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4400000032

第32章 地区工业发展态势及政策导向

提要

在“十五”期间,中国各地区工业呈高速增长态势,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工业对地区增长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近年来中国地区工业发展和工业布局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包括工业布局集中化趋势加强,工业园区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然而,也应该看到,当前中国地区工业发展尚存在不少问题。如地区工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工业集中化与协调发展的矛盾加剧,区域内源性发展的动力不足,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各地区工业税负严重不合理。为此,在“十一五”期间,必须尽快研究制定工业节地政策,引导工业合理集聚和转移,强化工业发展的空间管治,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以促进工业布局优化和各地区工业协调发展。

一、“十五”时期地区工业发展的成效

“十五”时期是中国工业经济迅速增长和工业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中国各地区工业呈高速增长态势,地区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对地区增长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地区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1.各地区工业呈高速增长态势

若按当年价格计算,在“十五”时期的前四年,中国各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了79%。其中,东部地区增长了90%,中部地区增长了67%,东北地区增长了53%,西部地区增长了73%。这说明,尽管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但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东部地区仍然呈现出整体快速增长的态势,西部地区工业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逐步接近各地区平均水平,而东北地区至今仍处于工业增长的“低谷”,呈现出相对衰退之势。从各省区市的情况看,在工业增长速度较快的10个省区市中,中西部地区有6个,包括内蒙古、山西、江西、宁夏、青海、陕西,东部地区的山东、江苏、天津、浙江、广东等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而工业增长速度较慢的依次为辽宁、湖北、湖南、云南、西藏、四川、安徽、广西等省份。

按照国家统计局快报数据,2005年全国各地区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0%,其中,东部地区为20.2%,东北地区为16.6%,中部地区为21.5%,西部地区为19.8%。这表明,中部地区工业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各地区平均水平,也超过了东部地区。从各省区市的情况看,工业增长速度较快的前10位地区依次为内蒙古、山东、江西、河南、四川、河北、广西、安徽、青海和江苏。除山东、河北和江苏外,其他7个省区全部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反,工业增长速度较慢的10个地区,有4个在东部(福建、广东、北京和上海),4个在西部(重庆、贵州、西藏、云南),2个在东北(吉林、黑龙江)。这说明,除东北地区工业整体增长较慢外,其他地区都出现了分化现象,有的省份增长较快,而有的则增长较慢。

2.各地区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从2000~2004年,中国各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RP)的比重由40.6%提高到43.4%,增加了2.8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由43.1%提高到47.3%,增加了4.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由38.2%提高到39.4%,增加1.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由45.5%下降到44.9%,减少了0.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由33.0%提高到34.5%,增加1.5个百分点。这说明,在“十五”期间,东部地区工业化的推进速度要远快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占GRP的比重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可以说,“十五”期间中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主要是依靠东部地区来拉动的。再从省区市来看,这期间工业化推进速度较快的有山西、山东、宁夏、广东、江苏、江西、内蒙古等,其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幅度均在4.5个百分点以上,贵州、福建、上海、陕西、甘肃、青海、天津、河南等提高幅度也在3个百分点以上。相比之下,辽宁、湖北、四川、湖南、西藏等工业增加值比重则出现了下降趋势,而云南、安徽、北京、浙江等基本保持稳定。

3.工业成为地区增长的主导力量

在2001~2004年间,各地区工业对GR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47.5%,其中,东部地区为53.1%,中部地区为41.4%,东北地区为43.7%,西部地区为36.9%。尤其是山西、山东、广东、江苏、黑龙江、天津、上海等省市,这期间工业对GR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0%。相比之下,西藏、海南、湖南、北京、四川、辽宁、广西、湖北等省份,工业对GRP增长的贡献率则不到35%,云南、安徽、重庆、江西、新疆、青海等不到40%。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工业增长贡献率较低的省份中,除西藏、海南、北京、青海等外,其他地区都具有加快工业发展的较好条件,今后其工业对GRP增长的贡献率将会有所提高。

4.地区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在“十五”期间,各地区主要工业经济效益指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资产负债率看,2000~2004年间西部地区资产负债率下降了2.0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了1.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了1.4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仅下降0.2个百分点。从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看,这期间各地区提高的幅度大体一致。2004年,西部地区全部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只有1.68次/年,比东部地区低0.66次/年。可以认为,流动资金周转较为缓慢,这是导致西部工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再从资金利润率来看,2000~2004年全国工业企业资金利润率提高了2.82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提高2.8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提高2.8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提高1.57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则提高了3.3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工业企业资金利润率较高,2004年达8.24%,这主要是受黑龙江石油工业的影响。总体上看,“十五”期间四大区域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的差距都在缩小,其中资产负债率变异系数由0.049下降到0.040,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由0.182下降到0.136,资金利润率由0.561下降到0.247.

