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4400000035

第35章 与负罪感建立合理接触

人们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之中,这一文化塑造了他们体验抑郁的模式。在这一方面不同文化间的重大差异体现在负罪感问题上。造成抑郁的事件、以至抑郁本身是谁之罪?甚至在没有什么人可怪罪的时候究竟该归咎于什么?

由于负罪感涉及自尊心的丧失,因此它能够引起抑郁,而抑郁症患者可能因为抑郁而倍感愧疚。但这一效应是西方文明的独特现象。跨文化精神病理学家们注意到,抑郁症的某些症状——失眠、早醒、退缩、躲避社交、对自己追求的事业丧失兴趣——这些症状对所有的文化都是大同小异的。但是在西欧与美国,丧失性欲及负罪感是抑郁症的常见特征,而在许多非洲国家正好相反,那里的文化中奇特地缺乏负罪感的成分。

对西方人来说,负罪感是抑郁的主要因素——无论是其原因或结果。负罪感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甚至在负罪感不是造成抑郁的原因时,人们在沮丧之余,负罪感也会油然而生。

精神分析理论暗示,作为其人格结构的一部分,抑郁病患者都具有强大的超我能力。在童年时代形成的这一“超我”有两个主要成分。一个是对于好与坏的意识,通常称为良知。当人们违背良知时,当人们觉得自己逾越了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或他认为应是他人的价值观念时,产生的后果便是内疚。另一个成分是自我理想。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正是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时,他就能感到心满意足。他实际是何种人跟他觉得自己应成为何种人之间的差距越大,他的失败意识越强。超我有时会发展到如此地步,以致人们期望自己达到的标准高不可攀。

超我与良知并不相同。前者包含强烈的感情成分,后者则是对于自身价值体系的理智意识。

说它们声调不同当然并不是意味这二者绝对不能重合。确实,在一个完美的社会里它们总是重合的……超我作为行为指导的局限性在于:由于它是社会的产物,只有在社会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它才有效,倘若这些条件发生变化,这便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斯巴达人在国内是不使用钱币的,结果远征到那些使用钱币的国度之后,便无力抵抗金钱的诱惑了。据说古代的人们总有机会向一个斯巴达人行贿。

和离开家园的斯巴达人不同,抑郁症患者有一种感到内疚的倾向,谁知道如何诱发这种内疚,谁就很容易控制他们。他们常因假设自己在某一方面理亏而感到痛苦,他们不顾事实真象,很容易相信自己在任何场合都有过失。

内疚制造者们并不永远如此显眼地试图使丈夫、妻子、孩子、父母或同事感到他们自己大事不妙。通常这种相互作用是以温和得多的形式出现的。“瞧,你让母亲我感到多么难过!”“对于我们为你所做的一切,你难道不应更加感激一点吗?”以及诸如此类的话。在恰当的时刻,以恰当的语调,并以恰当的非语言表情加以补充,这便足以使轻度抑郁症患者屈从于内疚制造者们的意愿与控制了。这种手法有时甚为微妙。

内疚制造者们动机何在?大部分场合他们自己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他人所产生的效应,因为这一效应的动机被埋在知觉底下的深层。有些内疚制造者是虐待狂,他们从牺牲品的辗转不安中获得大量乐趣。有时让别人感到内疚是一种避免自身内疚的手段,后来起源于某些他未洞察到的问题。挑毛病责怪别人使他暂时消除自己内心的紧张与苦闷。有时这种行为的根源在于妒嫉和竞争意识:通过令他人感到无能、内疚,自己便觉得比人家高明一些。

内疚制造者除了替己辩护之外很少上精神病诊所。一般说来这种人太缺乏内省力了,只要有人可以责怪或控制,他们就能多少保住自己免遭抑郁之难。最终得抑郁症的往往是他们的牺牲品,这些人会觉得:“我从未做过正确的事。”“这都是我的错。”

负罪感即便使人罹患了抑郁症,也算不上反常现象。一般认为,能体验并识别正常的负罪感,并探索有效的方式加以对付,这是健康人格的必要属性。负罪感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机制,使人免于陷入对自身、对他人都有害的行为中去。当人们否认负罪感、或无法识别它、或者不明白为什么感到内疚时,就可能陷入有损于他们自尊心的境地中去。他们可能会直到急性抑郁症发作时才意识到已经多么厉害地伤害了自己。将抑郁与负罪感联系起来,再找出消除负罪感的办法,这是病人复元的基本步骤。

“我对一切都失去了热情,”一位四十六岁的销售商说道:“在过去两年中没办成一件事。我总是迟迟疑疑不想打电话,结果损失了不少客户。周末我在家时总觉得太疲倦,跟孩子们一同消磨时光。我和妻子几乎无话可说,一张嘴总是以吵架收场。”当他在精神治疗中探索自己一系列遭遇的病根时,他透露出自己和一位客户的女秘书已保持两年多性关系了。“但这不可能使我垮得这么惨。事实上,每月和她睡一两回觉让我觉得其乐无穷。再说,这也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人人都这么干的。”

