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初七、初八连接弟由便足寄回及由胡二、安七送回两信,具悉一切。亮一去时,信中记封有报销摺稿,来信未经提及,或未得见耶?二十六早地孔轰倒城垣数丈,而未克成功,此亦如人之生死早迟,时刻自有一定,不可强也。
总理既已接札,则凡承上起下之公文,自不得不照申照行,切不可似我疏懒,置之不理也。余生平之失在志大而才疏,有实心而乏实力,坐是①百无一成。李云麟之长短亦颇与我相似,如将赴湖北,可先至余家一叙再往。润公近颇综核名实②,恐亦未必投洽无间也。
初八日祖父大人八十四冥诞,共二十席。彭寿七、曾题五等皆来,留萧丕八之龙午饭。初九日温弟妇来曾家坳住,二妹子亦同在彼。七十侄女则回老屋。纪泽随易芝生至罗、李、峙衡三家拜年,即至沅堂先生家,吊其师母之丧。温弟十一日至永丰等处拜年。澄弟拟节后至城一次。王福、韩升均不在此,余甚不方便。
近日身体略好。惟回思历年在外办事,愆咎③甚多,内省增疚。饮食起居,一切如常,无劳廑虑④。今年若能为母亲大人另觅一善地,教子侄略有长进,则此中豁然畅适矣。弟年纪较轻,精力略胜于我,此际正宜提起全力,早夜整刷。昔贤谓宜用猛火煮、漫火温,弟今正用猛火之时也。
李次青之才,实不可及。吾在外数年,独觉惭对此人。弟可与之常通书信,一则少表余之歉忱,一则凡事可以请益。
玉班兄送弟《二十二史》甚好。余京中书籍承漱六专人取出,带至江苏松江府署中,此后或易搬回。书虽不可不看,弟此时以营务为重,则不宜常看书。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庄子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皆至言也。
家中四宅大小平安。甲五目疾,右目尚未好,略有光,能辨对联字耳,左目已将全好。因谷四胡子仙逝,今日自往一吊,余亦未出门也。诸不详尽,顺问近好。
兄国藩手具
“注释”
①坐是:因是之故,因此。
②综核名实:全面考核事物的称说是不是与实际相符。
③愆咎(qiān jiù):罪过。
④廑(jǐn)虑:殷切关注。
“当代阐释”
心无旁鹜,贵在专精
当阳光散落在我们身上时,我们只会感到温暖;而当它穿过透镜迎面而来时,却变得犀利不可逼视。一个用心不专的人往往一事无成;而当一个人把他所有的精力凝缩成一点时,他会成为一把所向披靡的利刃,战无不胜。这个道理似乎是不言自明的,然而,依然有很多人会犯贪多而不务得的错误。
根据以往对曾国藩的认识,我们知道他是一位极爱读书,且始终以督促兄弟、子侄认真读书学习为己任的人,可是在这封家书中却劝诫弟弟“不宜常看书”,何也?原来,此时曾国荃(沅甫)所率领的湘军刚刚攻占九江,气势很盛,这种情况下,当务之急是整饬营务,奋力作战,而决不能又想做学问,又想搞军务,其结果很可能就是一事无成。所以曾氏说“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庄子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皆至言也。”是想要提醒弟弟,无论做什么事,成功的秘诀其实只有一个:“心无旁鹜,以专而精。”
这里曾氏所说的专,就是求精之意,欲求精必须专。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如是练兵,必练成可以赴汤蹈火、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战士,这样才称得上精,如是做学问,经则专主一经,史则专熟一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把一部书研究得烂熟,甚至终身以此一书为研究中心,这就算得上是专了。
现代学校和教育,要说终日沉潜于一本书或一门课程,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取法他的意思,用全副精神去学习,去做事,还是可能的。虽然只是看一小时的书,就在这一小时内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忘却书外的一切;虽然一天中需要做很多件事情,但是每做一件时,不去想其他的事情,直到把这件事情做完为止。
生活中最明智的事情是精神集中,最坏的事情就是精神焕散,如果我们深谙此理,并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养成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好习惯,恐怕想不成功都难了。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初三日刘福一等归,接来信,借悉一切。
城贼围困已久,计不久亦可攻克。惟严断文报是第一要义,弟当以身先之。
家中四宅平安。季弟尚在湘潭,澄弟初二日自县城归矣。余身体不适。初二日住白玉堂,夜不成寐。温弟何日至吉安?在县城、长沙等处尚顺遂否?