二、“十五”时期地区工业发展的新态势

在“十五”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中国地区工业发展和工业布局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布局的集中化趋势加强

工业布局较为分散一直是困扰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在市场力量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工业布局已经出现了向优势地区集中的趋势。一是工业企业向沿海、沿江和沿交通干线地区集中,逐步形成了一批制造业集聚带和工业走廊的雏形。如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带、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带、京津制造业带、山东半岛制造业带、闽东南制造业带和哈大制造业带。其中,山东半岛制造业带由济青工业走廊和青烟威工业走廊组成。二是生产要素和企业向主要中心城市集中。受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趋利”原则的影响,目前国内资金、劳动力和人才等生产要素都出现了向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一些工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规模逐渐做大之后,也开始把总部、研发机构、营运中心甚至生产制造环节搬迁到邻近的主要中心城市。三是工业企业逐步向城镇周边地区集聚,形成一些集中连片的工业密集区。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在本土本乡建立起来的大量分散的乡镇企业,目前已开始出现逐步向那些交通和发展条件较好的城镇地区集中的趋势。

据我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度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度明显提高,而1997年之后则呈现出稳步提高的趋势。无论是按总产值还是从业人员计算,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区位吉尼系数近年来都出现了稳步提高的趋势。这说明,在市场化力量的作用下,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趋势在逐步加快。在所分析的3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1种产品按产量计算的地理集中指数在“十五”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有1种产品(发电量)保持稳定,只有12种产品地理集中指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也就是说,在“十五”期间,中国大部分工业产品的地理集中度都在逐步提高。地理集中度下降的产品主要有三类:一是能源和原材料产品,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等。这些产品实际上是在向中西部资源丰富地区转移,由此导致其地理集中指数下降。二是受政府管制和地方市场影响较大的产品,如卷烟和啤酒等。三是近年来迅猛扩张的一些加工产品,如汽车、大中型拖拉机、微型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等,这些产品主要是由于各地竞相发展或者新兴地区的崛起(如大中型拖拉机)导致地理集中度趋于下降。以大中型拖拉机为例。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大中型拖拉机生产量从4.10万台增加到9.83万台,增长了1.4倍。其中,前3位地区所占份额由70.7%下降到60.4%,而第4~7位地区所占份额则由25.6%增加到36.6%。这期间,上海所占份额由26.8%下降到8.6%,而河北所占份额则由0.5%急剧提高到16.4%。

2.工业园区化进程不断加快

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工业企业“退城进郊”、“进区入园”,并对规模较小、布局散乱的工业点和工业园区进行调整、合并,使地区工业发展的集聚规模效应日益凸现,工业园区化比重不断提高。目前,以高新区、开发区等为主体的各类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各地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仅以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区为例。2004年,全国49个国家级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17.8%,出口额占全国的10.4%,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7.9%和7.3%。如果包括5个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国家级工业园区在内,2004年全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36.07亿美元,占全国的22.4%;实现出口803.04亿美元,占全国的13.5%;实现工业总产值17949.11亿元,工业增加值4855.62亿元,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9.6%和8.9%。同时,2004年53个国家级高新区实现出口占全国的13.9%,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12.1%,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0.1%。这说明,目前中国约有20%左右的工业产出是依靠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区实现的。如果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兴办的各类园区,目前中国工业的相当大部分都集中在各类工业园区中。

3.各地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

在“十五”期间,有关部门和地区越来越重视特色经济的发展。例如,自2002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先后确定了4批纺织产业基地市(县)特色城(镇),并在这些地区进行产业集群的试点。到2005年底,全国共有45个市(县、区)、59个镇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集群的试点地区,其纺织经济总量超过全国纺织经济总量的1/3.同时,自1995年以来,科技部还先后在全国建立了一批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截止到2004年,共认定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84家,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共建立特色产业基地56家,占总数的71%。特色产业基地按技术领域分布为:电子与信息16家,生物工程与新医药18家,新材料26家,光机电一体化21家,能源与环保设备3家。此外,科技部还在全国设立了29个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607亿元,其中软件产业收入1045亿元,占全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2300亿元)的69.9%;软件出口12.83亿元,占全国软件出口(26亿美元)的49.3%。

