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5100000040

第40章 雅尔塔体系终结后的世界局势

科罗廖夫郑重地与加加林握手道别。

上午9时零7分,科拜努尔航天发射场操纵员切右诺夫按下了发射电钮。在震耳欲聋的巨响中,高达38米的多级火箭抖动着巨大的身躯,拖着耀眼的火柱,缓缓地离开了发射架,笔直地向高空攀去。

加加林头戴白色飞行帽,身着笨重的增压服,外套一件衣裤相连的桔色工作服,仰面躺在一个弹射座椅上。随着火箭的速度越来越快,强大的过载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向加加林紧紧地压去。火箭顺利地穿越了云层,保护飞船的锥形头罩已被抛掉,加加林透过弦窗看见地球上陆地、森林、海洋……宇宙间第一次响起了人类的语言。火箭的第一燃料用尽,随即自动抛掉,第二级火箭点火,将“东方”号送入环绕地球的椭圆轨道。

宇宙飞船以28000公里的时速飞行,没过多久就进入地球的阴影。这时候,加加林什么也看不见。在地球阴影中飞行了半个多小时后,太阳再次照射到舷窗上。这时“东方”号飞临南美洲上空。

10时25分,加加林完成了环绕地球轨道飞行一圈的任务,加加林打开飞船上的制动发动机,点燃逆向火箭,使飞船偏离轨道。在地球引力作用下,飞船沿圆弧形轨道返回地球。在闯入稠密的大气层时,加加林透过舷窗望去,飞船像是一个燃烧的火球。

10时55分,“东方”号飞行108分钟后,降落在萨拉夫州的一个农庄的田野上。加加林是在“东号”号距地面约7000米的高度被弹出座舱,凭借降落伞在伏尔河畔乌兹莫廖村一块沃土上安全着陆的。

加加林被送到邻近的思格斯城,受到成千上万群众的热烈欢迎。不久,在7架歼击机的护航下,加加林乘伊尔—18专机飞至莫斯科,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科兹洛夫、米高扬等苏联领导人热烈地拥抱了加加林,苏联领导人为加加林举行了盛大招待会,授予加加林“苏联英雄”称号。

加加林的成功标志着人类从此步入太空时代,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一个里程碑。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在一次意外的飞机失事中牺牲,年仅34岁。

肯尼迪遇刺

美国总统肯尼迪1963年11月22日,一条特大新闻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世界各地: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于11月22日12时30分在达拉斯市遇刺身亡,终年46岁……全世界都迅速地对肯尼迪的遇刺做出了反应,人们沉痛哀悼这位英年早逝的美国总统。

肯尼迪的“冷战”对手——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得知这消息后,默然神伤,还流下了眼泪。古巴总统卡斯特罗说:“我们要对美国总统的去世表示哀悼,尽管美国对古巴搞经济封锁,使我们得不到任何东西。”

一个让敌对国家首脑都尊敬的人是令世人敬佩的。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于1960年11月8日当选美国第35任总统,当时才42岁。肯尼迪在任期内使美国经济走出困境。动用军队保护黑人权益,向西柏林增派兵员,还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迫使苏联赫鲁晓夫让步,避免了一场核战争;他提出了登月计划,又发起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他不愧是一个颇有胆略和智慧的实干家。

1963年11月22日,约翰·肯尼迪携夫人杰奎琳·肯尼迪乘“空军一号”总统专机抵达得克萨斯州的第二大城市达拉斯作竞选旅行,从而争取蝉联下一届总统。

得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热情欢迎。在接待宴会上,肯尼迪问康纳利:“州长先生,这里黑人的情况怎样?他们是不是还感到受人歧视?”州长一笑,说:“我看黑人群众的情绪比以往稳定,一是普通黑人的工作与生活有了保障,二是黑人民权运动领导者也体会到总统对他们的重视。”

肯尼迪听着,点点头说:“没有白人自然没有美国,同样,没有黑人也就没有美国。所有的美国公民,都是美国的主人。我当选总统,选票既有白人的,也有黑人的,当然也还有其他人种的。选票既然不分肤色,为什么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待遇要分肤色呢?我是信仰天主教的,上帝让我们爱一切应当爱的人。这样,才会有最广泛的人权,美国甚至整个世界也才有希望!”

州长夫人听了总统这一番议论,笑着举杯走过来,说:“总统真是出口成章,难怪您一发表讲话,人们都打开电视来收看。我现在代表我的女友们向总统敬一杯红葡萄酒。”

肯尼迪连忙笑容可掬地站了起来,说:“啊啊,我还以为达拉斯不欢迎我的长篇讲话呢。谢谢您,州长夫人。”于是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在座的副总统、参议员与其他男女宾客都点头、鼓掌。酒席洋溢着和谐与欢乐。

可就在此时,一个名叫李·哈维·奥斯瓦尔德的人正准备对总统行刺。他手提一只黑箱,在达拉斯城的政府门外向左走。忽然,一个人乘车靠到他身边,凑到他耳边说了一句什么,那车便开走了。他一点头,搭车来到一处三岔路口。下车后,直奔路右一座高楼。见楼中空无一人,他独自登到第六层。见那儿一扇门上有个小白点,他便用戴着橡皮手套的手将那白点擦去,进入室内,原来是一套房间,窗玻璃是暗蓝色的,有一扇窗户半开着,往下望去就是岔道口。于是,他插上门闩,把箱中的长枪拿出来,安好瞄准器,压上了五发笔式子弹。这种子弹的弹壳大约比一般子弹长两倍,内装火药很多,弹头能穿透防弹玻璃。他吸起雪茄来,只等那个时刻。

1963年11月22日的中午,艳阳高照。得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夫妇陪同肯尼迪夫妇观览城市风光。副总统约翰逊夫妇、州议员亚伯勒也乘车一同观览。由于群众夹道欢迎,加上有人上来献花,有人让总统慢一点行进以便拍照,车队只能缓缓行驶。肯尼迪十分感动,多次让轿车停下来,与兴高采烈的市民们握手。

下午1时30分,车行至三岔道口。由于人潮涌动,总统他们乘的敞篷汽车停了下来。肯尼迪向群众招手致意,人们欢声雷动,闪光灯照个不停。正在大家兴高采烈时,忽听几声特别响的枪声,人们惊叫着奔逃起来。肯尼迪与同车的州长已应声而倒。总统的夫人杰奎琳·肯尼迪,见丈夫头部与颈部血如泉涌,便慌了手脚。副总统约翰逊与参议员亚伯勒连忙指挥卫队,三十人去捉凶手,三十人护送总统与州长到附近的帕克兰医院救治。

肯尼迪由于伤势过重,半小时后去世。

刺杀肯尼迪的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见击中了总统,便弃枪而逃。但因为当时拍摄电视记录片的记者无意中拍下了那座空楼半开的窗口,那窗口有一小截伸出来的枪杆,所以确认刺客就在那空楼之中。此时,达拉斯的地方警察也迅速到来,封锁了那座楼,并且把达拉斯的进出路口一律封住。美国国家警察总局也迅速派来增援人员。两架直升飞机在达拉斯上空盘旋观察。

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很快就被抓住了。警察局进行了突击审讯,审问时,他矢口否杀他刺杀了肯尼迪,只是翻来覆去地说着一句话:“我是替罪羊。”

肯尼迪被刺的消息很快传遍美国,全国沉浸在哀伤之中。11月25日,天气阴晦,美国为总统举行国葬。用马牵引的炮车载着总统的灵柩,缓缓地走向圣马太教堂去举行安魂弥撒。一路上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含泪默送,不少人为总统的英年早逝而痛哭。同时,有近一亿的美国人,在目不转睛地收看电视中播放的总统葬礼,许许多多的美国家庭全家潸然泪下。肯尼迪总统被安葬在首都华盛顿的阿灵顿公墓中。

达拉斯警方打算将刺杀肯尼迪的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从警察总部转移到更为安全的地方。在被押送到达拉斯监狱的途中,突然被人击毙。这击毙奥斯瓦德的人,名叫杰克·鲁比,他是达拉斯城夜总会的老板。这老板当即被捕。当审问他是不是为了杀人灭口时,这老板说:“我要为肯尼迪总统报仇,我恨他,人人都恨他,我的子弹就是对他终极的判决。”在以后的采访中,鲁比再也不肯回答任何问题了。1967年初,鲁比因患癌症死在狱中,于是所有无人知晓的秘密都随鲁比进入另一个世界。肯尼迪死后,他的父亲老肯尼迪因涉于美国黑社会的压力,曾表示“不要求政府深入调查”,当时令许多人不解。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肯尼迪之死仍是个谜。

美国人民爱戴这位英年早逝的总统。美国学者小阿瑟·施莱辛格这样评价约翰·肯尼迪:“他大有成就,为全球的和平赢得了新的希望,清除了大气层内的核试验,废止了核外交,对拉丁美洲和第三世界采取了种种新政策,调整了美国的防务,解放了黑人,实行了对国民经济政策的革命,对贫困现象给予关切,激励了艺术事业,进行了维护理性、反对极端主义的斗争。他重新建立起第一代领导人时期的那种共和国……让人心为正在书写的历史而激动。”但人无完人,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实际上是从肯尼迪当政时期开始的。