古来言凶德①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②之不肖,曰傲曰嚚讼③,即多言也。历现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余生乎颇病执拗,德之傲也;不甚多言,而笔下亦略近乎嚚论。静中默省愆尤,我之处处获戾④,其源不外此二者。温弟性格略与我相似,而发言尤为尖刻。凡傲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语加人,有以神气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矣。温弟之神气稍有英发之姿,面色间有蛮很之象,最易凌人。凡心中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则达于面貌。以门地⑤言,我之物望⑥大减,方且恐为子弟之累;以才识言,近今军中炼出人才颇多,弟等亦无过人之处。皆不可待。只宜抑然自下⑦,一味言忠信行笃敬,庶几可以遮护旧失,整顿新气。否则人皆厌薄之矣。沅弟持躬涉世,差为妥叶。温弟则谈笑讥讽,要强充老手,犹不免有旧习。不可不猛省!不可不痛改!闻在县有随意嘲讽之事,有怪人差帖之意,急宜惩之。余在军多年,岂无一节可取?只因傲之一字,百无一成,故谆谆教诸弟以为戒也。九弟妇近已全好,无老挂念。沅在营宜整刷精神,不可懈怠。至嘱。
兄国藩手草
“注释”
①凶德:违背仁德的恶行。
②丹朱:尧 子名。《史记?五帝本纪》:“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权授舜。”
③嚚(yín)讼:奸诈而好争讼。
④获戾:得罪;获咎。
⑤门地:即门第。
⑥物望:人望;众望。
⑦自下:谦逊退让﹐敬重他人。
“当代阐释”
傲物失德,多言招怨
观古通今,恃才傲物的人多半没有什么好结局,轻则招人怨艾,重则恶德坏事。而“祸自口出”则更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不曾停止过的训诫。一般来说,傲者多是才华浅薄的。“傲人不如者必浅人。” 恃才傲物者,往往自负、偏执,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和周围人相处良好。一个不说话的人恐怕不会在说话中惹麻烦上身,也不容易暴露自己的不足。而那些喜欢说话的人,既容易得罪人,惹祸上身,又容易引起别人注意而暴露自己的缺点。过多的言辞必然会在不经意间触及到某些人的痛处,而给自己带来意料不到的麻烦。
说到“傲物”与“多言”的代价时,我们所想到的最典型的例子,恐怕就是三国时期的杨修了。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来形容杨修的才学是绝不为过的。但恃才傲物的结局是讲出了曹操心中的秘密而死于非命。杨修的“祸”的根源便在其口,面对他的遭遇,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杨修所表现的究竟是一种智慧抑或是一种顽痴?
英国文学评论家撒缪尔?约翰逊曾说过:“许多道德家都曾谈到,人的诸种恶行中,骄傲为最,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而又在极其繁复的伪装下隐匿,那种伪装好似掩盖月光的那层翳障,既是月亮的光辉,又是月亮的阴影,它虽可以把月亮藏匿起来,叫我们看不见,又因藏匿得不彻底而叫月亮泄漏了自身。”
《圣经》里提到:“这个世界上不可挽回的有三件事,就是射出的箭、失去的机会和说出的话。”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是符合孔子所谓“讷言”标准的。
所以,长于自省、自修的曾国藩自然不会看不出这一点,且他在这方面较常人看得更深、更远,他认为:长傲不必表现在言语上,神气面色上的长傲,也足以拒人于千里之外。多言不必一定是话多,书信文章里好议论人、好多闲事等等,亦令人讨厌。在心理上,要认识到天下人才很多,自己并无过人之处,从而根绝“傲”的滋生;在修养上,要宽厚含浑,少讥评、少嘲讽。曾氏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是非皎然于心而一言不发,劲气常抱于胸而纤毫不露。这是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的曾氏始终不忘修习的“内功”之一。
、咸丰九年十月十四日谕纪泽
“原文”
字谕纪泽:
接尔十九、二十九日两禀,知喜事完毕,新妇能得尔母之欢,是即家庭之福。
我朝列圣相承,总是寅正①即起,至今二百年不改。我家高曾祖考相传早起,吾得见竟希公、星冈公皆未明即起,冬寒起坐约一个时辰,始见天亮。吾父竹亭公亦甫②黎明即起,有事则不待黎明,每夜必起看一二次不等,此尔所及见者也。余近亦黎明即起,思有以绍③先人之家风。尔既冠授室,当以早起为第一先务,自力行之,亦率新妇力行之。
余生平坐④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逮办理军事,自矢⑤靡他⑥,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尔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余尝细观,星冈公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⑦亦颇重厚,盖取法于星冈公。尔之容止甚轻,是一大弊病,以后宜时时留心。无论行坐,均须重厚。早起也,有恒也,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务。早起是先人之家法,无恒是吾身之大耻,不重是尔身之短处,故特谆谆戒之。
