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行业特征和技术要求不同及某些体制方面的原因,不同行业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工作环境等是不同的。根据2002年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可以粗略地把就业行业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高工资行业,包括金融险、科技、电煤水、交储邮电、房地产、卫体福、党政团等;二是低工资行业,包括农、贸易餐、建筑、制造、采掘、教广电、社服等。下面,就对大学生就业行业分布展开分析。
一、总体就业行业分布分析
1.本科生就业行业分布
下面,根据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资料进行大学生就业行业分析,部分信息缺失,就根据就业单位名称通过互联网查找其行业类别,对于跨行业的单位,取其主要业务所在的行业。
为了直观起见,将本科生的就业行业分布数据图式化。从行业集中度上看,本科生各就业行业的比例并不平均。就业涉及14个行业,相对集中于金融险、科技、党政团、社服、制造、贸易餐几个行业。用三大行业集中度,即就业比例最大的三个行业所占的比例来反映就业行业的集中程度。2000~2005年,科技、社服和制造三大行业集中度为46.9%~55.8%,平均为50.0%,其就业行业是较为分散的;2005年为47.9%,低于平均集中度,向着更分散的趋势发展。从行业变化上看,本科生就业行业的变化不大。金融险、社服基本呈上升的趋势,制造、贸易餐呈下降趋势,科技、党政团经历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其他行业相对稳定。用变化幅度最大的就业行业的变化幅度来反映就业行业的整体变动情况。制造的变化幅度最大,由最高的2000年的27.1%下降到最低的2003年的11.2%,相差15.9个百分点,这表明就业行业是较为稳定的。从行业类型上看,本科生高工资行业比例较低且呈下降趋势。我们用高工资行业的比例来体现行业类型的变动情况。2000~2005年高工资行业的比例为38.1%~49.9%,平均为45.7%,处于较低状态;2005年为44.9%,低于平均值,呈现下降趋势,这与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一致的。
2.专科生就业行业分布
同理,我们可以得到专科生的就业行业分布。从行业集中度上看,专科生就业行业更集中,就业行业分布也不均匀,2000~2005年科技、社服、贸易餐三大行业集中度为53.5%~71.4%,平均为61.9%,处于非常集中状态;2005年为64.0%,呈现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从行业变化上看,专科生就业行业变化的幅度较大。社服呈现上升趋势,贸易餐呈下降趋势,科技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其他行业变化不大;贸易餐变化幅度最大,达到38.5个百分点。就业行业是非常不稳定的,专科生的行业选择面临着更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从行业类型上看,专科生高工资行业的比例较小,且呈下降趋势。2000~2005年高工资行业的比例为14.3%~58.2%,平均为35.2%,处于非常低状态;2005年为31.6%,呈现下降趋势。
3.研究生就业行业分布
,从行业集中度上看,研究生的就业行业分布也不均匀,科技、金融险、党政团、社服、教广电和制造占较大比重。科技、金融险、教广电三大行业集中度为50.7%~63.6%,平均为57.2%,处于较为集中状态;2005年为50.7%,向更分散的方向发展。从行业变化上看,研究生的就业行业变化幅度最小。呈上升趋势的有党政团、社服、制造,呈下降趋势的有金融险,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的有科技、教广电;变动幅度最大的是科技和教广电,均为12.7个百分点,这表明研究生的就业行业较为稳定。从行业类型上看,研究生高工资行业的比例较高,但呈下降趋势。2000~2005年高工资行业的比例为55.9%~69.1%,平均为61.4%,处于非常高的状态;2005年为56.2%,呈现下降趋势。
二、分学科就业行业分布分析
为了反映学科对就业行业的影响,这里分学科对大学生就业行业分布展开分析。
1.分学科本科生的就业行业分布
(1)经济学本科生就业行业分布。经济学本科生就业分布主要集中于金融险、科技、社服、制造和贸易餐五大行业,金融险、科技、制造三大行业集中度为43.2%~56.2%,平均为50.9%,处于较为分散状态;2005年为49.3%,向更分散的方向发展。呈上升趋势的有金融险、社服,呈下降趋势的有科技、党政团和制造;变化幅度最大的是金融险,为17.5个百分点,处于较为稳定状态。高工资行业占44.3%~59.3%,平均为53.5%,处于较高状态;2005年为54.2%,呈略微上升的趋势。金融险和贸易餐占32.1%~44.6%,平均为37.4%,在体现经济学学科专业的优势方面的作用非常弱,即相当多的经济学本科生并没有从事直接与专业对口的工作;2005年的比例为44.6%,高于平均值,表明就业行业在体现专业优势方面的作用在加强。
(2)法学本科生就业行业分布。党政团占26.9%~49.1%,为法学本科生第一大就业行业。党政团、社服、金融险三大行业集中度为55.6%~66.0%,平均为62.0%,处于非常集中状态;2005年为56.5%,向更分散的方向发展。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的有社服、教广电,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的有科技、党政团、制造;党政团变动幅度最大,为22.1个百分点,处于不稳定状态。与就业行业波动相联系,高工资行业比例的波动也较大,在48.1%~71.4%之间浮动,平均为61.4%,处于非常高状态;2005年为56.5%,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党政团和社服的就业比例为44.4%~62.3%,平均为52.6%,体现学科专业优势的作用较强;2005年为52.2%,有轻微减弱的态势。