马丁·路德·金遇害

1983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决定把已故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生日作为法定国家纪念日,以此来纪念金对黑人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1929年1月15日,金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一个黑人的牧师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浸礼会牧师。金勤奋好学,先后求学于莫尔斯学院、克罗琪尔神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1947年成为一名牧师。1954年在波士顿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同年,任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德克斯特大街浸礼会教学的牧师。

亚拉巴马州是当时美国种族歧视最厉害的一个州。甚至在公共汽车站也设立栅栏,黑人与白人被隔开,白人先上车,然后黑人才能下车。金牧师任职刚一年,蒙哥马利市就发生了一起黑人对公共汽车的联合抵制事件,金出色地领导了这场斗争,开始以民权运动的领袖闻名全国。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坐上了蒙哥马利市一辆公共汽车的前排座位,司机要求她坐到后排座位上,帕克斯不同意,司机就叫来警察,帕克斯被带进了警察局。帕克斯被捕的消息迅速传开,当地的有色人种协进会立即邀请黑人领袖开会,金牧师自告奋勇,提供自己的教堂作为集会地点。会议决定对蒙哥马利市的公共汽车进行联合抵制。12月5日,抵制开始,蒙哥马利市所有公共汽车上几乎见不到黑人。为了把这场斗争进行下去,大家决定,成立临时委员会,推选金为主席。金勇敢地挑起了领导的担子。在这期间,他多次受到恐吓,住宅遭炸,但这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决心。经过385天的斗争,美国最高法院在1956年底做出判决:“在公共汽车上实行种族隔离,即违反宪法。”斗争取得了胜利。马丁·路德·金大受鼓舞,从此踏上了争取黑人权力、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道路,被誉为“黑人之音”。他成了当时美国民权运动和黑人解放事业的领导人。

马丁·路德·金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他形成自己独特的反抗思想,即“非暴力抵抗”。金受圣雄·甘地的影响很深,在斗争形式上,他主动用非暴力手段来反对一切邪恶,他宣传“爱的思想”,而且认为只有具备大勇的才能作到这一点。

1963年4月金从亚特兰大赶到美国南部伯明翰市领导黑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选举权利的集会、游行因而遭到当局暴力镇压。有数百人被捕,金宁可进监狱也不愿服从法院关于停止示威的命令。于是,金被投入监狱,不久被放出。

1963年8月28日,25万黑人和同情黑人的白人参加了向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自由进军”,来自美国50个州的黑人代表参加了这一规模空前的行动。就是在这一次“自由进军”中,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举世闻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金演说道:“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小山上,过去的奴隶同奴隶主的子孙同坐在友爱的桌前;我梦想,有一天,就连非正义充斥其间的密西西比州,也会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马丁·路德·金在演说中将宗教的仁爱精神和进步的信念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种族平等、宗教自由的理想世界的向往。这篇演说曾感动过无数人。

1964年,马丁·路德·金因其在美国提倡非暴力运动和为和平做出的贡献,荣获该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1968年3月正旬,田纳西州孟菲斯城1000多名清洁工人要提高薪水和承认他们组建工会的权利。这些清洁工大多是黑人。清洁工人们的行动得到了6000多名黑人的支持,当局则出动了4000多名军警。为了声援孟菲斯城清洁工人的合理要求,马丁·路德·金于4月3日乘车抵达孟菲斯,下榻在洛雷汽车旅馆。4月4日,马丁·路德·金准备在晚上出席一个声援清洁工人的集会。当晚6时左右,马丁·路德·金走出房间,来到阳台上,一眼看见黑人音乐家杰西·杰克逊在楼下的停车场中,于是,倚在阳台的栏杆上,与杰克逊交谈。

杰克逊与另一名叫本·布兰奇的音乐家也将参加晚间的声援集会。杰克逊仰起头问马丁·路德·金:“你认识本·布兰奇吗?”

“是的,我认识他……”就在这时候,“砰”一声枪响,马丁·路德·金用双手捂住脖子,鲜血从他的右颌和脖子上喷射出来。子弹击中了金的颈动脉。尽管被迅速送往附近的医院,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暗杀马丁·路德·金的是一个叫詹姆斯·厄尔·雷的美国白人,6月8日,警方抓获了他。至于凶手受雇于谁,雷一直未说。

马丁·路德·金的死震惊了全国,当晚,华盛顿、纽约、波士顿等20多个大城市同时爆发大规模黑人示威暴动,孟菲斯市被迫“宵禁”。美国总统约翰逊急调第82空降师和海军陆战队一万余人赶赴华盛顿“维持秩序”,约翰逊总统还发表电视讲话,对马丁·路德·金表示哀悼。

1968年4月9日,亚特兰大市为马丁·路德·金举行了盛大的葬礼。美国副总统汉弗莱、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竞争者罗·肯尼迪和尤金·麦卡锡,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以及一大批政界、宗教界最高层人物和成千上万的黑人、白人参加了马丁·路德·金的葬礼。

越南战争

1968年2月,在越南南部一个叫美莱村的小村偏僻,几十名手持先进武器的美国士兵向数百名手无寸铁的越南妇女和儿童扫射,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同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成千上万的群众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反对美国历史上这场最不得人心的战争——越南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冷战”对峙。前苏共总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公开宣称:共产主义者将通过“民族解放战争”在第三世界赢得胜利。赫鲁晓夫向西方宣告:“我们将埋葬你们。”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威胁”。1954年4月,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预言说,一旦印度支那落入共产党人手中,其它东南亚国家也会“紧随其后”,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这种损失将极有可能给自由世界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美国人用冠冕堂皇的词藻掩盖了他们不愿在《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上签字的真正原因:称霸亚洲,称霸世界。在美国的世界战略中,印度支那三国是围攻中国的重要一环。1954年9月8日,美、英、法、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八国在马尼拉签定《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将越南、老挝、柬埔寨划入“保护地区”。

为了达到变越南为美国殖民地的目的,1955年~1956年,美国向南越吴庭艳傀儡政权提供了70多亿美元的经济、军事援助,建立亲美独裁政权。吴庭艳拒绝了越南北方政府提出的协商、普选、统一建议,对爱国力量、特别是共产党人进行了血腥镇压。在短短5年内1万多人被杀,20多万人投进监狱,迫害致残者100万人。

吴庭艳的倒行逆施引起了越南各方爱国人士、爱国力量的顽强反抗。为了争取自由民主、实现祖国统一,1960年12月20日,“越南各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随后,南越各地人民武装力量合并为“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

越南战争中的美国直升机面对南越人如火如荼的武装斗争,美国当局一片惊骇。1961年5月23日,美国副总统林顿·约翰逊扬言“美国在东南亚没有别的选择,必须迎接挑战,而不是认输”。10月,马克斯韦尔·泰勒将军访问南越后,向总统提交了一份建议美国人采取军事卷入的报告。

1961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派遣军事力量支持南越政权,从此陷入了持续13年之久的侵越战争泥潭。

美国挑起的侵越战争,首先采取的是“特种战争”战略,即由美国出钱、出枪、出顾问,协助南越傀儡集团围剿革命力量。

美国在布莱格堡建立了一个特种战争训练中心,训练派往越南的军官和士兵。美国在南越直接训练和装备了7个拉迪族连,在一年内将南越空军扩大了一倍,将大量作战物资,如AD6型、B26型、T28型作战飞机及军舰、坦克,运入南越。

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庭艳对爱国力量进行了残酷的“清剿”、“扫荡”。1962年4月,吴庭艳确立了“战略村”计划,把百姓都迁入“战略村”,控制人和物质的来往,企图“在村落和村落之间组成一道连续不断的火力线,使共产党得不到便利的条件,失去传统的前线”。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他们以机动灵活的游击战对付吴庭艳伪军的“扫荡”,将一个个“战略村”分别捣毁。经过一年多的较量,爱国力量不但没被剿灭,反而一天天壮大,而吴庭艳本人也被以阮文绍为首的少壮派军官推翻。

1964年,美军加强了对北越的军事打击,美国国会通过了《东京湾议案》,授权总统扩大侵越战争。1965年3月,美国派遣地面部队在南越岘港登陆。7月,“美国驻越南陆军总司令部”成立。从此,美国开始了以美军为主,以“南打北炸”为特点的“局部战争”,美军人数逐年增加,1965年为17.5万人,1966年达27.7万人,1969年增至54.55万人。

美国依仗空军的优势对越南北方和越南南方爱国力量进行了疯狂的轰炸,仅在1965年10月份一个月内,就出动12000架次。美国野蛮的“毁灭式”轰炸造成了大批平民的死亡,数百万人离乡背井。但是,美军在付出3000多架(1966年4月)飞机被击落的惨重代价后,并未取得任何预期效果。在北方,越南人民团结在胡志明主席周围,同仇敌忾,与美国人打一场“全民战争”;在南方,军民连续挫败美伪的“旱季攻势”,并且向西贡、顺化、岘港等64个大中城市、省会,军事基地发起猛烈攻击。

1968年3月,焦头烂额的美国总统约翰逊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对北越的轰炸。11月,美国宣布完全停止对北方的轰炸。至此,“局部战争”彻底失败。

美国的侵越战争在国内遭到了猛烈的抨击。约翰逊和副总统汉弗莱在一片声讨声中下台。1969年1月20日新一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进入了白宫。

