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4300000017

第17章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是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评价。深刻地领会、理解这一科学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里拟就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当代中国所处时代发展的产物、当代中国实践经验的总结、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南三个方面来谈谈这一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体会。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所处时代的产物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而且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精华的体现。它从来认为自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的。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尽管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包含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它日益暴露出各种弊病,向人们提出了如何解决矛盾克服弊病的问题。这一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发展向何处去?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而奋斗了一生。他们积极地参加了革命斗争的实践,进行艰苦的理论创造,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他们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确立了唯物史观,并且着力运用唯物史观去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研究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剥削的秘密,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他们还根据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客观存在的矛盾,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产生的途径及其特征,提出了他们的科学设想,为世界无产阶级指明了斗争的方向。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阶段使资本主义矛盾进一步激化,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已成为直接实践的问题,东方开始觉醒,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将怎样实现?其迸程将是怎样?生活在帝国主义时代的列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周密地考察和认真地探,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问题,深刻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依据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世界帝国主义的链条最簿弱的环节突破,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超越资本主义或不经过完整的资本主义进人社会主义。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领导俄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开始了探索一条适合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正是如此,列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地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帝国主义时代新的世界形势、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

半殖民地封建的中国,如何首先进行民主革命然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十月革命的新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毛泽东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回答了时代提出的新课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并胜利地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十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从5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出现了曲折,社会主义阵营逐渐解体,社会主义各国均遭严重挫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峙的局面已不复存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形式已由过去的武力对抗为主转变为和平竞争为主。同时,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关系方面所作的某些调整,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国内阶级矛盾相对地有所缓和;随着一系列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逐渐获得独立,原来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那种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国家间的矛盾斗争已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的渗透与反渗透、控制与反控制、掠夺与反掠夺_矛盾斗争;各国间的激烈竞争,已主要体现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竟争。在这种情况下,时代的主题发生了转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时代向社会主义国家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虽然都曾有过不少科学的预见或是具体的探索,都没能予以具体系统明确的回答。邓小平同志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把社会主义中国置于世界史、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的发展历程中,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世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系统地回答了当今时代向社会主义中国提出的重大课题。

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紧紧抓住时代的本质,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当代世界的主题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基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周密调査,对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的经济运作体制的缜密恩考,提出了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发展上没有超越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的问题,认为主要问题是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明确,“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只有等到摆脱了贫穷,“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坚持以经济建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查。可是,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改革的实质和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制。这样的改革,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这些思考和说明对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本质特征、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重点等起了直接的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基于对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和时代主题的正确了解,认为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形势,为我国振兴经济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必须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要实行对外开放,又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要克服过去长期存在的闭关自守状态,大胆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就是这样,邓小平同志明确回答了在当今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问题,由此而形成的一整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鲜明地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新的时代内容,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实践经验的总结

革命理论来源于革命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主义是“活的行动理论,即同工人阶级在其每个可能的发展阶段一道工作的理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而且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了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工作中心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基本路线的内容和意义,都作了精辟的说明。他在讲到党的思想路线时强调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籍结合”,“过去我们搞革俞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国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迸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不久,他在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前主要矛盾,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他还分析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有两个重要条件和前提:一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二是必须进行改革,指出“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他强调说我们必须“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样,他阐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确定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论证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并且首次使用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一概念,从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最初的表述。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由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在全面、系统地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明确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必须坚持、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同时,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条基本原则,充实了建设有中特色社会理论的内容,只是当时还没有使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的语言。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之后,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和1986年7月召开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分别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进一步充实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前者,遵照邓小平同志的意见,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的形成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后者,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强调了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建设,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等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基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国情的深刻认识,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12条基本原则,并且指出这一理论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三大之后,遵照邓小平思想和依据新的实践经验,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新的概括。1990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和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比较系统地概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特别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巡视南方时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觉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论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国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已形成为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可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到十四大,紧紧地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一步一步地相结合,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它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用新的思想、新的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体地主要表现在: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作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只是提到向共产主义过渡将划分阶段的一般方法论,没有也不可能提到社会主义时期将经历具体不同的阶段。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是生产力比较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认为必然要经历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且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至少要上百年。这是将马克思主义划社会阶段的方法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而得到的科学结论。

