雕门,上面雕有各类人物和动物花草,其连环画式的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浮雕非常细致生动。

古代犍陀罗地区(在今巴基斯坦境内)曾长期处于希腊人统治之下,所以那里必然要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影响。犍陀罗艺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是印度本土雕刻艺术与古希腊罗马雕刻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犍陀罗艺术是在贵霜时代前后,即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5世纪形成并流行的,其分布地域以今巴基斯坦北部的塔克西拉一带为中心,北部的阿富汗和东部的克什米尔等地均有发现。而其影响之大,则远远超出西北印度和中亚的范围,远达东南亚、中国,甚至日本。

(六)笈多王朝的历史文化

印度历史上的笈多时代开始于公元319年或320年,约于公元6世纪中期结束。这是印度古代文化全面繁荣的历史时期,有“黄金时代”之称。笈多王朝的建立者是旃陀罗·笈多(月护)一世(Chandra GuptaⅠ)。约于公元325年,其子沙摩陀罗·笈多(Samudra Gupta)即位。他光大了父业,是一个诗人,也是文学艺术的赞助者。佛教典籍还多次提到他对佛教的赞助。他的继承者是旃陀罗·笈多二世(Chandra GuptaⅡ),即印度历史上著名的“超日王”(或译健日王,Vikramaditya)。他也是学术和文学艺术的支持者,据说被奉为典范的梵语诗人迦梨陀娑(Kalidasa)就是他宫廷的“九宝”之一。5世纪晚期,笈多王朝可能出现了分裂,国势也逐渐衰落。

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是笈多时代的三大宗教。印度教在当时仍然占统治地位,它的教义和教法规范着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习俗。

笈多时期的大小乘佛教在印度都有一定影响,而且也都划分出一些支派。金刚乘(密宗)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并开始向中国等地传播。

耆那教在这一时期也有所发展。公元313年,耆那教徒在马土拉和伐拉比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结集,453年在伐拉比再次结集,并整理了耆那教经典。耆那教在这一时期还开始了偶像崇拜,一些著名的大雄石雕像就完成于这时。

笈多时期的科学和文艺都有显著的发展。

笈多时期最有名的诗人和剧作家是迦梨陀娑,他的代表诗作是长诗《云使》,代表剧作为《沙恭达罗》。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形成了印度古典梵语文学时期的众星捧月之势。其中,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有首陀罗迦(Sudraka)的10幕长剧《小泥车》,伐致呵利(Bhartrhari)的诗集《三百咏》等。在民间文学方面,著名的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也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扩充和完善,并出现了多种散文体改写本。此外,两大史诗中若干晚期部分,一些往世书的重要内容,可能都是在这一时期补入的。

笈多时代的绘画艺术以南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阿旃陀石窟壁画为代表。

(七)戒日王前后的印度文化

公元606年,戒日王(Siladitya)于曲女城(今北方邦卡瑙季)即位。他在位41年,唐玄奘访印会见了他,并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他的身世和文治武功。戒日王去世后,印度再度陷于分裂状态,直至公元13世纪。

这一时期的宗教变化很大。佛教已丧失了昔日的地位,急剧衰落,到13世纪穆斯林在北印度取得统治后,佛教便从印度本土上消失了。耆那教在同一个时期里也呈衰落趋势,但还没有像佛教那样迅速消失,在一些地区仍然相当流行,而且还不时得到一些国王的支持。印度教这一时期在印度占优势。

这一时期,印度的语言发生了变化。梵语仍然是宫廷语言,各地方言越来越走向成熟。梵语的文学作品仍然是大量的,并且有许多都保存了下来。印度古代民间故事的产量极高,这一时期也不例外。11世纪克什米尔人月天(Somadeva)根据一部俗语民间故事集《伟大的故事》(Brhatkatha)改写出梵语诗体巨著《故事海》(Kathasaritsagara)。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批梵文小说。从10世纪到12世纪,古典梵语文学的创作已经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用各地方言写成的作品。

在艺术方面,印度教建筑在这一时期分为三大派,即马拉塔、奥里萨和卡那提克派。

伴随着各地的庙宇建筑,形形色色的雕刻艺术品也在寺庙中被创作出来。这一时期的雕刻可以湿婆派寺庙的雕像为代表。公元8世纪至9世纪间建造的爱罗拉和孟买附近象岛的湿婆神庙里都有一些精美的湿婆与雪山神女(Parvati)雕像。在马德拉斯(今钦奈)附近,有8世纪建造于马瓦利普兰的湿婆神庙,其巨大的“恒河女神下凡”摩崖浮雕是旷世珍品,其神明、人物、动物、精怪等形象无不精细生动。