尼克松从入主白宫的那一天起,就意识到由美国人挑起的越南战争是“一场错误的战争”,美国人不可避免地要失败。但是,尼克松并没有立即下令从越南撤军,而是下达扩大战争的命令——1969年3月18日,美军出动B-52战略轰炸机轰炸了越南的邻国柬埔寨,并入侵柬埔寨21英里,摧毁了北越设在边境处的大规模补给站。用尼克松本人的话来说,美国“体面地撤出”。

1969年5月31日,侵越美军司令部公布了最新美军伤亡、损失数字:自1961年入越作战以来,美军官兵死亡35000多人,损失飞机5400架。

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访问越南途中,在关岛发表讲话,提出了越南战争越南化,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洲政策”,即“尼克松主义”。与此同时,尼克松又派出基辛格,与越南北方代表进“谈判”。越南战争至此进入了打打谈谈,谈谈打打的格局。

1971年4月24日,美国全国有近百万人上街游行,举行大规模反战示威。

1972年7月19日至1973年1月23日,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与北越外长黎德寿举行了一系列的马拉松式会谈,终于草签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27日,越南和平协定正式在巴黎签署,美国从越南全部撤出。

越南战争历时13年,有几十万越南战士、平民在战争中丧生,300多万人沦为难民,而美国则为这场战争付出了16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58191名官兵的生命。

美军撤出越南后,越南人民向南越阮文绍政权发起春季攻势,在“西原顺化”和“岘港”、“西贡”三大战役中打垮了阮文绍,于1973年5月1日解放了越南南方全境。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取得了全面胜利。

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1968年8月20日深夜11点,一架苏联民航客机飞临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国际机场,机上发出求救信号:飞机发生故障,请允许紧急降落。飞机一降落,从机舱里就冲出了几十名荷枪实弹的苏联军人。他们迅速占领了机场,接着装载着坦克、大炮和苏军士兵的大型运输机一架接一架地降落下来。当晚,苏军就占领了布拉格各主要据点。与此同时,苏联、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东德五个华沙条约国的50多万军队从四面八方越过捷克斯洛伐克边境,占领了捷克主要城市和战略要道,不到24小时,捷克全面沦陷。手无寸铁的青年人用身体阻挡坦克前进,工人、市民纷纷走上街头抗议苏军入侵,苏军开枪射击,有几十人中弹身亡。

苏军为什么竟敢入侵一个主权国家捷克呢?这得从捷克的国内形势说起。

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成为“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一员。捷克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战后国民经济发展较快。但从60年代起,由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国家的经济开始出现困难,人民群众强烈不满,要求对现行体制进行改革。当时担任捷共第一书记的诺沃提尼对群众的改革呼声不加理睬,继续推行僵化的路线,国内矛盾激化。

1967年9月,捷共召开中央全会,中央书记杜布切克对诺沃提尼的政策提出批评。杜布切克是斯洛伐克人,他的父亲是一位老共产党员。杜布切克是在前苏联长大的,成人后,又在前苏联高级意识形态学校学习了三年,这一切都是杜布切克从众多共产党员脱颖而出的资本。诺沃提尼对杜布切克的批评大为恼火,准备搞掉他,不料计划泄露,诺沃提尼把自己置于“被告”席位上,失去了多数人的支持。1968年1月,在捷共召开的中央全会上,经多数中央委员的同意,诺沃提尼的第一书记职务被免除,由主张改革的杜布切克接任。这意味着杜布切克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的真正掌舵人。

杜布切克上台没有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应,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于他就职第二天,便向他表示“热烈祝贺”。一个月后,杜布切克正式飞到莫斯科拜见苏共领导人,并且保证,捷共将会一如既往地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尽其义务。苏捷发表了“友好、诚挚”的联合公报。“家长”勃列日涅夫认可了这位新人。

杜布切克有着远大的抱负,他就职竭力把改革派人物推上领导岗位。4月,捷共中央全会通过了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将进行实验,探求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形式。《行动纲领》将改革运动推向高潮,人民群众自发举行各种集会,对国家的政治生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民主空气大增,出现了西方人所称的“布拉格”之春的活跃局面。

杜布切发克的《行动纲领》明显背离了勃列日涅夫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观点。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苏联的核心地位是不容动摇的,而杜布切克却要“平等”、“互相尊重”。在勃列日涅夫的眼中,杜布切克是在“造”“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反”。的确,杜布切克是想摆脱苏联的控制,走出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走一条适合捷克斯洛伐克国情的独立自由的道路。

捷克探索走本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实验引起了苏联的不满和恐慌,被认为具有反苏倾向,越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范围。同年5月,杜布切克被召到了莫斯科,受到严厉指责,苏联要求他立即停止国内的改革进程,但是遭到拒绝。接着,苏联国防部长突然飞抵布拉格,提出要在捷克举行华沙条约国军事演习,企图以此对捷克施加压力。捷克方面勉强同意。

6月3日夜,一个师的苏军坦克由波兰边境开入捷克斯洛伐,接着,通讯部队、警戒部队也堂而皇之地进入捷境内,这次“演习”一直持续到7月1日,“演习”结束,但军队并未撤离。苏联的行为引起捷克人民的强烈愤慨,一批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知识分子发表了《两千字宣言》,号召人民按自己的决定行事,加速各方面改革。苏联称这一宣言为“反革命的号召书”,把它作为反苏的“罪证”,开始积极策划华沙条约国对捷克的入侵。

苏联占领捷克后,8月21日凌晨3时,苏军冲入中央大厦绑架了杜布切克等捷克主要领导人,用一架运牲口的飞机把他们运到了苏联,通过威胁利诱,迫使捷克在苏联事先炮制的协定上签字,承认苏军进入捷克是被“邀请”的,使苏联的军事占领合法化。

在前捷克斯洛代克音乐界有一个传统,每年5月都要在首都举行名为“布拉格之春”的音乐节。杜布切克的改革发在“布拉格之春”音乐节正在进行之中,世人因此称杜布切克的改革为“布拉格之春”。

一场生机勃勃的捷克改革运动被苏军的坦克无情地与碾碎了。

“阿波罗”登临月球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

月球是地球的惟一卫星。从地球上望月球,月球在一个月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即所谓的“盈亏”。这是由月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处的轨道位置与地球、太阳的角度不同而造成的,月球的“盈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对地球本身及人类有着重大的影响。

人类对高悬的月亮,有过传说“嫦娥奔月”一样美丽的梦想。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舱在月球着陆。人类首次真正登上了月球。

美国人着手登月计划始于1960年。当时,前苏联正在筹划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送入太空。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曾经设计、制造了著名的V-2火箭的美籍德国人冯·布劳恩提议道:“我们不能跟在苏联人身后走,我建议立即制订一个载人登月计划,抢在苏联人之前把人送上月球!”冯·布劳恩的建议得到与会者一致赞同。很快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制定了一个十年登月计划。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正式宣布已经制定出这项名为“阿波罗”登月计划,要在60年代结束以前把人送到月球,彻底改变在空间竞争中落后于苏联的地位。

阿波罗计划耗资230亿美元,有2万多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的42万人参与了这一庞大的工程,其中包括4万多名工程师、学者。

为了给“阿波罗”登月行动作准备,1966年11月美国“双子星座号”宇宙飞船进行了飞船对接、太空行走等试验。1967年1月27日,因模拟舱内燃起烈火,怀特·格里索姆和查菲这三名在指令舱内训练的宇航员以身殉职。为此事,美国宇航局对阿波罗宇宙飞船的内部系统作出了较大的变动,登月时间被推迟一年。1968年12月,阿波罗8号在离月球100公里的轨道飞行6圈后返回地球,历时6天2小时59分。

1969年5月18日,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用了3天3小时飞入月球轨道,在月球轨道上实现了登月舱和母船分离,然后,登月舱再次与母船对接,于5月26日平安返回地球。至此,美国的宇航专家们确信,登月的时机已经成熟。

1969年7月16日清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国家宇航中心的39—A发射台上,耸立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飞船长25米,重4.5吨,由三个舱组成,从上到下依次为:指令舱、驾驶舱、登月舱。在指令舱中,三名宇航员并排躺着,他们是: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尤金·奥尔德林、迈克尔·柯林斯。用于发射飞船的火箭是“土星5号”。“土星5号”长85米,重2700百吨,共有11个高功率的发动机。

9时32分,发射令一下,发射台下亮起橙红色的火焰,喷出浓重的白雾。“土星5号”缓缓地、稳稳地推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腾空而起。然后,越飞越快,直入蔚蓝的苍穹。经过九分钟,“土星5号”的第一级与第二级已先后脱落,不久,第三级也停止了工作,余下的燃料以备从月球返回时使用。此时,“阿波罗11号”已进入绕地球飞行的轨道,时速为24300公里。其后,飞船调整好方向,直奔月球。

“阿波罗11号”飞船飞行三十多小时后,宇航员向全世界播放飞船电视专题节目。全世界许多国家的观众观看了这次电视实况转播,观众总数达五亿以上。

7月19日下午1时20分,“阿波罗11号”已飞行七十多个小时,航行距离达244930英里,接近月球表面。为了使飞船减速,点燃了推进系统,使时速从6500英里减至3700百英里。飞船绕月球飞行两圈后,再次点燃推进系统,使之进入一个绕月的椭圆形轨道,近地点距月面62英里,远地点为75英里。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两位宇航员,此时从名为“哥伦比亚号”的指令舱中通过增压通道,进入名为“鹰号”的登月舱。而柯林斯则留在“哥伦比亚号”指令舱内。不一会,“鹰号”弹射出去。

“鹰号”登月舱进入一个椭圆轨道,然后启动发动机,降到离月球7600英尺的高度。再继续下降,降至500尺的高度。接下来则由宇航员用操纵杆使登月舱向月面缓缓降落。

7月20日,美国东部夏令时下午4时17分41秒,登月舱“鹰号”平稳地降落到月球的表面。两名宇航员用了三个小时作出舱准备,又用了三个小时降低舱内压力。

10时51分,“阿波罗11号”指令长阿姆斯特朗从登月舱中爬出来。他在登月舱的扶梯上架好电视摄像机,以便向世界转播登月过程。10时56分,阿姆斯特朗伸出左脚,小心地放于月球表面。接着,他的右脚也站到了月面上。这时,阿姆斯特朗以略带激动的语气说:“这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则是一次巨大的跃进!”