在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各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化趋势日益加快。据初步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各类产业集群748个,其中广东130个,浙江118个,江苏110个,山东79个,河北60个,河南45个,6省合计542个,占全国总数的72.5%。在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已经成为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成为推动地区工业快速发展的“发动机”。例如,据统计,广东省经济规模达到20亿元的专业镇有160多个。在这些专业镇中,以工业产品为主的专业镇大约占了90%以上。2003年,这些专业镇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份额接近1/3.另据浙江省经贸委调查,2003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有149个,工业总产值合计达1万亿元,约占全省总量的52%。其中,50亿元以上的有35个,100亿元以上的有26个,200亿元以上的有6个。江苏省则已形成各类产业集群约110个,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5320亿元,相当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近40%。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目前中国还缺乏统一的集群统计标准,所以各地对集群的统计差别较大,标准不一,缺乏可比性,只能作为参考。

4.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在“十五”期间,各地区为了抢占市场制高点,纷纷加大产业结构升级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沿海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大城市,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其工业经济增长和扩大出口的主导力量。例如,国家级开发区在“三为主一致力”(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发展制造业为主、以出口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针的指引下,2004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产值8237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6%;实现工业增加值超过2100亿元(不完全统计),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517.88亿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64.5%,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31.3%。在科技兴贸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发展。2005年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2182.5 亿美元,占外贸出口总额的28.6%。其中,仅广东、江苏、上海就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9%,深圳、上海、苏州、天津和北京5个城市就占全国的60.1%。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的比重看,2005年天津、江苏和上海已超过40%,广东和北京已超过30%,其中深圳达46.5%。

三、当前地区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而,也应该看到,当前中国地区工业发展尚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

1.地区工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在“十五”期间,中国地区间工业发展差距趋于不断扩大。若以各地区平均水平为100,从2000年到2004年,东部地区人均工业增加值相对水平由157提升到170,而中部地区由69下降到63,东北地区由133下降到115,西部地区由49下降到47.在此期间,四大区域之间人均工业增加值的变异系数由0.501增加到0.562,而31个省区市之间人均工业增加值的变异系数则由0.773增加到0.788.这说明,无论是在省区层次还是在四大区域层次,中国地区间工业发展差距都在不断扩大。可以说,这种差距扩大是地区间工业增长不平衡和工业化推进速度不同的结果。对中西部地区来说,工业化推进缓慢是导致其与东部地区工业发展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2.工业集中化与协调发展的矛盾加剧

近年来,中国工业布局出现了集中化的趋势。在2000~2005年,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份额提高了3.5个百分点,而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分别下降了0.4、2.5和0.6个百分点。另据我们研究表明,除烟草工业外,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纺织等其他制造业生产能力都在向沿海地区集中。在28个制造业行业中,1985~2003年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分别有18个、13个和7个行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幅度在5个百分点以上。全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生产能力向沿海少数地区过度集中,将容易造成工业分布“过密”与“过疏”问题。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能源、矿产资源和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工业生产能力向沿海少数地区过度集中,既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加剧了工业生产与能源、原材料产地和劳动力丰富地区之间的脱节,造成大规模的民工流动和运力紧张状况。因此,如何处理好产业集中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关系,将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3.区域内源性发展的动力不足

近年来,各地区工业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招商引资,靠外力来拉动的。尤其是在沿海一些地区,外商投资、贴牌生产和加工贸易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大,而当地企业往往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内源性发展的动力不足。由于各地在招商引资方面相互竞争,纷纷对外来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实行种种优惠,而对本地居民创业和本地企业家培育不够重视,导致一些企业为寻求优惠政策而“搬家”。其结果,这些外来企业很难与当地经济融合为一体,缺乏根植性,没有在当地落地生根。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他们很容易迁移到其他成本更低、政策更优惠的地区。

4.各地区工业税负严重不合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由东向西逐步推进的梯度开放模式,并先后设立了种类繁多的“特殊经济区”,如经济特区、高新区、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由此导致各地区之间工业税负严重不合理。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中各项税金所占的比重大体反映了地区工业平均税负的大小。中西部地区工业平均税负要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于东部地区。若以全国平均水平为100,从2000年到2004年,中部地区工业平均税负的相对水平由122提升到135,西部地区则由166提升到172,而东部地区则由80下降到79.若以东部地区为100,在此期间,中部地区工业平均税负的相对水平由153提升到172,西部地区则由208提升到218.从地区内部来看,各种“特殊经济区”的工业平均税负水平要远低于其他地区。例如,2004年54个国家级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85%,工业增加值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8.9%,而其税收收入仅占全国税收收入的3.63%。

