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是为了达到突破性的发展,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如果转型仅仅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话,那么转型就可能仅仅是一个“救火方案”而已。对企业而言,面临下次“失火”的时间可能会很短,只有时刻关注市场结构的细微变化,做好战略转型的准备,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对成功的企业而言,转型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机遇留给有准备者
很多企业在完成原始创业和基本积累之后,由于缺乏健康的成长机制和有效扩张的模式,很难抓住发展机遇,利用转型获得突破性发展。自己要么“早熟僵化”成为“侏儒”;要么在盲目的裂变和加速扩张的冲动中摇身一变成为超速生长的“巨婴”,一次小小的“感冒”就可能被击倒,比如德隆和格林柯尔以及前几年的秦池、巨人就是鲜明的例子。
而 IBM公司是通过转型获得成功的企业。其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为转型做好了充足准备。转型之前,他们研究、分析了全球 1 200家成功的公司,但不是短期来看的,而是站在1 0年、2 0年的长期角度来考虑。IBM也对全球众多的客户做了调查,让他们谈企业未来的挑战来自哪里。绝大部分企业都希望公司的业务流程能对市场做出随需应变,IBM公司意识到应将自己的战略定位成“随需应变”。而要提供随需应变的服务,首先要让自己变得随需应变;同时,IBM公司自己就具备很多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也通过收购普华永道积累了丰富的咨询资源等,已有足够多的资源为转型提供服务,因此才会有 IBM的成功转型。
危机时刻,不得不转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外更加残酷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想持久发展,就绝对不能做缩头乌龟,而必须正视即将到来的危机。无论是举步维艰或稳步发展、还是迅速膨胀或如日中天的企业都应理性地思考企业危机,真正看到与先进企业在技术、产品,尤其是管理上的差距,并切实找到企业转型切入点,不断优化改进与提高。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是成立于1986年的一个年轻企业,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汽车零部件、高等教育、装潢材料制造、旅游和房地产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业绩,资产总额已经超过 50亿元。吉利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成功不能摆脱所有的危机,企业的成功并不代表产业的成功。每一次成功时刻就是新的危机到来的时刻,掌握未来的成功才是企业成就事业的关键。
经营摩托车的成功并不能掩饰摩托车行业的衰落危机。吉利以低价格策略和自主开发,成功地从“危机”的摩托车产业转型切入汽车产业,并成为赢利的核心;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自动变速器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断应用,逐步改变汽车关键部件依赖于进口的局面,对整个产业转型也是重大的推动作用。2005年6月17日,专门从事汽车整车、摩托车、汽车零部件等新产品的研究、开发、验证工作的吉利汽车研究院正式落成,吉利汽车自主研发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2006年吉利提出,在稳扎稳打经济型车市的同时,开始着手向中高端市场转型。面对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民族产业的危机,吉利不得不进行一次次的转型。
每一次“危机”都蕴藏着“转机”,吉利能够在企业面对成功的时刻,看到“危机”,抓住新的转型机遇,是其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及整个产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
为领跑而转型
随着技术创新、改进和发明速度日益加剧,不断催生出客户的“新口味”,“想到”和“做到”就如竞技场上的选手,你追我赶。成功的企业往往能够适应这一过程,不断变化业务模式与市场和客户需求相配合,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调整自己,向着一流的业务模式和流程进行转型。
十年前,韩国三星还是一个低劣产品的代言,而如今却成功转型为高端品质的代言。并不是市场的危机、产品的危机,而是成为领跑者的动机在不断推动其转型。今天以三星为领导的许多数码产品企业,总是不断地推出高端的、新颖的产品,而且每个产品总会迅速地推出升级版,往往是上一款产品还没有被许多消费者了解,新的产品就已经推出来了,甚至被新的功能相似的产品取代。产品转型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想像。转型并不是因为“需要淘汰”而淘汰的“危机”转型,而是“主动淘汰”而淘汰的“领跑式”转型。
因此每一项创新与技术,都是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机,把握住了,企业仍旧是“领跑者”。
不知足者成就大事业
成功的转型为企业找到了事业的方向。然而成就大事业的企业往往深谙“力量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的道理,不拘泥于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在适当的时机,往往寻求新的转型,甚至放弃。
例如诺基亚公司,原有的产业也为其造就了巨额的财富,产业重要性及发展势头仍有巨大潜力,然而却选择了新的产业模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不被成功所困,不断发现新的事业空间,成就了诺基亚的基业常青。新的需求和新的行业的出现,成为企业转型的又一关键时机。
当今社会,行业界限日趋缩小、新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顾客需求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一些的企业仍存在着由于机构臃肿、职权不明、多头管理、审批程序复杂等造成的信息传递慢、市场反应不及时的现状,以抢占速度和先机为特征的游戏规则正在逼迫着渴求永续的企业打造灵捷高效的组织结构。