过了18分钟,另一名宇航员奥尔德林也从容地下了登月舱。随后,两位宇航员在“鹰号”降落处立了一块金属牌。牌上有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签名和三位宇航员的名字,牌上还刻着这样一句话:“这里是公元1969年7月从地球上来的人第一次涉足月球的地方,我们为全人类和平而来。”接着,两人又竖起一面金属制作的美国国旗。

两人对月面进行考察,收集了五十磅左右的月球岩石与土壤,安置了日射微粒流收集器、月震控测器和莱塞反射器。他们还观察了“鹰号”着陆时月面下陷的情况进行了步行与跑动的试验。两人时跑时跳,脚像蹬在绷床上,只要轻轻用力,就能跳起来,因为月球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两个半小时后,这两位宇航员结束了对月球的访问,相继进入登月舱。“鹰号”腾空而起,与在轨道上等待的“哥伦比亚号”顺利地实现了对接。开始了返回地球的归途。

自“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后,“阿波罗”12、14、15、16、17号相继登月成功。据说,从月球看地球,就像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异国他乡突然看到故乡,那份惊喜,那份亲切,令人终生难忘。

石油风云

1858年,美国人特雷尔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标志着石油时代的到来。

石油,这个大自然中宝贵的财富与人类真是相见恨晚。但是,它出世不久其作用就发挥得淋漓尽致。石油经过炼油厂精馏塔一“分家”,由轻而重分成挥发油、汽油、煤油、柴油和重油。再把重油送到减压加热炉“分家”,又可分出柴油、润滑油、石蜡和沥青。这些产品分门别类地充作飞机、军舰轮船、汽车、内燃机、拖拉机、火箭的动力燃料,机械设备的润滑剂等。此外,用石油还可制造塑料、尼龙涤纶、晴纶、维尼纶、丙纶、酒精、合成橡胶、油漆、化肥、洗衣粉等5000多种化工产品。

宝贵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拉丁美洲、北美洲、西欧、非洲、东南亚和中国。全世界发现的油田已有3万多了。当然,储量很大的并不多,储量超过6.85亿吨的特大型油田,截止1987年,只发现了33个。世界上前19个大油田中,海湾地区就占了14个。其中储量最多的油田要数沙特阿拉伯的加沃尔油田,它的可采石油储量达104亿吨。波斯湾沿岸的中东国家是目前世界重要产油国和输出国。他们的年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38%,储藏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58%。

直到1960年,石油矿藏的开采权,基本上是由几个工业大国开设的石油大公司控制,产油国实际上并没有掌握石油开采权和销售权。1960年,美国埃索石油公司预测到苏联石油生产过剩,于是公司董事会在事先未与产油国磋商的情况下,宣布每桶石油立即降低10美分,标价为1.8美元。几天后,美国其他石油公司和英国等石油公司纷纷效法。

大石油公司单方面降低石油标价,引起了产油国的愤怒和不满,委内瑞拉率先声明:“时代不同了,我们应该组织一个严密的‘俱乐部’,而我们这个俱乐部将控制世界市场90%的原油。”伊朗国王也很气愤地说:“即使从市场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也不能接受压低标价这个措施。因为他们没有征求过我们的意见和同意!”沙特与委内瑞拉进行了联系,两国决定邀请伊拉克、科威特和伊朗,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召开由五国参加的秘密会议。1960年9月9日,秘密会议向全世界发表公报。

公报指出:五国一致建议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略写为“OPED”,音译为欧佩克)以协调各自的石油政策,商定石油价格,采取共同行动,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肃削和掠夺。还指出,本组织成员国不能再对石油公司的态度无动于衷了,它们首先将通过各种措施争取恢复最近一次削价以前的价格。

1990年9月14日,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维也纳。它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大会,又称“部长级会议”,每年至少开会两次,另设专门机构经济委员会,协调国际石油价格。

在此之前,大国石油公司对于产油国拥有绝对的权力。石油的价格,历来都是由各大石油公司根据西方行情来制定。这在石油公司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西方国家对产油国掀起的这场石油风暴很不甘心,决定联合起来进行财政报复。当时,大多数产油国经济拮据,缺乏外汇储备,很难应付西方国家的财政打击。沙特阿拉伯首先在国内预算和国外支付方面出现严重的赤字。

沙特王国除了油井以外,别无其他资源。大国石油公司通过他们控制的银行,不予沙特借贷,沙特立刻濒临经济崩溃的边缘。费萨尔国王不得不秉承西方大石油公司的意旨,挥泪斩“马稷”——罢免了他的石油大臣阿卜杜勒·塔里基。

1960年9月9日召开的巴格达会议就是塔里基负责筹备的。“OPEC”这四个关系到第三世界产油国组织与团结的英文字母也是他构想出来的。他在组织与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过程中贡献最大,作用重要。正因为如此,遭到各大石油公司老板的嫉恨。这位二战后留学美国,深谙石油开采、运输、销售财务状况及内幕,提出一系列措施迫使大石油公司就范的优秀石油部长不得不到开罗去过流亡生活。

然而有了自己国际组织的石油输出国,必竟有了团结的力量,在世界潮流的推动下,不断地迫使西方石油公司作出让步。1970年9月1日,利比亚总统卡扎菲政变上台后,他单独地与阿曼德·哈默博士的“西方石油公司”达成了协议:每桶油价提高50美分。这个协议动摇了利比亚境内各大石油公司联合抵制的决心。就这样,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其他石油公司都在利比亚政府相同的合同书上签了字。这可以说是献给“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10周年的一份贺礼。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虽然是埃及同以色列之间进行的,但是中东其他一些国家也参战了,有的虽然没出兵,也花了不少战费,支持他们的埃及阿拉伯兄弟。以此为契机,“石油输出国组织”特别是阿拉伯产油国,通过禁运、减产等手段,最后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石油的价格。波斯湾产油国自行确定,“十月战争”以后,每桶价格从原来的3.011美元,提高到11.651美元。

1973年的石油禁运震撼了整个西方世界。欧洲国家消费的总量中有75%、日本有80%都来自阿拉伯。石油禁运对他们意味着赤字、失业和通货膨胀。西欧和日本是美国的两大支柱,这使美国也受到了冲击。

1973年的石油风云使“石油输出国组织”获得极大的成功。它打破了外国石油公司对原油价格的垄断,夺回了对原油价格的决定权,把价格提高将近3倍,因而石油收入大大增加。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由于这笔收入中以美元金额所占比重最大,积累货币也以美元最多,故称:“石油美元”。据统计,石油输出国历年盈余所积累的资产总额,1980年底约3400亿美元。其中沙特阿拉伯持有石油美元最多,约为三分之一。其次为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四个国家拥有石油美元的五分之四。

石油美元是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斗争的一个胜利成果,致使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终于打开了缺口。

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21日,世界数亿观众端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盯着荧屏,只见尼克松总统乘坐的“空军一号”平稳地降落在北京机场,舱门一开,尼克松信步走下舷梯,把手伸向等候在一旁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崭新的时代接踵而至。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阻挠新中国取得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发动侵朝战争,积极扶植蒋介石台湾政府。中美两国长时间处于彼此敌对和相互隔绝的状态。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巨大的变化,美国开始考虑改变对华政策,毛泽东和周恩来也从国际反霸斗争的全局出发,做出与美和解的战略决策。

1969年1月,理查德·尼克松宣誓就任美国第三十七任总统。他主张美国与“共产党中国”建立关系,这在多年前《外交季刊》发表的文章中就有表露。就任总统后不久,他写了一份备忘录交给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主张大力鼓励政府探索与中国改善关系的途径。他在当年与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会谈中,笼统地谈到了改善美中关系的打算。

1970年2月,尼克松向国会提出了第一个外交报告。关于中国的部分开头语是:“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富有生命力的人民,他们不应该继续孤立于国际大家庭之外。”3月,美国宣布放松到中国旅行的官方限制。4月,又宣布放宽对中国的贸易管制。

在中国,1970年10月1日,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典礼。毛泽东主席与斯诺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合影被刊在人民日报的显要位置,这是中国向美国发出的一个清晰又强烈的信号。

