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治理了凶猛的河水,造福了一方的百姓。就在这洪水泛滥之际,在地球上的另一些地方,平静的湖面上却是波光粼粼,两岸的风景更是如诗如画。湖面上往来穿梭着的渔船,呈现出一派国泰民安的祥和之气。
在中国的小镇中,有太多因水而美丽的地方,它们是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有如天宫中的瑶池般令人向往。
第一节 凤凰古城中的宁静天堂
相传,在古印度有只叫“菲尼克司”的神鸟,每当它年满五百岁时,就会集香木自焚,而又在死灰中复生,复生后艳美异常,并且永远不会再死去。此鸟正是中国神话中的百鸟之王——凤凰。在湖南湘西自治州西南边,就有一座以凤凰命名的小镇,因为在小镇的西南方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凤凰古城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一颗名副其实的“湘西明珠”。
凤凰古城总面积为1700多平方千米。在这片袖珍的土地上,汇集了37万的人口。凤凰古城主要是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县。凤凰古城的母亲河是沱江河,她环绕着古城的城墙缓缓地流淌着,哺育着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的人们。围绕在城墙边的清澈河道很浅,其水流悠游而缓和,可以清晰地看间,在其中的柔波般的水草。在凤凰古城中,沿着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是它的一大特色。这些吊脚楼多集中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地附近,其细长的支架伶仃的立在沱江里,真是一幅独特的风景。而在江上的人们,坐上在乌篷船中,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边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更是别有一番韵味。顺着江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立刻就会展现在你的眼中。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的古朴风韵,向人们述说着一种远离尘世的悠然感觉。当你顺着水流到达了沱江的南岸后,会发现此处都是用紫红沙石砌成的古城墙,在历史尘封之后依然呈现出久违的典雅、雄伟、沧桑与壮观之美。
静静的沱江穿城而过,流经之处江流舒缓,水平如镜,舟行款款,如同是滑动在光洁的琉璃之上。远处的画桥如虹,飞阁垂檐,表现出一片清丽典雅的风致。走在城内,所有的街道都是由纵横交错的明清石板铺垫而成,斑斑驳驳地沉淀着凤凰城的历史。在城中古老的戏台上,有“活化石”之称的原始戏剧傩堂戏,与地方经典阳戏依旧轮番上演着,在“你方唱罢我登台”中,叙述着在此发生过的故事。生活在城中的人家,或是洗衣做饭的,或是讨价还价的,又或是匆忙赶路的,都用韵味独特的湘西土话交谈着,生动而鲜活。这里的人们用苦、辣、咸、酸的饮食和蜡染、银饰的民族手工工艺,演绎着千年的湘西市井图。而在城外,中国近代文人熊希龄的故居,沈从文的墓地,以及黄永玉的“多翠楼”都足以让你被凤凰那得天独厚的灵气所折服。这就是凤凰,时刻给人如同山水画般的感觉,它是如此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沈从文,这是一个对于中国人而言,并不陌生的名字,他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上世纪的二十年代,沈从文就蜚声文坛,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仅次于当时的鲁迅先生。沈从文先生的一生为中国的文坛成就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他所创作的小说《边城》、《湘西》、《从文自传》,在国内外的文学史上都有重大的影响,而很多人也正是通过沈从文,才开始了解的凤凰。1991年,坐落在凤凰的沈从文的故居,被列为湖南省人民政府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如今在故居中,依然陈列着沈从文用过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同时故居也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每天前来瞻仰的游客络绎不绝。
作为一座国家历史的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是将自然与人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它的一砖一瓦都渗透着浓重的文化感,也许这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所在。
