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是黄昏,天地间最富有情调的时刻。我坐在一座山的高处,环顾四野。山下是隆务河谷,宽阔绵长,延伸到山的深处。河谷里除了郁郁葱葱的草木,还密集着民居、商店和街道。远远望去,完全是一幅飘溢着人间烟火气息的家园图景。只是几座水泥柱式的高楼,兀立在平缓的河谷,显得有些扎眼。不过,这些都算作我视野的附属品,并不重要。我的目光关注的是那个在夕阳下闪烁着金色光芒的地方,这是安多地区著名的格鲁派寺院——隆务寺。它地处距离我们省会西宁市120公里的同仁县城。其实,早在公元1301年,它就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等我细细端详它的时候,时光已经流逝了千年。这就是说,那时的隆务寺,除了文字遗存的记忆,一切只有依赖我们的想象。我想千年前,这里一定水草丰美,牛羊遍地。大地上开满了斑斓的花朵,田野里飘荡着悠扬的民谣。而隆务寺在如此久远的岁月前出现在此也并非偶然。那时,藏传佛教早已传入西部藏地,大大小小的藏传佛教寺院陆续林立,起初隆务寺只是一个规模不大的萨迦派寺院。明洪武三年得到明王朝准建,才有了隆务寺的正式命名。近百年后的1462年,一个叫三木旦仁钦的名僧又重建了隆务寺。在隆务寺最早建成的大经堂门首上,曾悬挂过一个题写着“西域胜景”四个金字的匾额,系明帝于天启二年所赐。而正是熹宗黄帝的这块匾额,令隆务寺声名大振。此后隆务寺从三木旦仁钦的转世一世夏日仓活佛开始,规模逐渐扩大,200多个属寺遍布黄南的山间乡镇,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隆务寺。隆务寺坐西向东,依山面水,选址蕴含了浓厚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风水观。据说隆务寺背依的西山形似大象,四周环绕的群山峰峦状若莲花,围拢着丰饶富足的隆务镇。而隆务寺恰如莲花中盛开的花蕊,吉祥、夺目。从隆务寺前缓缓流过的隆务河蜿蜒丰盈,如同融化了的酥油。白象、莲花,这些藏传佛教中的鲜明符号,充满神异的力量,令人遐想。
夕阳悄然退隐,大地渐渐昏暗。只有隆务寺的金顶,依然在朦胧的河谷里熠熠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