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3500000009

第9章 风灾概况

由大风引起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农作物受损、交通受阻、通讯系统遭到破坏等一系列后果的灾害,是现代灾害学意义上的风灾。就中国古代而言,风灾主要是指因风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农作物受损的灾害。有关清代风灾,史料记载较为丰富,诸如“大风拔木”、“坏屋拔木”、“大风伤禾”、“大风害稼”、“怪风伤人”等记载不绝于书,对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一、风灾统计

据邓云特先生研究统计,清代共发生风灾97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其发生频次居于第五位。闵宗殿依据《清实录》资料统计,清代共计风灾174次,其中大面积的风灾占18次。笔者依据《清史稿》统计,清代风灾的次数则要高得多,268年间共计发生风灾429次,分布在207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风灾1.6次,年均发生概率为160%。就各朝的情况来看,其分布状况如下:

顺治朝:共计18年,发生风灾30次,分布在14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1.66次,年均发生概率为166%。

康熙朝:共计61年,发生风灾141次,分布在57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2.31次,年均发生概率为231%。

雍正朝:共计13年,发生风灾23次,分布在10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1.77次,年均发生概率为177%。

乾隆朝:共计60年,发生风灾96次,分布在48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1.6次,年均发生概率为160%。

嘉庆朝:共计25年,发生风灾30次,分布在19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1.2次,年均发生概率为120%。

道光朝:共计30年,发生风灾38次,分布在19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1.26次,年均发生概率为126%。

咸丰朝:共计11年,发生风灾17次,分布在8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1.54次,年均发生概率为154%。

同治朝:共计13年,发生风灾27次,分布在11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2.07次,年均发生概率为207%。同治朝13年和康熙朝61年为清代风灾发生频次最高的时期。

光绪朝:共计34年,发生风灾27次,分布在21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0.79次,年均发生概率为79%。光绪朝是清代风灾发生频次最低的时期。

宣统朝:共计3年,无风灾发生。

(次)1.662.311.771.61.21.261.542.070.79

二、风灾时间分布

(一)风灾年际分布

风灾主要表现为台风(飓风)和龙卷风的破坏,地理条件、气候状况是影响风灾的主要因素,沿海地带是风灾多发区。清代风灾较为严重,沿海省份首当其冲,这是风灾的地域分布或者说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那么,清代风灾在年际分布上是否有规律可循呢?如上,我们就清代风灾在各朝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考察,对其概况有了一个初步认识。下面对各阶段风灾的年际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对比。

第一阶段:从顺治元年至康熙五十年(1644~1711),共计68年。其间共计发生风灾138次,分布在60个年份,平均每年发生风灾2.02次,年均发生概率为202%。

第二阶段:从康熙五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九年(1712~1774),共计63年。其间共计发生风灾133次,分布在55个年份,平均每年发生风灾2.11次,年均发生概率为211%。

第三阶段:从乾隆四十年至道光十年(1775~1830),共计56年。其间共计发生风灾60次,分布在38个年份,平均每年发生风灾1.07次,年均发生概率为107%。

第四阶段:从道光十一年至同治十三年(1831~1874),共计44年。其间共计发生风灾71次,分布在33个年份,平均每年发生风灾1.61次,年均发生概率为161%。

第五阶段:从光绪元年至宣统三年(1875~1911),共计37年。其间共计发生风灾27次,分布在21个年份,平均每年发生风灾0.72次,年均发生概率为72%。

各阶段风灾分布状况及对比关系如

通过对五个阶段风灾分布状况的对比,加以各阶段内综合指标的比照,可以看出,清代风灾在年际分布中表现出如下特征。

第一,前两个阶段风灾年均发生概率较高,第五阶段风灾发生概率明显降低。即乾隆四十年以前的130年间,风灾比较严重,是清代风灾的多发期;清代后40年即光绪和宣统年间,风灾危害较小,是清代风灾的低发期。

