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6700000018

第18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一)个别资本和社会总资本

考察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或资本的运动,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社会总资本及其与个别资本的关系,理解社会总资本运动与个别资本运动的区别。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各个企业的资本都是分别属于不同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所有,每个企业的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都独立地进行循环和周转,实现价值增值。这种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就是个别资本或单个资本。

各单个资本虽然是彼此分离各自独立的,但并不是单独地、孤立地存在和运动。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各个资本主义企业之间存在着发达的分工协作关系。每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都要从其他企业购买原料、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和销售它的产品,必须同其他企业发生商品交换关系。这种互相联系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总资本或社会资本。同时,各个个别资本运动是相互交错的,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所谓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就是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包括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就是资本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这个过程的结果是商品资本,它的决定性动机是生产剩余价值。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还包括流通过程的两个阶段。在单个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互为条件、互为媒介的。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是由社会总资本的各个独立部分的运动总和所构成,也就是由各个单个资本的周转的总和所构成。所以,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与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相比,具有以下区别: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消费。从单个资本看,资本家要将一部分剩余价值用于个人消费,工人所得工资也要用于个人消费,但是这些个人消费是在个别资本循环运动之外进行的,不属于个别资本运动本身的内容。但是,从社会总资本来看,工人和资本家购买消费资料的过程,也是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家出售消费品,把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所以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中必然要包括个人消费。②正是因为社会总资本运动包括个人消费,所以,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当我们考察个别资本的再生产时,目的在于揭示个别资本的保值与增值,因而只着重分析资本价值的各个部分如何得到补偿,就能够使问题得到说明。至于个别资本在流通领域的相互联系,如生产出来的商品怎样销售,生产所必须的各种生产资料从何处购买等等,都假定这些问题能够顺利地获得解决。但是,在考察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时,就不能再做这种假定。因为社会资本是各个个别资本的总和,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只能由社会资本所生产的社会总产品中得到补偿。这样,考察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就不仅要说明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问题,而且还要说明它的实物补偿问题,这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就是不仅要考察这种运动的形式,而且要进一步探讨这种运动的条件,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从社会总产品出发来考察社会资本运动,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它们又是如何补偿的。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以年为单位)内所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它是由一个国家的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那么,为什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呢?首先,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前提。只有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都得到补偿,同时获得剩余价值,才能重新购买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社会再生产才能重新进行;如果社会总产品不能或不能全部销售出去,生产这些产品所消耗的资本价值就不能或不能全部得到补偿,已经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不能或不能完全得到实现,这样社会再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其次,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要正常进行,最起码的条件就是要保证上一个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补偿和替换,否则,社会再生产过程就会发生中断或者萎缩。由于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更替和补偿过程,同时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并以此为前提,因此,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即实现问题,就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2.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为了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及各个组成部分的补偿问题,首先必须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整个社会生产的划分问题。社会总产品从物质形式来看,按其最终用途,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组成的。马克思按照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形式,把社会生产划分为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即第一部类(Ⅰ)和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即第二部类(Ⅱ)。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来看是由三部分组成: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部分和按产品的实物形态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但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问题,要从简单再生产开始。这是因为:一方面,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另一方面,在理论分析上,困难主要在于简单再生产的实现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扩大再生产的实现问题也就容易解决。

为了便于从本质上考察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和实现条件,需要几点必要的假设:这是一个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阶级;商品按价值出售,价格不变;没有对外贸易;不变资本全部在一个生产过程中消耗掉;m′全部为100%。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马克思根依据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分为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即第一部类(Ⅰ)和消费资料生产即第二部类(Ⅱ)两大部类原理,假定两大部类全年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9000.第一部类产品的价值为6000,其中不变资本为4000,可变资本为1000,剩余价值率为100%,创造的剩余价值为1000;第二部类产品的价值为3000,其中不变资本为2000,可变资本为500,剩余价值率为100%,创造的剩余价值为500.这样,两大部类全年的社会总产品可用下列图式表示:

为了使第二年的简单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两大部类的产品都必须经过交换,以便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形态上得到替换,也就是两大部类的产品都能通过交换得到实现。这种交换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类年生产品价值6000,实物形态是机器、燃料、工具、原料、辅助材料等各种各样的生产资料。为了维持第一部类各企业的简单再生产,第一部类内部各企业的资本家,必须互相购买,借以补偿这一部类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耗费掉的4000不变资本(Ic)。第一部类产品中余下的1000v+1000m,其实物形态是生产资料。但第一部类的资本家和工人不能用生产资料而必须用消费资料来满足自己的个人需要,所以必须拿这部分产品同第二部类去交换。

