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1400000005

第5章 万里长城与孟姜女

修筑万里长城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途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随着不同的地形、山势和地貌而筑,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全长7300千米(14600华里)以上,号称万里长城。其中从鸭绿江到山海关段,由于工程比较简单,毁坏较为严重。山海关到嘉峪关段,工程较为坚固,保存也较为完整,两端两个关城东西遥遥对峙,长度为6700千米(13400华里)。长城是由烽火台和列城等单体建筑发展起来的。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是连续不断的防御城堡,而后用城墙把它们联系起来,便成了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民族诸侯争霸,相互兼并,出现了秦、楚、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国。它们彼此之间为了防御,利用原来的大河堤防或附近的山脉,逐段构筑城墙和关塞并将其连接起来,构成长城这一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但规模较小,互不连贯。约公元前7世纪,楚国最早修筑长城。其后,从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前后,齐、燕、赵、秦、魏、韩各国也相继修筑了互防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吞六国,建立起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为防御匈奴侵扰,大规模修筑长城。以后,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辽、金、明各代,均大规模修筑或增筑长城。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其修筑规模之宏大,防御组织之完备,所用建筑材料之坚固,都大大超越以前各个朝代。

有关秦长城的工程布局,专家说法不一,这里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战国中期开始,中原兼并战争日益加剧,游牧民族南下侵扰也日益频繁。秦、赵、燕三国无法两面兼顾,于是各筑边墙,防备这些游牧民族。秦筑边墙始于秦惠文王,成于秦昭襄王,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越六盘山、宁夏固原、陕西环县、榆林、神木,一直向北延伸,在内蒙古十二连城乡与黄河南岸相接。赵国筑边墙始于赵武灵王,筑有阴山南北两道。燕国在秦开破东胡之后,也筑起一道边墙,西起内蒙古的化德与商都县之间,沿北纬42°往东,经辽东而到达今日朝鲜清川江入海口,绵延一千六百公里。边墙,后来被称为长城。

秦始皇打算先服南越,再击北胡,蒙恬受命以后的职责是侦察敌情、修缮边墙、训练军队,为打击匈奴做准备。此时所修边墙,主要是秦国边墙,即使有新筑,也不多,与后来大规模修筑长城不同。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朝疆土“北据河为塞”,应该是指秦国边墙北至黄河南岸而言,而不是以整个黄河为北部边界,当时的河南地还在匈奴手中。

秦始皇三十二年秋(前215年),蒙恬收复河南地,在黄河南岸过冬。来年春天,开始沿黄河内侧修筑工事,作为进退的屏障,也是秦朝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开始。这一段长城全长一千公里,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沿洮河与黄河相依,再依黄河东岸向北发展,一直到达黄河“几”字形的顶端,在河套地区与赵国所筑阴山南长城相接,大都借助黄河的自然天堑,沿河筑四十四城,差不多二十公里一城,加强河塞防御,即史书说的“城河上为塞”。主要修筑了四十四座城,估计还有若干烽隧,工程量似乎谈不上巨大。修这一段长城用了几年时间,现在无法知道。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蒙恬渡过黄河,将匈奴逐出阴山,占领整个河套,开始修筑第二段长城。这一段长城从高阙往西南延伸,直至与流沙相连,从遗迹看,已经到达宁夏北境。流沙就是今日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的总称,当时的面积应该没有现在这么大。这一段总长四百公里,以亭障为主,很像今天的据点式工事,而不是绵延的墙体。障就是戍堡,有围墙,只驻军,不住民。城比障大,军民混住。亭就是瞭望哨,相当于岗亭,常与烽火台并用,大都设在高处,相隔十里。工程量似乎也谈不上巨大。高阙以东,主要是利用赵国的北长城,做了大量修复工作。这一段长城逶迤于群山之中,长约五百公里,还有赵国南长城(长约四百公里),匈奴占据数十年,破坏严重,即使修复,工程量也不小。

第三段长城就是赵长城与燕长城的连接段,从内蒙古卓资、集宁(乌兰察布)一带往东,穿过兴和县北端,在河北围场县北部,与燕长城相连。这一段长四百余公里,为厚实边墙,当是蒙恬新筑。

秦始皇长城的东段,基本沿用燕国旧长城,蒙恬只进行了若干修复。而燕长城的辽东段,即从辽宁阜新起,一直到朝鲜清川江入海口,似乎未加利用。考古发现证实,燕长城东段沿线出土的遗物,全是燕国与汉代特征,没有秦文化特征。换言之,蒙恬打败匈奴之后,威名远播,东胡不敢来骚扰中国,也没有力量来骚扰中国,所以辽东段长城就没有利用。