第二,清代风灾的第二个低发期出现在第三阶段,这56年间风灾年均发生概率低于整个清代年均发生概率54个百分点;第四阶段风灾年均发生概率又有所上升,但和整个清代年均发生概率基本相当。这说明道光朝后20年以及咸丰、同治时期共44年的时间里,风灾发生相对平稳,而此前的56年则处于风灾相对低发的阶段。

第三,各阶段内风灾的年均发生概率并不均衡,表现出一定的起伏状态。如在风灾多发期的雍、乾隆年间,从雍正十一年至乾隆十年(1733~1745),这13年共发生风灾16次,年均发生概率为123%,比同期年均发生概率211%低88个百分点;在风灾相对平稳的同治年间,从同治元年至同治十三年(1862~1874),这13年却发生风灾27次,年均发生概率为207%,比同期年均发生概率161%高46个百分点。

(二)月份与季节分布

以上对清代风灾的年际分布状况进行了考察,下面再考察一下清代风灾的月份及季节分布状况。

春夏秋冬未详6次(记载为春季,但月份未详)2次(记载为夏季,但月份未详)9次(记载为秋季,但月份未详)2次(记载为冬季,但月份未详)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2次50次36次43次53次74次70次37次5次5次3次4次114次172次121次14次8次(月份季节不明)

,清代所发生的429次风灾,除了8次月份和季节记载不明确,其余421次风灾分布在一年四季中的12个月份,但是集中程度非常明显,呈现出明显的高发和低发时间段。

从季节分布来看,夏季是风灾的高发季节,共计发生风灾172次,占了四季总次数的41%,平均每月发生风灾57.3次;冬季是风灾的绝对低发季节,共计发生风灾14次,仅占四季总次数的3.3%,平均每月发生风灾4.6次。秋季和春季是风灾的相对高发期,分别发生风灾121次、114次,两季风灾的月平均发生次数分别为40.3次和38次。

从月份分布状况来看,6月、7月是清代风灾的绝对高发月份,两个月共计发生风灾144次,占清代风灾总数(429次)的33.5%;其中6月份发生风灾74次,是清代风灾发生次数最高的月份。11月、12月是清代风灾的绝对低发月份,两个月共计发生风灾7次,占清代风灾总数的1.63%。把12个月份综合起来考察,则从2月份到8月份,这7个月是风灾多发、频发的月份;9月份、10月份、11月份、12月份、元月份,这5个月是风灾发生较少的月份。

为了更直观地体现风灾在各月份的分布状况,以及各月份的次数所占总次数的百分比情况,下面以有明确月份记载的风灾次数为依据,制作成

三、风灾空间分布

风灾作为一种气象灾害,有着自己特殊的孕灾环境,它不像水旱灾害那样发生频繁,分布范围也没有水旱等自然灾害广,往往较多地集中在某些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带。为了搞清楚清代风灾发生比较频繁和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下面对清代风灾的空间分布状况作一考察。

东一省风灾次数高达107次,占了6省区的32%,占总数的25%,可谓清代风灾的绝对高发省份。山东、浙江、河北、湖北、江苏、广东等6省全部为沿海或沿江省区,符合风灾区域性分布的基本规律。这些地区发生的风灾危害最大的是台风,有时会导致潮溢甚至海啸,使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山西、甘肃、陕西等省风灾发生的频次也比较高,这些地区处于西北黄土高原之上,风灾常和沙尘天气尤其是沙尘暴联系在一起。

四、风灾的危害

风灾是指大风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危害。“大风对农业生产尤其对农作物的危害更为突出,风灾包括机械损伤和生理危害。前者如折枝损叶、落花落果、授粉不良、倒伏和脱粒等;后者主要是水分代谢失调,有时亦可加剧其他不利的气象条件、盐分和沙尘等危害”。具体到清代,风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风损伤庄稼和树木。由大风导致农作物受损进而出现倒伏、脱粒等现象,大风导致树木被折断或连根拔起等后果,是风灾最为普遍的危害。风灾对农作物的影响,史书多描述为“风霾杀禾”、“风霾损禾”、“飓风伤稼”、“大风杀稼”、“大风损麦”、“暴风伤禾”等;对树木的危害多描述为“大风拔木”、“风雨拔木”、“飓风拔木”、“大木尽拔”、“拔木无算”等。