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使自己确信,不管别人干还是不干什么事,对他来说如此沉湎的婚外性生活正在搅起他内心的负罪感。他的行为与他成长的过程格格不久。他童年时代就读于一所教会学校,直到二十岁出头他始终埋头于宗教活动。在娶妻之前,他从未跟任何女性发生过关系。

他一直遵守着早年生活中所接受的原教旨主义严格、刻板的教规,直到生活中的其他需要,特别是生意方面的需要迫使他作出妥协。他开始一点一点削弱自己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他时而酗酒,有时也向雇员敲敲竹杠,并伪造过好几回开支帐。“人人都这么干的。不干就没饭吃。”他偶尔也感到内疚,但他忽视了这一良知的谴责。到他30岁时他将宗教看成“发迹的真正障碍”。在他有外遇之前,他的婚姻生活一直是风平浪静的。在这之后,夫妻生活变成了战场,这大半是他内心负罪感造成的后果。

“既然我认识到了负罪感,那我究竟该怎么办才好?”他问道。“我当然不可能再回归到20年前的思维模式中去。”他面对着两种抉择:要么他修改自己有关婚姻、忠贞的价值观念,要不然就结束那场婚外恋,设法改进家庭生活。他选择了后者。下这样的决心并非易事。他无法相信,象他那样生活在性纵容的氛围之中的人还能对自己早年的价值观念体系感到舒服。

一切能使各民族与文化直接接触的事物,从电视到喷气式飞机将价值观念方面大量流行的、相互矛盾的选择推到了人们面前。其结果,人们难以理解究竟该为什么而感到内疚。这继而又导致一种弗卡因效应——麻木个人的责任感。

这跟弗洛伊德的世界截然相反!早期精神分析家是在相对静止的价值观念中提出自己理论的。他们能在稳定的环境影响的背景之下研究人性。他们能将人的自我从由一个严峻的、厉害的超我套在它头上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从而“治愈”病人,而不必将他推进一个我们这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对于神经质的负罪感还是真正的负罪感不加区别,也分不清哪个是自我实现型的人,哪个是精神病人。

在这个社会里有些东西严重地削弱人的主动性,一方面混淆各种价值观,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官僚主义。有时你想办成一件事非变成精神变态狂不可。不然的话,就搞得你垂头丧气,陷入泥潭。

传统意义上的精神变态狂,是指不顾他人的需要与权利,只顾追求自己目的,不惜剥削他人或利用他人的人。负罪感对这种人来说是十分陌生的。

成百万人丧失了负罪感,并随之也失去了负罪感所起的保护作用。通常只有当急性抑郁症迫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一直在压制良知时,他们才可能重新获得良知。

由负罪感引起的抑郁心态不同于那些与负罪感无关的抑郁心态。负罪感程度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对生物治疗的反应不够理想;相反,对于那些病情中负罪感不起主要作用的抑郁症患者,通过生物治疗通常能迅速康复。负罪感会加强抑郁症的顽固性,它常常驱迫病人继续重复它所产生的行为模式,直到病人愿意正视这一事实为止。

负罪感并非永远与抑郁共存。但当它出现时,它有力地决定了抑郁的性质。对许多患者来说,对付抑郁意味着使自己重新与合理的负罪感建立接触。

同类推荐
  • 圈子决定位子

    圈子决定位子

    圈子与位子的三个问题:为什么圈子能决定位子?卡耐基说过,人生事业的成功,取决于85%的人际关系和1 5%的专业技能。每个人都很难独自成功,建立或加入一个良好的圈子,将对你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 25岁知道就晚了

    25岁知道就晚了

    《二十五岁知道就晚了》是一本风靡美国两世纪的成功励志书,2010年首度引进中国。该书里,美国著名报人、教育学家小福勒为年轻人提供了九十条幸福定律,以故事为载体、以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告诉读者幸福是什么,怎么创造幸福,更重要的是,它告诉读者“幸福其实很简单,”通过努力,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幸福。如果你已经过了25岁,正式开始奔三,却还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还为不知幸福在哪里而抱怨,那你就OUT了。如果你学历不高,人事着一份卑微的工作,拿着刚刚能够维持温饱的薪水,那么,你该如何去寻找幸福?这90条幸福定律,朴实到极致,却在万千年轻人中屡试不爽。所谓大道至简,简简单单的一个道理,却可以彻底改变一代代年轻人的命运。年轻人,不要以为你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知道是一回事,使其为己所用是另一回事。幸福定律,就是要手把手教你如何把那些“至简”的道理应用在你的生活里,为你的生命架起一道幸福的彩虹。
  • 思维成就效率:41种快速解决问题的思考法

    思维成就效率:41种快速解决问题的思考法

    许多上班族都被“效率不够高”的问题困扰着。这种烦恼对于刚入社会的新人而言,更是如影随形,但即使成为中坚分子,甚或被誉为经验丰富的老手,仍旧难以轻易摆脱这种困扰。《思维成就效率:41中快速解决问题的思考法》从思维改变效率的角度,详细阐述了提升工作效率和快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只要认真实践《思维成就效率:41中快速解决问题的思考法》介绍的思考方法,一定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最适当、最迅速的问题解决方式以及工作方法,从而成为精明能干的职场人。
  • 好好活着2

