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5400000047

第47章 处世要灵通——《淮南子》第二

“礼乐未始有常也”

“天下岂有常法哉?当于世事,得于人理,顺于天地,祥于鬼神,则可以正治矣。”

在上一小节里,我们讲到了《淮南子》里面的道家思想——“凡事顺其自然”。在《淮南子》一书里面,这种思想可以说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但是我们也知道,《淮南子》是属于杂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而所谓的杂家学派其实就是将先秦诸子的各主要学说集合到一起形成的一个思想流派。因此,在思想内容上,《淮南子》就不仅包含了道家的思想,还包含了法家和儒家的思想。其中,这里要讲到的“处世要灵通”的思想就来自于《淮南子》里面的法家思想。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做事喜欢钻牛角尖的人,这些人总是用一种思维模式思考所有的问题和处理所有的事情。在跟人打交道的时候,他们也总是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所有的人。因此,这样的人在处世的时候,就显得很呆板,一点也不灵通。对于这种人,估计是很少有人愿意跟他们打交道的。

其实,一个人要学会处世的灵通也不难,只要他或者她懂得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进而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自己的言行就行了。可是,很多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在学会处世灵通这个问题上,人们也经常犯纸上谈兵的错误。那么,要怎样才能学会处世的灵通呢?我觉得,人们之所以难以做到真正的处世灵通,还是由于他们没有理解什么才是灵通。如果要简单地回答,我们可以说灵通其实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办。也就是说,在变动的世界之中,凡事都没有固定不变的处理规则,都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来决定什么才是正确的、有效的处理办法。这只是我对于灵通这个词语的解释,更详尽的解释其实体现在《淮南子》里面。我们要学会灵通的处世,是不得不去仔细品味这本书的。下面我们就进入《淮南子》,在它的字里行间去感受那灵通的处世方法吧!

首先,我们需要说明的是,在《淮南子》里面,并不是直接解释什么是处世的灵通方法的。在《淮南子》里面,讲到的更多是统治者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制度来治国。尽管如此,道理却是相通的——既然一个治国者都需要采用灵通的方法来处理政事,那么对于一般人处理日常事物来说,灵通的方法也是适用的。因而,在下面的讲述之中,我们将着力探讨统治者如何采用制度来治国。

在讲述韩非子思想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法家学派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都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历史是发展变化的。由于历史的发展变化,所以人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历史。当历史情况发生了变化时,就需要根据变化了情况处理事情,千万不要做那种傻瓜一样的“守株待兔”者。具体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上,就需要统治者学会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制度措施,如此方能取得政治上的成功。这些学说和思想,其实在《淮南子》里面也有所体现。在《淮南子》里,作者认为只要是制度,那么就是由人来制定的。既然是人定的,就肯定有个适用的期限。在这个期限之内,使用这种制度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一旦过了这个期限,这种制度就未必那么适用了:“五帝异道而德覆天下,三王殊事而名施后世,此皆因时变而制礼乐者。……是故礼乐未始有常也。故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见《淮南子·汜论训》)大家看,就连圣人制定礼乐也只是为了满足一时之需,并不是把它当作万世不变的治国工具,这就是“礼乐未始有常也”的意思。

既然如此,那么统治者治理国家就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推移来采用不同的制度了。如果要用《淮南子》的原话说就是“与化推移”。 “与化推移”又是指的是什么?《淮南子》的作者给出解释道:“故不法其已成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所以为法者,与化推移者也。”(见《淮南子·齐俗训》)也就是说,治国者并不是要学着使用以前已经有过的各种制度,而是要学习这些制度之所以成其为制度的原因,只有这些原因才是永恒不变的“与化推移者”。之所以需要这样的原因很简单:外在情况是随时会发生变化的,如果只是学会了用各种既有的办法处理事务,是很难不出差错的。因此,重要的就不再是学习具体的方法了,而是学习这些方法的精髓。懂得了精髓,自然就懂得了怎样处理事务。实际上,这样的处世方法就是一种灵通。

如此说来,灵通就不仅意味着按照具体情况来处理变化了的事情,还需要在变化的事情之中看到那些不变的因素,从而采用某些通用的办法来加以处理。用《淮南子》的话说,就是要懂得去“与化推移”:“天下岂有常法哉?当于世事,得于人理,顺于天地,祥于鬼神,则可以正治矣。”(见《淮南子·汜论训》)同样的,一个人只要灵通地处世,又怎样不能获得成功和友谊?

