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3300000019

第19章 格律体新诗(3)

这第一节一共10行,一、三行五言二顿,二、四、七、十行七言三顿,五、六、八、九行二言一顿;韵式是AABACCCDDD。可以看出,第二节的节式与此完全相同,毫无二致。全诗共5节,5节就像“五胞胎”。那第一节就是此诗的基准诗节。

基准诗节的创造给诗人带来了极大的自由,而一旦它得以成立,他又给自己带上了一副自制的“镣铐”。这真是一条奇妙的创作规律,也是一个不难掌握的诀窍。掌握了这个诀窍,只要诗人需要浇自己的块垒,不愁找不到好酒啊!写作参差式的格律体新诗实在算不得什么难事。

不妨在《中国新诗格律大观》里再找一些基准诗节的例子:

时间是一把剪刀,

生命是一段锦绮;

一节一节地剪去,

把一堆破布付之一炬!

center——汪静之《时间是一把剪刀》,全诗2节

你莫怨我!

这原来不算什么,

人生是萍水相逢,

让他萍水样错过。

你莫怨我!

center——闻一多《你莫怨我》,全诗5节

拉合尔的什么最多?

拉合尔的喷泉最多——

喷向湛蓝的天空,

落下银白的花朵。

center——闻捷、袁鹰《喷泉》,全诗4节

值得注意的是,此诗每行三顿,也是整齐式;每行字数呈有规律的变化,故在外观上又呈参差式。这是两大样式的结合,给诗人的创造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她走了,静悄悄,

留下一个多情的月夜,

留下一间冷酷的黑牢。

center——于沙《想起张志新之一》

全诗4节,特举一个3行诗节的例子。

需要指出,这种体式的作品,不但每节相应行的顿数必须一致,字数也应该相等,这样才能体现建筑美。

还有更加复杂的参差式作品,就是一首诗中,可以有两种甚至更多的基准诗节。例如闻一多著名的《洗衣歌》就是中间6节格式一致,首尾两节重复。又如黄淮《我的梦》一共6节,一二、三四、五六节各是一种节式,且前4节每节3行,后两节换成2行,灵动,洒脱,尽变化之能事。

奇数诗节与偶数诗节各各对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如沙鸥的《重逢》就是这样的一首非常精美的小诗:

是什么这样清醇?

邛海秋月、小城春江?

不,是你的泪。

滴在我的额上。

是什么这样温暖?

熊熊炉火、艳艳骄阳?

不,是你的心。

贴在我的心上。

这样的作品,可以称之为“N式参差体”。

其实,这样的对称方式,朱自清先生早就发现了。他在《新诗杂话·诗的形式》中就曾明确地说:“段的匀称并不一定要求各节形式相同。尽可甲段与丙段相同,乙段与丁段相同,或甲乙丙段依次与丁戊己段相同。”不知是出自他的设计,还是有诗为凭。

三、复合式

就是同一首诗里,既有整齐对称的部分,又有参差对称的部分,大体相当于邹绛划分的第四类(只是他语焉不详)。这样就给新诗格律带来了更多的灵活性,给体式的创造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可以说,复合式的格律体新诗是整齐式与参差式统一在对称原则下的有机结合,是更为复杂,难度更高的一种体式,相对于前两种类型,作品还不是很多,研究者的重视程度尚嫌不足。这是一片尚待进一步开垦的土地,很有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培育出更多美丽的诗花。为了展示其“芳容”,下面还是举几首诗例: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拔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喜欢的是抛锚所发生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right——艾青《盼望》

此诗由两个对称诗节和一个整齐诗节组成,为典型的复合式格律体新诗。其韵式为ABC,ABC,CC,一二节也是对称的。再如:

读你

不知疲倦地

读你

回溯时光的河流

觅你人生的轨迹

无非是一片空白

那没有我的日子

读你

不无遗憾地

读你

right——万龙生《题像册》

此诗一、四节是参差式,二、三节是整齐式,各各对称。

通过对以上3种类型的分析,我们就能够基本了解它的形成轨迹和构成规则了。

第五节 格律体新诗的韵律

韵律就是诗中用韵的规律,理所当然是格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押韵在诗里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几千年的诗歌中,鲜有不押韵的异类,简直是无韵不成诗。因为语音的变化,有些古诗今天读起来已经没有韵感了,容易产生无韵的错觉,那是缺乏音韵学知识所致。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有人就认为不押韵。其实,在这里,“者”照古音应该读如zha。这样不就押韵了吗?