第二,大风摧毁建筑物。首先是损坏民居。史书中诸如“坏屋拔木”、“拔木毁屋”、“拔木覆屋”、“屋瓦皆飞”、“民居倾覆”、“墙垣皆颓”、“民房多倾颓”、“大风毁民居”、“毁城垣庐舍”、“坏庐舍无算”等字眼充斥其中。其次是损坏官署、城垣、城楼等。如康熙十一年(1672)七月,“琼州飓风大作,官署民房悉圮无存,毁城垣十五丈”;康熙二十八年(1689)五月,“恩县异风,损坏城楼,吹倒石坊”;康熙三十三年(1694)十月十六日,“邹平怪风,吹倒城垛六座”;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二月,“钦州大风雨,吹塌城垣二十余丈”;乾隆三十三年(1768)六月十八日,“琼州飓风大作,毁官署民房无算”;乾隆四十八年(1783)六月二十四日,“吴川飓风大作,坏官署民房及城垣”等等。再次是摧毁庙宇、书楼、塔等重要建筑物,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如康熙十八年(1679)六月,“惠州大风,坏文星塔顶”;康熙四十八年(1709)八月,“定海大风雨,孔子庙及御书楼皆圮”;同治十二年(1873)五月初六日,“固原大风,坏城中回回寺”等。

第三,大风伤及人畜性命。大风尤其是飓风吹倒民房、官署、墙垣等建筑物,居于其中的人群及牲畜便免不了要遭殃。如顺治十年(1653),“八月,澄海飓风大作,舟吹陆地,屋飞空中,官署民房尽毁,压毙男妇不计其数,从来飓风未有如此甚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七月“二十三日,桐乡、石门、嘉兴、湖州飓风大作,民居倾覆,压伤人畜甚多”;康熙五十八年(1719),“八月十九日夜,揭阳飓风大作,风中如燐火,树木皆枯;澄海飓风大作,民房倾覆,压倒男妇无算”等。

第四,复合其他灾害。大风引发沙尘天气是最常见的现象,不但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如顺治十三年(1656),“七月,高邑大风霾昼晦”;康熙十四年(1675),“三月二十六日,冀州起异风,自巳至戌,黄霾蔽天,屋瓦皆飞”;康熙三十一年(1692),“二月朔,邱县大风赤霾昼晦”;康熙四十八年(1709),“六月,东昌大风霾蔽天”等。大风还常常和大雨、冰雹等同时为虐,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如康熙五十二年(1713),“三月,全州大风雨雹,屋瓦皆飞,大木尽拔”;乾隆五十五年(1790),“二月,荆州大风雹”;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河州大风雨雹,平地水深三尺”等。由狂风暴雨引起潮溢、海溢等则为害更烈。如顺治十年(1653),“六月乙卯,苏州大风雨,海溢,平地水深丈余,人多溺死”;康熙三十七年(1698),“飓风大作,海潮越堤入,冲决海宁塘千六百余丈,海盐塘三百余丈”;雍正二年(1724)七月,“南汇大风雨,海潮溢,田庐盐场人畜尽没……定海大风海溢,漂没庐舍;镇海大风雨,海水溢”;雍正十年(1732),“七月,苏州大风雨,海溢,平地水深丈余,漂没田庐人畜无算;镇洋飓风,海潮大溢,伤人无算;崑山海水溢;宝山飓风两昼夜,海潮溢,高丈余,人多溺毙……青浦大风海溢”等。

同类推荐
  • 东汉末分四国

    东汉末分四国

    玩玩三国志,不小心超越到了东汉末年。一枚传国玉玺,一把九二手枪,两位神级女武将,坐看李小白如何坐拥美人,执掌天下!本书与历史事件的发生事件有冲突,以游戏发生事件为标准,一些历史事件将被改写,人物性格和智商可能和大家所喜欢的不同,不喜勿喷!
  • 高祖传奇

