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这时一个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他赶上那个打灯笼的人,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没有区别。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盲人说:“我听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晚上打着灯笼出来。”僧人感叹道:“原来你是为了别人啊!”盲人说:“不,我为的是自己!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人碰撞过?”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差点撞倒。”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同时别人看到了我,就不会碰我了。”僧人顿悟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身边啊!”
俗语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人之美,其实也是成己之美。你为别人所做的,人家会记在心里,有机会也一定会报答,因为人总是不喜欢对别人有所亏欠,总会感恩的。即使没有报答,相信你自己也一定会感到快乐,因为你完善了自己,成就了别人。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则相反。”“毁人的善以为善,狡奸怀诈以为智,希望他人出过错,耻于学习又羞于无能,这就是小人。”称赞人的长处,成就人的美德,都能使人产生一种由衷的喜悦。
掠人之美,作为自己的美;贪人之功,作为自己的功;窃人之善,作为自己的善,这都是应该严格警戒的。颜之推说:“凡是有一个字可取于人的人,都要显示他称赞他,不能偷窃他人之美作为自己的美。”李翱说:“古代的君子,对于他人的善,害怕不能知道;既知道了,又耻于不能称赞他;能称赞他,又耻于不能成就他。”
要想做到这样,就得依靠大功力、大涵养,并深深地体会到我称赞人们,人们也会称赞我;我成就他人,他人也会成就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哲理。要成人之美,就要善于推举人,善于成就人。
鲍叔牙推举管仲,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管仲病时,桓公问他谁可以接替他,因平常没有留心接班人,而无言回答。桓公以易牙、开方、竖刁来问,管仲说:“易牙为了适应君主而杀子,没有人情,不能用;开方背亲而事君,也没有人情,不能用。竖刁自宫以事君,同样没有人情,也不能用。”
桓公就得到身死不葬的下场,齐国的霸业也就衰落了。管仲的失败就在于没有成人之美。
成人之美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更是一种风度。举手之劳能解别人的燃眉之急,宽容之心成全别人的一个心愿,何乐而不为呢?因为于你并没有损失什么,而对别人来说却收获了极大的快乐。这是一种君子所为。
当我们成全了别人的时候,不但给了别人机会,同时也取得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和尊敬,同时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人们关注“成人之美”,往往都在自己的利益与别人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这时候,有些人喜欢夺人之美。当然,正常的竞争是无处不在,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总有一些人愿意使用远离阳光的手段。他们乐此不疲地在暗地里掠夺别人的劳动成果,即使这种果实对他们并无好处,他们也要争相掠夺,因为他们无法忍受让别人拿走之后的失落痛苦。长此以往,道德就会逐渐丧失,信任也会成为一种空洞的话题。
鼓励别人的同时也是发展自己的过程。与人相处,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没有成人之美的度量与胸襟,就无法赢得别人的尊重。
真正懂得、善于发现、也乐于称道别人的优点、长处,看到别人的成就真心为之喜欢,看到别人的过失,也诚恳地为之难过、惋惜,能推己及人,有“大同”的精神,能分享别人的喜怒哀乐,能促进人往好处走,向上进步,这是为人忠厚,懂得成人之美。人与人各自为一个个体,不能彼此相连相通,那些不悦人之过,不矜人之能,能帮助人、成全人的人,就像一块平整方正的石头,砌在哪里,都能使整个建筑物稳固平实。
日常生活中的善举,并非一定都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面对他人的困难和求助,只需要一点点的爱心、一点点的热情和一点点的付出,只需要一个举手之劳,就能帮人解难,成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