(八)穆斯林统治时期的历史文化

穆斯林进入南亚次大陆的时间很早,公元644年即有来自西亚的穆斯林在印度西北边境一带居住,公元712年在今巴基斯坦俾路支地区即有穆斯林建立的小王国。此后,中亚突厥穆斯林时常进入印度境内,直到1206年,穆斯林在德里建立了苏丹国,终于使印度的历史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折。从1206年到1526年是印度历史上的德里苏丹国时期。德里苏丹的统治范围一般仅限于北方,有时甚至只是德里及其周围地区。但是,这一时期有大批中亚和西亚的穆斯林涌入印度定居,而他们又属于若干个不同民族,他们带来了各自的文化,从而使印度又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公元1526年,来自中亚的莫卧儿人巴布尔(Babur)攻占了德里,印度历史上的莫卧儿王朝从此开始。公元1555年,巴布尔的孙子阿克巴(Akbar)继承王位,成为印度历史上又一个伟大帝王。他在位50年,大大扩展了莫卧儿王朝的版图,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对印度教徒实行宽容政策,发展了社会生产力。阿克巴以后的大约100年时间里,莫卧儿帝国的版图进一步扩大,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得以繁荣,文化事业有所发展。18世纪初年开始,莫卧儿帝国走向衰落,1857年,莫卧儿王朝最终解体。

这一时期的文学仍然是为宗教服务的。最突出的两部印地语文学作品是苏尔达斯(Surdasa)的《苏尔诗海》(Sursagar)和杜勒西达斯(Tursidasa)的《罗摩功行之湖》(Ramacaritamanas)。各地区也出现了不少以各自方言写成的作品,不过多数是对史诗和往世书神话故事的翻译或改写。乌尔都语形成于德里苏丹时期,并很快成为北方的通用语言。此时,乌尔都语文学也发展起来,出现了许多诗人和诗作。

莫卧儿时期的艺术以当时的建筑和绘画最有成就。那时建起了一大批清真寺、帝王和贵族的陵墓以及城堡、宫殿等。这些建筑以几何形院落或台基、带尖圆穹顶的主体建筑物、对称的布局和精密的镶嵌工艺为显著特色。其最优秀的代表是今北方邦阿格拉市的泰姬陵。莫卧儿王朝的细密画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那时的宫廷里必有专职画师,他们把波斯绘画技巧传入印度,使印度出现了一个新的绘画流派。

(九)近现代印度文化

在莫卧儿王朝的前期,欧洲人已进入印度经商。最初是葡萄牙人,接着是英国人、荷兰人、法国人、瑞典人等等。西方人的到来,带来了残酷的殖民掠夺,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

到18世纪中期,英国人的势力大增,终于击败法国人而逐渐取得了印度贸易的垄断地位。英国人借助于军事力量日益扩大其势力范围,引发了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结果,英国人取得了最后胜利,把整个印度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随后,在英国国内,印度事务便由英国女王委任的印度事务大臣总揽;在印度,则由女王任命的副王全权处理印度事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议会制度。名义上,印度人可以通过考试而进入政府部门,但实际上这种机会甚少,更谈不上参政议政了。前期,印度人民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后期,这种斗争便升华为民族独立运动,直至1947年获得独立。

印度的经济命脉完全控制在英国人手里。英国人在印度兴修铁路、开办工厂,把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带进了印度,同时他们利用这些先进的文明对印度人民进行野蛮的剥削。印度人民虽然拥有古老的文明,但此时却处于贫穷和愚昧之中,处于被统治被奴役的地位。英国人也把西方的教育带进了印度,在那里开办各种学校,传授各种知识。他们还先后办起了医院、孤儿院等慈善设施。应当说,印度社会在这一时期是大大地繁荣了,进步了。这一进步是印度人民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

在英国人统治印度的日子里,印度出现了一批思想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其中最著名的有甘地、泰戈尔和尼赫鲁,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作品影响到整个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也影响到后来几代人的思想和行为。