10月初,尼克松在接受美《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如果说我今生有什么事想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不久,叶海亚和齐奥塞斯库访问美国,尼克松请他们为美中关系正常化提供中间帮助,从而建立了“叶海亚渠道”和“罗马尼亚渠道”。在欢迎齐奥塞斯库的宴会上,尼克松第一次有意识地称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个月后,尼克松口授了一个备忘录给基辛格,要求他主持研究美国“在联合国接纳赤色中国的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并特别提醒“不要告诉任何可能会泄密的人”。

12月9日,周恩来请叶海亚传话:“欢迎尼克松的代表到北京讨论台湾问题。”拜托完毕,周恩来还风趣地说:“过去我们通过不同的来源收到美国方面的口信,这次是第一次从一个首脑通过一个首脑给另一个首脑提出建议。”尼克松通过巴基斯坦驻美大使希拉利答复:会谈不必限于讨论台湾问题;提议双方代表在巴基斯坦会晤,商议北京高级会谈一事。

12月18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会见了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毛泽东说:中国外交部正在考虑允许左、中、右各派政治色彩的美国人访问中国。斯诺问:是否允许尼克松这样一个代表垄断资本家的右派访问?毛泽东回答道:尼克松来访将受到欢迎,因为他是总统,中美之间的问题毕竟还是同他解决。不论他是作为旅游者还是作为总统来访都行。毛泽东的话很快传到尼克松耳中。

1971年初,“罗马尼亚渠道”传来周恩来的口信:“美国总统的信息不是新的。我们之间只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就是美国对台湾的占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真诚地试图谈判这个问题已经十五年了。如果美国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望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准备在北京接待一位美国的特使。”这一口信语气温和,态度诚恳,使尼克松、基辛格深受鼓舞。

2月,尼克松向国会提交的第二个外交政策报告中,谈及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可能性。3月,美国国务院取消了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到中国大陆旅行的一切限制。

4月,在日本参加世界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被邀请到中国访问、举行表演赛。这突如其来的“乒乓外交”消息,使尼克松又惊又喜,他很快宣布取消对美中贸易的禁令。

不久,“叶海亚渠道”捎来周恩来的又一个口信。口信坚持台湾问题是中美恢复关系之前必须解决的主要和先决问题,又表示中国对中美之间为达成和解的直接会谈感兴趣,愿意在北京公开接待美国总统的一位特使(例如基辛格先生),或者美国国务卿,甚或美国总统本人,以进行直接会晤和商谈。

尼克松决定亲自赴北京晤谈,先行派人去交换意见;为了免遭保守的反对派破坏,公开访问一事达成协议之前,严格保密。他决定让基辛格完成北京之行。

尼克松与基辛格对秘密之行作了精心寿划。代号为“波罗”的这次中国之行被安排在7月份。

7月初,基辛格一行飞往越南磋商之后,到巴基斯坦停留。在巴基斯坦的招待宴会上,叶海亚开始执行预定计划。他宣布:基辛格出现了肚痛症状。由于伊斯兰堡天气太热,会影响康复,所以邀请他那蒂亚加利的总统别墅去休养。这样,有叶海亚的话作掩护,基辛格得以抽身前往他此行的真正目的地。在北京,基辛格与周恩来进行了17个小会谈,商定了尼克松访华的时间。

7月13日,基辛格回到美国向尼克松递交了一份长篇书面报告。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与尼克松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

7月15日中美两国根据秘密达成的协议,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了尼克松即将应邀访华的消息。美国政界和舆论界绝大多数的态度是积极的,同时也遭到保守派的一些指责。

10月20日到26日,基辛格执行了第二次北京之行。这次是对外公开的。此行的目的是为两国领导人会谈的议程作准备。基辛格在北京期间,联合国大会于10月25日通过决议,开除台湾当局,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会员国。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到中国访问,在北京与毛泽东会晤。经过中美双方的讨论、磋商,27日在上海签署了联合公报。由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坚持原则,美国方面不得不作出让步。《上海公报》写道:“美国认识到,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公报还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离开中国前夕,尼克松在宴会上说:“这个公报明天将成为全世界的重大新闻……我们在这里已逗留了一周时间。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尼克松访华后,经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自从1972年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国总统尼克松就为中国人所熟悉。

同年5月,尼克松又赴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会谈,达成了关于限定美苏双方各自拥有两个反弹道导弹发射场的协议。

这些政绩为尼克松赢得了世界声誉,也为他的竞选连任工作打下了基础。

阿富汗“军事政变”

20世纪70年代,阿富汗伊斯兰国政局动荡不安,政权几次易手。先是前首相达乌德于1973年发动政变,推翻了查希尔国王,建立共和国,自任总统。时隔不久,在前苏联政府的支持和参与下,1978年4月和1979年7月,阿富汗当局又分别发动了两次军事政变。政变后,前苏联军队长期驻扎在阿富汗境内。

阿富汗是个内陆多山国家,位于亚洲的中西部,干旱贫瘠,人民生活很苦。而当时的超级大国——苏联,为何对其政权屡屡动兵干涉呢?这得从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说起。

阿富汗西接伊朗、南邻巴基斯坦、北部与苏联有2000余公里边界线,东面有一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远古起它便是沟通东西方的陆桥。公元前1世纪中国商人所辟“丝绸之路”便由此经过,晋代法显与唐玄奘前往印度,也是取道阿富汗。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皇帝亚历山大远征阿富汗,自此这里一直是波斯、印度和中亚西亚帝国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沙皇俄国早有鲸吞之心,只是碍于英国势力未能如愿。50年代,阿富汗同苏联非常友好,苏联在军事援助的同时,把控制阿富汗政权当作进一步巩固其大国地位的一个重要步骤。

1973年,达乌德发动政变后,西方和别的伊斯兰国家诱以重利,要阿富汗疏远苏联。达乌德原来也是亲苏人物,但是禁不住美元诱惑,对苏联多年来的政治干涉,很有些反感。苏联当然也查觉到这个情况,对达乌德执政产生了怀疑,勃列日涅夫委派在苏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领袖塔拉基、阿明、卡尔迈勒等人回国密谋推翻达乌德政权。

达乌德从政较早,他在1946年参加内阁,担任国防大臣。1953年9月至1963年3月,达乌德一直任阿富汗首相。这个时期的经济改革等方面取得一些成绩。同时,阿富汗争取到苏联的援助。可是,达乌德如今有西方国家青睐,自然也不甘示弱,对阿明等人的预谋早有防范。他先发制人,未等叛乱兴起,就在1977年取缔了人民民主党,并将塔拉基、阿明、卡尔迈勒三人以“阴谋颠覆罪”捉拿归案,判以重刑,锒铛入狱。达乌德的这番举动,惹恼了勃列日涅夫,这位前苏联国家元首决定给阿富汗一点厉害。他急电驻阿富汗大使布萨诺夫,令其速回国议事。接着,布萨诺夫胸有成竹地从苏联飞回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1978年4月的一天,布萨诺夫秘密召见阿富汗坦克部队司令瓦丹舍尔和空军副司令卡吉尔,这二人都曾受训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是苏联信得过的人。对于苏联方面的部署按排,二人尽心竭力,唯恐有失。苏联一手策划的军事政变就要发生了。

1978年4月27日上午9点,一向平静的首都喀布尔突然枪声大作,不时间有隆隆的炮击声。瓦丹舍尔的T-62坦克群分作数路纵队,风驰电掣般开往达乌德总统府,卡吉尔的米格飞机也飞临空中投弹轰炸。达乌德自知形势危急,忙下令卫队死守总统府,首先是挡住地面的坦克,一面命令首都驻军火速营救。或许是真主在保佑达乌德,执行轰炸任务的阿富汗飞行员投下来的炸弹把四周的民房、商店、机关炸得砖石乱飞,可这总统府却安然无恙;开向总统府的坦克被火箭炮打废了几辆,使得后面的坦克无法前行。这时达乌德的援兵从四面八方赶来,叛军反倒腹背受敌。

眼看叛军就要支撑不住了,瓦丹舍尔不得不向苏联大使馆求助。布萨诺夫事先已备下应急良策,他即刻命令早已整装待命的七架苏军作战飞机从喀布尔郊区机场起飞,轰炸总统府。苏联轰炸机的飞行员可不手软,一番轰炸,总统府已是火海一片,总统、卫队以及增援的部队被炸得七零八落。此时的形势对叛军极为有利。

很快,叛军拿下总统府,达乌德全家躲在地下室拒绝投降。结果全家30余人被当场打死,只有一个孙女幸免。当天晚上,叛军救出关押在牢里的塔拉基、阿明和卡尔迈勒三人。在布萨诺夫的劝说下,这几个惊魂未定的领袖人物随即拼凑出一个阿富汗革命委员会,塔拉基当上总统,阿明任总理,卡尔迈勒为副总统。

这次军事政变是结束了,但其后果却令人心寒。塔拉基等三人掌权后,阿富汗便成了恐怖世界。全国1000多万人口,在不到两年内竟被杀掉100万,使得这个多灾多难的内陆国家雪上加霜,人民艰难度日。