5.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

目前,中国各地区经济基本上还是一种资源消耗型经济。工业能耗、物耗高,土地利用效率低,单位产出“三废”排放量大,这种状况不符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尤其是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些地区,随着各种产业的不断集聚和经济密度的加大,目前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日益紧缺,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在中西部一些地区,迫于加快发展的压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相互竞争,竞相低价出让工业用地,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闲置和浪费现象严重。在环境保护方面,各地工业单位产出排放量普遍偏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四、未来地区工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在“十一五”期间,除沿海少数地区已进入工业化稳定推进阶段外,中国绝大部分地区仍将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时期。为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各地区工业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1.组织研究制定工业节地政策

当前,中国工业粗放用地、浪费用地的现象十分严重,工业用地效率十分低下,节约集约用地的潜力很大。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国家工业节地政策,把工业布局调整与工业用地政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工业节约集约用地。一是加强对工业用地的统计调查,建立完善的工业用地数据库和后评估制度;二是尽快组织编制《中国节地技术政策大纲》,研究并推行工业节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三是设立行业和地区差别化的企业用地准入门槛,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四是实行工业用地存量盘活鼓励政策,鼓励建立新型厂房和定制厂房,包括标准厂房,提高工业用地集约程度;五是加快工业用地出让制度的改革,尽快将工业项目用地纳入招拍挂(招标、拍卖、挂牌)范围,逐步形成工业用地的市场配置机制;六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强对矿山塌陷地的整理和复垦。

2.积极引导工业合理集聚和转移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控作用,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和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和各类工业园区合理集聚,逐步形成一批新的产业集聚带和制造业基地。同时,要采取鼓励与限制相结合的办法,引导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产业逐步向周边和中西部地区转移扩散,防止出现经济“过密”和“过疏”现象。为引导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当前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政策措施。一是要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国家应鼓励沿海地区加快产业升级,鼓励中西部加快改革开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尤其是软环境,完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同时,要禁止沿海将那些浪费资源、技术落后、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扩散到中西部。二是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应体现差别化。尤其是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要重点考核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等指标,并在产业选择方面设置更高的市场准入标准,包括单位产出能耗和“三废”排放量、单位土地产出率等约束性指标。三是对到中西部投资的沿海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如土地、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中西部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要防止沿海企业“圈地”,大搞“花园式”工厂,浪费土地资源。在产业导向上,要设置相应的进入门槛,有选择地招商引资,而不能“来者不拒”。

3.进一步强化工业发展的空间管治

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要求,明确界定各类主体功能区的范围,并制定差别化的政策措施和考核指标体系,对各地工业发展实行空间管治,以促进工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一是对于那些经济过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小、发展潜力有限的地区,要实行优化开发、优化提升或者优化整合,促使其加快产业升级,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质量,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综合竞争能力,优化和改善空间结构,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防止经济过度集聚,避免出现“膨胀病”,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二是对于那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较大,经济开发密度不高,目前已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地区,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行优先重点开发,引导人口、要素和产业合理集聚,形成新的产业和城镇密集带。三是对于那些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地区,应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环境整治,鼓励生态移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四是对于那些依法设立的各种自然和文化保护区,要实行强制性保护,有的还要实行抢救性保护,严禁从事不符合其发展方向的各类开发活动。

4.继续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所谓特色优势产业,是指那些具有区域特色和经济优势的产业的总称。对于任何一个地区来说,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这是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大力推进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别是要借鉴广东专业镇和浙江“块状经济”的经验,促进各类工业园区以及县域、镇域经济向专业化、特色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鼓励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提高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专栏26—1

中国城市工业用地价格比较

根据对全国51个大中城市的地价监测结果,2000年全国城市工业地价平均为444元/平方米(29.6万元/亩),2004年为481元/平方米(32.1万元/亩),4年内上涨了8.3%,而同期城市综合地价上涨了20.4%,商业地价上涨了23.1%,住宅地价上涨了26.3%。2004年,全国城市住宅地价上涨了8.97%,商业地价上涨了6.65%,而工业地价仅上涨1.91%。分地区看,2004年城市工业地价上涨率最大的是中南和东北地区,分别为4.08%和3.74%;其次是西南和西北地区,分别为2.58%和2.15%。在土地日益紧张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城市工业地价上涨率分别为2.24%和1.46%;而北京和上海分别只有0.23%和0.80%,基本保持平稳态势。由此可见,在“十五”时期前四年,全国城市工业用地价格增长相对平稳,而住宅和商业用地价格上涨较快。