第二节 乌镇的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最真实的写照,乌镇正是其中的典范。它地处杭嘉湖平原,京杭大运河绕镇而过,天目山发源的苕溪、栅溪,迂回盘曲后,出镇而至。在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中,乌镇成为了江南四大名镇之一,至今已有六千余年悠久的历史。乌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它完整地保存着晚清与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以岸为市,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两岸的房屋建筑也全都是向河水,由此组织起了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乌镇具有江南特有韵味的建筑房屋,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中“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理念。乌镇这种以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融合的整体美,完美地将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如果要提起乌镇的与众不同,莫过于它的“水阁”。生活在沿河的居民,将房屋的一部分延伸至河面,其下面都是用木桩或是石柱打在河床中。木桩或石柱上架横梁,搁上木板,就形成了这种特有的“水阁”,它代表着乌镇的特有风貌。水阁是真正的“枕河”,它三面都有窗,通过窗户,时刻都可观看到市河中的风光。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茅盾先生,就曾在《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他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唉乃,飘然而过……”的确,水阁是乌镇的灵气所在,虽然它没有高楼大厦般的奢华景致,可是随着时间的迁移,历史的烟云早已散之后,也只有这集生活的实用和享受于一体的水阁,因着人们的喜爱而得以保存和延续至今。水阁让乌镇的人与水的关系更为亲密,水阁让乌镇的风貌更有韵味,水阁让乌镇的气质更为悠雅,水阁让乌镇的历史添了一份委婉。水阁是乌镇的独创,是乌镇的魅力所在。
有水的地方自然有桥,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乌镇的历史上,桥梁最多时达到了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但由于多种历史的原因,现在乌镇仅剩30多座古桥。通济桥、仁济桥、应家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逢源双桥、梯云桥、利济桥、福兴桥和浮澜桥等都是其中典范。而在这些各式各样、层层叠叠的桥中,都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
人杰地灵之处自然孕育着名人贤士,自古以来乌镇就是个名人荟萃、学子辈出的圣地。从宋朝至清朝,乌镇出了贡生160人,举人161人,进士及第64人,另有荫功袭封者136人。其中古代最大的名人是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时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他曾在乌镇居住多年,在此期间编撰的《昭明文选》,对中国文坛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成绩可与《诗经》、《楚辞》并列。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上政治活动家沈泽民、漫画家丰子恺、银行家卢学溥、新闻学前辈严独鹤、农学家沈骊英、旷代才女汤国梨、著名作家孔另境也都与乌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他们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文学巨匠茅盾,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文化部长,其小说如《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都是“五四”以来优秀文学的典范。从乌镇走出去的这些名人,胸怀水乡的博大、聪慧,他们在中国以及世界的历史舞台上,都书写着浓彩重墨的一笔。
江南水乡中这个美丽如画的乌镇,它传承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拥有着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景,传承着江南美食佳肴,延续着中国古老的风俗。正是这种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让乌镇成为了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传承在这儿展现出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这是一种与生俱来而又精雕细琢的美丽。
第三节 桂林山水甲天下
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的漓江,穿过广西的桂林、阳朔后到达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437千米,是世界上风光最秀丽的河流之一,同时也是桂林的母亲河。“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在小学课本里出现的一句话,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一句话。在这里,桂林山水说的就是美丽的漓江。漓江作为桂林风景的代表,早已闻名天下。漓江正是中国锦绣河山上的一颗明珠,是桂林山水的精华。
漓江是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群峰山峦之间的秀美河流,其间奇峰夹岸,碧水环绕,青山浮水,犹如一幅百里的画卷,连绵流畅。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的文人墨客陶醉于其中。漓江还是一条蜿蜒的玉带,缠绕在苍翠的奇峰中。天地造化出世界上规模最大、景色最为优美的岩溶景区。漓江又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在万点奇蜂之间。漓江两岸,风光旖旎,碧水萦回,奇峰倒影,深潭、喷泉、飞瀑参差,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漓江的四绝,他们会因时、因地、因气候不同而变化着。在这众多的奇景中,倒影是漓江景色中的一大奇观。