阿富汗这三位掌权人,彼此间勾心斗角,暗怀独裁之心。先是卡尔迈勒赢得苏联首肯下,准备发动袭击,不料被塔拉基、阿明察觉,将其逮住欲置死地。可是,勃列日涅夫直接干涉此事,要求阿方立即放人,卡尔迈勒逃此一难,被改派捷克大使。不久,他怕被阿明暗算,干脆住在苏联,又与来苏的塔拉基和好。在苏联人的撮合下,他们共同策划了铲除阿明的计谋。

1979年9月14日中午,布萨诺夫大使在总统府唆使塔拉基将阿明请来想干掉他。阿明预感有不测,加强了防范,他应邀来总统府之际,形势却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原来准备实施暗杀计划的塔拉基却被乱枪打死,这样阿明顺理成章当上了总统。

苏联政府的态度急转直下,11月份,勃列日涅夫派飞机送来伏特加、香肠等大包的物资。同时,由曾一夜间攻占捷克的帕夫洛夫斯基大将率军事代表团访问阿富汗。12月26日,苏联新任大使塔别耶夫拜会阿明,宾主谈得甚是投机。阿明完全被苏联人的热情征服了。

在12月27日晚,阿富汗军政要人参加苏联人为他们准备的盛大鸡尾酒会,酒至正酣,市内的爆炸声却不绝于耳。原来,送酒送肉的飞机里夹带进来1000余苏联官兵,这些官兵大多生长在中亚细亚,同阿富汗的土库曼、乌兹别克人同一民族,外貌很相像。他们同驻阿苏军一道,炸毁中央电信大楼,攻占了总统府等重要的目标。阿富汗人这才清醒,苏联人已直接入侵了。因电话线中断,总统阿明已无法调拨军队,仓促逃离官邸时,又落入苏军之手。几个小时后,阿明因“态度很不好”,被枪决了。

此时,阿富汗北部黄尘滚滚,10余万苏军,上千辆坦克、装甲车越过边境,进入阿富汗境内。阿军虽想抵抗,但群龙无首,只好眼睁睁看着苏军出入无人之境,未过多久,苏军便已占领了阿富汗全境。

就在阿明被处决的当日,卡尔迈勒毫无阻碍地当上新政府元首。只是勃列日涅夫对他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连他的卫兵、厨师、医生都是由苏联派来的。至于处理国务,首先得由苏联的六人顾问团过问一切,并有权决定一切。卡尔迈勒的处境,可想而知。苏军在阿的处境也危机四伏。阿富汗境内大多是崇山峻岭,机械化部队难以施展,小股游击队却是如鱼得水。几年间,10余万训练有素的苏军损兵数万,包括几位将军。这样,有了地空导弹等先进武器的游击队逐渐占了上峰。

苏联由于侵捷侵阿,很有损国际形象,国内反战情绪日渐高涨。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于1988年5月15日起,苏军在10个月内全部撤出了阿富汗。这样,阿富汗人民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外侵和内战给阿富汗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但愿保受战乱的阿富汗有一个和平的明天。

英、阿马岛之战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以南约500公里的南大西洋中,马尔维纳斯群岛包括大马尔维纳斯、索莱达岛及附近的200个小岛,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最高海拔705米。居民大多是英国人,英国人称此岛为福克兰群岛。

17世纪末,英国人发现了这个群岛,取名为福克兰群岛。1764年,法国人开始在岛上建立居民点,并命名为马尔维纳斯。1767年,法国将它转让给西班牙。1816年,阿根廷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而独立,继承了这个岛的主权,派驻军队,任命省长。1883年,英国以首先发现这个群岛为理由,派兵强占。所以马岛的归属问题存在着争端,长期以来悬而未决。

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为英国首相。她从长远的战略利益出发,先是与当时的阿根廷军政府建立了联系,第二年2月,又与阿根廷恢复了中断的外交关系。1980年11月,撒切尔夫人派英国外交官员尼古拉斯·雷德莱访问马岛,并与阿方讨论马岛问题。英方提出一个颇为灵活的方案:马岛可以归属阿根廷,但要租借给英国。阿根廷政府一口回绝,英、阿马岛之争再次陷入僵局。

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一心想收归马尔维纳斯群岛,成为大阿根廷的缔造者。他下决心在总统任期内干几件惊人的大事,将这一梦想变成现实。

1982年4月2日,世界各大报纸上赫然出现一个尚觉陌生的名字——加尔铁里:今日凌晨3时左右,阿根廷总统兼陆军总司令加尔铁里派遣一支由陆海空三军约4000人组成的舰队驶抵马尔维纳斯。截止发稿时止,阿军已成功登上马尔维纳斯,并击溃,宣布收复马岛的主权。加尔铁里俨然成了英雄。

英国政府很快做出反应,组成了以首相撒切尔为首的战时内阁。外交部宣布英阿断交,国防部命令海、空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英国立即租用和征用大批民用船只。英国旅游客轮“乌干达”号,正载着近千名游人在地中海航行。一名英军中尉乘飞机提前到意大利港等待这只船。船一靠岸,就命全部游客下船,将船直开向直布罗陀,他指挥这艘船边行驶,边改装,3天之后,这艘船就变成了有1000个床位的马岛战争中的“医疗救护中心”。然后,用直升飞机运来医生、护士和医疗设备、药品,很快就成了野战医院。“堪培拉”号客船接到的命令是在48小时内改装成运兵船。工人和技术人员昼夜地加班,材料都是岸上加工好的,用直升飞机或驳船送到客船上,而客船则一刻不停地向指定地点行驶,边行驶边改装,到达目的地,装上士兵,就开往马岛。这些商船船主以为国家的战事效力感到光荣,自称是国家的“第四军种”,活跃在1300公里的运输线上。4月6日,一支拥有62艘海面战舰、6艘潜水艇、42架战斗机和200架直升飞机和两万多人的特遣舰队浩浩荡荡地驶出了朴茨茅斯港。特遣舰队的司令官是49岁的少将伍德沃德。

5月1日清晨,英国轰炸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向阿根廷重兵防守的斯坦利港投下了1000傍炸弹,阿军还击。双方都使用了电子制导导弹等先进武器,进行了一场现代化的大海战。5月2日,英“征服者”号核潜艇击沉阿“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这是阿根廷著名的万吨级舰艇,受此重创,阿方决心报复。5月4日,英国一艘现代化的驱逐舰“谢菲尔德”号,悄悄地靠近了马岛以北的海域,准备袭击阿舰。正在这时,阿根廷的一架先进的“超级军旗”式喷气战斗机发现了“谢菲尔德”号,它趁着海上的浓雾,紧贴着海面飞行,在离英舰48公里处,战斗机施放了法国宇航公司设计研制的“飞鱼”导弹。这枚导弹全长4.63米,直径0.348米,发射重量650公斤,射程为50~70公里,命中率达95%。呼啸着的“飞鱼”以接近音速的速度,高于浪尖二三米,只用160秒的时间,便一头扎进了“谢菲尔德”号的腹部,炸开后舰体遭到严重破坏,动力、照明、消防等系统全部报废,熊熊大火燃烧了8个多小时后便葬身海底了。

其实“谢菲尔德”号上的雷达已经发现了“飞鱼”导弹。然而计算机却没有作出反应。因为英国军舰上装的导弹有一半以上也是法国生产的“飞鱼”导弹。电脑里贮存的信息是“飞鱼”是我们自己的导弹。由于计算机的失误,这艘英国最现代化的、造价达两亿美元的驱逐舰就丧失了。

经过几场海空恶战,英军终于控制了附近的海面。5月17日,撒切尔首相还未等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调停活动结束,就主持战时内阁作出了全面进攻马岛的决定,撒切尔把这一决定通知女王后,立即对特混舰队司令桑迪·伍德沃德海军少将作出相应的指示。

伍德沃德在马岛的地图前,多次沉思。他用铅笔在斯坦利港位置上画了个圈。斯坦利港是马岛的首府,人口集中,海滩宽阔,便于登陆。但这里是阿军重兵把守之地,有1万军队驻扎在这里,而英军首批登陆部队同它简直不成比例。

突然,他把手中的铅笔停在了圣卡洛斯岛。自言自语地说:“这里虽然航道狭窄,地形错综,但阿军防守薄弱,一旦登陆成功,就会迅速站稳脚跟,扩大战果。”他决心一下,倏地使劲在圣卡洛斯岛上划了个圈。

但是,兵不厌诈。第二天,他命令舰队和潜艇继续在斯坦利港一带频频活动,海军陆战队的突击队员佯装向岸上发动进攻的架式。阿军主力部队立即集结起来,准备反扑狙击。

5月20日深夜,英军3个突击营在夜色的掩护下,划着橡皮船,悄悄登上圣卡洛斯港的海滩。阿军的一座座营房升腾起烈火硝烟,军火库的爆炸声此起彼落。毫无戒备的阿军,顿时惊惶失措,来不及组织有效的反击,英军迅速控制了圣卡洛斯港。

英军在卡洛斯港登陆后,兵分两路,合围夹击斯坦利港。北路英军在马岛地面部队司令穆尔少将的指挥下,于5月底抵达斯坦利港以西25公里的旨特山区,经过激烈的战斗,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巩固住这个战略高地。南路英军以精锐的皇家伞兵团第二营为先导,逐个扫清了阿军的外围阵,占领了重要的军事据点。