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原理,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生义经典作家虽都曾指出,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但并未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今社会主义制度都产生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这一历史现象和这些国家迫切需要首先摆脱贫困的要求,以及面临资本主义强劲挑战的严峻形势,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命题,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个重大课题。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新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阶级对抗的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怎样认识社会发展的动力性质和把握动力发展的运动机制都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来认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学说的运用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上,突破了把市场和计划同社会制度相联系起来的传统观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原理,提出了计划和市场是两种经济手段的论断,为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总是把计划经济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划等号,在经济运行体制中把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完全对立起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计划和市场是两种手段,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计划和市场都得要、并且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以最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应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而不同的原理,倒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从俄国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适合中国的特点,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必须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的提出,标志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进人了自觉的清醒的状态,标志着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保证条件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的原理,提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有相应的内外保证条件。邓小平同志总结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的保证条件,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与国际环境等关系,为确保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依据。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为祖国统一大业开辟了光辉的前景。在一个国家里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这是马克思经典作家从来没有述过的问题,在国际共运史上也无先例。“一国两制”规定会主义国家内部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允许局部实行资本制度,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贡献。

上述种种表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各个方面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南

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最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科学指南。

首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为正确地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科学的根据,也为各条战线、各项工作制定与执行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走自己的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诸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分三步走的建设步骤、“一国两制”等等,都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另方面,这一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为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有我们的责任,要对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负责,要发展经济,使他们生活得更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民族崛起的执箸著追求,体现着对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实践经验和利益要求的尊重,由此而制定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把人民的利益、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兴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事业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众所周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国结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建设方面,国民经济、综合国力、人民生活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我国一系到重要产品在总产量方面走到了世界前列,粮食、棉花、煤炭、水泥的总产量居世界首位,钢产量居世界第四位。隨着生产的发展,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开始向小康过渡,少数地区已经实现小康,城乡人民的吃、穿、用、住明显改善,已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那种消费品长期严重匮乏的局面。在改革开放方面,已在城乡开展了全面改革,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城市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科技数育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已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勾画了在本世纪来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同时,实行了全方位的开放,先是在沿海地区开放,继在沿海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之后开放了沿海14个城市,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开发区,然后又在内陆中心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实行开放或建立开发区,形成了面向世界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所有周边国家的对外开放的新局面。随着开放的扩大,不仅大量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和资金,而且促进了外贸的发展,进出口总额已达国民生产总値的1/3.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也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和思想理论建设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和重大成果,道德建设出现了新的可喜的变化;民主政治建设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均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法制建设日趋完备,十多年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法律、法令和条例,国务院制定了一批行政法规,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基本的主要方面,都已做到了有法可依。此外,按照“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得到了发展;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了新的进步,党的建设得到了加强,党的战斗力有新的提高;对外关系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到了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

上述巨大成就的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指引的道路,是一条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强之路,也是保障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能经受风险、立于不败之地的胜利之路。

再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一百年不动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像中国这样一个有近十二亿人口的大国进行前无古人的全新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如果没有统一的科学思想理论作指导,没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要想取得胜利和成功是绝对不可能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没有形成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理论和路线,没有把经济搞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那么,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巩固,甚至会亡党亡国。我国十多年来,虽然也遇到过不少国内外的风波,但我们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观察,沉着应付,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排除右的和“左”的干扰与影响,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向全世界说明,我们现在制定的这些方针、政策、战略,谁也改变不了”,“因为实践证明现在的政策是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人民生活确实好起来了,国家兴旺发达起来了,国际信誉高起来了”,“改变现在的政策,国家要受损失,人民要受损失,人民不会赞成”。因此,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它与世界和中国的现实贴得很紧,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国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南,在实践中探索和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原载《社会主义理念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发展》

1992年12月北京人民出版社

同类推荐
  • 转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

    转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

    李子迟,原名肖飞,生于湖湘之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专业毕业,曾系大学教师,现居北京,自由撰稿人。著书多种。主要有《中国超级大学》、《道可道》、《战地记者》、《问世间情何物》、《谁将被淘汰》、《就业的革命》等。
  • 科学决策的边界

    科学决策的边界

    转型期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诸如社会调节阀失控、利益诉求多元、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舆论渠道增加、决策主体公信力下降,等等。这些挑战给科学决策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科学决策的边界》以有限理性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在转型期的新变化,阐述了制度和结构、目标和注意力、组织心理和文化、信息、时间压力、外部环境几大因素造成的决策边界。通过理论关怀决策实践,向转型期中国决策者建言。
  •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公民联合体理论是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1901—1990)政治思想的内核,经验及其模式是公民联合体理论的哲学基础。不同模式在经验中具有特定的前提和界限,它们是不可混淆的。个人总是追求经验的统一性,只是在不同时刻统一的具体程度不同而已。政治哲学与现实始终保持距离才能丰富思想源泉,规避利益驱使与诱惑。哲学追求从整体上理解经验,而政治活动的目标是改变短暂的条件。如果政治哲学仅限于思考政治问题,就会沦为政治的奴隶。
  • 三十年间有与无

