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
我们考察团来华的第五天,即11日早上7点半用过早餐后,大家又分乘两辆大巴士离开遵化,向下一个访问地承德市进发了,全程需要5个多小时。车子穿过长城,沿着曲曲弯弯的公路,飞快地向前行驶。团员们在日本从未看过这样雄伟壮观的景色,车内不时地听到“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过了长城大家感到炎热和疲劳,开始昏昏欲睡,好像进入了梦乡。
水泉沟“万人坑”
到达承德市已是午后1点半,这里曾是伪满洲国热河省省会,以清代的离宫而闻名于世,文化遗产众多,现在市内人口约有18万。战争时期,这里设有关东军西南防卫司令部和监狱,还设有宪兵队总部。“满洲事变”两年后的1933年3月,承德被关东军占领。到1945年日本战败时,关东军统治该地已达12个年头。日军将各地抓来的中国人投入监狱,有的在拷问中死去,有的被处死刑。据说牺牲者人数有三四万人,准确数字尚不清楚。在距离监狱1.5公里的地方有座小山,那里就是日军埋葬中国人遗体的水泉沟“万人坑”。
天气炎热,考察团用完午饭并稍事休息后,于午后3点离开驻地宾馆。大巴在大街上疾驶,约30分钟到达了目的地。我们拿着录音机、照相机相继拍下了考察团一行下车的情景。许多围观的中国人却露出“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了”的表情。
离开公路登上一道急坡,沿着通往山上的小道,又行走了200米后,来到一处广场,这就是水泉沟“万人坑”。广场中间矗立着一座纪念碑。此次向导彭明生先生(54岁)给我们做讲解。彭先生是当地的历史学者,曾著书论述过“万人坑”事件。关于此事现简介说明如下。
1933年3月4日,日本关东军第八师团侵占了河北省(当时是热河省)承德市。在此之前的中华民国时代承德就已有了监狱。日军侵占后不断地将中国人投入这座监狱。收容800人后感牢房不足,又扩充了可容纳2000人的牢房150间。关东军为加强地方统治,建立了上百条的刑律,凡对日军统治稍有不满的中国人,都以“反满抗日犯”、“思想犯”、“政治犯”、“经济犯”等各种罪名抓进来,并判处各种徒刑。
在水泉沟“万人坑”做讲解的历史学者彭明生先生
审判也是在这里进行的。凡判处死刑的人就地处决后,拉到水泉沟去掩埋。被害者的遗体由服刑人员搬运,在途中要路过一座桥,叫断虹。当年凡被判死刑的人去刑场时,过这座桥就没命了,故当地老百姓就把这座桥改叫“断魂桥”了。刚开始埋人时,是从山下往上埋,因12年中死尸多得无处可埋,最后只好把遗体往山上一扔了事。因此,现在从远处往山上一看,到处都散落着莹莹白骨。此外,还有不少被捕者被带到东北(伪满洲)去强制劳动。
监狱常用的用刑方式是绞刑(也可说是绞首刑),也有使用电刑的。但也有的是直接带到水泉沟用枪杀或用刀砍杀的,然后其尸体和在监狱内处死的埋在一起。
1945年日本投降后,承德市政府曾动员市民用5天时间收集到7000多颗头颅骨,并在山坡上挖了三个房子大小的坑,将头颅骨等掩埋了。
战后审判时,宪兵队的植松兵长曾作证说:“日军连无罪的农民都砍死过。”“一次从日本带来了一把新战刀,为了试一试该刀的刃口,便抓来两位农民,让他们蹲下,挥刀就把两人的头给砍了。然后又在被砍死农民的衣服上把刀擦了擦,说了声‘好刃口’便扬长而去。”如此这般,日本军国主义者没把中国人当人看!
在当地不断出现的遗骨
把草丛里的遗骨记录下来在土里发现的牙齿等遗骨在纪念碑前默哀的访华团
受刑者所在的伪满洲国承德监狱(现在为河北省第五监狱)从土里挖出的遗骨
战后的“万人坑”挖出牺牲者头骨堆积成山(历史学者彭明生提供)从土里不断挖掘出来的牙齿和遗骨
日本还提出“日满共存共荣”、“大东亚共荣圈”、“五族共和”、“伪满洲国是日本的生命线”等等一系列各种各样的口号加以控制。彭先生的介绍整整用了一个多小时。考察团在彭先生的劝说下,都坐了下来,彭氏自己站在那里详细地介绍了有关日军的占领政策以及在武力、思想、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问题。
虽然大家都在认真地听彭先生的讲解,但心底里不免有一丝疑问:“真是这样的吗?”
讲解完了,在大家请求到山上转一转时,考察团的永井俊策团长在身边的草丛里捡起一块长20厘米左右的骨头,其形状类似于动物的骨头。 “是动物骨头吧?”
“这是不是人骨呢?”人声嘈杂起来。
彭先生看见后肯定地说:“是人骨头。应该是人的胳膊或是腿骨。”
在山上溜达的团员们相互交头接耳,在茂密的草丛里仔细看时,到处都有散落的白骨。稍微一挖就露出骨头来,接着挖又露出了很多。其中有人的颧骨,还有牙齿,简直令人触目惊心。其后,团员们又把这些骨头收集起来拍了照。
众人问:“如何处理这些骨头?”彭先生回答:“就请放在原地吧。”团员们再回到草丛时便悄悄地合起了双手,用日本式的哀悼方式道:“请安息吧。”然而,这些无辜的百姓像蚂蚁似的被弄死,他们能安息吗?
“这些遗骨都是些什么人呢?是家庭里撑门立户的男性?还是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呢?”
“凶手为什么要这么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