中国工业用地至今仍采取协议出让的方式。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尽管住宅和商业地价上涨较快,但工业地价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从2000年到2004年,工业与商业地价之比值由0.27下降到0.24,而工业与住宅地价之比值由0.48下降到0.41.尤其是在土地紧张的沿海三大经济核心区,这两个比值都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珠三角地区工业与商业地价之比值为0.20,京津两市只有0.13;长三角地区工业与住宅地价之比值只有0.34,京津两市只有0.30,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而言,2004年日本东京圈工业与住宅地价之比值为0.46,大阪圈为0.67,名古屋圈为0.57,地方圈为0.61.这说明,相对于住宅地价而言,中国城市工业地价明显偏低。或者说,相对于工业地价而言,住宅地价明显偏高。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工业用地采取协议出让而住宅用地采取招拍挂(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引起的。

按当年平均汇价折算,2004年中国51个大中城市工业平均地价为58.1美元/平方米,其中,长三角为62.9美元/平方米,珠三角为52.7美元/平方米,京津两市为62.8美元/平方米。与日本三大都市圈相比较,2004年长三角城市工业地价仅相当于日本三大都市圈的6.7%~11.9%;珠三角城市工业地价仅相当于日本三大都市圈的5.6%~10%,京津工业地价仅相当于日本三大都市圈的6.7%~11.8%。事实上,在许多中小城市和开发区,目前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大都低于其开发成本,有的甚至只有5万元~6万元/亩左右。由此可见,目前中国在土地要素成本方面仍具有较大优势,而这种优势被各地政府在招商引资的竞争中人为压低价格而进一步放大了。显然,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来说,这种低价出让鼓励土地消耗的工业用地政策将是不可持续的,不符合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

同类推荐
  • 逆袭:飞翔还是坠落

    逆袭:飞翔还是坠落

    作为“时代见证”系列丛书之一,《逆袭之路》通过对近两年来知名企业的市场表现进行分类,一类是在创意年代把握机会为消费者带来惊喜表现,在这场过山车的运动中成功的攀上更高位置;另一类是盛极而衰期待华丽转身的代表,他们更需要时间和市场来验证这一场运动是重上高峰还是荡到低谷。本书不是一般的企业案例书,它通过财经记者的专业分析,让读者看到企业的市场表现和战略特点,从中可以找到自已的判断分析。
  • 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本书从经济学中的“数字”入手,比如GDP、基尼系数等等,话题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贴近百姓生活的数字开始,介绍这数字、指数、常数的渊源等的作用,我国目前所处的水平以及和老百姓的关系。
  • 现代商务礼仪简明教程

    现代商务礼仪简明教程

    本书共十章,介绍了商务人士应有的文明礼仪修养基本规范、日常个人称呼礼仪、着装礼仪、仪表礼仪、举止礼仪、交际礼仪常识,以及作为职业经理人必须熟知的求职应聘和面试礼仪、办公室基本礼仪、公文礼仪等。
  • 迷航

    迷航

    本书是全球航空运输业公认的一部管理“圣经”。全世界多家航空院校将其作为必修教材,还有很多院校将其列为课外参考读物,其在业界的影响可见一斑。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航空公司的运营、规划、市场营销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是航空运输专业学生,以及所有与航空运输行业相关的人员的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 改变财运的21堂必修课

    改变财运的21堂必修课

    本书内容分为21堂课,并将21堂课的内容划归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取名为《改变观念,正确认识财富》,包括6堂课,主要介绍增加收入、创造财富的6大财富观念。第二部分取名为《学习方法,为赚钱做准备》,包括7堂课,主要教授创造财富必须具备的方法。第三部分取名为《开始行动,去赚更多的钱》,包括8堂课,从开始投资、树立信用、利用现有资源、谋划一份不在职收入、钱不能只存银行、和气生财、坚持做创富应该做的事、科学消费等各个方面介绍增加收入的方法。
热门推荐
  • 刁蛮小可爱逆袭记

    刁蛮小可爱逆袭记

    蠢萌蠢萌的小可爱名叫肖可爱,虽是优等生却总是在某个关键时刻脑袋缺根筋。被人壁咚了仍以为撞上“仇家”!“额,你要对我做什么?!”看着面前的美男纸,肖可爱内心窃喜:“嗯,没错,他肯定是爱上我了~咯咯咯~~~~”“神经病......!”某男白眼之后迅速离开案发现场...然后就是女追男打的花样喜剧~
  • 蜜婚:老公大人轻点撩