漓江两岸树立的无数伟岸挺拔的山峰,显示着形态万千、姿态各异的风景,他们构成了各色的图案,再加上石峰上长出的灌木丛和小花,远远看去,让一座座的山峰如同是美女的彩衣飘飘。在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生长着碧绿的凤尾竹,它们又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在漓江中,最可爱景色要数山峰倒影了,在几分朦胧,几分清晰中,时隐时现,变化无常。倘若在江面上有渔舟划过,真有“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
游人来到漓江都会选择乘舟泛游,在江中观奇峰倒影、碧水青山;听牧童悠歌、渔翁闲钓,仿佛是回到了古朴的田园人家。在这清新的呼吸中,就仿佛是在诗情画意中,美丽得令人神往。不同的天气造就出了漓江景色的与众不同:晴天的漓江要看青峰的倒影;阴天的漓江要看漫山的云雾;雨天的漓江要看烟雾中细雨。在阴雨天的漓江中,也可看见江上的烟波浩渺,群山的若隐若现,奇峰之间的浮云穿行着,笼罩在江山之上的雨幕轻纱。此情此景,活像是一幅幅千姿百态的泼墨水彩画,让“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泛秋图”、“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的佳句成为了千古的绝唱。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漓江作为神秀天下的山水名胜,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名义,成了第一批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2007年的5月8日,桂林市漓江景区经国家旅游局将漓江畔的骆驼峰,正式批准为国家的5A级旅游景区。骆驼峰成为了漓江的代表。
近年来,但是随着旅游业的过度开发,漓江的环境问题成为了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其中青狮潭水库的水位逐年下降,漓江的沿岸也陆续裸露处了大片的土地。在一些被裸露的土地上面还长有茂密的树丛。我们应该对此现象有深刻的反省,保护漓江的是迫在眉睫的行动,让我们携起手来,使它变得与原来一样美丽,让更多的人领略它的风采。
第四节 人间仙境九寨沟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巍峨的岷山山脉深处的九寨沟,有着“童话世界”的美誉。相传,曾就在这里生活着九个藏族的村寨,因此得名九寨沟。关于这九个村寨的由来,还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相传,主管草木万物之神比央朵明热巴,有九个聪明勇敢、美丽善良的女儿。当她们在雪峰的上空看见蛇魔在水中投毒,让人畜倒毙时,这九个姑娘就勇敢地与蛇魔斗法。当她们在打败了蛇魔后,并没有离去。而是留下来与当地的九个藏族男子结婚成家,一起重建家园,并形成了这九个部落。从此分居在九寨沟的九个寨寮中,形成了“九寨沟”的由来。
从地理位置上看,九寨沟是由树正沟、日则沟、则查洼沟三条主沟形成“Y”形分布,总长度达60余千米。由于闭塞的交通,让这里几乎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因此保存着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色,保留着自己的特殊自然景观。九寨沟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迹般的美景,这样九寨沟不仅是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更主要的是,它还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由此可见,九寨沟的知名度早已享誉世界。
曾经,一位游历了世界若干名胜的英国游客,看到了九寨沟的风光后,感叹地说:“斯里兰卡有千尺的悬瀑,几内亚有新娘的面纱,日本有日光之泷,瑞士有美丽的日内瓦湖,可这些景色在九寨沟面前,也只如家中的小花园一般黯然失色。”作为美国一家跨国公司的总经理林德布雷先生,在游览了九寨沟后,也惊叹道:“九寨沟的景观是地球上的一大奇迹,更是我们人类的一大幸运。”
究竟九寨沟有多美,美到让人发出如此的感叹?九寨沟的精灵在于它的水,湖、泉、瀑、溪、河、滩,巧妙地连缀一体,让飞动与静谧结合,让刚烈与温柔相济,在千颜万色中变化着多姿多彩的幻影。当你踏上这片奇妙的土地时,一时间你会发现,你语言中所有美好的形容词,在这神山圣水的面前都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只是因为它太美了,美到让你词穷,美到让你屏住呼吸,生怕一个喘息的声音打扰了它的纯净与甘美。
九寨沟的色彩之美,美在缤纷、奇特与变幻无穷之中。紧傍着森林的湖泊中,水质清丽晶莹,其天光、云影、雪峰、彩林倒映在湖水中,让湖水更加得艳丽多彩。随着四季的更替,气候的变化,湖水又会随之变成黛绿、深蓝、翠蓝等各种的颜色。更为奇特的是,在九寨沟中著名的五花湖湖底,各种色泽艳丽的藻类,在同一片湖水之中呈现出宝蓝、翠绿、橙黄、浅红等多种色块,如同无数的宝石镶在湖水中,显得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当金秋时节来临之际,湖畔五彩缤纷的彩林倒映在湖水中,与湖底灿烂的色彩,天然地混合成一片异彩纷呈的彩色世界。而到了黄昏时分,火红的晚霞映入水中,如同无数团的火焰,金星飞迸,绮丽无比。期间湖中丰富的色彩,更是超出了画家们的想像力。
