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酒桌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连接陌生人变成挚友的纽带,也是求人办事的最佳途径。
抗日战争前夕,蒋介石将他的侍从晏道纲派到驻扎在陕西的东北军任参谋长,实际上是去西北当监军,督促“剿共”的。
晏道纲俨然以蒋的化身自居,趾高气扬。对此,东北军将领十分反感,但又敢怒不敢言。
在一次晏道纲出席的宴会上,正当大家尽情言欢、举杯畅饮的时候,忽然见东北军的一位军长王以哲,连喝两口酒,把酒杯往身后一掷,前仰后合,一副醉态。
他推开搀他的人,醉醺醺地说:“不要拉我,让我讲几句话……我们的老家在东北,被日本鬼子占领了!我们以为委员长能领导我们打回老家去。我们从东北到华北、华中,这次到了西北,辗转数千里,无非是想实现打回老实去的愿望!谁想,到陕西打仗,损失得不到补充,牺牲的官兵和家属得不到抚恤,阵亡的遗族,流落西安,一点救济都没有。张学良副总司令的处境更让人伤心,他每月的特支费才10万元,还赶不上胡宗南一个师长,真是令人悲伤啊!”
王以哲说完号啕大哭,泪流满面。在座的东北军将领无不感到悲痛和义愤,晏道纲坐在席位上十分尴尬,不知所措。
在回家的路上,王以哲突然问随从:“你看我这出戏,做得怎样?”
随从先是一惊,而后恍然大悟,说:“好,好得很,不但代表我们东北军慷慨陈词,也代表也张副总司令倾诉出无法说出的心里话!”
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王以哲并没喝醉,而是借酒疯,说话给晏道纲听的。
他把长期积压在东北军官兵心中的郁闷,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强烈不满,以及对前途的担忧,一古脑儿地说了出来。
这些话,在国民党的统治下,是“犯禁”的,在其他公共场合绝对不敢说。
然而,王以哲利用酒席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不但说了,而且把对手置之于有口难辩的境地。
可见,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酒桌办事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说话秘籍”
酒桌是一个特殊的社交场合。在酒桌上运用醉言醉语,在如痴如醉、朦朦胧胧中能为你的办事能力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