第二部类的年产品价值3000,实物形态是粮食、肉类、衣服、家庭用品等各种各样的消费资料。这3000消费资料中,相当于500v+500m的那一部分消费资料,由于第二部类各企业的资本家和工人购买生活用品而实现,还剩下相当于2000的消费资料,需要用来交换各种生产资料以弥补第二部类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掉的不变资本。

这样,扣除了两大部类内部的交换以后,第一部类各企业手中还握有其价值相当于1000v+1000m的生产资料,第二部类各企业手中握有相当于2000c的消费资料,双方的产品,在实物形态上恰好是对方所需要的,在价值量上又恰好是相等的。这样,经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社会总产品都实现了。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可用下列图式表示:

经过以上三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了补偿,在实物上得到了替换,即社会总产品全部实现,从而下年度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就可正常进行。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从以上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可以看出,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有三个:

这一公式体现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它表明,要使简单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之间,以及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要之间,应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这一公式表明消费资料产品的实现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之间的关系。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Ⅱ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在价值上应该同全社会工人取得的工资与资本家的剩余价值之和相等,在实物上应该同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相适应。

这一公式表明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需要之间的关系。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Ⅰ部类的生产资料供给应该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相等。

以上三个公式中,公式(1)是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其他两个公式是由公式(1)派生出来的。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特征,其特点是资本家不把全部剩余价值都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积累起来,作为追加的资本投入生产。其中一部分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用于追加生产资料,另一部分作为追加的可变资本,用于追加劳动力。资本积累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为了实现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两个物质条件:第一,必须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贮藏起来变成货币积累,并且要积累到一定数量,足够在实际上投入生产过程中去扩大生产规模;第二,能够在市场上买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及维持追加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资本主义失业大军的存在解决了追加劳动力的问题。但是,要追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就不能保持简单再生产时的那种比例关系,而必须建立新的比例关系。

第一,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以作为两个部类追加不变资本之用。这种追加的生产资料是由第Ⅰ部类的剩余产品提供的。因此,Ⅰ(v+m)就要大于Ⅱc。用公式表示是:

只有Ⅰ(v+m)>Ⅱc才能保证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如果Ⅰ(v+m)=Ⅱc,则第一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第二,扩大再生产为满足两个部类追加可变资本之用,必须要有追加的消费资料。这种追加的消费资料是由第Ⅱ部类的剩余产品提供的。用公式表示为:

m/x代表剩余价值中用于资本家阶级个人消费的部分;m-m/x实际上代表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

只有Ⅱ(c+m-m/x)>Ⅰ(v+m/x)才能为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具备了以上两个基本前提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就具备了可能性。要使扩大再生产能够顺利实现,社会再生产还要有平衡条件,即两大部类还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就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即:

c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它的物质形态是追加的生产资料。该公式表明了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平衡关系。

该公式表明了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Ⅰ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总量必须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相等。

v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它的实物形态是追加的消费资料。该公式表明了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Ⅱ部类所生产的消费资料总量必须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总需求相等。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说明: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之间,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可能自觉地按照社会的客观需要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因而,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平衡经常遭到破坏。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只有通过经济危机强制地暂时地解决。

(三)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上面对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分析,是把由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这一因素暂时排除在外。但是,实际上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总是经常与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伴随进行的。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那么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生产要优先增长。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增长的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这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社会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例逐步增长,而可变资本的比例相对缩小,因而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得更快。从实物形式来看,就是生产资料的生产要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加得更快。

但是,生产资料生产的较快增长,不能离开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而孤立地进行。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要受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制约。同时消费资料生产不只是消极地被动地适应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而增长,而能够积极地、主动地促进和推动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这是因为,消费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最先决的条件,如果没有消费资料生产部门为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提供日益增多的消费资料,生产资料的增长是不可能的。同时,生产资料的生产归根到底是为消费资料生产服务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以消费资料生产部门为市场,如果消费资料生产没有发展,增长的生产资料归根到底就会没有销路,生产资料生产也难以发展。所以,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要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反映的平衡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共同规律,撇开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与管理也是适用的。

同类推荐
  •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三农”问题始终拨动着中国民众的心弦,而农村土地问题又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改革发展的特殊阶段决定了必须重视并深入研究农地和农地的制度。本研究涉及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崭新研究领域,即探讨制度变迁的临界问题,对制度变迁总规律中阶段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再认识和再深化。
  • 领导干部每天读点经济学