    蜜婚:老公大人轻点撩

    陆七,京都陆家千金,结婚当天被未婚夫抛弃,新娘成了她同父异母的妹妹。母亲气得气血攻心,被送进医院抢救。家道中落,她成了京都最大的笑柄。未婚夫说:当初选择和你在一起,是因为你能助我事业有成。妹妹说:姐姐,他爱的人是我,这些年他有碰过你吗?一段痴心付出换来这样的结果,她被憋成了内伤,在众人的嘲笑中黯然转身,一怒之下很快闪婚了这样一个人物。没钱,没房,没车,典型的三没人物。却没想到某天,她身边躺着的某人摇身一变成了顶级钻石王老五,一时间,她成了整个京都人人羡煞的女人。——他是年轻权贵,英俊多金,成熟稳重,更是京都赫赫有名权家的长孙,手握重权。等某天权某人身份曝光,陆七却退宿了。陆七:我家境不好。权少:我养的起你。陆七:我脾气不好。权少:我能受就行。陆七:我不够漂亮。权大少挑了下眉:我不嫌弃。陆七咬牙……她明明也是风情万种的,就不能说句好听的?陆七抿唇:我身材不够好。这次权大少终于看了她一眼,笑得诡异,“够我摸就好!!”陆七:……越说越不正经。——(夫妻私房话)权太太听到风声,说权大少有宝贝要送给她,她期待了好几天没音讯,某天晚上两人就寝时终于按耐不住,问权先生。“听说你有宝贝要送给我?”这么久不拿出来,难道是要送给别的女人?权先生看着她数秒,欺压上身。陆七抗议:“权奕珩,不带你这么玩的,说好的宝贝呢?”“宝贝不是在被你抱着么?”男人在她耳旁低喃。陆七一脸懵逼的望着他:“……”“我身上的一切,全世界的女人,我只交给你。”他笑容和煦,连耍流氓都那么义正言辞,“包括为夫的身体!”除了这些,难道他身上还有比这更珍贵的宝贝?“权奕珩!”权太太怒。“权太太你悠着点儿,我的命在你手里!”陆七:权奕珩,姐要废了你!
  • 我也就是只兔子

    我也就是只兔子

    “夜烛,不管将来如何,只要我依旧在你身旁,你的笑靥会一直如花色。”两人双手紧紧交握在一起。埋首在陌烟华胸前的娇人儿,那泪珠如断了线的珍珠,不停的在滑落,,,,远方天际辉映着的血色,仿佛是在预示着什么?
  • 宇宙造化

    宇宙造化

    两颗心,一造化。退隐于市的少年夺得造化,穿越到了那强者为尊的修真界。自此,一股修炼飓风卷起。再世为人,这个世界,因少年而焕发光彩。
  • 神染修罗

    神染修罗

    生死宿敌的二人,步冷遭逢厄运,从无尽天域堕落至修罗狱天。而在步冷爬到人世凡尘后,便带了一个魔鬼出来.......且看步冷如何夺回之前所拥有的一切,再战铸天骄!“人,决不能为复仇而活着!但我可以,因为你们不知道我是怎么活下来的!”——步冷。“我的敌人,给我好好听着,此生败你一次,天骄不死,尔等终生为寇!”——铸天骄。
  • 人间大时代

    人间大时代

    不一样的人间世界!作为一个不可自拔的《海贼王》动漫迷,我深深的想写一本属于我自己人间世界的主角,借鉴海贼王的热血,作为新人不搞笑!
  • 寻仙红尘炼心

    寻仙红尘炼心

    吾等之辈,皆以神魔为笑话······当今世界,天地之间,浩气长存。以无极门,雷音寺,神鹰教为三大领袖,统治神州。修道之人,皆以长生为目的。与天博弈······
  • 生死之律

    生死之律

    生死之律,天定地设,亘古未变!地府阎罗,鬼怪神谈,传统观念,全新审定,巨大颠覆!
  • 祭奠我们的时光

    祭奠我们的时光

    作者亲述与老友共同走过的时光,将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读者走进我的青春。
  • 重生女孩与王源的相遇

    重生女孩与王源的相遇

    一位女孩车祸引起的重生,到另一位女生的身体里,而这位女生又与王源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