虽然新诗是从外国自由诗脱胎而来的,但是若按是否押韵来加以区别,有的流派押韵的作品占据主流,如新月派;而有的流派不押韵的作品占居主流,如七月派。而有的两者相当。中间虽然也有反对用韵之说,却没有太大的影响;也有无韵诗盛行的时候,但是总不是很长。对不押韵的自由诗,往往有批评的声音;反对押韵的意见,往往也会有争论的发言。就是新诗祖师爷胡适,他的《尝试集》也是押韵的作品占绝大多数。他在著名的新诗8年总结《谈新诗》中,也明确地说:“至于用韵一层,新诗有三种自由:第一,用现在的韵,不用古韵,更不拘平仄韵;第二,平仄可以互相通押,……第三,有韵固然好,没有韵也不妨。”他的意思很明显,不过是在肯定韵律的前提下,也容许无韵诗的存在罢了。

新诗的另一位代表人物郭沫若在创作上成就远在胡适之上。胡适虽然是第一本新诗集《尝试集》的作者,但是那些作品被认为是一种“解放体”。郭沫若倒是提倡过“不借重音乐的韵语”的所谓“裸体诗”,但是他是确指散文诗和自由诗的。而且,他自己的创作,就连早期的代表作,也是有韵与无韵各有千秋的,更别提继《女神》之后的《瓶》以及翻译的《鲁拜集》,都是有韵诗了。

另一位曾经明确主张“废韵”的诗人戴望舒成为反对韵律者的口实。他的创作确实也经历了由用韵到无韵的转变。但是他的整个创作,在是否用韵上,走了一个“之”字形,却是津津乐道于《我的记忆》、《断指》等无韵诗的人们所未曾注意的。他的前期作品中,脍炙人口的《雨巷》、《烦忧》都是用韵的典范之作,作为后期向音韵回归的产物,诗集《灾难的岁月》,又使诗人达到了创作的新的高峰。戴氏的译诗数量远远超过创作,而译诗大多押韵。

艾青作为新诗历史上一位大诗人,他提倡新诗的散文美影响深远。现在回头检视,应该说是消极影响更大些。然而他自己的创作止于散文美的吸取,类乎中国诗史上的“以文入诗”和“以文入词”,诗的主体地位并没有丧失,亦即并未达到“散文化”的地步。他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的《大堰河》与气势恢弘的长诗《大西洋》、《光的赞歌》,就是充分利用了散文美的自由诗的成功之作。然而艾青并没有抛弃韵律。特别是他的后期作品出现了明显的向格律的靠近。本章第一节引用的艾青关于诗的形式的意见,表明他对于韵律是没有丝毫偏见的。

纵观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诗人们用韵与否,大抵是符合胡适的主张,各自根据表达的需要来决定。有规律地押韵的作品,占有重要地位,大约与无韵诗平分秋色。这是有统计学的依据的。李怡在《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一书中,就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诗歌流派选本,进行分类统计,得出了这个结论。

20世纪50年代以后,直至80年代中期,用韵已经成为诗的主流。只是在最近20年内,无韵诗随着新诗散文化的恶性发展,才几乎主宰了整个诗坛,仿佛押韵真正是“可怕的罪恶”。

这种现象,跟只有自由诗而没有格律诗一样,是极不正常的,不利于新诗健康的发展,不利于新诗为广大的读者所接受。

由此看来,韵律之于诗的重要意义是不容质疑的了。自由诗有不押韵的自由,当然也有押韵的自由。而自由诗的押韵与格律诗的押韵,其区别就在于是不是有一定之规。至于格律诗,押韵是普遍的正常的存在,韵诗处于正宗的地位。考虑到英诗有“素体诗”的成例,姑且承认无韵却遵从节奏规范的作品在格律诗里的“合法”地位。但是这只是一种特殊待遇,只是聊备一格,“允许存在”而已,而不可能僭越本位。