九寨沟那春的花草,夏的流瀑,秋的红叶,冬的白雪之中,不断展现着让人叹为观止的美。九寨沟深居在远离尘世、与世隔绝的高原深处,是一片能够聆听人们心灵的净土,并将它融入着春、夏、秋、冬的绝美景色之中,这是一种如何语言都难以言表的心灵净化。
九寨沟丰富的奇山异水中,融入了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色美、形美、声美,构成了一幅多层次、多方位的天然画卷。徜徉在如此美轮美奂的视觉饕餮中,让人在视觉、听觉、感觉融为一体,陶醉在最高的美的享受里。如此天赐的灵感,也无数次地被当成了画家、文学家、摄影家心中最理想的创作源泉。同时,九寨沟的美景也被多次地搬上银幕。通过导演张艺谋的镜头语言,让人永远难忘的是电影《英雄》中,两位大侠在九寨沟那如人间仙境的景致中,用意念绝斗的场景,那一刀、一剑、一呐喊,如同空灵般的回旋。九寨沟的美,在这张弛之中尽显无意。
第五节 淡雅幽静之西塘
当人们一提到“嘉善水乡,白墙墨顶,舟影波光”,在这薄雾的晕染下江南古镇的宣纸自然地映入你的脑海中,这就是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的,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的西塘。当你置身于其中时,在那苍老的廊棚中、幽深的弄堂中,似乎让你进入了久远的历史中。西塘的确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因此,在古代又称它为“吴根越角”、“越角人家”。
在西塘悠久的历史中,早在唐宋时期它就已经形成了村镇。历史进入元明时期,西塘凭借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优势,与发达的水道之便,成为了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与此同时,窑业、米市、食品、制陶业等各行各业也在此日益兴旺起来了。古镇上现存的许多古宅大院,就是当年的先人们,在致富后所修建的。
早年在西塘,人们通行的工具都是以水路工具为主。在半闭塞的环境中,它得以避免了很多外来的骚扰,因此才能将古镇古朴的风韵保留至今,祖先的遗产也才能很好延续下去。可以说,在中国所有的古镇之中,西塘的水乡风貌保存得是最完整的。
西塘的河流纵横,绿波荡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的写照,清晨的小桥流水上薄雾似纱,而到傍晚十分,在夕阳的斜照中渔舟扁扁,炊烟生生。在这淡淡幽幽的生活写照中,西塘的水乡情结,自有一种清灵脱俗的逸致和风韵。夜幕初降之时,在西塘的河流上泛舟而行,船上置一壶好酒,摆上两盘菜,与三两好友共叙人生。此时,站在船舱外摇橹的女子,青衣布衫,歌喉轻展,婉转悠扬,此情此景宛然复古之风,正是人间之美景!
从地理位置上看,西塘濒临着大运河与太湖,期间九条河道将全镇分划成八块,而五福桥、卧龙桥、环秀桥、送子来凤桥等众多的石桥又把分划成八块的小镇串联在一起。当你漫步在街市河边时,会发现,走来走去几乎都是石桥、小弄与廊街。在这小镇中,处处都是碧波荡漾,而家家又是临水而居,这种如水般柔软而美丽的生活,让西塘有了“东方威尼斯”的美誉。
西塘是一座坐落在水网之中的小镇,因此这里的居民惜土如金。无论他们是在修建商号、民居还是馆舍时,在建造的面积都会寸寸计较,尽量将房屋之间的空距压缩到最小的范围内。因为这个缘故,在全镇上就出现了又深又窄的120多条弄堂。其中最长的超过百米,而窄却不到1米。这种建筑风格形成了西塘弄堂中“一线天”的独特景观。与此同时,弄堂的名称也是根据古镇商贸的特色而得名的,期间的米行埭、灯烛街、油车弄、柴炭弄、石皮弄,这些名称都是与当年的商贸、建筑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着实成为了小镇的一大亮点。
除此之外,西塘与其他的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廊棚。西塘在临河的街道上都修建着这种特有的廊棚,他们的总长已经达到了千米之长,如同颐和园的长廊一样的连绵不绝。昔日的水乡农家以河为道,以舟代步,因此很多的交易都只能在船靠岸后再进行。这种特点正是廊棚形成的主要原因。这种连接河道与店铺的,既可遮阳又可避雨的特殊建筑,自应运而生之日起就代代传承,相沿至今。如今,西塘保存的1300多米之长的廊棚,已经变成了当代人赏古、探幽的绝好去处,而在夜色之中,它又是最吸引人视线的一处景观。
在打开西塘历史文化,不能不提到的是“南社”。“南社”是一个革命团体,它是在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革命的浪潮激荡下涌现出来的,它主要是以文字鼓吹反清革命,以此来提倡民族气节,鼓舞世人推翻封建的清王朝统治,从而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南社”是于1990年11月在苏州秘密成立的,吴江著名诗人柳亚子,是它的发起人。
“南社”在柳亚子的领导下与同盟会互相呼应,成掎角之势。当时在京、沪、苏、浙、湘各地报纸上,甚至南洋等地不少的报纸上,都是由“南社”的社员所掌握着,可想而知,其声势之浩大。当在大革命的浪潮中,“南社”却遭到了四分五裂的结局,而在西塘的一班诗友们,又组织了“胥社”。“胥社”延续了“南社”的宗旨,成为“南社”在西塘的延伸组织。“胥社”时期,所做诗文的绝大多数,都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如今,这些保留下来的诗文与他们的“宗师”柳亚子,在西塘遗留下来的90首诗文一起,成为了西塘的千古绝唱。
小小的江南古镇,在悠扬的流水中用自己的情怀,述说着对民族的爱;在幽幽长长的廊棚中用古朴的色彩,展现着自我独特的风姿;在千姿百态的弄堂中用朴实的生活,继续着西塘人的传承。这就是西塘,一个美丽多姿的地方、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一个流连忘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