(3)文学本科生就业行业分布。科技、社服和教广电三大行业集中度为53.3%~71.1%、平均为62.8%,处于非常集中状态;2005年为56.0%,向更分散的方向发展。呈现上升趋势的有社服、制造、贸易餐,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有科技;科技的变化幅度最大,为22.6个百分点,处于不稳定状态。高工资行业占19.1%~50.0%,平均为32.0%,处于非常低状态;2005年为29.4%,呈下降趋势。教广电、社服占35.9%~54.6%,平均为44.8%,在体现学科专业的优势方面处于较弱状态;2005年为43.1%,呈减弱的态势。
(4)理学本科生就业行业分布。理学本科生只有两年数据。制造、科技、社服三大行业集中度由2004年的79.0%上升到2005年的79.2%,这表明就业行业特别集中。社服的变化幅度最大,为16.9个百分点,这说明就业行业较为稳定。高工资行业由26.3%上升到41.7%,平均为34.0%,处于非常低状态。制造和科技是主要就业行业(57.9%~75.0%,平均为66.5%),且处于上升态势,很强地体现了学科专业的优势。由于数据较少,其代表性有待于进一步的考查。
(5)工学本科生就业行业分布。科技、制造和社服三大行业集中度为56.9%~69.1%,平均为65.8%,处于非常集中状态;2005年为65.4%,向更分散的方向发展。社服呈上升趋势;科技、制造呈下降趋势;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制造,达32.3个百分点,这表明就业行业非常不稳定。高工资行业占29.3%~52.8%,平均为43.5%,处于较低状态;2005年为41.2%,呈下降趋势。科技和制造占44.0%~66.3%,平均为55.9%,这表明以技术见长的工学本科生较强地显示了专业优势;2005为53.8%,呈减弱态势。
(6)管理学本科生就业行业分布。就业主要集中于金融险、科技、党政团、社服、制造和贸易餐,社服、科技和制造三大行业集中度为39.1%~53.6%,平均为44.8%,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2005年为46.1%,向更集中的趋势发展。金融险、社服呈上升趋势,贸易餐呈下降趋势,教广电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制造则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社服的变化幅度最大,仅为9.9%,这表明就业行业非常稳定。高工资行业占43.4%~46.8%,平均为44.5%,处于较低状态;2005年为43.4%,有轻微下降的趋势。很多行业和单位都需要管理人才,因而管理学本科生就业没有特定的行业指向。
2.分学科专科生的就业行业分布
这里只对毕业生较多的电子信息、财经和文化教育类专科生的就业行业进行分析。
(1)电子信息类专科生就业行业分布。由于两年没有毕业生,该学科的就业行业分布图酷似蝴蝶的一对翅膀。科技、社服、贸易餐三大行业集中度为60.0%~75.0%,平均为67.1%,处于非常集中状态;2005年为75.0%,向更集中的方向发展。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的有社服和制造,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有交储邮电、金融险;社服变动幅度最大,达36.7个百分点,处于非常不稳定状态。与就业行业波动相联系,高工资行业比例的波动也较大,在45.8%~72.7%之间浮动,平均为57.6%,处于较高状态;2005年为45.8%,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科技和制造的就业比例为36.4%~37.5%,平均为39.1%,体现学科专业优势的作用非常弱;2005年为37.5%,有进一步减弱的态势。
(2)财经类专科生就业行业分布。由于2004年没有毕业生,其行业分布图很像一个峡谷。社服、贸易餐、科技、制造是四大集中的行业,前三大行业集中度为47.6%~90.9%,平均为60.8%,处于非常集中状态;2005年为63.2%,向更集中的方向发展。呈现上升趋势的有社服,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是贸易餐,其他行业的就业比例很不稳定,如卫体福、农等在图形上都是断开的,这表明行业分布很不稳定;贸易餐变动幅度最大,为57.9个百分点,处于非常不稳定状态。高工资行业比例的波动也较大,在0~66.7%之间浮动,平均为28.4%,处于非常低状态;2005年为27.6%,呈下降趋势。贸易餐和金融险的就业比例为11.5%~63.6%,平均为29.0%,体现学科专业优势的作用非常弱;2005年仅为11.5%,呈现明显的减弱态势。
(3)文化教育类专科生就业行业分布。2004年、2005年没有毕业生,文化教育类专科的就业行业分布图就像一段河堤。社服、贸易餐、科技三大行业集中度为54.5%~100.0%,平均为75.1%,处于特别集中状态;2003年为68.2%,向更分散的方向发展。呈现上升趋势的有科技、制造,呈现下降趋势的有贸易餐、党政团,社服则处于先下降、后上升的状态;社服变动幅度最大,达31.7个百分点,处于非常不稳定状态。高工资行业比例的波动较小,在12.5%~27.3%之间浮动,平均为21.5%,处于非常低状态;2003年为20.5%,呈轻微下降的趋势。教广电和社服的就业比例为27.3%~48.2%,平均为37.9%,体现学科专业优势的作用非常弱;2003年仅为38.6%,呈轻微增强态势。