押韵的历史几乎与诗史同步。随着语音的演变,音韵也随之变化。唐韵不同于先秦,词韵不同于诗韵,今韵当然不同于古韵。新诗不像当今旧体诗词,用韵有依古还是傍今之争,在依照普通话语音押韵这一点上是没有争议的。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除非有特殊的需要,或是诗人有探索的兴趣(徐志摩就写过用他家乡硖石土音押韵的诗),不能用方音押韵,更不能普通话与方音混用。这也应该是诗界共同遵守的准则。

汉语在世界语言之林里,无疑是一个“富韵”的语种。这给诗人们用韵带来了便利。目下,用韵一般又不分平仄,只要能读准字音,熟悉《汉字拼音方案》(如今连小学生都懂,况诗人乎),掌握比较丰富的词汇(这对于诗人,亦属本色当行),选择韵字还能够难倒诗人吗?就是在学习阶段,只要有一本《新华字典》,一本韵书在手,困难也可以自行克服。

关于韵律,我们还需要明确:什么是押韵?押韵就是在诗行的末尾使用韵母相同或者相似的字(即韵字,又称“韵脚”),以期达到音调优美和谐的效果。过去还有“头韵”一说,即诗行的首字用韵。由于其效果不甚明显,又有些流于繁琐,而今已经很少考虑。诗行内部的词语同韵,称为“内韵”或“中韵”,那是自然形成的,一般并不着意安排。还有一种特殊的韵法,称之为“阴韵”。这就是韵字安排到诗行的倒数第二个字,而尾字一般是相同的虚词,参见注即可明了。

明乎此,我们就可以进入押韵的操作层面了。这不外两个问题,即韵部的划分与押韵的方式(简称“韵式”)。

先谈韵部。把韵母相同和相近的字归并在一起,就是一个韵部。在行末使用同一个韵部的字,就押上韵了,就会产生“韵感”,使读者取得审美愉悦。为了帮助写诗的人准确地押韵,一直有一种工具书,就是“韵书”。韵书把同一个韵部所有的字集中在一起,而且在每一个字后面排列以它收尾的词语,以便选择。不仅如此,流传广泛,大家公认和通用的韵书也就带有某种“法定”的作用,诗中用韵违背之处便是犯规,称为“脱韵”。

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遵照这部韵书。《平水韵》划分的韵部达106韵之多。而今天我们写诗在用韵上比前人有了大得多的选择面。五四以后就有刘雪苇、赵元任根据当时所称的“国语”编制新的韵书。后来许多诗人采用清代形成,已在民间曲艺中广泛流行的“十三辙”划分的韵部进行创作。这十三个韵部是:发花,坡梭,乜斜,姑苏,一七,怀来,灰堆,由求,遥条,言前,江阳,中东,人辰。

此书不同于以往韵书的是,在《韵语检索》之前,还有一篇《押韵基本知识》,实际上是一篇具有指导意义的深入浅出的音韵学论文。作者对韵部的选择、押韵的宽严、押韵的若干忌讳以及克服困难的手段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当然,要熟练掌握用韵的技巧,真正得心应手地使用韵律这一工具,还得靠作者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去感悟、体味。而这个过程,将是诗艺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不断获得创造的喜悦的过程,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最后,介绍几种常见、常用的韵式。韵式就是押韵的方式。在一首诗里,可以视表现诗情的需要,只使用其中的一种,也可以若干种结合使用。

中国古诗最常用的韵式是偶韵,几种近体诗是使用偶韵的代表性诗体。这种韵式对新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谓偶韵,就是诗的偶数行用韵,而奇数行不用韵,但是首行例外。如果不换韵的话,首行使用的韵字规定了全诗的韵部,这个韵字就称“定韵字”。也有首行不用韵的,那最好是诗行较短,即顿数较少的作品。古诗中的五绝首行往往不用韵,而七绝首行不用韵就很少。七绝和七律首行不入韵的,一般有一、二行的对偶来弥补韵脚的缺位。

其他的押韵方式有:

交韵,就是奇数行与偶数行押不同的韵脚。用符号来表示,就是ABAB式。举臧克家的名作《老马》为例(前引戴望舒《烦忧》也是用交韵):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抱韵,就是四行诗里,一、四行与二、三行分别使用不同的韵部。用符号表示,就是ABBA式。这种韵式主要是从外国的十四行诗引进的。但是远在《诗经》中也可以找到抱韵的例子,如《野有死麇》、《汉广》等篇,只是后来不怎么使用。