    三十年间有与无

    无论是事件还是事情,哪怕就发生在眼前,大家也不会有一个共同的认可,甚至就连这件事是否“真的发生了”也会众说纷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记录过去?也许只能以散文的方式在记忆中描述自己的意识现象。这就是我更多的灵感主要来自于小说、电影、诗歌、绘画、音乐的一个内在原因;也许只有当时的某种情绪性的感受才最为真切,因为我相信我所记述的只是我个人的历史——最好是能折射出时代中某种普遍性的东西,这就需要某种对历史的理解与解释。
  •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应急管理概述、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心理救援与心理干预等。
热门推荐
  • 综漫之星辰复仇者

    综漫之星辰复仇者

    坠星的夜晚,曾经高高在上守护‘极星’的‘七星阁’文武双曲陨落,不甘的文曲在因机缘巧合之下灵魂还仅存于世,被神秘的‘潘多拉’灵魂空间所选中;前往那无限综漫的世界,为的只是拥有复仇的力量...........................
  • 郡主来了

    郡主来了

    我相信这是上天的缘分,让我穿越时空来到你身边
  • 弗雷尔女皇

    弗雷尔女皇

    “我以为重生到这个和地球相似的世界后,我依然会平平碌碌的度过一生,直到一块石板砸在我的头上,我才明白,我将获得无与伦比的力量。那么现在,我将向你们展示我的力量,出来吧!我的英雄,为我而战——寒冰射手艾……希?咦,人呢?”一个以为可以召唤英雄作战的少年在召唤后才发现,这场弗雷尔卓德统治战竟然要召唤师亲自撸起袖子上战场
  • 少女爱恋:爱的奏鸣曲

    少女爱恋:爱的奏鸣曲

    落雪,一个平平凡凡的女孩子,却有着无比梦幻的心情,相遇了男主角,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四域武神

    四域武神

    看体内有七彩冥凤的少年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
  • 麻辣小娇妻冷少不约

    麻辣小娇妻冷少不约

    她是被遗失的豪门继承人,带着仇恨回归。他是天生的王者,永远散发出耀人的光芒。她说:"我现在只想拿回属于我的一切。"他说:"我帮你!"从此,她的身后一直有他作为后盾。当大仇已报,他充满邪魅的对她说:"既然你已经报了仇,是不是应该报答你的恩人?嗯?以身相许如何?”她笑着对他说:对不起,冷少,我不约。”
  • 蜕变的征程

    蜕变的征程

    肖遥,一个没有修炼天赋的普通少年,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下,心脏被不知名物体击碎。从此,他的身体发生巨大变化,踏上另类的修炼之途。他手握神兵为了心爱的女人挑战山门,为了兄弟踏平敌营,为了父母对抗皇族,为了人类阻击外敌,书写了一段属于他的传奇故事。
  • 王俊凯要就爱永远

    王俊凯要就爱永远

    3年前,他伤害了她,3年后,她变成黑道杀手再度归来复仇。当他知道真相时,还能挽救吗?
  • 侠影剑侣

    侠影剑侣

    传说江湖上有一间修罗客栈,它来自于阴阳两界。没有人知道它究竟坐落在什么地方,也没有人知道它的主人究竟是谁?但是他每次在江湖上出现的时候,总是能掀起一股令人胆颤的腥风血雨。有的人说这是恶魔的残暴;也有的人说罪恶的洗涤。但无论如何,却始终没有人看到过它的真正面目……
  • 天才宠妃:鬼眼魔君吻上瘾

    天才宠妃:鬼眼魔君吻上瘾

    她是现今为数不多的古术修仙家族的天才少女。一朝穿越,她变成了天朝赫赫有名的岳家嫡女,是整个天朝众人皆知的不祥之人。眼看着一个两个不将她放在眼里,一心想要欺她,虐她的人。她抖抖手,踢踢腿。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没愁也没怨的,门在那里,好走,不送。前身的仇,她还未报呢!既然一群渣渣都送上门来了,那也怨不得她了。正好教教这些人,怎么做人。在姐面前谈古武?姐教你们什么才是武。在姐面前玩儿不入流的道术,姐伸手一翻,送你去远游。傻子?废材?正好,将你们都整成傻子废材才行。某女玩儿得不亦乐乎,一旁有人递来一面小破旗子。“干嘛?”“夫人别累着了手,用这个。”“谁要你的小破旗子,起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