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透明?“透明”的定义很简单:看到的便是真实的。透明将带来令人惊叹的效果——由于工作人员掌握的情况更充分,运作更快速,问题更易于辨别,因此决策与执行也就更高效,企业最终将从中受益。而对于管理者来说,他们也能得到员工更紧密的协作。
身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应该让策略透明化,接受组织成员的监督和帮助。公众舆论是最好的监督。透明,不仅是制度公开的需要,更是提高执行力的有效手段。将管理行为置于组织成员的监督之下,可以保证在执行的过程中不降低“高度”(不偏离策略既定方向)、不影响“速度”(按既定进度有序推进),不减小“力度”(有始有终,力量不懈怠)。这正是有效执行的具体表现特征。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向着透明化的方向前进,希望自己在客户、投资人与员工心中拥有更加值得信赖的形象。特别是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透明,是管控力产生的良好环境。在透明化时代,企业进行透明化管理已是势在必行。
一个企业的知名度越高,那么这个企业遭受到危机的可能性就越高。企业声誉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透明化的时代,它可以演化成一股力量巨大的浪潮,在特殊的时刻迸发出强大的正面或负面的力量——良好的企业声誉在危机时刻对企业来说是良好的保护伞,糟糕的企业声誉则可能引发危机连锁反应,星星之火终燎原。
在《赤裸的公司》一书中,作者唐·泰普斯科特说:在透明化时代,企业进行透明化管理已是势在必行。在泰普斯科特看来,最为成功的企业大都在优化企业治理以及“透明化”方面大量投入,包括:建立客户参与性机制、加强品质与成本管理、加大创新力度并全面改观企业绩效。这些成功的企业不但将“透明化”与诚信原则纳入企业战略中,更将这两个关键企业特性融入产品与服务、品牌与声誉之中。
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自己保持“透明”的环境呢?对于管理者自身来说,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需要诚实。要想树立良好的信誉,你就必须做到百分之百诚实。如果可能的话,你应该在做到百分之百诚实的同时,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而且,为了更好地影响并且激发员工,管理者必须让员工明确体会到自己对他的关心。当然,管理者只有真心帮助员工发展、对他们表示认可和理解,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管理制度的监督和透明,在无形中会在工作质量及生产效率方面显示出长期效益。只有一个透明的良好环境,才可能会有管控力的产生。企业应当以各种适宜的方式向全体员工、主要的供方和合作伙伴沟通组织的价值观、发展方向和绩效目标,并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双向沟通。只有这样,企业的监督体系才可能高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