换韵,即在不同的诗节采用不同的韵部,达到摇曳多姿的效果。上引《老马》即是换韵的实例。有一种每两行一换韵的韵式,可以看做换韵的特例,称为“随韵”。陕北民歌“信天游”就是以随韵著称的。受其影响,也押随韵的新诗不少。

中国古诗中,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经常换韵。试读李白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即可体悟。词中的换韵就非常普遍了:《清平乐》是上下阕换韵,而阕内换韵也不罕见,如《菩萨蛮》,上下阕各4行,均为两行一换韵,属于随韵。

新诗中换韵的方式很灵活,比较长的诗节也有节内换韵的,如前引朱湘《采莲曲》用的10行诗节,节内采用了3个不同韵部。

各种韵式的使用,如同其他格律手段一样,当然是为表现诗人的感情服务的,都是表达内容的工具。但是有不有这个工具,这个工具使用得好不好,毕竟大不一样。徒手搏虎毕竟比猎枪打虎难得多,要有更加高强的本领。

闻一多先生有一段关于用韵的话实在说得太好了,让我们用这段至理名言来结束本节的论述吧:

中国韵极宽,用韵不是难事,并不足以妨害词意。既然这样,能够用韵的时候,我们何必不用呢?用韵能帮助音节,完成艺术;不用正如藏金于室,而自甘冻馁,不亦愚乎?

第六节 几种固定诗体的探讨

中国古诗,在唐代成熟了近体诗,包括五绝、五律和七绝、七律,共计4种(排律不算,因为行数不定)。近体诗和古风一道,玉成了我国诗歌不可逾越的黄金时代。近体诗就是4种固定诗体。而各种词牌、曲牌,都是一些固定诗体,共同托起了宋词、元曲的繁荣。

同类推荐
  • 苏轼文集4

    苏轼文集4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纸边界

    纸边界

    本书将收录的诗篇分为:卷一:边界——黑暗中的行走卷二:边界——向北卷三:向南、边界——词语的异地他乡。
  • 燕知草

    燕知草

    “当年” 一例是要有多少感慨或惋惜的, 这本书也正如此。“ 燕知草” 的名字是从作者的诗句“ 而今陌上花开日, 应有将雏旧燕知” 而来; 这两句话以平淡的面目, 遮掩着那一往的深情,明眼人自会看出。书中所写, 全是杭州的事; 你若到过杭州, 只看了目录, 也便可约略知道的。
  •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上)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上)

    为了让广大读者,参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最优美的文学名著篇章,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书中汇集了十个方面选题的20册专辑,其中:有极具想象、浓墨重彩的神话传说;有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科学幻想;有恢宏浩大、金戈铁马的战争史诗;有谋略过人、才智出众的智谋叙事;有身处险境、绝处逢生的探险见闻;有悲喜交加、震憾惊人的电影文学;有反响强烈、激起共鸣的戏剧名篇,几乎囊括现存于世的中外文学作品全部。一卷在手,纵览名篇。
热门推荐
  • 苍鬼刑天

    苍鬼刑天

    陈恪自小读孔孟之书,学圣人礼法,修道前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成为孔圣、孟圣一样令人敬仰的人物,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十三岁这一年,他机缘巧合得魔道巨擘云松子传授绝世功法《九幽苍鬼道》,人亡家破,世事倾轧,我虽心有苍生,奈何天地不允,于是只好一步一步,走上一条逆天之路。
  • 修罗少爷小娇妻

    修罗少爷小娇妻

    本小说讲述了女主苏米进入了A市第一贵族高中英皇遇见了英皇校草辛谦熙。。。他们之间会产生什么爱的火花呢。。。O(∩_∩)O哈哈哈~作者已笑疯
  • 王牌总裁的甜心宝贝

    王牌总裁的甜心宝贝

    那一年,她高二,他大一,第一次见面,她不可救药的爱上了他,他却视她为玩物,一次次的伤害,让容思琴也恨上了这个男人。他追她六年,换来的却是他和杀父仇人在一起。带上满身的伤痕。她走了,再不出现在她的面前,他却日夜思念,原来,他以深深沦陷,再见面,“爸爸你不会不要我吧!”是爱还是不爱!
  • 琴洛天下:鱼妃,不许玩暧昧