秦始皇长城的西段,可以黄河为界,分为内、外两道。

内长城在黄河内侧,以新筑四十四城加赵国南长城为主体,起至临洮,沿洮河与黄河相接,然后沿黄河内侧北上(即蒙恬收复河南地以后,沿黄河内侧修筑的部分),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穿出黄河,与赵国南长城相连,一直延长到呼和浩特以东。

外长城在黄河外侧,即蒙恬修筑的第二段长城,起至宁夏北境(也许起点就是贺兰山),在黄河外侧穿过乌兰布和沙漠,走在狼山之巅,在高阙塞与赵国北长城相连,再依阴山而东,到达呼和浩特北部时,与内长城合拢,继续东去,就与蒙恬所筑的第三段长城连接起来,最终在河北围场县以北,与燕长城相连,构成一个整体。

一般认为,内、外两道长城与秦国原来所筑而经蒙恬修缮的旧长城一起,构成保卫关中的三道防线。但自内、外长城筑成之后,秦国旧长城已经失去价值,所以到汉武帝时就弃之不用了。因此,在说秦始皇长城时,与其说西段有三道,不如说有外、内两道,也许更符合当时的情况。不过,在西汉初年,冒顿单于建立匈奴帝国以后,他们再次南下,秦国旧长城还是发挥了作用。

今天能看到的秦始皇长城已经很少,而且都是名副其实的遗迹,比断壁残垣还断壁残垣。

简言之,秦始皇所修长城,名义上号称万里,其实是在充分利用赵、燕旧长城的基础上,适当增筑三段新墙,而构成一道绵延万里的新长城。增筑的三段新墙,其中一千公里以新筑四十四城及烽隧为主体(黄河内侧),另四百公里以亭障烽燧为主体(黄河外侧至流沙),完整增筑的厚实新墙只有四百公里(赵、燕旧城连接段),三段加起来,总长约一千八百公里,与“万里”相去甚远。

但是,万里长城在当时起到了防御匈奴南侵,保障中原人民经济文化的积极作用,蕴涵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是智慧的结晶。而到了现在,它仍然以其蜿蜒起伏的雄姿,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象征着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

孙中山先生曾对此作出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

孟姜女哭长城

民间流传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孟姜女哭长城”是否真有其事历来争论不一。

后人主要是拿长城来批判秦始皇耗尽民力,甚至说秦朝因此而亡的。这种说法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真实存在的。增筑以上三段新长城,加上修复燕、赵旧墙,工程总量不算小,不少地方还是穿山埋谷而成,而且只用了八年时间(公元前214年开始大规模修筑,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时停止),必须快速、高效、大量地集中人力,是名副其实的高强度作业。另一个原因就是后世文人的附会与想象了。

关于修长城的人数,后人使用的数字,有三十万、三十六万、五十万、一百万等。《淮南子·人间训》说:“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西属流沙,东结朝鲜。”《史记》说的是“发兵三十万”,两者差了二十万,显然难以确定五十万的准确性。《中国通史》第五册则说是“三十六万”。《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则说:“据估算,当时投入筑长城的部队约五十万,民夫约五十万,总人力不下一百万。”由于没有提供具体的估算方法,所以也难判断其准确程度。用一百万除以一万里,一里站一百个人,那不是边墙,而是人墙。筑长城需要多少人呢?

《淮南子》说,秦始皇“发卒五十万”,由蒙恬率领,修筑长城,“中国内郡挽车而饷之”。于是男人不能在田间耕作,女人不能在家里纺织,无衣无食,也得去拉车运输。这就给人一种错觉,除了五十万军队之外,还动用了无数百姓,国民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该书还说,为了运转粮草物资,中国东西南北的广大地区,道路两边的排水沟里,无不填满了尸体。该书把修筑长城和南平百越都说成是“五十万”。

《水经·河水注》引用了一段话:“始皇使蒙恬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撑柱。’”死了那么多人,搞得大家都不愿养孩子了,养大了也白养,反正都要去送死。

司马迁自己也说,他去北边,沿途所见蒙恬所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于直道,固轻百姓力矣。这是司马迁的观感,筑长城确实消耗了民力,但消耗了多少,他没有说。他是严谨的,知道的说出来,不知道的不乱讲。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摘抄主父偃的话说,秦始皇携战胜之威,欲伐匈奴,李斯曰不可,秦始皇不听,派蒙恬将兵攻胡,暴师于外十余年,死者不可胜数。又使天下百姓飞刍挽粟,转运粮草,起程时装三十钟,到达时仅剩一石,有效运送率才百分之一(有人还说只有一百九十二分之一或二百四十分之一,疑莫能定)。道路死者相望,天下始叛秦。——主父偃为了劝阻汉武帝不再伐匈奴,很可能故意夸大事实。

