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这个乍听起来似乎很陌生的名字,但在历史上却有其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曾经说过一句话,相信大家一定会很熟悉:“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王导,三朝元老,与其他宰相相比名气并不是很大。但却为了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后世却传出许多王导权倾朝野、与皇帝共坐龙椅受百官朝贺等!真正的王导到底是个忠臣良将还是佞臣小人?
历史追踪
王导(公元276年~公元339年),字茂弘,晋朝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时著名政治家。在东晋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琅玡王氏,从太保王祥以来,一直是名门望族,王祥族孙王衍累任至司空、司徒、太尉,是朝中数一数二的人物。王导是王衍的族弟。王导年幼时就有风度、有远见。14岁时,陈留名士张公见到他十分惊奇,对他的堂兄王敦说:“看这个孩子的相貌心志,是做将相的人才。”王导的祖父王览官至光禄大夫;父亲王裁,任镇军司马。东晋建立后,身历要职。咸康五年七月庚申(十八)日(公元339年9月7日)病逝,终年64岁,谥号文献。
历史真相
王导是东晋王朝的缔造者。王导和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关系非常近,恰恰这时北方战乱不断,王导有意让司马睿出走江南,也是天遂人愿,晋怀帝派司马睿镇守建邺(今南京),于是王导与司马睿一起南下,并有意结交江南士族,使司马睿得到了江南士族的认可,顺利地称帝,史称东晋,王导官居宰辅。从兄王敦都督江、扬六州军事,拥兵重镇,群从弟子布列显要。王导一只手把司马睿推上了帝位,另一只手也使王家成了江南第一大家族。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晋元帝,也就是司马睿在江南没有任何的声望,几乎都是在依赖王导,故而司马睿常常把王导比作自己的“萧何”,对王导也是言听计从。
东晋王朝的建立,有力地抵制了北方少数名族对汉族文化的破坏,对汉族文化的传承及江南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有晋墓志铭赞道: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永嘉世,九州荒,余广州,平且康。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南方在战乱期是一片净土。
王导权倾朝野,但仍不忘“君为臣纲”之理。王导非常注重调剂王氏势力与司马氏之间的矛盾。公元318年,晋元帝司马睿在接受百官朝拜时,曾再三请王导同坐御床受拜,王导再三推辞不敢当。可以看出,王导在东晋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大胆地来讲,王导与司马睿是平起平坐的。这时的王导如果有一点点的叛逆之心,完全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但是王导仍然遵守纲常之理,做一个合格的臣子,全无半点对司马睿的不敬之意。
有关王导与晋元帝同坐御床的说法完全是为了突出王导地位的重要性,并不能因此说王导有叛逆之心,换言之是晋元帝再三请求王导上座,并不是王导之意。这只能说明对王导的重视。
王导对待家族的背叛依然选择忠于元帝,司马睿不满于王氏势力的骄横,有意削弱王氏势力,重用刘隗、刁协,并且暗中作军事布置。削弱王敦,冷落王导在这种情况下,王导仍能保持常态,不作计较。王敦以“清君侧”为名,带兵攻入建康杀掉刘隗、刁协等人。这种方式的“清君侧”是在王导认可的范围之内的,当王敦想进一步逼司马睿下台时却遭到了王导的极力劝阻,最终王敦无奈只好带兵回武昌。
公元323年,司马睿病逝,司马绍即位,王导辅政。王敦认为时机成熟,又加紧图谋篡夺,王导站在维护帝室的立场坚决反击。这时王敦病重,其兄王含为元帅,手握重兵成为一大隐患,王导致信王含说:“你今天这番举动,恰似王敦当年所为。但形势已完全不同:那年是因为有佞臣乱朝,人心不定,就是我自己也想外离以求自济;可是今天,先帝虽然去世,还有遗爱在民,当今圣主聪明,并无失德之处。如果你们竟妄萌逆念,反叛朝廷,作为人臣,谁不愤慨?”并表示“宁为忠臣而死,不为无赖而生。”一边用好语安抚,一边用计趁王含不备将其杀害,解除了对司马氏的威胁。
王导重视教育事业,为东晋培养人才。当时战乱不断,学校也没有一个安稳之处。他曾上书司马睿,提出“尊道而贵士”、“先教而后战”、“取才用士咸先本于学”,认为“蒙以养正,少而教之,使化雨沾肌骨,习以成性”,就可以“迁善远罪,行成德立”,“事君则忠”,“泣下则仁”。主张“择朝之弟”入学,“选明傅修礼之士”为师,“经纶稽古,建明学业,以训后生”。其实,王导之所以这样重视教育,目的也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
王导一生辅佐东晋3位皇帝,也为了保住司马氏的江山奋斗一生,为东晋在江南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如果东晋没有王导,不知东晋“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对江南的经济发展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王导一生都在充当润滑剂的作用,调节王氏与司马氏的矛盾、北方士族与南方士族之间的矛盾。对北伐中原的战略目标缺少足够的认识,以致东晋偏安一隅的情况。但王导确是东晋王朝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