吾前一信答尔所问者三条,一字中换笔、一“敢告马走”、一注释得失,言之颇详,尔来禀何以并未提及?以后凡接我教尔之言,宜条条禀复,不可疏略。此外教尔之事,则详于寄寅皆先生看读写作一缄中矣。此谕。
“注释”
①寅正:旧时计时,指凌晨四点。
②甫:刚刚,才。
③绍:连续,继承。
④坐:因,由于,为着。
⑤自矢:立志不移。
⑥靡(mí)他:无二心。
⑦容止:仪容举止。
“当代阐释”
以己为诫,教子治恒
中国有句俗话: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这其中有一个典故:李白年少时曾一度辍学,一次他看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锤,上前询问缘由,知道了她想磨成针的愿望!李白深受启发,重返书房,坚持完成了学业,成为了一位受万人景仰的大诗人。由此不难看出,一个人的成功不会随随便便,只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真正品尝到喜悦的滋味。
在历史的长河上,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人都因持之以恒而成就其伟业的:德国大诗人歌德耗费了60年的心血,才完成他的长诗《浮士德》,直到临终前,这位84岁的老人仍伏在桌上呕心沥血地写作;富兰克林经过30年的努力终成硕果,正确地解释了电的性质-电荷守恒定律;明代李时珍用了整整27年的时间终完成了医学上的不朽之作——《本草纲目》,完成时已经两鬓白发……
可见,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你去面对它,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够做到的,只不过是少数人罢了。成功就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是神秘的秘诀。
虽然,“恒”字在此信中反复被曾氏所提及并非其独创。但是此中可贵之处,即在父道尊严的时代曾氏却可以坦然地向儿子承认自己“无恒”,并在儿子的面前责备自己的德无成,业无成,万事无成。今天的家庭教育学,提倡父母与子女做朋友,彼此平等相待,这是很有道理的。家庭中的成员,尽管有辈分、年龄之别,但人格是一样的,平等相待正是对人格的尊重。在曾氏生活的时代,当然没有这个道理,有的只是“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圣教”。曾氏在儿子面前说自己的不足,便将“板起面孔训人”的生硬状态,化为推心置腹的友好氛围。曾氏家教的成功,此亦为一重要因素。
“文化常识”
冠礼
古代汉族男子的成年礼称之为“冠礼”,这一礼仪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中国味。在汉字文化圈中最具有代表性。
冠礼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成年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华夏族的成年礼,为男子的为冠礼,女子的为笄礼。
经书记载,冠礼最初实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
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再授皮弁,最后加爵弁。每次加冠完毕后,都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祝辞的大意是: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请放弃你少年儿童的志趣,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仪,培养美德;祝你万寿无疆,大福大禄。然后,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他取字。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束帛、鹿皮作为报酬,另外再馈赠牲畜的肉。
受冠者穿上礼帽礼服拜见父母后,还要拿一些礼物去拜见乡大夫等。如果父亲已经去世了,受冠者则需向父亲的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拜见伯、叔。加冠、取字、拜见君长的礼仪,后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民间的冠礼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举行,各地情况不一样。清朝中期以后,多在娶妇前数日或前一日举行。某些地区自宋代以来,仪式简易,不宴请宾客,仅在本家或自家范围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