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顾客想购买你的商品时,作为商品经营者,你应该把商品的优点、作用以及价格等方面,向顾客作全面、完整的介绍。如果顾客看了商品、听完了介绍之后,还是决定不购买你的商品。你是否有优秀的口才将顾客说服,使顾客变“不买”为“想买”。下面的四种方法,可供借鉴参考。
1.设置疑问法
如果顾客看完你的商品之后,还是不想去购买。这个时候,你直接向其讲述该商品同其它商店所售商品相比,质量如何如何好,价格如何如何低,顾客是完全听不进去的。是否有一种方法能够使顾客抱着一种好奇心听听你的讲解呢,这个方法就是设置疑问法。
在南方某次大型贸易洽谈会上,卖方对一个正在观看公司产品说明的买方说:“你想买什么?”买方说:“这儿没有什么可以买的。”卖方说:“是呀,别人也说过这话。”当买方正为此得意时,卖方微笑着又说:“可是,他们后来都改变了看法。”“噢,为什么?”买方有点吃惊地问。于是,卖方开始了正式推销,最后使公司的产品得以卖出。
上面事例中,卖方在买方不想买的时候,没有直接向其陈述该产品的情况,而是设置了一个疑问——“别人也说过没有什么可买的,但后来都改变了看法。”——从而引起了买方的好奇心。于是,卖方获得了一个向顾客推销产品的好机会。
2.对症下药法
有时候顾客在不想购买你所销售的商品时,会说出他(她)不想买的原因。这时候你可以针对顾客说出的原因,对症下药。所开的药方,一定要一针见血,即通过一句话,就要说得顾客心里很开心。具体地说,当顾客有自卑心理时,你可以采用赞美法;当顾客闷闷不乐时,你可以采用幽默法;当顾客不明事里时,你就要把道理说到点子上。
一次,有一位农村大娘去商店买布料,售货员小刘微笑着向她打招呼:“大娘,您买布吗?您看这布多结实,颜色又好。”没想到,那位大娘听了很不高兴,小声嘀咕起来:“要这么结实的布有什么用,穿不坏就该进火葬场了。”对大娘的这番话,小刘不能随声附和,但要是一声不吭又等于默认了。略一思索,小刘便笑眯眯地说:“大娘,看您说到哪儿去了,您身子骨这么结实,再穿几百件也没问题。”一句话说得大娘的心里甜滋滋的,不但立刻买下了布,还直夸小刘会说话、心眼好。
事例中的农村大娘开始不想买的原因是因为自身存有自卑心理——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售货员小刘用“身子骨这么结实”这句赞美之语,增加了大娘的信心;用“再穿几百件”这句幽默之语,引得大娘高兴不已。只要把话说到了点子上,即使简单的只言片语也使得大娘很愉快地购买了布料。
3.坦诚相告法
有时候顾客不想购买你的商品,是因为你所销售的商品有点瑕疵。对于这种情况,经营者与其摭摭掩掩,还不如大胆地指出来。销售商品时,你如果说出对你自己不利的话,顾客会在意外之余,油然产生一种信任感。因此,顾客会变“不买”为“想买”。
比如,吴小姐去服装批发市场购买衣服,她找到了一件款式、颜色都比较称心的套裙,可惜这件套裙上有一处小毛病。文静的吴小姐发现后,并没有告诉售货员,而是想到别处去看一看。这时候,售货员说话了:“欢迎您来到我们商店,可惜这种式样的衣服只剩下最后一件了,而且这一件还有一点小毛病,我如果长得像您这么标致,我也不会买。”吴小姐听后心想:这位售货员小姐真够坦诚,从她这里购买衣服肯定不会上当受骗。她转身又看了看那套裙,觉得虽然有点小毛病,但是并不显眼,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于是,吴小姐心情顺畅地买下了这套衣服。
在销售衣服时,只向顾客介绍衣服的优点,避免提到衣服的不足,这本是常理中的事情。但该售货员并没有讲一句该套裙如何如何好,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直率地讲出套裙的瑕疵。这种出乎人意料之外的做法,使得吴小姐打消了疑虑,欣然地购买了服装。
4.慷慨热情法
顾客在你商店挑选了半天,没有购买一件商品。这时候,你可能会生气。如果你没有表现出不满意的神色,并且对此时有点不想购买的顾客更加的热情,说不定,顾客会因你的服务态度而改变主意,心甘情愿地买走你所销售的商品。
有一次,一个旅游团不经意地走进了一家糖果店。他们在参观一番之后,并没有购买糖果的打算。到了临走的时候,服务员将一盘精美的糖果捧到了他们的面前,并且柔声细语地说:“这是我们店新进的新品种,清香可口,甜而不腻,请您们随便品尝,千万不要客气。”如此盛情难却,真是恭敬不如从命。旅游团成员觉得既然免费品尝到了甜头,不买点什么,的确有些过意不去,于是每人买了一大包。
糖果店的销售人员不但没有对旅游团的只看不买的举动持责怨态度,相反,却是更加的热情。这种居家待客式的真诚招待,使顾客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糖果店营造的一种双方好似亲友的氛围之中。俗话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既然领糖果店的“情”,我们又岂能空手而归呢?
“说话秘籍”
掌握了以上的四种说话技巧,说服顾客变“不买”为“想买”就会显得格外轻松、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