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性不只走出厨房、走出家庭,登上了各种职业的高阶,也走出另一条人生的路径——创业。从小资本、小规模的行业,到建筑、资讯产业,从迫于家计负担,到追求自我实现,从拒绝喝酒送礼的商场文化,到令男性刮目相看的业绩,现代女性的创业梦愈做愈大器、愈做愈亮丽。
“创业”这两个字,长久以来好像是男人的事,跟女人沾不上边。可是,自从七十年代女权运动抬头之后,女性开始在职场上崭露头角并担任要职。如今,举目四望,女性在事业的领域上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白手起家创业做“头家”的例子,比比皆是。
美国有一个统计数字指出,二十年前,女性企业负责人仅零星地出现在少数行业里;然而,一九八六年以后,全美女性创业人数已创下前所未有的新纪录。在美国一千三百万家小型公司中,有四百万之多是由女老板当家,而且目前仍在快速成长中。
场景换到太平洋的另一端——台湾,似乎也不落人后,创业女性正迅速激增。根据专门辅导青年创业的青辅会所做的统计,一九八九年由青辅会辅导并得到创业贷款的女性只有九十五人(男性为四百七十九人);到了一九九八年,得到创业贷款的女性增加至三百四十五人(男性为七百八十。八人)。累计十年来获得创业贷款的女性,总人数达到两千五百六十九人,约占男性的三分之一强(男性为七千零四十八人)。
此外,创业的理由也不一样了。以前的女性很可能是迫于生计,为了填饱肚皮或负担家计而创业,但现在你若拿“女人为什么创业”这个问题去询问这些女性,得到的答案几乎清一色是:“为了突破现状,实践理想。”专家分析,女性创业的浪潮多少也反映出:许多女性上班族渐渐对一成不变的工作产生疏离感,要她们长时间对既有工作维持高度的热情已不容易,她们不愿把人生大半清醒的时间全花在令人有压迫感的环境中。
根据青辅会第一处科长宋广英观察,许多女性创业的考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展现个人风格与发展自我的一种方式。换句话说,感性成分居多,理性成分较少。
许多女性“过来人”承认,一开始她们之所以萌生创业的念头,并不是有多么伟大的企图心,多半是脱胎自生活的经验,它们自然而然地成为“驱策”的原始动力,把自己不知不觉地“吸”进去。
比利小鸡蛋糕连锁店创办人之一陈美风就坦率地指出:“我从未立志奋斗要当老板,但是就像洗脸、刷牙一样,做生意根本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父母是夜市卖锉冰的摊贩,陈美风自小就帮着洗盘子、招呼客人,从来不觉得“做生意”是很困难的事。她分析自己后来会走上创业一途,是一种很自然的习惯。
陈美凤和她的合伙人张碧娥原本只是想开一家店,并未想要做“大”,她们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把老本赔光了,两人就“洗手不于”。但截至目前为止,比利小鸡已在桃园、中坜一带开了四家连锁店,资本额从三百万迅速累积到三千万。这两个年轻女子现正着手更积极的布点计划,目标设定在十年后,未来除了开放岛内加盟及进攻大陆市场之外,分店将向外延伸到新加坡、香港以及日本。
多位女老板异口同声地表示,创业之始并未想到要把事业做得轰轰烈烈,都是在一头栽进去之后才发现欲罢不能。身为创业女性之一的大霞公司负责人黄碧霞比喻,就像谈恋爱谈到后来不小心生了个孩子,既然生了孩子,就发现有责任义务去抚养他。
所以,不必怀疑自己是否具备创业的“潜力”或“慧根”,很多开花结果的成功案例,往往都是莫名其妙进出来的,就像昱汇贸易公司总经理曹丽文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You never know!”
想创业吗?如果你还在犹疑地裹足不前,套用一句霍肯的话:“关于创业,你懂得比你想像中要多,而且,学得也远比你想像中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