    领导干部每天读点经济学

    本书主要介绍经济学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事关民生的经济常识、市场运转的经济常识、企业管理的经济常识、国家调控的经济常识、投资理财的经济常识等。
  • 中国证券业产业组织与政策研究

    中国证券业产业组织与政策研究

    本书通过经纪业务佣金率、承销费用率对证券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还在搜集整理了大量案例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解决了目前对中国证券业市场行为的研究缺乏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的问题。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系列中最值得玩味的经济学新体验,成人与儿童都能读懂的经济小说。书中用小狗皮皮的视角,结合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分析出经济学中最质朴的原理,带你轻松享受阅读之旅。
  •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探寻国家与资本、政府与商人阶层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寻找出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作者的写作表明,在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政府与工商阶层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期。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达两千多年的国企业史,归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在本书中,以上问题有的已找到了答案,有的则还在大雾中徘徊。
热门推荐
  • 王者荣耀之青莲剑仙

    王者荣耀之青莲剑仙

    墨家机关术玄幻莫测,上古十二奇迹毁天灭地,稷下三贤者各显神通……魔神王再度苏醒,更令人恐惧的却是人的欲望。尽管前方刀山火海,九死一生,但是总会有个熟悉的身影挺剑站出,力挽狂澜。他常伴诗酒,以一身精妙的剑法名扬天下,人称“青莲剑仙”。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本书收录梁晓声先生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思想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其中《当交管撞上人文》等新作是首次结集出版。梁晓声的思想随笔质朴,淡泊,犀利,是2013年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 清歌终南

    清歌终南

    她是神,却为三界所不知,孤身一人,策马江湖,好不痛快。她本只是她万千身形中的最喜爱的一个。奈何竟有了自己的感情。甚至还孕育了一个孩子。···我是她的女儿。我——生于乱世,死于乱世,赢在乱世,输在乱世。有人憎恨我,也有人歌颂我。我爱酒,大爱醉酒,酒要痛痛快快地喝,人生,要痛痛快快的过。
  • 重生皇族

    重生皇族

    曾经的世家公子,重生成为异世皇子,在这个辉煌的帝国,他是宫女所生的废材十三皇子,是兄弟鄙夷、父亲不喜的皇子。这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身份、陌生的记忆究竟会带给他什么,让他何去何从?真正的皇,不是掌控凡人的生死,而是以一身皇霸之气、凌霸于天地,凌驾于一切之上,天地尊崇……
  • 悬挂的世界和流动的时间

    悬挂的世界和流动的时间

    未来世界里,世界本身的进化功能消失殆尽,世界空间越来越小,世界分裂越来越多,在未来,世界只能靠一个叫“母球”的机器进行再造和生产,而母球的再造和生产都在幕后受到某种势力的操作,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一个人揭开这个秘密。
  • 鬼医回忆录

    鬼医回忆录

    我是一名外科医生,生活平凡但不简单,我的身边总是充满了死亡和诡异。这使得我长期噩梦连连,一次离奇的车祸,伤者的身份却无意解开了一段尘封了的,关于我自己过去的秘密。噩梦中的惊险情景、伤者那离奇的伤势、满头长发的白衣女子、以及那神秘的老人,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惨案连发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这一切的根源出自哪里?我是谁?而我又是什么人?
  • 明珠纪元

    明珠纪元

    顶尖的家族“神宫”宫主的一个小儿子,武阳,因为展露出自己的天资。被自己大哥所保护,而被家族除名,这时候获得了空间之戒认主的他,得知一些事情,从而想要保护家人的时候,弱小的他开始了修炼的路程。可是一些事情并不能一番风顺,天地间的最大秘密将会在这个时代揭晓
  • 转世之宇智波斑

    转世之宇智波斑

    萧战天曾经是一个废物,筋脉俱断,可是他,依旧不服这个命运,他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自己会这么弱小。直到遇到那个女人。他认为,不用修炼,也是无所谓的。但是。,那个女人背叛了他。所以最终准备。跳河而死。但却,被陨石砸到。意外地获得了一个人的传承。名曰。但丁。然后走向了强者的道路。
  • 梦兰大陆

    梦兰大陆

    遥远的星球,有一片大陆,叫梦蓝大陆,这个大陆是魔法和斗气的大陆。大陆很大很大相当于地球的十倍,大陆上生活着各个种族,可以说是百族林立,其中最强大的要属:龙族.精灵族.兽族.人族。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人族,人族虽然数量众多,但他们先天性弱小。也算是一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