附在该文之后的徐乐也劝阻汉武帝说,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征战十余年,男人披甲,女人转输,苦不聊生,死者相望,所以在秦始皇死后,天下就乱了。——徐乐的目的与主父偃一样,但他把南北用兵放在一起来谈,相对要公正一些,是否到了“死者相望”的地步,还应该画个问号。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已被证实纯属文学创作。孟姜女实有其人,但不生在秦朝,也跟秦始皇长城没有任何关系。《左传》记载说,齐国南下攻莒,一个名叫杞梁的人战死了。杞梁是贵族,不是普通百姓,他的妻子按照当时的礼法规定,坚持要求齐庄公来家里吊唁。

到了汉代,故事有所变化。齐庄公吊唁完走了,杞梁妻在莒国城下抱着丈夫的遗体痛哭,路人为之垂泪。这里,地点已由杞梁家变为莒国城下。她哭了十天十夜,把城墙哭塌了,举身赴淄水而亡。再往下传时,又变成哭倒边墙。这个边墙,是齐长城,离莒国四五十公里,而非秦始皇长城。

杞梁妻的故事在汉代流传甚广,《烈女传》、《说苑》中都有记载。由汉代文人创作的著名的《古诗十九首》,也提到这个烈女子:“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谈,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到了唐朝,故事又变化了,哭塌齐长城变成了哭倒秦始皇长城。唐朝前期,李白赋诗说:“城崩杞梁妻,谁道土无心”(《白头吟》)。李白这里提到的还是“城”,而非长城,更不是秦始皇长城。但另有证据表明,就在唐明皇时期,杞梁妻已经与秦始皇长城联系起来。唐末五代时,一个号为“禅月大师”的贯休和尚,在其大作《杞梁妻》中,明确把杞梁妻与秦始皇长城扯在一起: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宋元时代,以孟姜女为主题的文学故事已经广泛流传。其中一个题目为《范杞良一命亡沙塞,孟姜女千里送寒衣》。说范杞良是修筑秦长城的逃犯,躲入孟氏园子来,适逢孟女沐浴,身体为范杞良所见,于是成婚。婚后不久,范杞良又被抓去筑城,在工地上暴露了逃犯身份,被处死刑,尸首埋筑于长城之下。孟女闻讯赶来,恸哭不已,把长城哭塌,收拾好范杞良的尸身,归葬故里。“姜”字传递了孟姜女是齐国女子的信息。

再后来,范杞良的名字也有做万喜良的。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地方,一说在河北秦皇岛,但陕西宜君县南有一个地名叫哭泉,也说与孟姜女有关,而变成一眼流不尽的泉水,因此得名哭泉镇。陕北本来缺水,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哭泉水势还很旺盛,所筑公路时常被浸毁。而江南也有一处与孟姜女有关,难怪有的故事把范杞良(万喜良)说成南方人,被抓到北方去筑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终于找到筑城之处,但万喜良已经死了,埋于长城之下。她痛哭三天三夜,也把长城哭塌了。

蒙恬大规模修筑长城只动用了三十几万人,前后八年,绝对不会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即使说加重了秦朝人民的负担,也不符合事实。在秦朝整个的劳役中,筑长城最多只占五分之一,而且是为了巩固边防,非个人享乐。赵国、齐国、魏国都修筑过边墙。赵国长城最长,南北加在一起,总长有一千两百公里,为蒙恬新筑长城的三分之二,为何它没有导致赵国灭亡,反而是赵国强大的标志?何况赵国国力最多只及秦王朝的七分之一。后世评论者不对这些数据进行一个比较,而简单袭用汉代人的说法,实不可取。

同类推荐
  • 万匪之王

    万匪之王

    民国,军阀混战,游兵散勇、恶霸良民纷纷落草,被外媒称为“万匪之国”。且看穿越回百年前1915的吕行,如何从一个小小土匪喽啰崛起壮大,和各路巨匪军阀过招掰腕,又如何混迹于这黄金时代的才子佳人间,摆弄现代才情,在民国肆意快活的活着。作品微博:http://www.*****.com/?feiwang2015
  • 三国之算无遗策

    三国之算无遗策

    如果郭嘉没有英年早逝,那么曹操是否能一统中国?赤壁之战上是否还有美周郎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否还有诸葛亮六出祁山?且看一场智谋上的对局
  • 古庸

    古庸

    庸国,中华古国名。又名古庸,是春秋时,是巴、秦、楚三国间较大的国家。是中国巫文化发祥地之一,在古庸有着奇特的葬俗文化,巫文化、音乐文化,以及武道文化。方今之世,古庸、长临、墨霜三国并存,百多年来争战不休。不仅如此,更自古有恶兽出世,危害人世。混乱的世道,人才时有辈出,制霸天下,平定恶兽,成为一代一代人的梦想……
  • 枕戈天下