§§《朱子大全》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先秦思想史上,曾经出现了很多的“子”,也就是著名的哲学家,这些人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第一个繁荣时代。然而,在中国思想史上,还有另外的一些“子”,他们虽然前承先秦思想家的学说,却也建立了各自的思想体系,而且影响中国人至深,这些“子”就是著名的“宋五子”。说“宋五子”,自然说的就是宋朝的五位思想家了,他们分别是: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和邵雍。这些人各自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观点,最终他们的观点在一位影响中国人更为深远的思想家那里得到了集成,这个人便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朱熹。

在一般中国人眼中,朱熹的名字是跟“四书”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知道,四书指的是儒家的四本经书,它们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四本书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影响中国人好几千年。到了宋朝的时候,这四本书更是被推崇为经典。因而,朱熹就对它们逐一进行解释,写成了著名的《四书集注》,我们今天读到的“四书”主要就是朱熹的集注本。

然而,朱熹的成就绝非一本《四书集注》,他一生著作等身,通过这些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宋朝的理学思想,“宋五子”以来的理学在他那里得到了汇总和升华。由于这个原因,朱熹才被誉为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出生于公元1130年,去世于公元1200年,字元晦,是安徽婺源人。由于朱熹思想超绝,人称朱子,死后还被缢号“朱文公”。虽然如此,我们今日品读朱熹,却不能够因为他的名声大就失去客观性。一方面,我们得承认,朱熹在“宋五子”以来的理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因而起到了承继理学“道统”的作用。同时,由于他自己对理学思想的独特发挥,因此理学到了他那里才真正地成为了一门系统的学问。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朱熹是个继往开来的大思想家。

然而,在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看见朱熹思想的局限。用台湾史学家李敖的话说,朱熹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过于武断、过于主观。本来,解释儒家的经典著作,需要的是科学和客观的精神。朱熹的解释,实际上就背离了这个精神。举个例子来说,朱熹曾经没有做什么考证,就把《大学》归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另外,他还说《中庸》是子思的作品。对于这些重要的问题,朱熹并没有做仔细深入的研究,的确是显得太武断了。

可是,朱熹为何要做这样的论断?有学者解释说,他这样解释儒家经典是为了证明儒家“道统”的连续性,进而推崇儒家思想。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如果只是一味的推崇儒家思想,而不顾及其思想与老百姓生活的结合,这样的解释迟早会被人们抛弃。怪不得,到了清朝就有思想家出来骂朱熹是在“以理杀人”了。

不过,话说回来,朱熹思想的缺陷掩盖不了他的伟大。毕竟,在宋朝那样一个积贫积弱的时代,有这样一位思想家出来将人们的思想统一起来,还是能够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的。而且,对于后世中国来说,这位思想家的学说其实也是影响久远的。因此,今日品读朱熹的《朱子大全》,我们既要带着批判的眼光阅读,也还要带着敬畏的眼光阅读。

同类推荐
  • 一生成就悟《论语》

    一生成就悟《论语》

    《论语》是一部古老的哲学经典,同时也是一部现实生活的指导书,它的许多思想和原則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从古至今,很多人通过研读《论语》获得成功的智慧和方法,宋代开国宰相赵普就曾自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本书目的正在于解析《论语》智慧对人们在当今社会成就人生的重要意义。书中以生动的事例和精到的点评,对《论语》中有关如何自我修养、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方面的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把《论语》的智慧导入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境中,帮助读者更透彻地领悟《论语》,用《论语》的智慧成就事业和人生。
  • 孔子智慧讲堂