    琴洛天下:鱼妃,不许玩暧昧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她,倾国倾城,清冷深情他,君临天下,铁血无情他等待她千年前世未能相守,今生绝不相离美男们,别玩暧昧!我家男人不好惹~他最大的情敌是谁?这个么……你猜?伊琴仰望碧海蓝天,眼神深情款款,坚定的道:“洛,没有人能阻挡我们相爱,你一定要等我!”洛,我的夫,我用七魄换你我同生同死,我用三千银丝换你我一生一世,我用痴傻一回换你我缱绻千年
  • 李彦宏的人生哲学

    李彦宏的人生哲学

    李彦宏一路走来,有过彷徨,有过失落,有过明决,有过喜悦……在这五味的人生历练中,他修炼出了一门“精神哲学”,这是引领他和他的百度走向世界之巅的力量。李彦宏,这个誓要“用技术改变世界,改变普通人生活”的“造梦者”,正用一个个夺人眼球的成绩来证明他的梦想绝对可以实现。
  • 彼岸妖娆:卿尽天下不负君

    彼岸妖娆:卿尽天下不负君

    父亲,您到底在哪里?看着阁楼上的画册里的画,少女的眼神没落;她从没有见过他,只是偶尔在梦里,能听到他的声音,母亲的生命已经不会长久,我究竟该怎么办?我要去找到您,将您带回来,见母亲的最后一面。
  • 后来,爱情安然无恙

    后来,爱情安然无恙

    她一直觉得,即使再爱一个人,也要为自己留一份领地。即使某天失去所有,也还留有自己一片天。她从来都是剔透的女子,知道感情不能全部押注,否则要么全输,要么全赢,无人可以全身而退。可是,这样的她,到底是曾经爱过,还是从来未曾爱过?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她经常觉得胸中积尘。这种尘,是无声的,是错落有致的。是让她压抑而苦闷的。她说,我胸中积尘,为一个不知名的人。可是,那个人到底又在哪里?他们分手以后,他一直在探测着她的消息。他交了一个又一个女朋友,终是找不到那种她的感觉。他说,我一直太过爱她,以至于让我犯了一个错,让我以为她从来未曾爱过我……
  • 城缘琪姻

    城缘琪姻

    他冷酷、无情、对待敌人觉不手软,只因这样才能不让自己受伤。她是黑帮老大,杀罚果断,手段一点也不亚于男子。他从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一个人可以让他这么的牵肠挂肚,她也不知道她竟然可以容忍一个人三番四次的骚扰自己。片段一:“杜云城,你竟敢亲我”高玉琪怒目着那个脸上正一脸得意的男子。“你是我的女人,我为什么不能亲你?”因为偷袭成功,某男正一脸的得意,突然听到某女的声音,杜云城一脸理所当然的道。片段二“杜云城,你再敢偷袭我我就杀了你”某女怒火冲天的对着某男道。“杀吧,打是亲骂是爱,而杀就是打的意思,这证明你心里是有我的”某男一脸无谓的道片段三“杜云城,你是我的,谁敢觊觎,我灭她全家”某女霸道的道。“嗯,我是你的,谁敢觊觎,你尽管灭,要是灭不了,老公帮你”某男附和道某女嘴角抽搐再抽搐,其实,她也不明白一开始她为什么容许某人的靠近,等她完全发现她已离不开他的时候,她想,或许,一开始她就注定和他有交集的了。(本文男女主皆身心干净,一对一,宠文)
  • 红眼威武

    红眼威武

    红眼是一个威武无比的职业在闪客快打里迎战僵尸王在星际争霸中挑战神族尊严在黑衣人中领略外星奥秘在都市中抵抗外来生物的侵袭我们能打能种田,有感情,有热血!不想做红神的红眼不是一只好红眼!
  • 忘了怎么忘记

    忘了怎么忘记

    多庆幸遇见了他,如画布中的王子一样帅气的郑俊秀,不狂不躁,却又多遗憾在那时遇见了他,“早知道就不要遇见你,会不会有那种不早不晚的爱情?”“对不起”“愿我十年的默念忧伤能换你一生无泪无痕,”她杨琳辰不怕被说是剩女,不怕被说是花瓶,不怕被所有人抛弃……而唯一怕的竟是郑俊秀那声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