    枕戈天下

    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曹操我只是想帮你平定天下让后来没有五胡乱华,然后做一个太平侯爷而已。你不能因为我取了献帝的妹纸一不小心当了驸马你就暗算我吧!好歹我也是和你女儿有婚约啊!刘备,我只是想借你的人头用用,你也不用整天见着我就像见着九世仇人一样吧!还是人家孙权好,不仅愿意好吃好喝的款待我,还心甘情愿把妹纸嫁给我,哎!刚夸你呢,你就背后捅我刀子。算了,你们都是小人,就让我这个小小人来枕戈天下,取尽荣华吧。
  • 暗月物语

    暗月物语

    迷茫的过去,无尽的未来。前路究竟在何方?
热门推荐
  • 狱狂

    狱狂

    这是一处神秘莫测、危机四伏的地方,这里是强者的天下。这里没有法律和规则,要想在这里生存,唯一的保证就是“拳头”。在这里,只要你的拳头够硬、够狠,你可以得到你任何想得到的东西,除了“自由”。市井小子金城,时运不济,英雄救美不成,反被打入闻名丧胆的“炼狱”之中。没想到,因祸得福,与“龙凤天玉”人玉合一,再获天纵奇学“彩虹神功”,终成一代狂人“狱狂”。天有不测风云。异星突变,风云再起,到底谁能力挽狂澜?书中自有分晓。
  • 天下棋阵

    天下棋阵

    一部失传400年的棋林秘笈一个皇族执着与坚毅的兴衰史天才少年,演绎一部强者回归的棋林故事左手楚河汉界,右手锦绣山河
  • 穿越魔戒世界

    穿越魔戒世界

    小说迷赵文意外穿越重生到小说《魔戒》的中土大陆,并得到了魔戒之力。而此时中土大陆突然出现了两座黑暗之门!无尽的亡灵越过黑暗之门,席卷大陆,人类世界岌岌可危。命运弄人,赵文不得不重铸魔戒,堕入黑暗深渊……《天净沙·求票——仟红屏幕键盘鼠标,收藏推荐月票。朝九晚八爆发,绝不断更,求票人已跪下!》
  • 爆宠魔妃:腹黑王爷快跪下

    爆宠魔妃:腹黑王爷快跪下

    现代,她被朋友背叛,与其同归于尽。一朝穿越,她变成幻家大小姐,开启暴走模式,虐渣男,报仇,数不清的荣誉光环在她身上。当然,还遇见了他。
  • 金光明经疏

    金光明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嫡女小心魁

    重生之嫡女小心魁

    她是一个出生在将门的嫡女,性格火辣,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会经常折磨,直到他屈服为止,但却被父亲一直宠爱,妹妹不喜欢她和父亲对她的偏爱,因嫉成恨将她害死,上天看在她是被害死而让时空改变让她穿越重生,但她却重生在一个很受皇帝宠爱的皇后身上,这个皇后生前性格温和,从不与她人争宠,许多妃子因为她的性格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经常对她辱骂欺打,最终被一个妃子设计陷害含冤而死,那么穿越重生的她会在她的体内掀起什么惊天骇浪呢......
  • 天狱学院记事

    天狱学院记事

    传说,在无尽虚空之中,有一个奇特的世界,他位于万界之巅,不立于诸天之内,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他镇压一切之负,忤逆天道之威仪,封禁虚空,独享逍遥。他行走在法则的边界,破坏着规则的序定,拯救着不被天地所容的生灵万物。他!是创造者!被万灵歌颂与赞美。他!是毁灭者!被诸界诅咒与唾弃。他!亦正亦邪!不戮天道,不斩深渊。他!向往美好!却从不公正。他!不斥罪恶!却从不失行。他!是负的主宰!却从不藐视正。他!是正的敌人,却从不与其争斗。他!是只存在于梦幻之中的乐土,也是只存于幻想之中的恶土。他的传说永不褪色,他的名字便是...天狱!
  • 古剑奇谭最终命运

    古剑奇谭最终命运

    三年之约,故人归来新的旅程,新的困难最终一战,拼尽全力在爱情面前,不重权势在金钱面前,翻脸不认人在战争面前,剩下的,只有自私最终之战,我们,拭目以待
  • 嫡女狂澜:倾尽一世情缘

    嫡女狂澜:倾尽一世情缘

    苏家大院,嫡女回眸,缤纷为置。她冷眼相待,斗奸显姨娘,狠辣庶妹,恶毒庶子,这一世,如若再犯她,定让你们万倍奉还!若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从此步步为营,为此生所爱之人,倾尽一世情缘。
  • 彼方之国

    彼方之国

    炎生被一枚神奇的种子所救,穿越重生到了一个遍布鬼神的世界,从一个艰苦的小修士,开始了自己的一段奇幻之旅。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在无穷无尽的世界之海里,炎生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神秘的世界,科技、异能、魔法、修真、星空争霸、种族战争、成佛作祖、开辟世界,他经历了连他都想不到震撼历程。只是为在无限的时空中,寻找那传说中的永恒之地——彼方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