6月13日,3000多名英军突击部队,士兵头戴黑色的面罩,乘着月黑风高,沿着漆黑的小路摸到阿军的前沿阵地。英军舰炮配置有炮瞄雷达和计算机辅助设备,向着阿军的营房猛烈轰击,炸得阿军血肉横飞,逃出炮击的士兵,也成了英军突击队士兵的活靶,因为英军士兵都在夜战器械上装有红外线瞄准镜,几乎弹无虚发,阿军遭受惨重的打击。

从14日清晨7时起,伍德沃德下令停止地面进攻。决定使用飞机、导弹和大炮摧毁斯坦利港的军事目标。连续12小时的轰击,总共发射了1.4万发炮弹,阿军的阵地被夷为平地。晚7时30分,马岛阿军司令梅内迪斯将军提出投降,英军地面部队司令穆尔将军接受了阿军的投降,双方在前线达成停火协议。6月16早日英军重新占领了马岛。英阿历时两个多月的马岛战争,以英军的胜利而告终,但是马岛的归属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马岛战争,英国花了近7亿英镑,有200多官兵阵亡,阿根廷损失更大一些。马岛战争提高了撒切尔夫人的声望,也为英国赢得了荣誉。加尔铁里却因战争的失败辞去总统和陆军总司令的职务,并因承担战争责任被关禁数月。

至于马尔维纳斯群岛,阿根廷人迄今仍坚持它是属于阿根廷的;英国人则说,福克兰群岛是英国的一部分。

菲律宾第一位女总统

1983年21日下午1时12分,流亡归来的菲律宾前参议员、反对党领袖贝尼格诺·阿基诺乘坐的华航811次班机在马尼拉机场着陆。一分钟后,阿基诺还未走下舷梯,就突然被射来的子弹击中头部,不幸遇难。阿基诺的死改变了菲律宾的政治格局,敲响了他的仇敌、总统马科斯的丧钟。

贝尼格诺·阿基诺于1932年4月27日出生在菲律宾打拉省一个显赫的家族中。阿基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成年后即显示出政治才华。1955年,阿基诺年仅22岁即当选为康塞普西翁市市长,被称为“孩子市长”而闻名全国。1967年,年仅34岁的阿基诺又成为菲律宾最年轻的参议员。

阿基诺成为菲律宾人民心目中的“希望之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菲律宾人都对阿基诺的崛起感到鼓舞,前总统马科斯对阿基诺的出现感到忐忑不安。马科斯不想交出总统的权力,阿基诺最有希望成为下一届总统。因此马科斯千方百计限制并迫害阿基诺,致使阿基诺在监狱中被关押了7年零7个月。后来被迫离开菲律宾去了美国,在波士顿过了3年自由生活,他仍时时刻刻关注国内的局势。

1981年1月,马科斯宣布结束军事管制。4月,菲律宾人民通过投票对宪法作了修改,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任期6年。远在大洋彼岸的阿基诺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决定回国参加总统竞选。马科斯洞悉了阿基诺的回国意向,通过各种途径阿基诺发出“死亡警告”。阿基诺明知回国危机四伏,毅然准备回国参加竞选。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总统马科斯并未因此得到安宁。马尼拉的群众示威活动像火山一样爆发,使本来就不得人心的马科斯暴政统治岌岌可危。

在贝尼格诺·阿基诺下葬那天,二三百万痛恨马科斯政权的菲律宾人为灵车送行20多公里,历时11个小时。这被许多外国记者的电讯稿称为“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葬礼”,无疑更使马科斯胆战心惊。而阿基诺夫人的言词锋芒所向,像一把利剑直刺马科斯、伊梅尔达夫妇的心窝。

科拉松·阿基诺,原本是个家庭主妇:深入简出。1980年随丈夫到了美国。阿基诺遇害后,科拉松携带子女回国。面对残酷的现实,想起丈夫未竟的事业,她擦去眼泪,以意志和信念使自己振作起来。很快,她就成为一名引人注目的政治活动家。当10月下旬调查委员会部分成员的报告推翻其负责人的虚假结论后,科拉松立即发表电视谈话:“刺杀贝尼格诺的政治决定,如果不是出自最高的权力核心,则不会有任何军人(不管他的权力有多大),会想到这样做的。用贝尼格诺的话说,‘马科斯先生,你能洗掉你手上沾着的我的鲜血吗?’”在列举大量事实说明马科斯一直控制着对贝尼格诺的处置后,她接连发问:“难道还能说马科斯先生没有责任、完全清白吗?我们还能相信暗杀贝尼格诺的计划马科斯先生事先完全不知道,也没有得到他的许可吗?”

科拉松一连串的问号,使马拉卡南宫里的马科斯焦头烂额。科拉松向马科斯发起越来越强劲的攻势,她那位于奎松城时代街的居所已成为反抗暴政的指挥部,她的感召力与日俱增。

马科斯竭力稳住总统宝座,并妄图连任。1985年10月,他趁反对党在候选人方面意见分歧之机,突然宣布提前十六个月,于下一年2月进行大选。

科拉松在弟弟帕平和贝尼尼奥生前好友的劝导下,逐渐萌生了跃上政坛的念头。当时盛传马科斯病重,准备让伊梅尔达作总统候选人。科拉松打算与她一决高低。当记者问马科斯对科拉松参加竞选有何看法时,他竟然傲慢地说:“女人最好的所在是卧房。”有骨气的科拉松毅然决定参加竞选,而不论对手是伊梅尔达,还是马科斯自己。

很快,签名支持科拉松的选民就达一百多万人。12月3日,科拉松正式宣布参加竞选。为了击败马科斯,原本打算参加总统竞选的反对党统一民族民主组织主席劳雷尔转而支持科拉松,自己则成为反对党的副总统候选人。马科斯嘲笑反对党的竞选阵势,说:“我和女士们对话一向感到愉快。”

而科拉松则以流畅、有力的演说,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在马尼拉举行的第一个竞选集会上,科拉松号召人们在贪婪、腐朽的政府与民主、开放、可信、负责的政府之间作出抉择。在打拉省几十万人的集会上,科拉松表示:我要挺身而出,与全国民众一起,为结束马科斯的独裁统治而奋斗的人们激动地高喊她的爱称:科丽!科丽!

在执政党的一次模拟选举中,科拉松获胜。在多次民意测验中,她又是遥遥领先。这下,马科斯慌了。他赶忙召集亲信商讨对策,并派人到全国各地了解竞选动态。

这时,与菲律宾有着特殊关系的美国对马科斯已失去信心。美驻菲大使警告他:损害总统竞选可信度的任何行为,都会严重影响两国关系。

大选于2月7日正式开始。全国八万多个投票点启动运行。科拉松一大早便在打拉省的洛尔德投票站投下了神圣的一票,然后对记者和选民们说:“我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信心百倍过。”

2月9日凌晨,政府选举委员会和国民自由选举运动组织公布的第一批点票结果完全相反:前者宣布马科斯领先,后者则宣布科拉松领先。当天,政府选举委员会点票中心的三十多名电脑工作人员突然集体离职,愤然指出统计牌上的显示数字与电脑统计结果不符。

在马科斯竞选舞弊行为昭然若揭的情况下,偏袒马科斯的议长依然于2月15日宣布:马科斯以多得一百四十多万张选票的优势当选总统。马科斯立即宣布将于2月25日就职。出乎马科斯的预料,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很快在全国掀起。科拉松在集会上说:“马科斯假装获胜的任何华丽装饰都掩盖不了他在道义方面的失败。没有人还相信他是总统。”在菲律宾势力非凡的天主教会也公开表示支持科拉松。

2月22日傍晚,国防部长恩里莱和副参谋总长拉莫斯宣布脱离马科斯,支持科拉松。越来越多的官兵加入他们的行列。马科斯匆忙调来的坦克,被群众组成的“人墙”阻挡。马科斯调来的空军攻击联防队和突击团倒戈,与群众站到了一起。许多高级官员也宣布效忠科拉松。数万名群众包围了总统府,高呼“打倒马科斯,拥护科拉松!”与此同时,美国、日本、欧洲议会都遣责了马科斯,抨击马科斯违背了人民意愿。

2月24日,一百五十位各界知名人士签名,代表人民任命科拉松和劳雷尔为新任正副总统。

2月25日早晨,科拉松的就职仪式在菲律宾人民俱乐部隆重举行。各党派、企业界和宗教界一千多人聚集一堂。场外还有数千名支持者。主教费德里科·埃斯卡莱主持了总统就职典礼。科拉松郑重地宣读了第一号公告,第一句便是:“主权属于人民,一切政府权力来自人民。”随后,她说:“为了菲律宾人民,我和劳雷尔宣誓就职!”