    高祖传奇

    一部带你重新走进,认识汉高祖刘邦的历史类作品。
  • 南国大诏

    南国大诏

    天宝七年的中国版图之上,大唐、吐蕃、南诏三雄并立。十二年前,南方少数民族国家南诏,新君登位,国邦几定,政权飘摇。南诏为保生存与吐蕃和亲,不料公主遭奸人构陷,受尽凌辱。一位京城皇子,私夺兵符,发兵吐蕃救公主,南诏七万英魂战死金沙江。十二年后,皇帝膝下六个皇子和一位公主,围绕至高皇权展开夺嫡,社稷混乱,民不聊生。隐藏着巨大身世之谜的西山医阁阁主周夫子,书生样貌,智谋无双,一路伴随大理寺纠察使彭辉,拨弄风云、搅刹乾坤,斗尽万险千难,最终辅佐明君上位的故事。
  • 小民从来不可轻

    小民从来不可轻

    翻开史书,写满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那些个时代,曾有过多少智慧的交锋,力量的碰撞,心灵的交融,遥想那过去的历史,是如此的绚丽而迷人。可沉浸在那些传奇故事的我们啊,可曾还有人记得?那些在史书中只配沦为背景数字的百姓,也曾为了家人拼了命的挣扎、求存,却只剩尸骨铺满了历史背后的黑暗与深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ps: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天生成王

    天生成王

    我不要,看不到的未来;所以,我选择这条路。我要的是这个天下,而给予你们的是人生。我不在乎天生如何,我相信的只有成败的世界。
热门推荐
  • 洪荒之登峰造极

    洪荒之登峰造极

    在浩瀚的星空中有一片被称为“蛮夷之地”的九阶星域,故事从这里开始!
  • 大神宗

    大神宗

    无尽大陆,强者纵横。有人力大可拔山河,有人一怒能填沧海。有人通玄世称陆地神仙,也有人睥睨苍穹神游九天之外。万族林立,大道争锋,其中最强者,号为大神宗。
  • 通天仙缘

    通天仙缘

    圣人境修士林天路,在争夺宇宙第一至宝“混沌之心”时,被鸿均道祖出手镇压,爆体而亡之时,一丝神念进入时空旋涡,离开了鸿蒙大世界……
  • 异域之兽族掘起

    异域之兽族掘起

    作品以人族和兽族之间战争作为舞台,讲述主人公小冈与莉莉娅·比斯兰特及其伙伴为了兽族的掘起而先后踏上拯救千兽王路上的冒险故事
  • 灵山幻境

    灵山幻境

    天上神仙,世间凡夫,幽冥鬼怪,皆谓之灵。仙有灵力,人有灵性,而鬼怪自然也有灵魂。写此书,不为别的,只为颂扬万物之灵光,哪怕只有一位读者,我也自得其乐。
  • 一梦朝歌

    一梦朝歌

    你总说五蕴皆空,却不知深情多重。万万年前,不周山,我迷过你的眼。万万年后,封神台,谁迷了你的心。这位道君,我看你煞是眼熟。在梦里,我是否见过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阅微草堂笔记(中华国学经典)

    阅微草堂笔记(中华国学经典)

    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他有意模仿晋宋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以每脱稿一种,即被亲朋好友竞相传抄,展转刻印,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 天师传奇之神器

    天师传奇之神器

    废材小胖子,好色鬼师傅,还有各种美女萝莉的故事。
  • 回忆落成灰

    回忆落成灰

    那个年代,爱情是纯真的,没有太多顾虑。后来,他们被社会改变了,爱情不过是金钱之下的玩物。到后来才发现,爱情才是美好的,只可惜一切都过去了。回忆成了萦绕在心头的梦,但却不敢轻易的反动,怕回忆成灰迷伤了眼。
  • 问道仙

    问道仙

    徐峰:我要灭这一世,这一界皆不能存在这天地间。一切因果皆杀。掌道卷,可灭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