3.分学科研究生的就业行业分布
(1)经济学研究生就业行业分布。金融险、教广电、科技三大行业集中度为55.1%~73.3%,平均为63.0%,处于非常集中状态;2005年为55.1%,向更分散的方向发展。呈现上升趋势的有教广电、房地产,呈现下降趋势的有金融险、制造业、党政团、交储邮电、贸易餐等。就业行业曲线都是不连续的,这表明其就业行业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党政团变动幅度最大,达18.2个百分点,处于较为稳定状态。高工资行业比例的波动较小,在52.4%~77.4%之间浮动,平均为65.3%,处于非常高状态;2005年为57.1%,呈下降趋势。经济学研究生在金融险中的就业占有绝对优势,但与本科生相比,在贸易餐就业的比重很小;金融险和贸易餐的就业比例为28.6%~52.4%,平均为39.8%,体现学科专业优势的作用非常弱;2005年仅为28.6%,呈减弱态势。
(2)法学研究生就业行业分布。党政团、教广电和科技三大行业集中度为38.7%~73.7%,平均为57.2%,处于较为集中状态;2005年为38.7%,向更分散的方向发展。教广电先上升、后下降,科技和党政团则处于反复波动状态;科技变动幅度最大,达26.9个百分点,处于不稳定状态。高工资行业比例在39.1%~64.3%之间浮动,平均为55.2%,处于较高状态;2005年为48.4%,呈下降趋势。党政团和社服的就业比例为16.7%~45.2%,平均为30.9%,体现学科专业优势的作用非常弱,这表明更多的法学研究生没有去直接对口的单位工作;2005年仅为45.2%,呈增强态势。
(3)工学研究生就业行业分布。由于技术方面的优势,工学研究生在科技行业就业具有绝对优势,比例处于51.4%~73.3%之间,第二个集中度较高的行业是制造业,接下来是教广电。科技、制造、教广电三大行业集中度为75.0%~90.0%,平均为84.4%,处于特别集中状态;2005年为85.7%,向更集中的方向发展。呈现上升趋势的有制造,呈现先下降、再上升趋势的主要有科技和教广电,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的主要有党政团;科技变动幅度最大,达21.9个百分点,处于不稳定状态。高工资行业比例的波动较小,在59.2%~75.0%之间浮动,平均为68.4%,处于非常高状态;2005年为59.2%,呈下降趋势。科技和制造的就业比例为64.9%~83.3%,平均为75.0%,体现学科专业优势的作用非常强;2005年仅为77.6%,呈略微增强态势。
(4)管理学研究生就业行业分布。与工学研究生相比,管理学研究生的就业行业比较分散,比较集中的有科技、金融险、社服、教广电、党政团和制造业。科技、金融险、社服三大行业集中度为45.2%~57.2%,平均为51.3%,处于较为集中状态;2005年为47.3%,向更分散的方向发展。呈现上升趋势的有社服、贸易餐,呈现下降趋势的有科技、交储邮电,金融险和教广电的就业比例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他行业分布相对稳定;科技变动幅度最大,为21.1个百分点,处于不稳定状态。高工资行业比例在45.2%~69.2%之间波动,平均为58.6%,处于较高状态;2005年为56.4%,呈下降趋势。很多行业和单位都需要管理人才,因而,管理学研究生的就业没有特定的行业指向。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结论:一是大学生就业行业分布不均匀。本科生就业行业较为分散,主要集中于科技、社服、制造;专科生非常集中,集中于科技、社服、贸易餐;研究生较为集中,集中于科技、金融险、教广电。不同学科本科生的三大就业行业不尽相同。二是大学生就业行业的变化幅度不同。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下,大学生获得了择业自由,也相应地失去了就业保障,面临着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分析表明,大学生,尤其是专科生,就业行业的变化很大;从学科上看,法学、文学和工学本科生的就业行业很不稳定。进入与专业不对口的行业工作,意味着专业知识得不到充分利用;进入低工资行业工作,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被打了折扣。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较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增大,这可能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收益。三是大学生高工资行业的比例不同。从层次上,除了研究生之外,本专科生的高工资行业的比例都较低;从学科结构上,除了经济学、法学,其他学科毕业生高工资行业的比例都较低或非常低;从变化趋势看,除了经济学和理学本科生,其他学科毕业生的高工资行业比例都呈现下降趋势。这都表明接受高等教育这种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有下降的趋势。四是不同学科的专业优势在就业行业中的体现程度不同。该校目前与专业直接对应的就业行业的平均比例处于11.5%~75.0%,即专业与就业行业的对应程度大大降低,很多毕业生去了与专业相关度不高的行业,专有人力资本对于就业行业选择的作用大大下降了;另外,专业对口的就业行业的比例还是高于其他行业,这说明专有人力资本还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从动态的角度,学科专业对于经济学和理学本科生就业行业选择的作用是加强的,而对于法学、文学和工学本科生就业行业选择的作用是减弱的,这说明专有人力资本在不同学科中的作用不同。这对于高校教学和大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