1947年,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从此,印度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同类推荐
  • 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在泱泱大唐诗歌的花海中,作者简墨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 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这片星野时空交错,那些闪耀着灵性与才情的诗人的一生 或片段如历史剧般一幕幕倾情上演闪烁、归寂,而他们的一吟一唱却闪烁着诗意的光辉,历千百年不落。
  • “网”议红楼

    “网”议红楼

    该书假设《红楼梦》中的女性,如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等的性格,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可能的思想、表现和境遇。
  •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 中的一册。传主丁玲是我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她一生坎坷,情路几经波折,是一位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感情充沛,以诗意的语言 讲述了丁玲光辉而曲折的人生。
  •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宋词精品鉴赏》收录了《临江仙》、《阳关引》、《竹马子》、《采桑子》、《水调歌头》、《蝶恋花》、《沁园春》、《清平乐》、《西江月》等作品,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者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并对词进行解析和鉴赏,品析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 神圣自然

    神圣自然

    本书内容包括:欧洲文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生态视野中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理念、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生态伦理内涵、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生态意识的影响。
热门推荐
  • 摄政王:君本红妆

    摄政王:君本红妆

    四国鼎立,内乱外斗,纷争不休,洺炀国却是出了奇的和睦,君臣一心。三国疑惑,却不知,那高高站在权力巅峰的人,杀伐狠辣,生性嗜血,不服者灭之,不从者诛之,不愿者死之。戾气重重,踏着白骨累累,沐浴着鲜血而来,从地狱中走出,弑天魔物般的绝世容颜,也掩盖不了深入骨血中的冷血。所有人都说,洺炀一个摄政王,从此江山绝不败。又有谁知,在那令人望而生畏的手段下,是该十丈红妆铺垫的倾世红颜?
  • 老公猛如虎:萌妻,请躺好

    老公猛如虎:萌妻,请躺好

    她本是豪门千金,却被人千般算计,掉入狼窝,与他夜夜缠绵。丢了未婚夫,损了万贯家财,却换来他的全城通缉,对她紧追不舍。她失宠于家族,他力挽狂澜,为她夺回权势。她被人欺辱,他潇洒出现,熟练的将她揽入怀中:“我的女人,谁惹得起?”旁人都以为他宠她入骨,只有她知道他空有高大上的男神外表,实际上却是个卑鄙无耻下流的大混球!终于她忍无可忍,跟他郑重摊牌:“我们来做个交易,我陪你睡一晚,你还我自由!”男人薄唇轻抿,掐着她的下颌:“老婆,你让我睡的还少吗?”
  • 英雄联盟在三国

    英雄联盟在三国

    刘协醒来的时候悲惨的发现自己居然成汉灵帝的崽了,历史也发生了变化,自己把老哥办掉了,董卓也开始追杀自己了。后来,刘协突然把一个叫艾瑞莉娅的女汉子叫出来把敌人打跑了......
  • 全民突突突

    全民突突突

    一个普通少年玩了数百款游戏,而且继续玩游戏的故事。
  • 王者光年纪

    王者光年纪

    【脑洞文,写给王者荣耀我喜欢的英雄】每一个英雄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他们在自己的时代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绝代风华,这被称作,光纪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明伦汇编人事典百岁以上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百岁以上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诗谱

    诗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汪星人的异界之旅

    汪星人的异界之旅

    我叫汪星人,我是一条狗...没错,如你所见——当别人都穿越成神时,而我却穿越成狗了!别人穿越,都是捡神器,爆神装,而我却穿越成狗了!!别人穿越,都是美女投怀送抱,小弟倒头便拜,而我却穿越成狗了!!!做狗就做狗吧,还特么是一条普通的狗,你说我好歹是只魔兽也行啊Orz多年之后,当大黑狗脚踏着巨龙,连高傲的精灵都跪在它脚下,各族美女纷纷为其捏腿捶背之时,汪星人吐出口烟圈,唏嘘道:“想当年,我...”美梦还没做完,汪星人就被人一脚踢醒:“死狗,起来干活了!”
  • 御史不好当

    御史不好当

    沈筠棠觉得自己绝对是大燕朝最倒霉的人。作为三代单传的永兴侯府世子爷居然是个不带把的!上有老弱病残的祖父母,下有弱质纤纤的妹妹们。娘死的早,爹走的急,阖府上下只靠她一个“假男人”!偏偏朝堂上还有如狼似虎的大龄剩男摄政王虎视眈眈。沈筠棠:摄政王殿下,微臣虽然喜欢的是男人,但真的不是断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