当天中午,马科斯在总统府也草草举行了他的就职仪式,晚上便携妻儿以及他的忠实部下贝尔将军乘直升飞机飞往美国,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活。

2月26日凌晨,科拉松在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宣布马科斯已离开总统府,并说:“菲律宾长期的痛苦磨难已经过去,祖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取得了民主自由。”

科拉松进入马拉卡南宫,成为菲律宾第七任总统、第一位女总统。阿基诺生前的愿望由他们的遗孀科拉松实现了。不久,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在白宫宣布:承认科拉松·阿基诺政权。

旱灾战乱困扰的非洲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意为“日光灼热”,位于亚洲西南面,是一片约占全球陆地五分之一的广大土地。接近中央地带正好有赤道线通过。非洲干旱少雨,这里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的土地占三分之一。大部分的非洲国家依赖农业为生,但从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开始,有许多干燥地带,时常发生旱灾,对人畜造成严重的危害。

20世纪,在这个干燥的大陆上,发生了一次又一次自然灾害。比如,在60至70年代,十几个国家发生了连续三年的大旱。茫茫大地上,土地龟裂,河干了,井干了,哀鸿遍野。后来的岁月里,非洲土地上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到了1982年,旱魃这个恶魔在非洲更加肆虐。尼罗河的一条支流干涸了,水中生物的干尸铺在河床上;往日绿油油的良田变成了荒原,且全部龟裂。骨瘦如柴的人们在干渴和饥饿中挣扎,不断有人死去。

旱情一天天加重。在佛得角、冈比亚、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乍得第8国,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店大门紧锁,街头行人稀少,社会生活陷入了瘫痪。这里空气已经凝固,风中没有一丝湿气。孩子们饥渴难忍的表情、老人绝望的眼神、妇女们低沉的哭泣、男人们无奈的叹息,构成了人间悲剧。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的东北部,是一个高原国家,素有“非洲屋脊”之称。有名的东非大裂谷从南到北纵贯全境,它宽一百公里,深两公里,将高原劈成两半。东北和南部为沙漠地区。以往,发源于高原的河流流入邻国,因此埃塞俄比亚素来被非洲人称为“东北非水塔”。然而,这次在非洲24个重灾国中,它受灾最为严重。全国102个县,有九个遭受到旱魃的袭击,湖泊干涸、江河断流、田地干裂,九十万人沦为难民。其中,北部受灾特别严重。那里本来就长期缺雨,旱魃袭来,虫灾、霜灾、麦锈一起侵袭,造成大面积饥荒。

当时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库尔特·詹森向新闻界透露:“从1982年2月至11月,埃塞俄比亚持续干旱,造成饥荒严重蔓延,因饥饿和疾病死去的人与日俱增,已超过30万。”

莫桑比克在非洲东南沿海,地势起伏,有高原山地,也有平原。原先这儿雨量充沛,年降水量800至1200毫米。但是,一连几年的干旱,使得到处禾苗枯萎,遍地是死去的牛羊。大旱蔓延时,各重灾国都有难民涌到这块土地上,指望有水能救他们的生命。灾民一年之内陆增到450万人以上。他们都住在垃圾成堆的贫民窟。他们得不到足够的饮用水,可怕的传染病夺去了不少人的生命。

大旱魃侵袭到南部西海岸的安哥拉,原年降水量达1500毫米的地区减少到不足750毫米,大部分农作物绝收,造成饥荒大流行。更可怕的是,两个党派打起了内战。天灾加上人祸,使大批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灾民四处逃亡。逃难的路上,不断有人力不可支,倒在地上死去。大批的儿童被饿死。他们的尸体有的被草草掩埋,有的就被丢弃在路边。

同类推荐
  • 明末大丈夫

    明末大丈夫

    公元1638,明思宗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这一年左柱国朱燮元卒于官,卢象升抗清力战而亡,孙承宗率全家战死疆场,我大清的顺治出生,李自成还带着17个人在商洛山躲猫猫,张献忠又送钱乞降。也是在这一年,一次偶然的时光回流,把王怀素带回了这个最后的汉人王朝。这个时代资本主义才刚刚萌芽,全球殖民正在兴起,拉开东西方差距的工业革命还没有发生。中华这个有着两亿人口,占据着全世界40%GDP的世界中心,正在醒来!
  • 改造唐朝

    改造唐朝

    易凡带着一部手机,一头牛,来到了唐朝。为了好好在这个世界活下去,用手机给李二放大片,冒充‘道祖老子’的徒弟。用自己跨越千年的知识,改造唐朝,如果李世民若对自己好,帮他建立一个日不落帝国,若对自己不好,就踹开他自己单干。哼!哼!!!
  • 三国骁锐

    三国骁锐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读一遍三国,满心尽是惆怅,新人拙作,以慰平生
  • 名商

    名商

    你猜吧!
  • 底层的抗争

    底层的抗争

    科技是否能与法术和智谋抗衡而三分天下。华夏浩瀚的历史中法术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怎样才是正确的应对姿势呢?好奇?底层的平民如何面对自己生存了几十年却扔然对自己来说十分陌生的世界,刀枪不入的神功护体,诡秘莫测的法术一介平民如何应对?撒豆成兵,剪纸为人的另类解读,想知道白莲教与普通宗教的区别是什么吗?积年的乱世中,黄牛与一群社会底层活不下去的人民选择抗争,看黄牛如何抵抗白莲宗与文人的重压。
热门推荐
  • 纨绔小萌煮

    纨绔小萌煮

    别人家的盟主,独步天下,霸气无双,挥臂一震,掀起江湖千层浪。唐豆豆简直想掀桌!煮饭,暖床,暖床,煮饭……完全陷入死循环!完了还得还得问声夫君大爷你可满意?叔可忍婶不可忍!“娘子辛苦了,春宵一刻值千金,夫君回家给你做个马杀鸡!”这邪魅腹黑的男人凤眼一闪,笑得一脸人畜无害。唐豆豆无语望天,为啥满腔怨火到了他的面前,却只能乖乖就寝呢?且看腹黑男神大人,如何一步步拐走萌萌小厨娘的爆笑之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古夜奇谈

    古夜奇谈

    从懵懂踏入修炼,到偶然间能够拯救世界,从引领世界进入修炼时代,到带领文明踏入星辰大海,从抵抗科幻的怪物降临,到....徐胖子的世界刚刚开始....
  • 驭灵女盗

    驭灵女盗

    三世情殇,百年轮回,扶一曲离别,舞一段伤情。几许哀怨,几经沧桑,刹那间芳华珠逝,醉舞残雪又何妨。意外回到异世界,从此命运相牵绊。未知艰难压人心,一切恩怨凤凰劫。留下歹人亲人胁,痛忍波折爱受连;待尘埃落定,唯有漫天飞雪此思念。三件神器突到来,命运不知何将从?能否挣脱命运缚,一切尽在驭灵女盗……
  • 游戏召唤三国

    游戏召唤三国

    游戏只是享受挑战极限的乐趣。来到一个乱世,花不言发现自己能够召唤三国名将相助,曾问自己是否想要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发现自己志不在此,然想而要这天下的人,却视他为敌。花不言怒了:你们想要这天下,我便将这天下取来,而后随手抛弃,你待若何......
  • 强取豪夺:惹上狂野前夫

    强取豪夺:惹上狂野前夫

    她本是豪门千金,却因为爱上仇人的儿子,万劫不复。他注定一代枭雄,竟放不下她纠缠不清。离婚之后,他设计让她生下自己的骨肉,再威逼利用,让她不许离开。“安乔心,乖乖的做一头奶牛,这是你唯一的价值!”羞辱伴随,她倔强盛开。新婚之夜,他却潜入前妻的房间……惹上狂野前夫,安乔心的日子不好过了~!~~
  • 冰山校草请爱我:青春无悔

    冰山校草请爱我:青春无悔

    “哲,过来!”“恩?”“要抱抱~”随后慕哲萧便把苏樱打横抱从车上抱在手上,小女人依偎在她怀里,在场的所有人都惊住了,昔日冰山校草大大去哪了~慕哲萧看到小女人的可爱,忍不住又低下头一脸宠溺的看着他,吻了吻。大家却不知道,她靠着什么样的毅力,才能走到她身边,成为她的女人。新书不喜勿喷!~
  • 腹黑嫡女,乱世毒后

    腹黑嫡女,乱世毒后

    出生高贵,背景强大,才貌无双,又如何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错信继母和庶妹,被夫君厌弃,堂堂太子妃,沦落为浣衣奴,受尽折磨而死。重生为人,当一切悲剧还来不及上演,她总算学会了曾经厌恶的勾心斗角,却为自己创造了锦绣人生!
  • 凤凰殇:邪王的独宠妃

    凤凰殇:邪王的独宠妃

    她是古武世家的传人,也是佣兵的公认老大,一转身却被自己的青梅竹马毒害,一场梦醒,魂魄回归,也意味着她人生的巅峰即将到来,可谁能想到竟然穿成了一个貌若无盐的废物嫡女,一阵唉声叹气后,看她如何干怪兽,揍庶妹,收妖孽。简介无能,进坑看文。QQ群:522148536
  • 这是你的公司:像老板一样工作

    这是你的公司:像老板一样工作

    本书共分为四篇,内容包括: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像老板一样思考、像老板一样的心态、像老板一样工作。
  • 儒林劫

    儒林劫

    武林即是儒林,正因为一柄剑而在儒林中掀起了一场风雨,正是因为这柄剑让许多人哪怕失去性命也要得到它!这是一柄怎样的剑,竟让儒林中许多早已隐世的大人物现世!这柄剑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又因为这柄剑,儒林险些不复存在!那么,这柄剑是神物吗!是至高无上吗!敬请作者君来为您一一解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