    孔子智慧讲堂

    本书通过对孔子思想的了解,亲近和掌握传统文化,更能理解和感受孔子思想的魅力,对如何调整好自己的人生会有所帮助。
  •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本书选摘了亚瑟·叔本华著作里最具有哲理性、最发人深思的语段,《悲观态度乐观生活(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自己,让我们知道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 聆听大师胡适

    聆听大师胡适

    胡适一生,涉及了大量的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言论,其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朴实无华。兼具了可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聆听大师胡适》系列以独特的视角,从人生、治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入手,在胡适作品中精选出能够代表胡适思想的篇章,收录图书:《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等七册。
  • 《道德经》新释

    《道德经》新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漯……
热门推荐
  • 决誓归途

    决誓归途

    “楚焱……”“楚焱……”“楚焱……”穿越数之不尽的世界,名为末世的游戏世界,熟悉的命运之夜世界,鬼怪乱世世界,甚至是‘无限’的世界。结识无数世界的英杰,风云人物,离开时,回绕在耳边的离别祝福。“城主,莉莉,大家,我啊,仅仅是想回家啊!大家,对不起,对不起……”一次次与不知名的幕后尔虞我诈,经历的越多,背负着每个世界的挚友们,诸多世界的祝福和祈愿,甚至是罪孽。背负如此沉重的我,怎能辜负!无论如何,我啊,都要回家!!!ps:新人,新书?不奢求收藏,月票,推荐宣传,只希望每位看官看完能给出指点和评价,这是对飘零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 云的记忆

    云的记忆

    一个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心理医生,一个是疯狂自虐,抑郁失忆的精神病患者;一个用爱情做药引,一个以身相许做回报;在年轻生命的天空,演绎一段彩虹般绚烂的爱情,然而命运多作弄,两情相悦也难长久。。。
  • 审判之玫瑰奇缘

    审判之玫瑰奇缘

    他本是家族中公认的废物,却在短短几日内不断突破成为耀眼的新星.....他手握玫瑰刀,立誓要灭掉他的主人.....因为它更不惜昔日兄弟之情.......与兄弟反目成仇.......
  • 凶魔世界

    凶魔世界

    自源降临以来,乾坤倒转,纪元更替。浩大修行界,渺小众生修。强者与强者之间的生死厮杀,大陆与大陆之间的硝烟战火,斑斓多彩的修行世界。
  • 尼羯磨

    尼羯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叶红枫

    一叶红枫

    有个修真者为何被赶下山?两个女子,一人一妖,是否也逃离下山?平南将军麾下的副将为何成为山贼头领?相府姨太的千金为何下嫁县令又鬼魅缠身?各色地痞流氓山野农夫帝王将相和人妖魔兽各色女子如何演绎奇幻的百态人生?......作者自己都想不到的波诡云谲的情节由此开始。
  • 大星核纪元

    大星核纪元

    星核纪元!核力凝聚一切!星陨战更是可以站在宇宙之巅!
  • 圣皇四少:盛宠黑丫头

    圣皇四少:盛宠黑丫头

    他对她好,她以为他是她唯一的天使,直到他把她推上手术台,她才知道,他所有的温柔都只是为了别人。灰姑娘能够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那么黑姑娘呢?她的白马王子又在哪里?
  • 三世帝成

    三世帝成

    想当年,驰骋天下。却无惨遭暗算,妻离子散。看着故人已去,心中泛起种种不舍。誓定当,重回巅峰,立于不败。
  • 魔王追妻:废材逆神大小姐

    魔王追妻:废材逆神大小姐

    眸眼醒来,她却成了家喻户晓的废材,却不曾想,某个将军说:“我是代我家王爷来提亲的。”三个字:不同意。一觉苏醒,,,又有男人对她说:“你做朕的皇后吧!”流走他城,又一个男的说,“你做朕的皇后吧!”可她心有所属了。“今生今世,本王只爱你一个人。”男花言巧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