    好好活着2

    本书内容包括:人生必要的丧失、懂得善待才幸福、学会选择与放弃、生活本没有痛苦、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最真实的自己等。
  • 做懂得感恩的员工

    做懂得感恩的员工

    感恩不仅是一种职场心态,更是一种工作动力。在本书中,我们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故事和案例,阐述了现代职场为什么需要感恩精神,以及如何践行感恩,从而将自身塑造为一名受企业欢迎的优秀员工,进而成就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热门推荐
  • 妖孽女王爷美男快到碗里来

    妖孽女王爷美男快到碗里来

    一朝穿越女尊,斗气,魔法,炼药,魔兽,她统统会有,说她是花痴废物?貌丑无比?姐洗干净脸连神仙都自叹不如,没人嫁她?美男个个倒贴,偶遇,不小心美人入怀,自己不是女皇的女儿,切看她如何查明身世,报仇雪恨,美人在怀好不悠闲...
  • 豪门情缘:女神归来

    豪门情缘:女神归来

    她是杨家从孤儿院收养的孤儿,不想,杨家做善事是假,欺骗媒体才是真的,等待她的是无情的鞭打。离开杨家的她,十年的空白,无人得知。十年之后,颜氏大小姐风靡整个亚洲,姣好的面容,高挑的身材,成为众多男人心中的女神。她的身边不缺守护者,她的目地只有一个,那就是接近杨家,找出杨家的罪证。不曾想,一步步地追查,她竟然找到她的亲生父母。当她真正的身份和真正的目地,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她受到的是赞扬,还是唾骂?
  • 三生缘之七七箫长

    三生缘之七七箫长

    简介:是不是月老手中的红线从不曾断绝?千年万世,冥冥之中将你我缠绕。是不是瞳孔里的颜色从不曾变浅?人海茫茫,一眼回眸将你我找到。她,跨世而来,一身白衣,素雅沉静,浮世中飘零,眼里是说不完的冷漠疏离。他,遍着红衣,妖艳如血浸,摄持朝政,步步为营,享天下之尊,骨子里是说不尽的狂傲狠戾。那一世,手中剑,穿膛过。他问:“若有来生,凰儿,你可愿在凤凰花开的地方等我?”那一生,情毒入腹,却也甘之如饴……
  • 天启年间仙闻杂录

    天启年间仙闻杂录

    不一样的修仙之路,不一样的修仙世界,不一样的修仙主角,不一样的表述方式,希望能够勾住你的G点。
  • 英雄联盟之符文传说

    英雄联盟之符文传说

    什么?我竟然穿越到符文大陆?寒冰之符,一念之间,万里冰封。熔岩之符,一挥之下,岩浆世界。大地之符,一掌拍下,大陆崩塌。吞噬之符,一展凝华,光随逝之。......阿狸,伊泽瑞尔,咱们走,这些符文都是我们的!道友群:431937924.....欢迎骚扰
  • 空珠界

    空珠界

    在浩瀚的夜阑大陆上,以强为尊的世界,他们只对强者感性趣,但主角在不知道自己的身事出生,,寻找自己的生事,在最后的努力之中如愿的成为大陆的强者而且还是整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强者,不是之一。
  • 皇帝也不容易

    皇帝也不容易

    不用说穿越了,当一个内忧外乱的皇帝,整天要当心这个那个,这样的位置还有意思吗?但是好死不如赖活,作为一个皇者不但要自己活下去,也要让自己的子民活下去。活下去吧。
  • 灵动笔记

    灵动笔记

    我是某档网络灵异节目的工作人员。大部分的灵异节目,会为了节目效果夸大或故意制造恐怖气氛。而所针对的收视人群,基本上也只是单纯为了娱乐或寻找刺激,只有小部分人会对此坚信不疑。那么对于我们亲身经历节目制作的工作人员来说,事实究竟是如何的?下面我就来讲述一下这几年进入这个行业后所遇到的经历。
  • 桃李满

    桃李满

    其实,这应该也是一个耽美合集,有古风,也有现代。没办法,擅长写短篇,如果是一篇,上百万字的话,我想我是写不出来的。耽美合集的话,每一篇,都希望是大家从没看过的故事。短篇的话,有几千字的,也有几万字的……一代风华,就此湮灭。若闻有哭,当为谁哭
  • 穿越:美女如云之鬼魅妖后

    穿越:美女如云之鬼魅妖后

    富豪女夏浅兮一个华丽丽的撞击,华丽丽的掉入时空隧道穿越到架空皇朝,残月国。冷曦君主人如其名,为了皇朝,权势不惜牺牲一切。利用夏浅兮稳住江山。美女如云的后宫上演的是血雨腥风。大哥夏伊既然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芷烟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兄弟间的自相残杀哦,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夏浅兮说“我要做的是统一幻魅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