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是一座消失了的城市。
它经历了时间与空间双重意义上的消失:自从洪武元年(1368年)明北伐军将元顺帝驱逐出祖传的都城,元朝就灭亡了,元大都自然也无法抗拒被废黜的命运;而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重建的,取而代之,为明清两朝作为首都所沿用。
元大都更像是业已终结了的时间概念,因为其物质形式几平全部被摧毁或修改:皇宫、御苑、圣殿、寺庙、钟鼓楼、观象台……惟一不曾移作它用而保存下来的,是北郊约三公里处一溜长长的土城,这千疮百孔的元大都北城墙,固执地证明着一个华丽的王朝的存在。
除此之外,元大都已变成了幻影,变成了传说,变成了令人将信将疑的神话。毕竟,留存的文物太少了,古建筑太少了,史料太少了。由草原游牧的蒙古人统治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氛围较薄弱的一个朝代。加上其后的明清,皆以大兴土木、拆迁改建为能事,努力抹杀前朝的业绩与痕迹。于是,以元大都为前身的北京城,仿佛患了失忆症,变得很健忘了,由这个角度来说,元大都首先是从中国人的记忆里消失的。好在有《马可波罗游记》。我们虽不得不借助七百年前的一个威尼斯人的视野,来了解自己祖国的一座古都,但没准,在外国人眼中的元大都,比中国人所能描绘的要更客观、更真实,因其纯粹作为旅行家或局外人来观察这座孤立于东方的名城。既然没什么恩怨,也就不会刻意地褒贬。元大都在马可一波罗语气里,和远处的月亮没什么区别。他仅仅想用一面镜子采撷几束月光罢了,如果能和那些奇花异草、丝绸珠宝一起带回故乡则更好,可以向足不出户的亲友们炫耀。
卡尔维诺《隐形的城市》一书中,叙述了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与忽必烈汗的精彩交谈。因为语言不通,他们只好以手势、体态乃至神情来实现表达的愿望,很艰难地做彼此的听众。这种生涩的场面出现在元大都则很自然,因为元大都是开放性的城市,是中世纪的国际大都会,来自天南海北、说着各种方言的商贾、雇佣军人、自助旅行者、外交使节、传教士、匠人与工程师皆云集于此。“每个城郊在距城墙约一英里的地方都建有旅馆或招待骆驼商队的大旅店,可提供各地往来商人的居住之所,并且不同的人都住在不同的指定的住所,而这些住所又是相互隔开的。例如一种住所指定给伦巴人,另一种指定给德意志人,第三种指定给法兰西人……”
世界范围的几大古老文明,曾经河流一样在元大都交汇、碰撞。元大都注定是一座混血的城市。而洒满驼铃与花雨的丝绸之路,则是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营养的脐带。成吉思汗及其后裔征服了东自中国、西抵多瑙河畔的大片土地,不仅扩大了版图,而且扫清沿途各国边境线的障碍,疏导了东西方的交通。马可一波罗选择的也正是这条路线。而忽必烈汗正坐在这条路的尽头一元大都的广寒殿里,无意识地等待着他,等待着成为《马可波罗游记》里的人物。“凡是世界各地最稀奇最有价值的东西也都会集中在这个城里,尤其是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契丹各省和帝国其他地方,凡有值钱的东西也都要运到这里,以满足来京都经商而住在附近的商人的需要。这里出售的商品数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多,因为仅马车和驴马运载生丝到这里的,每天就不下千次。我们使用的金丝织物和其他各种丝织物也在这里大量的生产。在都城的附近有许多城墙围绕的市镇,这里的居民大多依靠京都为生,出售他们所生产的物品,来换取自己所需的东西。”
忽必烈汗与马可·波罗,分别是元大都的创造者与描绘者。忽必烈汗修建大都城,出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种种考虑,但有一重意义是其永远想不到的:他投入巨资完成的工程,也是为了提供给马可波罗的,供这位来自意大利的旅行家参观、访问,然后用文字记录下来。在这方面,马可“波罗要比他所崇敬的大汗强大得多,是他使元大都逃避毁灭,而趋于不朽的境界;是他使元大都成为纸上的城市,而纸上的城市比现实中的城市更接近永恒。文字与纸,其牢固程度居然超过了砖木、泥瓦、青铜、琉璃、花岗岩、汉白玉与大理石等一切建筑材料。甚至连元大都的主人,也能够借助马可·波罗的神力而在纸上呼吸、走动:“号称大汗或众王之王的忽必烈是一个中等身材、不高不矮、四肢匀称,整体谐调的人。他面貌清秀,有时红光满面,色如玫瑰,这更使他的仪容增色不少,他的眼睛黑亮俊秀,專子端正高挺……”既然马可·波罗亲眼见过忽必烈并与其交谈过,他的印像总还是比较权威与可靠的。至少,我们;以据此而想像这拥有世界最大版图的帝王长的什么模样。
元大都在马可·波罗笔下,叫做汗八里(蒙古名,意为大汗之城)。它与旧城(金中都遗址隔河相望,这条河流就是金世宗大定年间开掘的金口河(在今莲花池附近广。随着充大都的兴起,曾经各领风騷的辽南京、金中都消失了,但元大都最终也将重释其覆辩。看来北京先天性地是一座容易消失的城市。
通过马可波罗的描述,汗八里简直带有乌托邦的性质:“整体呈正方形,周长二十四英里,每边为六英里,有一土城墙围绕全城城墙底宽十步,愈向上则愈窄,到墙顶,宽不过三步。城垛全是白色的。城中的全部设计都以直线为主,所以各条街道都沿一条直线,直达城墙根。一个人若登上城门,向街上望去,就可以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在城里的大道两旁有各色各样的商店和铺子。全城建屋所占的土地也都是四方形的,并且彼此在一条直线上,每块地都有充分的空间来建造美丽的住宅、庭院和花园。各家的家长都能分得这样一块土地,并且这块土地可以自由转卖。城区的布局就如上所述,像一块棋盘那样。整个设计的精巧与美丽,非语言所能形容。”他的赞美并不显得夸张。另一位先于马可波罗到达中国的考察者鲁布鲁乞(罗马教皇的使者),也大大地夸奖了元帝国的民风淳朴:“一种出乎意料的情形是礼貌、文雅和恭敬中的亲热,这是他们社交上的特征。在欧洲常见的争闹、打斗和流血的事,这里却不会发生,即使在酩酊大醉中也是一样的。忠厚是随处可见的品质。他们的车子和其他财物既不用锁,也无须看管,并没有人会偷窃。他们的牲畜如果走失了,大家会帮着寻找,很快就能物归原主。粮食虽然常见匮乏,但他们对于救济贫民,却十分慷慨。”
可见并不仅仅是马可波罗一个人情有独钟,元大都还给众多的外国人留下了好印象。
东方的大都汗八里(北京的前身》,就这样跻身于巴比伦城、开罗、耶路撒冷、雅典、罗马、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等一系列著名城邦的行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星座。而在那个时代,莫斯科、柏林、巴黎、伦敦等城市,要么尚未诞生,要么尚且是无名小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